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
第一篇: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会考条目
必修第二册
专题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a a)
神农氏时代: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春秋战国时期:采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汉朝: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逐渐普及,曲柄锄、大镰、耦犁、一牛挽犁(东汉)、铁铧犁、曲辕犁(唐朝)等得到推广。 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2)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a a)
战国: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关中农民创造“井渠”,现流行于新疆地区;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a b)
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汉唐丝织业的主要成就(a a)
汉代:在考古出土中发现很多技巧高超、品种繁多的丝绸实物,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丝织品素纱禅衣和起绒锦等。丝织品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中国又被成为“丝国”。
唐代:唐朝中期以后,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a b)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商代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分布广泛,生产规模相当大。
汉代:汉武帝时期推行铁业管营制度,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由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通风,然后又到畜力马排鼓风,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以水力为动力的鼓风装置——水排。 (3)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a b) 唐代:唐三彩(陶制品) 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的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邢窑的白瓷(“天下无贵贱通行之”)、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大邑白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
唐宋以来五大名窑,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闻名天下。
▲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1)“市”在历代的发展(b c)
①秦代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②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③六朝时期,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设“草市尉”进行管理。④唐代“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⑤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宋代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陆游诗:“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⑥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2)唐宋商业都会的发展(a b)
唐朝长安的市已经由定时而聚的古老形式,发展为店铺林立的常设商业区,洛阳市场的规模又远远超过长安,除了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荣以外,扬州也曾经
“雄富冠天下”。
宋代都市商业繁盛,以汴京为典型,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才结束,五更又开晓市,此外,还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a b) 重农抑商政策: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 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影响:
积极方面,有利于农业人口的稳定,农业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强对农民的控制,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有利于打击富商,发展官营商业,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消极方面,这一政策使社会经济受到了压抑,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2)“海禁”政策及其影响(a b) “海禁”政策: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影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资本主义萌芽。
第二篇:高中历史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
一、
二、三知识总结
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考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 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 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 “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 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
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
7、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元朝时的行省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
郡县制(秦朝)——郡国并行制与州郡县三级制(汉)——州县两级制(隋——宋)——行省制度
8、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
(2)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3)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中央。
第四课考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中国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在:明太祖时;
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君主专制强化
2、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后,为了减轻皇帝工作压力增设了:内阁;
3、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
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牢固。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
4、区分明朝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内阁制的本质不同:
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西方近代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5、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的标志是: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
6、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积极作用: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消极作用: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单元: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一课考点
重点: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 《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1、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是:英国;
2、鸦片战争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3、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到1842年;
4、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中国人民自发反侵略典型事例是:三元里人民反侵略斗争;
5、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
6、《南京条约》中“五口通商”“关税协定”等反映了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
7、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影响表现在三个变化:
(1)社会性质变化: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
(3)革命性质变化:由农民革命转变为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7、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8、焚烧圆明园的事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19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时
9、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过程:
(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同样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3)(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标志着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4)(1899——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台湾问题整理:1895年《马关条约》被日本割占,1945年日本投降回归中国,1949年蒋介石盘据台湾,1950年美国侵朝战争把第七舰队开进中国台湾海峡,1979年全国人大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方针,八十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
第二课考点
重点:全民族的抗战
1、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是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建立是由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符合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利益的。
3、抗日战争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和两条路线,即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片面抗战路线;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全面抗战路线。
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
4、国民党在抗战初期认真抗日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5、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25日)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典型地说明了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日。
6、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30多万同胞被日本鬼子杀害。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对中国军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史实确凿,铁证如山。
7、1940年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8、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 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 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9、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的抗战。
10、全民族抗战的表现——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共敌后战场的配合抗日。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一课考点
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1、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
2、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等创立的拜上帝教结合了: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3、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4、永安建制(永安分封诸王)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5、1853年定都天京,太平天国形成和清朝对峙的局面。
6、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组织了北伐、西征、东征
7、太平天国革命纲领:早期有《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建国纲领,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也是无法实行的空想;后期有《资政新编》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8、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标志的是:1864年7月天京的陷落;
9、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10、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的探索;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第二课考点
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评价辛亥革命
难点:三民主义、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1、上海和日本东京成为中国革命 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中心。
2、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兴中会(1894年)
3、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4、中国同盟会(1905年):政治纲领:驱除达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中国同盟会的性质: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5、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和时间: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6、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7、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8、辛亥革命的结局:
失败:(1)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2)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9、辛亥革命的性质: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0、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1)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
(2)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4)冲击了几千年的陈规陋俗,推动了平等、自由、解放意识。
(5)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影响了亚洲革命和表现了亚洲的觉醒。
(6)开始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反帝反封民族革命,是中国20世纪三次巨变之一。
第三课考点
重点: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红军的长征
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26、中国近代史第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
27、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是:陈独秀建立的上海共产党组织;
28、中共一大决定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29、中共二大制定了:最高和最低纲领;中共三大决定国共合作;
30、标志国共合作形成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3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南昌起义;
32、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33、成为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遵义会议;
第四课考点
34、制定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洛川会议
35、八路军创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是:聂荣臻建立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36、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与祖国统一
第一课考点:
37、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38、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0、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正式提出是在:1964年第三届人大周恩来提出的;
41、中共领导下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爱国统一战线;
42、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
第二课考点
43、新中国历史上最大冤案是:刘少奇冤案
44、香港澳门回归日分别是: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必修二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汉代:刀耕火种,曲柄锄,一牛挽梨,二牛抬杠,战国时,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耧车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
(3)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是基本的阶级,赋税和力役是剥削的主要手段
(4)水利工程:李冰的都江堰
郑国的郑国渠
汉代,井渠
唐代,立井水车
长江流域,高转筒车
宋代,水转翻车
明清:风力水车
工官匠户:垄断性 :仅限与贵族与皇帝
高超性 封闭性
缺乏积极性 特殊性 奢侈性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种植业为主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史实: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是:东南沿海地区
2、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第二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
●短暂春天(1)时间:一战期间(1915-1921)
(2)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3)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4)著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氏兄弟
(5)为什么是“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曲折发展(1)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原因:为了巩固统治,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2)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原因:沦陷区: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
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牟取暴利
●萎缩(1)时间:抗战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期间或1945—1949)
(2)原因:a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b官僚资本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c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不断膨胀
二、理解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经济上,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
2、政治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登上政治舞台奠定物质和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和中共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上,不断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一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了解三大改造: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2、了解八大的主要内容: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主要内容:(1)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当前的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造成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
(第二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历史意义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主要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实行拨乱反正。
(3)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4)实行改革开放
意义: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起点。(45页下面)
(第三课)经济体制改革
1、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3、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内容:(1)、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2)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1992年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作用: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增加了企业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使人民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第四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1)经济特区的设立:1980年,深圳(第一个经济特区)、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省。
(2)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3)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
(4)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年
(5)1990年开发上海浦东,带动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经济,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2、十四大的主要内容:1992年召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2.南京政府在20世纪初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电话。
3.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到2000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还用传真机和互联网发送文件。
报刊 影视 互联网
概况 1.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2.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被认为是国人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发展:
3.此后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如戊戌变法时期的《事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五四时期的《新青年》等。
1.1905年《定军山》电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
2.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3.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渔光曲》1935年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4.1958年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的诞生。
1.、、电视被称为三大媒介。20世纪90年代以后媒介诞生了。它被称为“第四媒介”。
2.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3.互联网的四大优势:
(1)集三大媒介的优势于一体。
(2)费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第五单元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课)开辟新航路
1、新航路的开辟意义:(1)新航路的开辟,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了汇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了一片整体。(2)贸易范围空前扩大,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3)、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4)、葡萄牙、西班牙首先开始了殖民扩张。
(5)、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航路的开辟(结合课本82页新航路开辟图记忆)
时间 航海家 支持的王室 开辟的航路 意义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王室
欧洲到非洲 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开辟了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
1492年 哥伦布 西班牙王室 欧洲到美洲 发现美洲新大陆
(第2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掠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1)上马车夫——荷兰:
背景: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经商传统、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
一、政治上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获得独立。
地区 基本情况
亚洲 在印度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侵入印尼一带,一度占据中国台湾
非洲 从葡萄牙手中夺得好望角殖民地
北美 建立新尼德兰殖民地
(2)“日不落帝国”——英国
战争 结果 备注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西班牙失败,西丧失海上实力的丧失和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三次英荷战争 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 由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引起
英法七年战争 英国夺取了大片法国的殖民地,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2、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
欧洲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亚、非、拉美等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打断了它们正常的历史进程,使它们发展缓慢、贫穷落后,造成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
(第3课)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1)、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机的问世(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业)
(2)、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2)、工业革命在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促使世界面貌发生了变化
(3)、工业革命还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的变革,产生了两个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4)、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间:19世纪中后期)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和飞机;
化工技术的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
5、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在交通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火车、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汽车和飞机
在社会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两个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
在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6、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六单元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一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
1、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1)贫富差距扩大(2)股票投机活动(3)分期付款方式的隐患(4)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特点:(1)范围广(2)时间长(3)破坏性大
3、影响:(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美国、法国社会**;德国法西斯上台(2)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深;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4、胡佛政府的措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危机反而恶化
(第二课)罗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经济危机爆发后,总统胡佛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1932年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1933年上任后实行新政。
2、罗斯福新政的起止时间:1933——1939
3、新政的内容:(1)整顿银行,克服金融危机(2)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蓝鹰行动(3)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4)社会保障制度
4、罗斯福新政的意义:(1)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避免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3)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政府的权力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4)※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5、政的实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新政的前提: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
6、特点:指导思想方面:放弃自由放任思想,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内容方面:国家加强对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全面干预;影响方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诞生。
(第三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了解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表现:
战后二十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政策有: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延续并发展社会福利政策。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涨”。
80年代,里根上台后,减少政府开支,紧缩通货,削减税收,建设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经济复苏。
90年代克林顿倡导介于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对经济进行改革,经济持续增长,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2、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表现:
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发展时期:(1)政府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残余势力,社会秩序比较稳定,同时实行非军事化,集中国家有限的财力、物力发展经济:(2)政府采取市场经济、国家调控、社会保障三者相结合的经济政策,注意发展科技和教育;(3)美国的扶持政策,通过马歇尔计划对德国提供大量援助。60年代,德国经济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国家。
■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2、了解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作用:
3、认识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1921年俄共第十次全国人大《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标志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新经济政策(1921--1928)
背景 十月革命后进入国内战争、外国武装干涉、物质匮乏 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弊端日益显现,领导人却希望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引起人民不满。国内隐藏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喀琅施塔得兵变)
农业 实施余粮收集制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核心内容)
工业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允许部分企业由私人或外国资本家经营;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改变国家垄断,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 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国家配给制,实物分配制 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
结果 使苏维埃取得了国内战争(1918--1920)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但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促进经济迅速恢复,起到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使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它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但因后来的领导人对其认识不足而被过早的终止。
新政策的特点:(1)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2)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政治方面:(1)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2)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3)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经济方面:(1)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国民经济平衡和持续发展;(2)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排斥价值规律作用(3)阻碍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4)牺牲广大农民利益,挫伤他们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5、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120页,):
农业: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撤消全国的机器拖拉机站,把所有的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出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
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将中央一部分权利下放到地方,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限;精简机构;大量压缩国民经济计划指标。
政治: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
6、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后果
戈尔巴乔夫改革 经济改革 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调整所有制结构,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
政治改革 (1)改变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2)改变共产党领导地位:1990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从宪法删去关于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条文;苏共“二十八大”宣布苏联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多党制,并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垄断”,实行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脱离了苏联国情。最终导致改革失败,苏联解体。
(1).苏联解体的标志:1991年阿拉木图协议
(2).苏联(1922—1991)解体的原因:
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体制上的弊端和错误政策长期得不到纠正,没有从实际出发,建设符合苏联国情的社会主义;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方针
外部原因:西方敌对势力长期的“和平演变”战略
(3).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
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特点;
B.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一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2)、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成立。它们都是国际金融机构,美国从中取得了决定性的控制权。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3)、《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积极: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同意的标准和基础;扩大了世界贸易;扩大了世界购买力;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
消极: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定
1947年签定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第二课)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1、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3、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问世。
4、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
5、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成立。
1991年《汉城宣言》正式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
1994年在印度尼西亚的茂物通过《茂物宣言》,提出了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时间表。
1995年通过了《执行茂物宣言的大阪行动议程》,使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目标有了保障。
6、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
(第三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由来和发展;
理解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经过;
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1、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它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世贸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把多边贸易组织改名为世贸组织。
2、世贸组织的目的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3、世贸组织的作用:(1)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促使成员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3)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贸关系中的强权政治
4、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机遇:(1)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2)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3)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有利于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维护合法权益
(5)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6)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挑战: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5、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1)新航路开辟使世界经济联系逐渐增多
(2)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6、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7、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对于发达国家:最大受益者
对于发展中国家:
机遇:有利于吸收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挑战: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史实: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是:东南沿海地区
2、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第二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
●短暂春天(1)时间:一战期间(1915-1921)
(2)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3)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4)著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氏兄弟
(5)为什么是“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曲折发展(1)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原因:为了巩固统治,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2)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原因:沦陷区: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
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牟取暴利
●萎缩(1)时间:抗战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期间或1945—1949)
(2)原因:a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b官僚资本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c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不断膨胀
二、理解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经济上,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
2、政治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登上政治舞台奠定物质和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和中共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上,不断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一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了解三大改造: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2、了解八大的主要内容: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主要内容:(1)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当前的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造成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
(第二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历史意义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主要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实行拨乱反正。
(3)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4)实行改革开放
意义: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起点。(45页下面)
(第三课)经济体制改革
1、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3、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作用
城市:中心环节是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内容:(1)、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2)所有制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1992年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作用: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增加了企业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使人民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第四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1)经济特区的设立:1980年,深圳(第一个经济特区)、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省。
(2)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3)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
(4)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年
(5)1990年开发上海浦东,带动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经济,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2、十四大的主要内容:1992年召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2.南京政府在20世纪初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电话。
3.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到2000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还用传真机和互联网发送文件。
报刊 影视 互联网
概况 1.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2.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被认为是国人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发展:
3.此后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如戊戌变法时期的《事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五四时期的《新青年》等。
1.1905年《定军山》电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 2.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3.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渔光曲》1935年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4.1958年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的诞生。
1.、、电视被称为三大媒介。20世纪90年代以后媒介诞生了。它被称为“第四媒介”。
2.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3.互联网的四大优势:
(1)集三大媒介的优势于一体。
(2)费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第五单元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课)开辟新航路
1、新航路的开辟意义:(1)新航路的开辟,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了汇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了一片整体。(2)贸易范围空前扩大,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3)、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4)、葡萄牙、西班牙首先开始了殖民扩张。
(5)、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航路的开辟(结合课本82页新航路开辟图记忆)
时间 航海家 支持的王室 开辟的航路 意义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王室
欧洲到非洲 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开辟了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
1492年 哥伦布 西班牙王室 欧洲到美洲 发现美洲新大陆
(第2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掠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1)上马车夫——荷兰:
背景: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经商传统、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
一、政治上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获得独立。
地区 基本情况
亚洲 在印度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侵入印尼一带,一度占据中国台湾
非洲 从葡萄牙手中夺得好望角殖民地
北美 建立新尼德兰殖民地
(2)“日不落帝国”——英国
战争 结果 备注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西班牙失败,西丧失海上实力的丧失和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三次英荷战争 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 由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引起
英法七年战争 英国夺取了大片法国的殖民地,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2、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
欧洲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亚、非、拉美等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打断了它们正常的历史进程,使它们发展缓慢、贫穷落后,造成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
(第3课)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1)、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机的问世(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业)
(2)、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2)、工业革命在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促使世界面貌发生了变化
(3)、工业革命还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的变革,产生了两个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4)、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间:19世纪中后期)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和飞机;
化工技术的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
5、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在交通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火车、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汽车和飞机
在社会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两个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
在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6、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六单元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一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
1、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1)贫富差距扩大(2)股票投机活动(3)分期付款方式的隐患(4)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特点:(1)范围广(2)时间长(3)破坏性大
3、影响:(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美国、法国社会**;德国法西斯上台(2)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深;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4、胡佛政府的措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危机反而恶化
(第二课)罗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经济危机爆发后,总统胡佛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1932年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1933年上任后实行新政。
2、罗斯福新政的起止时间:1933——1939
3、新政的内容:(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2)调整农业政策(3)复兴工业:蓝鹰行动(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4、罗斯福新政的意义:(1)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避免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3)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政府的权力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4)※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5、政的实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新政的前提: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
6、特点:指导思想方面:放弃自由放任思想,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内容方面:国家加强对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全面干预;影响方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诞生。
(第三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了解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表现:
战后二十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政策有: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延续并发展社会福利政策。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涨”。
80年代,里根上台后,减少政府开支,紧缩通货,削减税收,建设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经济复苏。
90年代克林顿倡导介于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对经济进行改革,经济持续增长,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2、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表现:
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发展时期:(1)政府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残余势力,社会秩序比较稳定,同时实行非军事化,集中国家有限的财力、物力发展经济:(2)政府采取市场经济、国家调控、社会保障三者相结合的经济政策,注意发展科技和教育;(3)美国的扶持政策,通过马歇尔计划对德国提供大量援助。60年代,德国经济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国家。
■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2、了解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作用:
3、认识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1921年俄共第十次全国人大《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标志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新经济政策(1921--1928)
背景 十月革命后进入国内战争、外国武装干涉、物质匮乏 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弊端日益显现,领导人却希望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引起人民不满。国内隐藏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喀琅施塔得兵变)
农业 实施余粮收集制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核心内容)
工业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允许部分企业由私人或外国资本家经营;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改变国家垄断,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 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国家配给制,实物分配制 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
结果 使苏维埃取得了国内战争(1918--1920)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但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促进经济迅速恢复,起到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使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它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但因后来的领导人对其认识不足而被过早的终止。
新政策的特点:(1)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2)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政治方面:(1)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2)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3)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经济方面:(1)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国民经济平衡和持续发展;(2)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排斥价值规律作用(3)阻碍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4)牺牲广大农民利益,挫伤他们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5、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120页,):
农业: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撤消全国的机器拖拉机站,把所有的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出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
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将中央一部分权利下放到地方,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限;精简机构;大量压缩国民经济计划指标。
政治: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
6、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后果
戈尔巴乔夫改革 经济改革 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调整所有制结构,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
政治改革 (1)改变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2)改变共产党领导地位:1990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从宪法删去关于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条文;苏共“二十八大”宣布苏联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多党制,并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垄断”,实行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脱离了苏联国情。最终导致改革失败,苏联解体。
(1).苏联解体的标志:1991年阿拉木图协议
(2).苏联(1922—1991)解体的原因:
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体制上的弊端和错误政策长期得不到纠正,没有从实际出发,建设符合苏联国情的社会主义;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方针
外部原因:西方敌对势力长期的“和平演变”战略
(3).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
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特点;
B.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一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2)、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成立。它们都是国际金融机构,美国从中取得了决定性的控制权。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3)、《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积极: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同意的标准和基础;扩大了世界贸易;扩大了世界购买力;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
消极: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定
1947年签定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第二课)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1、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3、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问世。
4、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
5、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成立。
1991年《汉城宣言》正式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
1994年在印度尼西亚的茂物通过《茂物宣言》,提出了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时间表。
1995年通过了《执行茂物宣言的大阪行动议程》,使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目标有了保障。
6、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
(第三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由来和发展;
理解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经过;
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1、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它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世贸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把多边贸易组织改名为世贸组织。
2、世贸组织的目的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3、世贸组织的作用:(1)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促使成员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3)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贸关系中的强权政治
4、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机遇:(1)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2)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3)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有利于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维护合法权益
(5)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6)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挑战: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5、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1)新航路开辟使世界经济联系逐渐增多
(2)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6、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7、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对于发达国家:最大受益者
对于发展中国家:
机遇:有利于吸收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挑战: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主流思想的奠基时期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孔子与儒家 (孔子儒家思想主要内容:仁;德政;礼。教育思想重点在有教无类和学习方法)
发展:孟子(性善论;仁政说;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 荀子(性恶论;仁政说;水舟之说;唯物思想等) (2) 道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创始人老子,主张:道为万物本原;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为理想状态;辩证思想。
发展:庄子。思想主张:万物齐一;不执着于物。 (3)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其历史意义
背景:经济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经营方式变化,小农经济开始出现。
政治:分封制度遭到破坏,贵族没落,新的社会阶层正在崛起,士阶层扩大,不同人从不同角度发表主张。
思想文化:学术下移,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被打破。
内容:各家主张战国时期的儒家和道家之外,另外还有法家思想需要注意,为后来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朝儒学正统思想地位的确立 背景:汉初黄老之学不能解决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后所面临的社会问题。需要新的理论适应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
经过:A董仲舒发展儒家思想: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有限限制君权学说)和天人合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三纲五常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与汉武帝的反应 作用: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3、宋明理学--儒学的发展
(1)背景:魏晋南北朝: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唐朝:调和之风兴盛,“三教合一”弥漫各个领域。;儒学丰富、更新深受佛道影响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又要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理或天理为其核心观念。
(2)内容: 程朱理学代表:程颢、程颐、朱熹。主张:A、世界观:理。(在世界――本原、在社会――儒家道德伦理,在个人――人性)
B、方法论: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穷尽事理。(事理不是科学知识而是人伦道德)
影响: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元、明成为科举考试内容,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陆王心学:强调了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代表:陆九渊、王守仁。 陆九渊主张: A、世界观:心是万物渊源(“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B、方法论:发明本心以求理,内心反省
王守仁主张: A、世界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佛,即心是佛) B、方法论:致良知。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知行合一。 良知支配行动。 (3)影响:A、是宋明儒学主流,影响深远
B、三纲五常维系专制――消极
C、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强调责任使命――积极
4、 明清时期的思想家
(1)李贽思想:
背景: A、明朝中后期社会矛盾激化
B、商品经济的冲击,市民阶层兴起,主张追求个性,发展经济 C、儒家道德与吏治腐败。
李贽主张: A、鞭鞑程朱理学,反对绝对权威(反对孔子思想为万世至论,反对四书五经为思考标准。)
B、认为人皆有私,追求物质享受,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 (2)反对君主专制与经世致用
背景:明末清初,士大夫寻求改革社会的方案,将学术研究与现实结合形成经世致用思想
代表:顾炎武、黄宗羲。
主张: A、经世致用B、工商皆本C、批判君主专制。
(顾:<天下郡国利病书> 黄:<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
影响: A、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B、冲击君主专制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 起源—希腊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 (1)智者学派
1、背景: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学者开始关注人本身。
2、主张:认识社会、提倡怀疑、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切构成了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培养公私兼顾的好公民
3、评价:强调人的主体意义,否定了神和命运的作用,树立人的尊严。(重视主体作用,忽视道德 ) (2)苏格拉底――哲学成为人的学问
A、主张:A、有思想的人是万物的尺度B、强调知识的作用,应把道德与知识合二为一,美德即知识。C、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的美德
B、影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人的科学 (3)亚里斯多德――逻辑学 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影响:A、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古希腊科学文化的集大成者。B、为现代科学门类奠定基础,使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C、将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2、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1)文艺复兴
背景:A、基督教会垄断西欧文化上千年,人们生活在缺少理性和人文精神的蒙昧中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C、新生的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D、由于没有成熟的体系,只得借助被教会视为异端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来表达反封建思想。E、14世纪中叶,黑死病蔓延,促使人们反省,宗教束缚下的生活形同死亡。成就:文学的复兴:前三杰
代表人物—前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重点薄伽丘 。 薄伽丘作品十日谈,主旨宣扬人文主义,批判教会,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
艺术的复兴――后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达.芬奇: A、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及思想感情。善于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绘画之中。用写实的手法揭示了人性的善恶。 B、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擅长圣母像,《西斯廷圣母》,其绘画以优雅、和谐、高度完美著称,被视为古典美术精神的典范。被称为画圣 戏剧的复兴――莎士比亚
英国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哈姆雷特》是最杰出的作品 (2) 宗教改革
背景:A、文艺复兴唤醒了沉睡的人们,理性高于信仰的人文主义宗教观逐渐兴盛B、罗马教皇的权威受到挑战。C、为树教皇绝对权威,罗马教会宣扬因行称义。D、1517年,教皇兜售赎罪券。
主张:“因信称义”,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这一思想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代表作:《九十条论纲》
影响:A、解放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B、形成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三足鼎立的局面
3、 启蒙运动
背景:
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
核心:A、理性主义:提倡理性,判断事物,敬畏事实,尊重科学,反对偶像与教条,直指封建专制及宗教思想。
B、继承人文主义精神,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宣传自由、平等、博爱,推崇普遍和必然的真理。 代表:
A、孟德斯鸠: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提出三权分立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B、伏尔泰:A、根本否定天主教会B、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C提倡天赋人权,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卢梭: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主张“天赋人权”、 “人民主权”,主张创立民主共和国。代表作《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为推翻封建统治奠定理论基础
D、康德:人非工具,人是一切发展过程中最终价值取向。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人类主体地位
影响: A、欧洲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B、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斗争推进到反对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构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 C、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三单元、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 中国古代的科技
(1)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造纸: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称为“蔡侯纸”,促进思想文化的发展。
印刷:A、最早有明确时间的印刷品《金刚经》 B、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由胶泥活字到木活字到金属活字。 C、13世纪传到朝鲜,后从西域传到欧洲
火药:A、起源于炼丹 B、唐末用于战争 C、五代和宋广泛使用 D、14世纪阿拉伯人传往欧洲,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 指南针:在四大发明中历史最久远A、战国—司南 B、北宋—人工磁体的指南针,用于航海C、13世纪传入西欧,促进地理大发现 (2) 中国古代的天文、数学、医学、农学成就
天文学:
A、战国《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著作,其中《石氏星表》记载了120多个恒星的位置,是世界最早的星表B、历法:郭守敬编制《授时历》 数学:东汉《九章算术》总结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标志着解决实际问题为内容、以算筹为工具,以十制位计算的数学体系形成
农学:齐民要术:南北朝贾思勰,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介绍北方生产经验
农政全书:徐光启总结历代农业、手工业经验,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创作。被誉为“中西近代 科学先驱”。
医学: A、黄帝内经:编于战国,成为西汉。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B、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撰写,是临床经典,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C、本草纲目:明李时珍著,药物学巨著。
2、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 (1) 中国古代的书画
A、 书法 历程:(1)秦汉时期:秦篆汉隶具有美感,但多重实用 (2)魏晋南北朝:发展自觉的书法艺术
(3)隋唐:张旭、怀素擅长狂草;欧、颜、柳注重规范法度、书法理论成熟 特点:通过线条变化,将绘画艺术与书写内容融合在一起,成为士人追求自我理性和个性的独特艺术。 绘画: A历程:汉代以前 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的源头 战国:出现毛笔绘制的帛画 汉代:帛画色彩鲜艳,气势宏大,浪漫不失古拙
魏晋--士人群体的追求也体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出现
代表:顾恺之,不仅长于丹青,其绘画理论也是中国古代的开创之作,注重“以形写神”。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
隋唐:政治统
一、经济繁荣、文化全面辉煌,创制法度,体现盛唐气象。(吴道子)
宋明:文人山水画,写意画,风俗画
山水画的背景: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兴起使文人注重内心修养,文人山水画兴起。由衬景发展为独立画种;从注重写实,变为注重意境。
文人山水画的特点:注重内心情感的表现,诗、书、画、印结合。 风俗画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在艺术上表现。 代表作: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写意画(从略):注重表现个人的内心感受。 (2) 中国古代的文学
A、诗经:最早的诗歌总集。保存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何 为风、雅、颂)
B、楚辞:战国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新体诗歌。代表作《离骚》
C、汉赋:汉代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广筑宫室,巡游兴盛。出现铺陈辞藻,文采华丽的带韵散文――赋,吸收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 D、唐代诗歌
背景:A、唐代的繁荣,文化多元 B、科举制的推动
代表:(1)李白: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精神(2)杜甫:安史之乱后,忧国忧民,体会国破家亡的痛苦(3)白居易:中唐以后,战乱平息并未带来往昔的繁华盛世。白关心民间疾苦,寄托政治抱负 E、宋词
背景:又称“长短句”,宋代城市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士大夫词作传于民间。
代表:辛弃疾、苏轼与李清照、柳永 F、元散曲:关汉卿与马致远
G、明清小说 背景:新兴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崛起
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3) 中国古代的戏剧 A、元杂剧 B、京剧
原因:北京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艺人聚集
概况:乾隆年间,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徽班进京 影响:形成京剧,在同治、光绪年间繁盛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背景:A、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推动。B、基督教的地球中心说占统治地位,具有进步思想的人士对传统解释不满。
哥白尼:波兰人,提出太阳中心说。日心说改变对宇宙的认识,根本动摇神学理论基础。
伽利略:A、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了证据。 (意大利)B、开创以实验为根据并有逻辑体系 的近代科学。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C、为牛顿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
1、17世纪的经典力学 (1)牛顿(英国) 经典力学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完整力学体系,实现物理学第一次大飞跃。
C、以严格的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把宇宙间的运动统一起来,对人类解释与预见物理现象决定性指导意义。D、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范例
意义: A、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等的理论基础。B、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引发第一次科技革命。C、还为法国启蒙运动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2、19世纪的进化论
(1)背景:19世纪以前,神创论占统治地位,上帝造人说成为教会禁锢人们思想天经地义的教条。
(2)、贡献: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建立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论。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871年,发表<人类的起源>,进一步论证了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
(3)、影响:A、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生物界和人在生物界中位置的认识B、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3、蒸汽机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1)瓦特与蒸汽机发明:
A背景:工业革命后,传统的畜力、风力、水力很不稳定,严重制约了工业革命纵深发展,生产力发展呼唤新的动力。
B过程:改良纽可门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电气技术的应用
A有关电气的重要发明: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爱迪生发明了改进了电灯、电话、电报、电影。
B、影响:电气技术提供了便捷廉价的动力,掀起第二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资本主义确立了在全球的优势,世界各地联系更加紧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4、20世纪物理学的新突破
(1)背景:19世纪,在经典力学的基础上,光学、电磁学等取得长足进步,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新的发现揭示了经典物理学的局限性。 (2)新突破: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A相对论
提出: 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成为继牛顿后最伟大的科学家。 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看书)
意义: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可以广泛解释不同运动状态的物质,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领域。打破经典物理学绝对化思维模式,提供了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
B微观世界:量子理论
提出:由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认为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爱因斯坦提出光的量子理论。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原子、量子理论,量子力学建立起来。
作用: 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科学理论之一。推动生产力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物质生活。
(3)意义: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不足。描绘了崭新的宏观和微观世界,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5、20世纪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对人类的影响
电脑和网络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 发展方向:A、存储量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 B、体积更小,轻便实用。
1969,国际互联网问世,“因特网”。计算机和网络将人类带入信息时代。存储信息――生产办公――家庭使用――网络世界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 器物之学—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 1)、师夷长技以制夷
(1)背景:A、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冲击加剧,中西联系扩大。B、为了解西方,抵御侵略,一批先进、爱国、具有经世致用思想的中国人冲破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2)代表:林则徐—A、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B、设立译馆,命人译滑达尔《各国律例》,编译《四洲志》,介绍地理、历史概况,开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魏源—依据《四洲志》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 3)、影响:A、研究介绍世界知识、“开眼看世界”成为社会思潮。 B、 为抵御外侮,谋求独立富强而学习西方,成为近代思想主流。 2)师夷长技以自强
(1)背景:19世纪60-90年代,西学广泛传播,对儒学为核心的文化产生冲击。中国传统文化之体,是否兼采西方文化,成为严峻课题。
(2)主张与实践:主张:发展“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倡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维护固有制度和纲常礼教前提下,采用西方实用技术,才能自强、求富。实践:洋务运动中的洋务派与顽固派。
(3)评价:A、局限于物质文化层面 B、冲击了“夷夏之辩”的保守观念,为西学传播创造了舆论环境。
2、 制度之学—变法图存与民主革命 1) 维新变法
早期维新派: A最初是洋务派的支持者,冯桂芬、王韬、郑观应是代表。 B主张: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商战;文化上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政治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 维新变法思想:
A、背景:19世纪90年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形成。 B、代表: 康有为----A、设万木草堂,宣传维新理论。 B、《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用经学外衣和孔子亡灵,否定专制思想基础。为维新提供符合传统文化价值理论依据。
梁启超----A、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的必然性。B、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
C、影响:维新思想传播开来,形成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开辟新的道路。
2) 民主革命(略孙中山三民主义)
3、 文化之学—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
(1)、背景: A、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袁世凯尊孔复古
B、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启蒙思想传入,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认为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政治革命,必须要思想革命。 (2)、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核心)。
(3)、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指导思想:西方的民权、平等和达尔文进化论。核心与基地:<新青年>,北京大学。 (4)、内容核心内容:德先生和赛先生(口号)民主----不仅指人民主权、权力制衡等民主政治,也包括共和、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民主理念。科学----不仅指科学技术与知识,而且包括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还包括反对迷信、宣传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使崇尚科学成为社会主流。 反对旧道德:打倒孔家店 A、代表:陈独秀、李大钊
B、原因:认为儒家思想是专制政治的灵魂
C、实质: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文化传统进行扬弃 D、作用:为解放思想和文化多元创造条件。 文学革命:注意形式和内容
鲁迅----《狂人日记》,批判吃人的礼教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不仅主张白话文,还必须彻底改革旧文学思想内容。
(5)、意义:A、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B、在政治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沉重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 C、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是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D、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爆发创造条件
4、 救亡之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李大钊:受十月革命影响,新文化运动人士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李于1918年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是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新文化运动的中后期,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2)、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19年,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研究专号》,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与此同时,各种马克思主义研究组织开始出现,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3)、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
1、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
(1)、提出背景:鸦片战争后,各种变法救国的主张都以失败告终。不推翻封建王朝的反动统治,只进行改良,不可能挽救危机。
(2)、提出:1905年,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这个纲领被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阐发为三民主义
(3)、内容:前提:民族---推翻满州贵族专制统治 核心:民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平均地权
(4)、意义: A、集中代表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B、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族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C、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D、以三民主义为指导颁布《临时约法》 (5)三民主义的发展--新三民主义
A、提出背景:维护民主共和斗争失败孙中山寻找新的革命道路,十月革命后俄国共产国际和中共对孙中山的影响。孙中山决定改组国民党。
B、提出:1924年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际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的含义。 C、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新三民主义是为适应三大政策的需要,同时也为三大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是依据新三民主义确定的重要政策原则。
D、与旧三民主义的关系:明确反帝反封。
E、意义: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成为国共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2、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A、五四运动与建党时期:领导五四运动,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建党工作。 B、国民革命时期:参加国民革命,注重理论研究,分析中国国情。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重要性。
C、土地革命时期: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将党的工作重点转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在农村开始游击战争,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探索出开展武装斗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新革命道路
D、抗日战争时期: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等理论,解决了革命的领导阶级、革命目标、革命前途等重大问题,对中国革命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中共七大:正式确认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E、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意义与特点:意义: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点: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
A、建国前夕的建国理论—七届二中全会的建国思想:工作重心转移,工作任务的转移,革命后的基本政策,总任务—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变成社会主义社会的提出
B、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经济方面: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三大改造。
政治:《论人民民主专政》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建议。 (3)、毛泽东思想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根源。
3、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
(1)、背景:思想基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工作重点转移,开始改革开始。 (2)、邓小平理论
A、概念: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科学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系统回答了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B、组成
①、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②、十三大:1989年,提出社会主义阶段阶段的理论、三步走的战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③、南方谈话:1992,深刻阐明社会主义的本质,再次强调基本路线,使发展才是硬道理深入
人心,为十四大召开奠定基础。
④、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⑤、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⑥、其他: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手抓两手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国两制的方针
4、三个代表
(1)提出背景:21世纪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面临机遇和挑战。
(2)、提出者:江泽民。内涵: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党”的重大问题。写入党章:2002 中共十六大
(3)、意义: A、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 B、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C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 新中国的科技
(1)两弹一星:1964,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6,导弹核武器成功,中国拥有导弹和原子弹“两弹”结合的战略核心导弹;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太空;
(2)载人航天:70年代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将杨利伟送上太空。
(3)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第一个杂交水稻,被誉为“东方魔稻”和“第二次绿色革命”。
(4)、1983年,银河-I型机诞生。
2、新中国的文艺方针
20世纪50年代,双百方针的内容与作用—文革中的破坏—新时期的恢复与文艺的繁荣。
3、新中国的教育
1950年,开始。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1986年,《义务教育法》;90年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
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西方文学和苏联、亚非拉美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浪漫主义文学:英国的拜伦《唐璜》;法国的雨果《巴黎圣母院》 现实主义文学:法国的司汤达《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英国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双城记》;
俄国的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中国的黄遵宪《衰旅顺》《台湾行》 20世纪的西方文学: 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先后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德莱塞《嘉莉妹妹》《美国悲剧》;海明威《老人与海》
苏联文学: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小说《母亲》 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亚非拉美文学:印度的泰戈尔的诗歌充满浪漫主义精神,其诗集《吉檀迦利》使其于1913年成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获得者。
日本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于1968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2、19世纪以来的世界美术
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美术流派的代表作品
浪漫主义: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在1830年年创作了《自由引导人民》将浪漫主义绘画推向了顶峰,他本人被称为“浪漫主义的狮子”。
现实主义:欧洲第一个打出现实主义旗号的是法国的库尔贝,作品有《石工》等;俄国现实主义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印象主义:莫奈的《日出·印象》;塞尚和凡高是后期印象主义绘画的主要代表,凡高最为著名,代表作有《向日葵》《星月夜》;
法国杰出雕塑家罗丹,其成名作是《青铜时代》代表作是《思想者》。 现代主义美术:立体派是20世纪以后,在法国兴起的现代艺术流派。著名代表是毕加索,其名作是《格尔尼卡》。
3、19世纪以来的世界音乐
了解19世纪欧洲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浪漫主义音乐(19世纪初):贝多芬《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
舒伯特“歌曲之王”《春之信念》《野玫瑰》《魔王》。舒曼《幻想曲》。 民族乐派音乐(19世纪中):俄国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被誉为“旋律大师”。捷克的德沃夏克《自新大陆》
19世纪末:法国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交响诗《牧神午后》管弦乐《夜曲》钢琴曲《月光》。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是表现主义音乐代表,作品有《乐队变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华沙幸存者》。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是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作品有《浪子历程》《春之祭》
历史标志性事件
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建立在雇佣劳动基础上的手工工场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转变,而手工工场只是资本主义萌芽的生产组织形式,其本质是对劳动力剩余价值的剥削。
2.“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标志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主要是指这三项中国的发明传播到欧洲,推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制度。
3.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标志:天文学革命(1543年(天体运行论)发表)。它揭穿了中世纪流行的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和所谓的“上帝赋予地球以特殊地位”的说法,摧毁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谬论,使自然科学从神学和传统的“地球中心说”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开始以人和自然为观察、研究的对象。
4.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的标志性人物: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版序言),其长诗《神曲》揭露了教会的贪污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
5.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1640年11月英国新议会的召开。在新议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反对派”,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而限制王权实际上等于部分地夺权,已经开始具备了革命的含义。
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之后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在其影响下,欧美许多国家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汇成了一股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9.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制定。《权利法案》的主要精神就是以明确的条文,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权等方面限制王权,同时将议会拥有的自由和权利用法律的形式予以肯定。
10.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地位的确立。因为从此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法律具有了至高的地位。
11.
12.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标志着:(1)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2)英国开始积极进行海外殖民扩张活动;(3)西班牙海上实力的丧失。
13.三次英荷战争(1652—1674年)标志着荷兰的“世界海霸”和“世界商霸”地位的丧失。
14.七年战争(1756—1763年)中英国打败法国,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大帝国地位。从此,老牌的殖民强国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再也无力与英国抗衡。
15.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该事件说明法国人民在资产阶级的号召下开始用暴力向封建专制统治势力发起进攻,而巴士底狱恰是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物。
16.法国从传统的臣民社会跨入近代的公民社会的法律标志:1791年宪法。该宪法是法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标志着“法治”取代了“人治”。
17.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热月政变”。“热月政变”是结束过时的雅各宾派“恐怖政策”,恢复和建立资产阶级正常统治秩序的转折点。
18.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20世纪初,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资本主义政治体系形成的基础上,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从而构成了完整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
19.《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因为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0.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的标志: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该宣言宣告北美殖民地正式独立。
21.亚洲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标志着亚洲觉醒。主要指出现了新的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2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标志:1857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只有形成了世界市场,经济危机才会扩展到全世界,变成世界性经济危机。 23.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一书,标志着自由主义的产生,也标志着欧洲经济政策由传统的保护主义到自由竞争的转变。该书主要内容是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主张放任自由,把自由竞争当作永恒的法则。
24.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工业革命主要是指产业技术的革命,“珍妮纺妙机”的出现表明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25.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机器制造业的出现。它说明大机器生产已经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中国近代史
1、涉及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是:《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
2、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刊物和中心:《游学译编》、《浙江潮》《民报》(日本东京)《苏报》(上海)
3、割地、赔款、开放口岸都有的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4、有开放通商口岸的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5、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标志: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6、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7、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李大钊。
8、比较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9、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是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建立的。
10、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1912年3月孙中山宣布解职。
11、清政府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较量是中英鸦片战争。
12、中俄历史上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是《尼布楚条约》。
1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
14、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1842年8月的中英《南京条约》
15、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的标志是永安建制。
16、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太平天国运动。
17、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伟大转折: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8、中国的外交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8
19、戊戌变法失败的标志是1898年9月21日的戊戌政变。 20、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标志是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
21、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条约是《天津条约》(10处)
22、割地最多的条约是《中俄瑷珲条约》(60多万平方公里)。
23、赔款最多的条约是《辛丑条约》。
24、第一个全国规模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1905年成立的中国同盟会。
25、中国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6、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1919年五四运动。
28、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天京事变。
29、第一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会议是1922年中共二大。 30、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会议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
31、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会议是1923年中共三大。
3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或大革命失败的标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33、辛亥革命的开端是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
34、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150多万平方公里)
35、中国现代史开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6、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840年鸦片战争。New’s 1919
37、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鸦片战争。
38、中英鸦片战争开端:1840年6月,英国封锁珠江口。结束:1842年8月《南京条约》签定。
39、太平天国运动开端: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结束:1864年7月天京陷落。
40、第二次鸦片战争开端: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结束:1860年10月《北京条约》签定。
4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894年7月,日本海军在朝鲜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42、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60年《北京条约》签定。
43、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日甲午战争后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定。
44、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01年《辛丑条约》。
45、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的签定。
46、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甲午中日战争后。
47、戊戌变法揭开序幕:公车上书;开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结束:1898年9月21日,戊戌政变。
48、中国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六三”以后。
49、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上海。
50、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转入低谷:1923年“二七”大罢工的失败。
51、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的标志是: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52、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形式上完成了统一标志着: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
53、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的标志是:他们对金融的控制。
54、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事件:1927年南昌起义。
55、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是1927年八七会议。
56、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立新型人民军队重要开端:三湾改编。
57、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一块根据地: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58、土地革命时期最大的一块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
59、长征时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的标志性事件是:渡过金沙江。 6
1、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5年遵义会议。
62、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在1935年瓦窑堡会议。 6
3、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事件是1935年一二九运动。
6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6
5、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 6
6、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1971年九一三事件。 6
7、中国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大捷:平型关大捷。 6
8、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南京大屠杀时间:1937年12月
69、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1938年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 70、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陷以后。 7
1、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会议是:1937年8月的洛川会议。 7
2、抗日战争时期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7
3、中共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中心: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搞得最热烈的地区。
74、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
75、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1976年10月江清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7
6、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1940年彭得怀指挥的百团大战。
77、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是: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7
8、抗日战争结束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79、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抗日战争的胜利。
80、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81、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是在:三大战役后。
82、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的事件:淮海战役的胜利。 8
3、北平和平解放的时间:1949年1月31日。 8
4、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后。
85、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的会议是: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86、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8
7、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
88、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89、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 90、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9
1、为我国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1956年中共八大。 9
2、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1966年夏,中共中央发出开展“文化大革命”的通知。
93、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1968年刘少奇被开除出党。
第三篇:2015-2016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习题 专题六 一 蒙昧中的觉醒.doc
一 蒙昧中的觉醒
一、智者的启蒙 1.智者运动的背景。
(1)政治: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的________发展到高峰,________地位提高。 (2)经济:雅典__________高度发展。
(3)社会需要:__________的成长;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哲学家开始放弃了对物质世界的探索,转而关心与人类相关的问题。
2.时间、地点:公元前5世纪中叶时期的古希腊(与中国__________时期相当)。 3.代表人物:____________。
4.中心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特点。
(1)智者的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____________和______出发。
(2)注重________,忽视道德,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批判传统,敢于创新。 6.评价。
(1)积极性:它把人置于______和______的中心,强调了人的价值和作用,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__________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2)局限性:容易走向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一、
1.(1)工商业 平民 (2)民主政治 (3)个人主义 2.春秋战国 3.普罗塔戈拉 4.人是万物的尺度
5.(1)个人的角度 利益 (2)实利 6.(1)世界 社会 自我意识
♨应用思考
什么叫“智者”?智者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应用思考:(1)智者: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2)智者运动兴起的原因:
①古希腊工商业的发展。②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希波战争中希腊获得的决定性胜利,希腊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雅典的奴隶制的民主政治发展起来并达到高峰。③平民地位的提高。④个人主义的成长。⑤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应用示例
下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它充分反映了人体之美,这种风格的雕像在当时世界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古希腊产生这种艺术的原因不包括(
)
A.民主政治的发展
B.人文精神的影响 C.工商业高度发达
D.安土重迁思想的影响 应用示例:D
二、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
1.苏格拉底的地位:马克思称他为“______________”,“智慧”的化身,被视为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
2.思想主张。
(1)道德:①反对智者忽视________、追求功利,但在强调人类理性、否认权威方面,与智者是一致的。②________即知识,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
(2)理性:①强调__________,否认绝对权威。②“认识你自己”,成为苏格拉底哲学探索的指南。
3.评价。
(1)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________”,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
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为18世纪的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条件。
二、
1.哲学的创造者
2.(1)①道德 ②美德 (2)①人类的理性 3.(1)自我
♨应用思考
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是“美德即知识”。“勇敢”是不是美德?如何认识这个问题? 应用思考:(1)苏格拉底认为,如果勇敢不是基于知识和智慧,“勇敢”到无法无天、无所畏惧,那就会变成“鲁莽”这种罪恶。
(2)认识:“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对道德问题的思考,体现反对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应用示例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应用示例:D
三、人生而平等 1.斯多亚学派。
(1)产生时间: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 (2)代表人物。
创始人________,还有西塞罗、塞内卡等。身份有教师、皇帝、大臣、奴隶等。 (3)理论构成:________(自然哲学)、________ 和逻辑学,前两者最重要。 2.哲学主张。
(1)“____________ ”(Logos)是最高理性。 (2)人与生俱来带有________。 (3)人人生而________。 3.斯多亚哲学兴起的意义。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三、
1.(2)芝诺 (3)物理学 伦理学 2.(1)逻各斯理性 (2)理性 (3)平等 3.天赋人权 人生而平等
♨应用思考
斯多亚学派提出的“人生而平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应用思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西方古代人文精神达到了高峰。
►应用示例
斯多亚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集中体现在(
) A.主张人人生而平等 B.逻各斯是永存不朽的理性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三权分立学说
应用示例:A ⊙课堂点睛
试用“三个第一”(即第一次觉醒、第一次发现、第一次论述)掌握人文精神的起源。 1.智者学派: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2.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3.斯多亚学派:第一次系统地论述“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的观点。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文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下列属于“轴心时代”西方思想家主张的是(
) A.中庸
B.人非工具
C.小国寡民
D.人是万物的尺度
解析:根据材料“轴心时代”指“人文精神的奠基阶段”,即古希腊时代。古希腊主要思想
家有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等人。D项是普罗塔戈拉的观点,正确。A项梭伦和孔子的思想具有中庸的特点。B项是启蒙思想家康德的思想。C项是老子的思想。
答案:D
2.(2014·永州市一模)建筑大师维特鲁威转述古希腊人的理论说:“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表现出古希腊人(
) A.对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失望 B.对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 C.对直接民主的狂热
D.个人利益至上,忽视真理的存在
2.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人”是确定建筑物比例的标准,与普罗塔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思想是一致的,体现了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体现。题干材料中不涉及“道德”“民主”“利益”,B项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
答案:B
3.(2015·深圳市宝安区调研)下列主张属于苏格拉底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强者以暴力抢夺弱者的财富是天经地义的
C.治国的根本是改善公民的灵魂和道德,遵守城邦律法 D.依法治国
3.解析:A、B两项都是智者学派的主张,D项是近代以后的进步思想。 答案:C
4.古希腊某哲学家认为:“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受。”这种观点不具备下列哪一项作用(
) A.强调了人的主体作用
B.忽视了事物的客观性 C.冲击了神学精神禁锢
D.遏制了个人主义思想
4.解析:题干反映的是古希腊的人文主义,其主旨是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D项反映错误。故选D项。
答案:D
5.下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和中国秦朝的兵马俑。下列对两者的表述准确的是(
)
A.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B.产生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产生于农耕经济的发展
D.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
5.解析:古希腊的雕像《维纳斯》和中国秦朝的兵马俑分别反映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和中国秦朝宏伟气象,故D项正确。
答案:D
6.西方学者麦马虹在总结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时指出:“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幸福等同于________;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文中的空白处是(
) A.智慧和德行
B.民主与科学 C.金钱与权力
D.法律与宗教信仰
6.解析:本题考查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开始了一场智者运动。智者运动推崇智慧。之后,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强调道德。故选A项。
答案:A
7.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每一种动物都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材料表明色诺芬(
) A.否定神的存在
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
C.宣扬唯物主义思想
D.主张将神学人性化
7.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中看出古希腊人把神看作是和人一样的,没有多大的区别,“神”只是有一些特异功能而已。
答案:D
8.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都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 A.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判断社会道德的标准 B.不符合礼的事,就不看、不听、不说、不做 C.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D.通过教育手段使人回复和扩充善性 8.D
9.苏格拉底曾说:“我像一只牛虻,到处叮人,只是要求你们,不分老少,不要只顾肉体,而是要保护灵魂。”这表明他(
) A.崇尚民主
B.保护贵族 C.重视道德
D.尊重知识
9.解析:由“不要只顾肉体,而是要保护灵魂”可知,苏格拉底反对只追求物质享受,应该重视道德教育。C项正确,其他项与题干不符。
答案:C
10.苏格拉底一生探求知识,“我无知,所以我求知”。柏拉图则说:“在所有动物中,人是最非凡和最高明的。”亚里士多德表示:“一个自由人是为自己活着。因而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以上言论可以看出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
) A.探索自然
B.人文主义 C.探索社会
D.个人主义
10.解析:据材料可知,无论是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他们的思想核心均是以人为本、探索人生,故选B项。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1.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问题:
(1)两幅图反映了古代希腊神话的突出特点是什么?体现了古希腊文化的什么特征?
(2)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在这方面提出了哪些主张? 11.解析:此题考查对人文主义起源的了解和认识。
答案:(1)突出特点:众神的人格化。体现了古希腊文化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2)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每个人应该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
苏格拉底认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12.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在中国、印度、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他称之为“轴心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希腊,铁器的大规模使用是在公元前800年以后。中国经考古发现的最早铁器属于公元前6世纪,但铸铁与锻铁基本同时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也是空前的。约公元前800年以后,在希腊,人的地位从起初的单由出身来定,发展到由出身加财富来定,以至在某些城邦里出身和财富都不再特别强调;在中国,由出身决定贵贱的情况也有了变化。在希腊,斯巴达、雅典等邦之间的争霸斗争十分激烈,各邦内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斗争也很
尖锐;在中国,春秋时期曾有五霸的争雄,战国时期则有七雄的兼并,也存在着复杂的矛盾与斗争。
材料二 泰勒斯推测万物皆源于水。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 普罗塔戈拉的名言是“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 材料三 孔子曾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荀子又提出“圣人不求知天”。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时期希腊和中国精神觉醒共同具有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
二、材料三,指出当时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研究方向上的差异。 (3)综合上述内容,谈谈“轴心时代”在人类文化史上的影响。
12.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通过中西对比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 答案:(1)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新发展,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分裂割据、社会矛盾尖锐复杂。
(2)差异:古希腊重视对自然和人自身的研究,中国只重视对人的研究。
(3)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文化传统,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素能提升
1.(2014·扬州市期末考) 2013年12月10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追悼会上致辞说:“曼德拉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领袖之一,也是以身作则最伟大的老师之一。他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愿意为自由和平等、民主和正义而奉献一切。”曼德拉的精神最符合下列哪一位思想家的价值追求(
) A.苏格拉底
B.但丁 C.薄伽丘
D.马丁·路德
1.解析: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主张无神论和言论自由,被判处有罪以后,他的学生已经为他打通所有关节,可以让他从狱中逃走。然而苏格拉底选择了慷慨走向刑场,视死如归,苏格拉底是为了自由和正义而死。所以曼德拉精神和他是一致的。
答案:A
2.(2014·盐城市期中考)流行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的欧洲哲学思想流派——斯多亚学派发展了正义和公正的理性自然的思想。他们断言,所有的人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都有权享受一些基本权利,对这些权利政府无权侵犯。这一法律优先于国家本身,任何擅自亵渎它的统治者必然成为暴君。这表明斯多亚学派(
) ①倡导正义和公正的理性 ②主张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 ③蕴含了人文主义思想 ④促进了人类自我意识的首次觉醒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解析:材料“斯多亚学派发展了正义和公正的理性自然的思想”,表明①;材料“所有的人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都有权享受一些基本权利,对这些权利政府无权侵犯”,表明②③;材料表明时间为公元前3世纪到前2世纪,而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是智者学派,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故选A项。
答案:A
第四篇:高中历史必修一
徐州保安职业技术学校
付泽承
历史必修一
(根据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必修说明整理)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宗法制:一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1)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2)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2、分封制: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3、皇帝制度:
皇帝称号的由来
皇帝制度:一人独尊,皇帝一人才能称“朕”,命令称“制”或诏,玉印称“玺”
皇权至上: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官员由皇帝任免,虎将由皇帝控制
皇位世袭
4、秦 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
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御史大夫:“掌丞副丞相”,负责执掌君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太尉:“掌武事”,负责全国的军务
5、秦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郡: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守是最高行政长官 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长官是县长或县令,由皇帝任命
6、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
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
1 徐州保安职业技术学校
付泽承
格局,为历史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7、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郡设守,后称太守,王国设丞相,景帝至武帝逐步削弱王国势力
8、唐朝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9、元
中书省(中央):为最高行政机构,领六部,行使宰相职权,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
行省(地方):目的:改变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
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
行省之下,分路、府、州、县
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10、明
原因:宰相制度妨碍皇权集中
措施:1380 诛杀胡惟庸的同时废除丞相,权分六部——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创立内阁: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11、清
雍正时,设置军机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军机大臣传达上下旨意)—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
12、君王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消极: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
2 徐州保安职业技术学校
付泽承
和监督。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南京条约》(1842.8) 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破坏中国的贸易主权
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
——破坏中国的关税主权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1895.4)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到严重损失,此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
——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
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使清政府不得不向列强进行政治大借款 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岩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拓展了其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1901.9) 巨额赔款: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万两,分3年还清,本息共计9.8万两 设使馆界: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派兵驻守
列强驻军: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3 徐州保安职业技术学校
付泽承
的战略要地
严禁反帝: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
——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 改外务部: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响: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2、1840年~1905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鸦片战争(1840.6~1842.8):1840.6 英国舰队驶入广东海面,鸦片战争爆发
1841年初扩大侵略战争,强占香港岛,又攻占东南
沿海一些城市
1842.8 英军侵入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856秋,英国首先进攻广州,随后法国加入
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广东巡抚栢贵投降,充当殖民政权的傀儡
1858年夏,英法联军攻陷大沽,进逼天津,先后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侵略联军攻占天津,侵入北京,焚烧圆明圆,与英法两国签订了《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1894.8~1895) 平壤战役,古宝贵牺牲,黄海战役,邓世昌牺牲
辽东战役,占领大连旅顺,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八国联军侵华(1900.6~1900.8) 1900.6,八国借镇压义和团,发动侵华战争,西
摩尔率领的军队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将士的顽强阻击 1900.7,占领天津
1900.8,攻陷北京,德国人瓦德西的司令部设在北京紫禁城
3、1840年~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4 徐州保安职业技术学校
付泽承
鸦片战争中:广州北郊三元里一带的爱国仲民,自发行动起来与英国侵略军作战,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反侵略精神(浙江定海战役中,葛云飞牺牲)。
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大战
北洋舰队“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显示他们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爱国主义精神
4、侵华日军的罪行
1937.12 南京大屠杀(30万人) 七三一部队
因试验而惨遭杀害的中国人达三千以上
5、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会战
淞沪会战
1937 营长姚子青牺牲
结果:上海失守——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太原会战
取得平型关大捷——首次大捷
徐州会战
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抗战以来的最大的胜利 武汉会战
6、百团大战
1940下半年,在华北,彭德怀,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
意义: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7、洛川会议
1937.8 陕北洛川
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即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
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这与国民党实行单纯由政府和军队抗战的片面抗战路线形成鲜明对比
8、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协议,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八路军、新四军。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作用: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中国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9、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国内: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大
5 徐州保安职业技术学校
付泽承
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国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金田起义
1851年,建号太平天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开始
定都天京
1853年,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正式建立政权,同清朝对峙 天京陷落
1864年——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2.理解《天》和《资》
《天》1853年
主要内容:土地分配的原则和方法: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
耕和无处不均匀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产品分配原则和方法:“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
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
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
实质: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革命性:它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局限性:它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它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只是空想,根本无法实现。
《资》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是,迫于当时形势,《资》并未实行。
比较两个方案:
a、产生的背景:前者颁于太平天国强盛时期
后者提出于太平天国衰落时期
6 徐州保安职业技术学校
付泽承
b、社会主张不同:前者消灭私有制
后者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即一个主张消灭私有制,一个主张发展私有制
c、群众基础不同:前者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后者不可能得到农民拥护(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 d、作用不同:前者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后者没有付诸实施,起不到积极作用
e、反映同一时代不同特点,后者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3、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
a、中国同盟会 1905年 日本东京 孙中山为总理 黄天为执行部庶务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机关刊物:《民报》
在《民报·发刊词》中,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性质: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意义: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b、武昌起义 策划 同盟会 文学社 共进会
时间 19
11、
10、10,人物熊秉坤、金兆龙
c、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4、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否认“君权神授”
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实行责任内阁制
意义:这个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7 徐州保安职业技术学校
付泽承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作用:a、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推翻“洋人的朝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c、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d、它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成为这一时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的推动力量。
6、五四运动
直接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史实 阶段 时间 中心 主力 斗争形式
第一 1919.5.4~6月初 北京 青年学生 学生集会游行、罢课
第二 1919.6月初~1919年6月底 上海 工人阶级 学生、工人商人的“三罢”斗争 结果:取得补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和同上签字。 意义:a、性质 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
b、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7、中共一大 1921.7.23 上海→浙江嘉天南湖(最后一天) 内容:a、确立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b、制定党的纲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d、还决定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意义: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共二大 1922.7 背景:在实际斗争中,中共认识到中国人民最大的痛苦来自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军阀的压迫和统治
8 徐州保安职业技术学校
付泽承
内容:最大的成就: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8、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标志: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1月,广州) 基础:新三民主义(事实上确立了联战、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9、北伐战争(1926.7) 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结果:1926年底,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10、南昌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南昌起义
1928.8.1 周恩来、贺龙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927.10 毛泽东
11、红军长征 1934.10-1936.10 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胜利的标志
1936.10 甘肃会宁会师(红二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
12、理解遵义会议
背景:长征初期,左倾错误继续占统治地位,损失惨重 时间:1935.1 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国的统治,军事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标志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9 徐州保安职业技术学校
付泽承
13、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于是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力量基本上被消灭。
14、1949年春,河北省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15、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②具有世界意义,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③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
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1949.10.1 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成立的意义: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①推翻了帝国主义建议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统治,结束了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②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中国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③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事件。
2、了解第一次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于1954.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内容: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三项内容)
10 徐州保安职业技术学校
付泽承
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一个保证) 性质: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954.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59年二届人大,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
a、建立: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
1964年三届人大,周恩来提出“四个现代化”的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b、政协的主要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c、发展到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4、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5、“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a、提出: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发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呼吁,20C80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10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意义: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d、成功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
6、香港、澳门的回归
11 徐州保安职业技术学校
付泽承
香港回归 1997.7.1
澳门回归 1999.12.20 意义:①香港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②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③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④是“一国两制”成功的运用,为解决世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7、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九二共识
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理解和科共处五项原则
①提出
1953年12月,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第一次提出
1954年,中、印、缅三国同意将其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并倡议将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②内容
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
③意义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为开创我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2、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①1954.4,中国参加在瑞士的日内瓦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日内瓦协议》 ②1955年4 万隆会议
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同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3、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2 徐州保安职业技术学校
付泽承
①恢复的原因
a、20世纪70Y,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b、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的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
②1971.10 联合国第26届大会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意义
a、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b、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c、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
①中美关系正常化
a、原因 从美国方面看,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从中国方面看,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 b、正常化进程
1970年10月初,尼克松第一次公开表示愿意访华
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友好交往的大门
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
1978年底,中美两国发表《中美建交公报》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初,邓小平访问美国,是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 ②中日关系的改善
a、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b、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华
③中日建交和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5、中国在联合国中重大的外交活动
①为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作努力,两伊战争、
13 徐州保安职业技术学校
付泽承
柬埔寨问题。
②重视联合国在维和领域的工作。
③积极参与联合国关于裁军问题的审议和谈判工作。 ④积极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6、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①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②中国十分重视发展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中国与东盟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③中国与欧盟各国的关系也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法国与中国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
中国与欧盟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的伙伴关系。
④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由中国领导创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于2001年在上海正式成立,它的成立,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这是新中国外交史上一项具里程碑意义的成果。
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①梭伦改革
公元前6世纪初
内容: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意义:进一步打击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②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
内容:a、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打破了血缘关系,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
b、设立了五百人会议。 c、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意义: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
2、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内容:①除十将军外,执政官和几乎所有其他官职向各等级男性公民开放。
②改革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
14 徐州保安职业技术学校
付泽承
③改革五百人会议(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④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陪审法庭。 ⑤扩大十将军委员会的权力。 ⑥制定公职津贴和观剧津贴
3、①《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②公民法:公元前3世纪中期之前,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公民法。公民法基本上属于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还包括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法。
③万民法:万民法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或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
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4、罗马法在维系罗马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①稳定了社会秩序。
②维护奴隶制度,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
③顺应了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对私有财产加以保护,以笼络上层阶级。 ④把罗马法律和政治制度推向帝国的每一角落,进一步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权利法案》1689年
内容: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
作用:标志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2、责任内阁制
形成: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
特点:由国王任命下院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内阁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的“责任制政治”
首相手中握有行政与冷冰冰支大权,事实上是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15 徐州保安职业技术学校
付泽承
3、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①立法权归于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组成的国会。
②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总统及其内阁不向国会负责,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在战时可以行使独裁大权)。
③最高司法机关是联邦法院。 ④特别提到州与联邦政府的痗。
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行政权力归于总统,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
5、《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①统一后的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
②皇帝拥有巨大的权力(国家元首,有权统率全国的武装力量;帝国宰相主持帝国政府工作,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③帝国设立两院制的的议会作为立法机构。
八、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内容:①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②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它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资本主义最经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③还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2、巴黎公社的成立
①导火线: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国防政府和临时政府采取屈膝投降政策。
②革命开始:1871.3.18日革命
③革命措施:政治上:废除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代之以工人阶级自己的国家
机器。
16 徐州保安职业技术学校
付泽承
经济上: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实行八小时
工作制。
④意义:a、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院。 c、它的经济教训是共产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d、公社战士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永垂不朽。
3、①二月革命 1917.3 直接结果:推翻了罗夫王朝 在革命中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二月革命后,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②《四月提纲》
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还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③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4、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十月革命的胜利,在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它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
③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①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奠基
a、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巩固政权
解放全国领土,1951西藏和平解放——基本上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 开展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抗美援朝为新中国建设赢得和平环境 b、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使国家掌握了社会的经济
17 徐州保安职业技术学校
付泽承
命脉
合理调整工商业
加强对农业和工矿业的领导 ②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宪法的制定 a、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年开始实施
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下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造)。
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法律保证。
③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现(1953年~1956年)
a、内容
对农业、手工业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针
积极发展,稳步前进 原则
自愿互利
道路
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低级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国家资本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主义→全行业公私合营(统购包销、
加工订货)
形式
合作社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c、意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雅尔塔体制的建立
基础:二战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内容: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战后和平
影响: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2、美国的冷战政策
18 徐州保安职业技术学校
付泽承
目的:遏制共产主义
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标志美国“冷战”的开始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
军事上:成立北约 1949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加剧冷战程度
3、华约 1955年6月,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从此在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
4、“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①德国分裂
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主要地点
1949年,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就共和国 ②朝鲜半岛的分裂
1948年,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就主义人民共和国 ③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结果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
5、欧洲共同体
①背景:欧洲经济发展的需要,抗衡美苏、应付革命的需要 ②过程:1950年,“舒曼计划”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炼钢共同体
1957年西欧六国签署《罗马条约》,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成立
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统标为欧洲共同体
扩大:1973~1986年,欧共体经历三次扩大——欧共体的扩大,大大地增强了
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6、日本崛起为世界经济大国的表现
20C80Y,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①日本经济的恢复(1945年~1955年)
内因:战后进行社会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的恢复
19 徐州保安职业技术学校
付泽承
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外因:美国大力扶植
朝鲜战争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了大门 ②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1956年~1973年)
原因:池田内阁提出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加强政府投资和重视教育
引进科学技术
提出“贸易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
7、不结盟运动
①提出:1956年,铁托、纳塞尔和尼赫鲁
②正式形成: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③20C七八十年代,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将正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④作用:它的反殖、反霸斗争有力冲击了国际政治旧秩序和两极格局。
8、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瓦解
①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
导火线:《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公布 影响: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②解体标志:1991年底,在哈萨克的阿拉木图签署文件,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阿拉木图宣言)
③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也标志着“冷战”结束)。
第五篇: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笔记
第1课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
1)
产生:距今一万年左右
原始
发展:距今七八千年
农业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的产
生活方式:经常迁徙
生
主要作物:最早培植水稻和粟
2)
农业工具:出现青铜农具(很少使用)以及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等
商周
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时期
主要农作物:西周时培植出粟稻稷
黍
麦
桑
麻等(后世主要农作物都已存在)
的农业
生活方式:开始走向定居
·耕作方法的演进过程:
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石器助耕
——商代出现青铜农具,掌握施肥、灌溉、
除草、治虫等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铁犁牛耕耕作方法。
·耕作方式的变化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提高
·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耕作工具的进步
1)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
2)西汉时:耧车(播种)、耦犁与犁壁,在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
3)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后世所沿用。
2.耕作技术的进步
1)春秋时期的垄作法。
2)西汉时的代田法
3)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
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3.耕作制度的发展
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稳定的一年两熟制(稻麦轮作),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时,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A.水利工程:
1)战国的都江堰
2)汉朝的漕渠 白渠 龙首渠
B.灌溉工具:
1)曹魏时的翻车
2)唐朝时的筒车
3)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
4)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商周:土地国有制、集体劳动
2、春秋战国时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成
1)概念: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小农经济形成原因:
①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生产关系的发展: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3)小农经济的特点:
(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分散性。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
(3)生产目的为生活和交税——自给自足
(4)规模小、水平低、抵抗天灾人祸能力差——脆弱性。
4)对小农经济的评价:
(1)进步性:勉强自给自足,生活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是封建社会繁荣的基础。
(2)局限性(弊端):
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
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
落后性(简单的工具、不变的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态,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
随着人地矛盾突出,土地的过度开垦造成生存环境恶化。
5)破产:
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封建社会后期(明清),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日益发展,逐渐阻碍经济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小农经济不复存在。
四、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
1.农业起源:起源早,领先世界;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2、耕作方法——铁犁牛耕
3.生产特点——精耕细作
4.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封建土地私有制
5.经营方式——男耕女织(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
6、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发展历程:
1)夏商周时期:官府垄断,形成官营手工业
一统天下的局面。
2)春秋战国时期:继续发展。
3)西汉武帝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4)至明代中叶以前: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2、特点:
1)政府直接经营。
2).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
,技艺高超,产品精美;只供官府使用,不在市场流通。
3).素称发达,冶金等诸多行业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3、官营手工业成就
(一)高超的冶金技术
1)冶铜--------青铜器的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晚期:已掌握了冶铜技术
(2)商周时代: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3)典型: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2)冶铁与炼钢
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
两汉时期: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魏晋南北朝:灌钢法
(二)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1)瓷器的发展过程
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出现成熟的青瓷
北朝:出现成熟的白瓷
唐代:形成南青北白的制瓷系统
宋代:瓷窑遍布全国,出现了五大名窑
(官窑、汝窑、哥窑、定窑和钧窑
)
元明清:青花瓷(元)、五彩瓷(明)和粉彩珐琅彩(清)争奇斗艳,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三)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1)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距今四五千年)
2)突出成就:
①商朝:已有织机,能织多种丝织品
②西周: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③西汉:长安的东西织室工人多;马王堆出土的素纱单衣;提花技术相当成熟;丝绸之路。
④唐朝: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外来风格。
⑤宋朝:品种繁多,织锦吸收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⑥明清:中央和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尤其是细密精致的缎;出现苏州、杭州和南京著名丝织业中心。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一)家庭手工业
1.形成历程:伴随农业的产生而产生
2.特点:农户的副业;主要用于家庭消费和缴税,剩下的部分才出售。
(二)民营手工业
1.发展历程:
1)春秋战国:发展受鼓励。如商鞅变法鼓励生产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出现巨富的手工业者,如鲁人猗顿、邯郸郭纵、能工巧匠鲁班等。
2)秦汉:发展。
3)魏晋南北朝:遭摧残。
4)隋唐:恢复和发展
唐朝朝廷赋税户调的布、帛、锦等大多出自农夫织妇之手。
5)两宋:艰难发展,日常用具和用品出于此
6)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7)明中叶以后:丝织使用花楼机;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8)清: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2.特点:①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②产品主要作为民间消费品用于市场销售。
3、艰难经营的原因:
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影响;
2).官营手工业的压制;
3).重农抑商政策的限制。
4、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1)时间
明朝中后期
2)原因
社会生产力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3)地区
江南地区
4)基本特征: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雇佣关系)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地位:长期领先于世界。
2、表现:
1)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丝绸远销亚洲、欧洲,获得“丝国”称号
2)唐朝时期瓷器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3)明清时海上丝绸之路
3、影响: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
四、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
1)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与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2)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3)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经营方式不断进步。
4)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5)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6)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影响商业发展有哪些因素?
1、经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程度
2、政治:社会政治局面是否稳定;政府的政策
3、交通条件:国内外交通是否便利
4、
统一通用的货币等
5、人民的辛勤劳动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商业出现、商运情况(交通和对外贸易)、货币种类、商人群体、市的发展(市场)、商业都会(城市)。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1)产生
先秦时期
2)艰难发展
秦两汉时期
3)进一步发展
隋唐时期
4)繁荣
宋元时期
5)继续繁荣
明清时期
2、古代商业的发展概况
1)先秦时代的商业
(1)商周时代
①表现:商人出现(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使用货币(贝币)
②商业特点:官府控制
(2)春秋战国
①表现:商业繁荣,商人社会地位高;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②特点:打破了官府控制
③变化原因
封建制度的确立;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2)秦汉时代商业的发展
每个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市坊隔离,发展受限;中外贸易发展(利用丝绸之路)
(2)原因
①秦:国家统一;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等。
②汉:汉初休养生息政策;两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3)隋唐时代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1)表现:城市繁荣(长安、洛阳、扬州、益州);农村集市发展成为市镇;对外贸易发达(广州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两条路);金融方面:柜坊(成为银行的雏形)
飞钱(是早期的汇票);出现邸店。
(2)原因: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农业、手工业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政府开明政策,鼓励对外交往等。
4)宋元商业的繁荣
(1)表现:城市繁荣,商业环境宽松(时间、区域);商品种类增多;各种集市出现;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达,大都是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2)原因: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如海上丝绸之路);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5)明清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1)原因:政治;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的繁荣等。
(2)表现: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大量农产品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出现区域性“商帮”(徽商、晋商)
·链接
徽商与晋商为什么在明清时闻名全国?
(1)徽商与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
(2)积累起商业资本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他行业;
(3)还办金融机构,甚至走出国门,把生意做到国外,积累起巨额财富。
(4)徽商与晋商是全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商帮。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
1)西汉:长安城东、西九市
2)唐朝:长安设东西二市
3)宋朝:破坊市界限,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草市更普遍;出现市镇;破时间限制(早市、夜市);官府不直接管理。
4)明清:出现单一商业城市,四大商业名镇。
1)
(宋以前)古代的大都市: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
特征: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中心
2)(宋以后)繁荣的南方大都会:扬州、成都等
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以及南方经济的发展
3、我国古代城镇发展的特点
1)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渐减,趋向生产性和商业性,经济功能增强。
2)政府的限制逐渐放松,但“重农抑商”的政策没变。
3)政治和经济格局变更影响城市城市商业活动。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历史概况
1)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
2)唐朝时,广州成为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3)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4)元时泉州是重要外贸港口,为世界第一大港
5)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渐趋萎缩。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
明清为什么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1)原因: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根因);防范倭寇和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
2)影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海外市场、资本);助长了统治者妄自尊大心理,盲目排外,保守愚昧
;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使西方近代科学和技术无法传入我国。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列强侵略。
3、外贸的主要形式——朝贡贸易
1)含义: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
2)特点: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3)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4、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特点
1)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以唐朝为分界,汉至唐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和交流;唐至明朝,海路对外交往日益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时因为北方战乱不止、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和造船技术的进步所致。)
2)以友好为主流
3)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
4)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
5)外贸主要在官府控制下进行。
6)外贸伴随着文化交流。
四、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特点
1)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但商业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
2)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商业和商人社会地位地下。
3)商业市场形式多样。
4)城市商业经济发达。
5)货币种类不断丰富。
6)商人群体活跃,明清时期出现区域性商帮。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
1)所有权:氏族公社所有
2)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3)原因: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2、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1)所有权:国家
2)特点: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作;耕地规整,形同井字,故称井田。
3)原因:生产力发展;国家出现,公社的土地所有权被国家掌握。
4)井田制的发展历程
(1)兴于商朝
(2)盛于西周
(3)瓦解于春秋
①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牛);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诸侯视自己疆域内的土地为私产,加上在井田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
②表现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
③、影响: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4)废除于战国
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3、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
1)三种类型
(1)土地国有制: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均田制等。
(2)地主土地私有制
①历程:出现于春秋战国,到新中国土地改革才被彻底废除。
②地位: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在封建社会中占有支配地位。
(3)农民土地私有制
2)封建土地制度的顽疾——土地兼并
(1)含义:地主、官僚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土地、甚至国有土地,使得国家、农民控制的土地急剧减少。
(2)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的根源;封建经济的发展是土地兼并的重要条件。
(3)方式:买卖、抵押、赏赐、强占。
(4)实质:封建地主与国家争夺财源
(5)影响:造成了社会两极分化,激化社会矛盾,危及统治;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影响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6)历朝政府大都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
A、目的:维护小农经济,增加收入,巩固统治。
B、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限制土地买卖。
明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少收取赋税,绘制“鱼鳞图册”。
C、结果: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二、重农抑商
1、含义:重视鼓励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2、原因
1)工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
2)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3、主要表现:
(1)战国商鞅首倡重农抑商
①主张
农业生产粮食布帛,是本业;脱离农业生产的工商业,为末业。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②影响
保护了秦国的农业生产,壮大了秦国的实力,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此后的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重农抑商政策。
(2)西汉的抑商政策
①原因:长期战乱,经济凋敝;商贾操纵物价,危害民生,威胁统治
②措施(武帝):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管控物价;加重征税。
③评价:积极作用为主:利农;抑制富商大贾势力,利于统治.
(3)明清时期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①背景:工商兴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
②表现: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加征商税,限制民营商业发展;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③影响:强化了自然经济,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的统治;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4.评价:
积极:①在封建社会初期,保护小农经济,促进封建经济发展;②有利于社会稳定,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消极:在封建社会晚期,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进步。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初的“海禁”
①背景:明初东南沿海倭患日益猖獗
②措施: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严格限制国人出国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2)原因:自然经济决定的;清政府害怕与外国人交往易“滋扰生事”;为了防范和抵御西方侵略者。
3)措施:
清初: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
清中期:只许广州“十三洋行”外贸
4)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家安全。
②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5课
新航路的开辟
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
思考:人们渴求黄金的根源是什么?
15世纪前后,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货币(黄金白银)成为普遍交换和支付手段。
(一)原因(必要性)
1.经济根源
(根本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社会根源
欧洲人对黄金的渴求——寻金热
3.商业危机
(直接原因)
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4.宗教因素
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5、思想根源: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
(二).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可能性)
1、客观:
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地圆学说,绘制地图技术);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多桅帆船,指南针,火炮)
2、主观:
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及教会的支持(掠夺财富,加强在欧洲的地位)。
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迪亚士:葡萄牙→非洲西海岸→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哥伦布:西班牙→大西洋→美洲巴哈马群岛(发现“新大陆”)
·达·伽马:葡萄牙→非洲西海岸→大西洋→非洲最南端好望角→非洲东海岸(马林迪等)→印度洋→印度(卡里库特)
·麦哲伦船队:西班牙→大西洋→南美洲东海岸→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时间
人物
国别
支持者
到达地
1487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好望角
1492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美洲
1497-1498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印度
1519-1522
麦哲伦
葡萄牙
西班牙
环球航行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对世界:
1)引起了“地理大发现”,世界逐渐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
2)结束了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和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3)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4)观念、习俗变迁;促进物产交流
对欧洲:
1)引起“商业革命”(贸易规模扩大,商品种类增加,商业经营方式变化,贸易中心转移)
2)引起“价格革命”(货币贬值;社会分化:资产阶级、封建地主、劳动群众)
3)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亚非拉
1)殖民扩张和掠夺,给亚非拉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生产方式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一、
海上马车夫——荷兰
1.兴起的条件:(原因)
1)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商业革命的受益者。
2)经济基础较好(经商和手工业传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较早)
3)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政权保障)
2.殖民过程:
1)方式
a.
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
b.
参与殖民争夺
2)殖民区域
·非洲
好望角
·亚洲
印度沿海,马六甲海峡,锡兰,印度尼西亚,台湾
·美洲
新尼德兰
3.结果
17世纪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二.“日不落帝国”
---英国
1.“日不落帝国”形成过程:
1)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走上殖民扩张道路,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2)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和伦敦公司),进行殖民扩张,在印度和北美拓展殖民地。
3)17世纪中期,颁布《航海条例》,引发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夺取海上贸易霸权,进一步确立霸权地位。
4)18世纪中期,通过七年战争(1756--1763)打败法国。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2、扩张方式:
海盗式掠夺(早期);组织商业公司;从事黑奴贸易;进行商业战争
3.英国霸权建立的条件:
1)地理位置: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具备了扩大海外贸易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2)物质基础(经济条件):英国发达的手工业,为海外殖民提供了物质基础。
3)制度保障(政治条件):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4)武力后盾:英国重视海军建设,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海外殖民提供了武力保障。
三、世界市场的拓展(殖民扩张的影响)
1.殖民扩张的方式(罪恶)
1)方式:抢劫和掠夺财富;垄断(欺诈)贸易;种族灭绝;贩卖黑奴
2)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水平比较低,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
2、殖民扩张的影响
1)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2)对殖民国家:
A、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破坏性)
B、殖民主义也给亚非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进步(建设性)
4)对国际关系:激化了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链接:工业革命
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生产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的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
1)前提条件:18世纪时,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社会稳定。
2)可能条件:资本: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劳动力:圈地运动;技术:工场手工业的长期积累;原料:殖民掠夺
3)必要条件: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市场需求扩大。
2、工业革命的进程:
1)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
(1)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
“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2)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纺织领域的主要发明
注意:发明家多为工匠(科学与技术未真正结合);靠水力带动,因此工厂的发展受到自然的限制。
(3)技术革新首先出现在棉纺织业中的原因:
棉纺织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棉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分布比较集中,比较容易改变为机器化的大生产。
2)冶金、采煤等其他生产领域出现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3)动力技术的革新: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推动工业革命发展到新的阶段。
意义:能产生巨大动力,且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加快工业化速度;工厂开始集中,工业城市兴起;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推动工业到新的发展阶段。
4)运输领域: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
5)工业革命的完成
(1)时间:19世纪40年代(1840年前后)
(2)标志: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机器制造业产生。
6)扩展: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美国和德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思考: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扩展到中国
经济→虽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资金→有钱的官僚、地主热衷于买房置地
劳动力→国家重农抑商,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
市场→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商品;闭关锁国阻碍了海外市场的拓展
政策→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把人类推进到“蒸汽时代”。
2.生产组织形式: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出现工厂制
3.经济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4.生活方式:促进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
5.世界市场:19世纪中期,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6、社会关系: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工人运动兴起)
7、经济思想: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占主导地位。
8、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调整内外政策:
对内: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对外: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促进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导致世界格局变化,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二)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条件
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广阔市场和原料);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强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资产阶级凭借着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非、拉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2、基本形成:
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3、影响: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思考:工业革命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①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受外国在华企业的诱导,中国近代工业产生
③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技。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起止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19C中后期,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的背景
1、政治:19C下半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2、资本: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和对殖民地的长期掠夺。
3、技术:自然科学突破性发展并迅速转化为技术。
4、市场(直接原因):一工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5、社会条件:资产阶级革命基本结束和无产阶级运动处于低潮,社会较为安定。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1、电的广泛应用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3、化学工业的发展
4.传统工业的进步--纺织、钢铁、造船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工业部门、生产结构: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3.生产组织形式:产生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
1)原因:二工,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2)部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
3)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4)影响:
(1)积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消极:干预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对外疯狂扩张、瓜分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4.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条件: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2)新发展起来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3)途径:(1)政治上,殖民扩张、瓜分世界(2)经济上,输出资本。
4)表现:(1)促进世界贸易额增长(2)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5、生态环境
带来环境污染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v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v
重工业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v
多个国家几乎同时进行
v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易混易错: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自然经济,是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生产目的是为生存,不是为市场需要而生产。曾经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存在。
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单位,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开始地区:东南沿海地区.
3、表现:
(1)倾销商品:洋纱输入→
“纺”与“织”分离
洋布输入→
“织”与“耕”分离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掠夺原料(列强收购农副产品)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
4、自然经济逐渐瓦解的影响
(1)积极: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积极)
(2)消极: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5、近代地位:虽然解体,但一直存在并仍占主导地位。
二、洋务运动(洋务派发动的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
洋务运动:
“洋务”指一切涉外事务。“洋务运动”即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工业的“自救”运动。
1、背景:二鸦后,清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
2、目的: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抵御西方列强的侵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3、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4、时间:19世纪60年代初——90年代前期
5、代表:中央:奕訢
地方: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6、主要活动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1)旗号:“自强”
(2)著名企业
创办时间
地址
创办人
安庆内军械所(最早)
1861
安庆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最大)
1865
上海
曾国藩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最大)
1866
福州
左宗棠
天津机器局
1867
天津
崇厚
2)近代民用工业(19世纪70年代开始)
(1)旗号:“求富”
(2)目的:为了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困难(辅助军事工业)
(3)企业
时间
创办人
备注
轮船招商局
1872
李鸿章
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
开平煤矿
1878
湖北织布局
1890
张之洞
汉阳铁厂
1890
中国近代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工业
3)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
(1)时间:19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
(2)结果: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教育: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目的:培养人才,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
7、洋务运动的结局
1)破产
2)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的惨败
3)破产的原因:
(1)根本原因: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没有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
(2)西方国家的阻饶。
(3)顽固派的阻饶。
(4)洋务派本身在中央缺乏统一的领导核心,地方上力量分散,难成大事。
8、评价:
1)积极:引进了近代化生产方式,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创建了近代军事工业和海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力量;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客观上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促进中国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总之,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2)消极: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经营管理腐败落后。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背景:
①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②洋务运动引进先进技术的的诱导。
③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
2、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3、地点:广东上海天津等沿海地区
·最早产生在广东上海天津等沿海地区的原因
便于引进技术和设备;最早受到列强侵略,自然经济最先解体;外商企业最早在此建立,刺激了中国近代企业的建立;有的资本家故意将工厂办在通商口岸的租界中,以寻求“保护”,避免封建势力侵害
4、投资者:
官僚、地主、商人。
5、主要企业: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
陈启沅在广东开设继昌隆缫丝厂;
朱其昂在天津经营贻来牟机器磨房
6、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
1)先天不足: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2)后天畸形
①工业结构不合理
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地区分布不平衡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内地很少
3)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矛盾,又依赖(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
4)发展艰难曲折,
始终未占主导地位;
7、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地位与作用:
1)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既有矛盾,又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和阶级基础;同时也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四、民族工业
与洋务企业的性质有何异同?
①同:都是近代工业(以机器生产)
②异:洋务企业中的军事工业是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质企业,因为其资金由政府提供,管理方式是封建衙门式的,其产品提供给军队使用,不作为商品投入到市场,但又采用雇佣劳动制,使用机器生产。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和民族资本家创办的民族工业,生产目的都是为了获取利润,产品作为商品投放市场,生产是为了满足市场需要,采用雇佣劳动,因此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史观新方法概述:五大新史观
(1)文明史观(横向包括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纵向包括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
(2)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历史的纵向发展。以科技为动力,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核心,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3)社会史观(从衣食住行娱习俗等社会生活角度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变迁)。
(4)全球史观(即整体史观,把具体历史事件放在整体世界和世界潮流中去看待)。
(5)生态史观(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进行历史考察)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时间:19世纪末
2、原因.
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②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3、表现:
兴办厂矿数量增多;规模扩大;投资额扩大;兴办企业的地区由沿海向内地拓展
;
4.初步发展的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
维新变法运动;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推进到制度层面。
二.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1、时间:一战期间
2、原因:
1)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2)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实业救国思想的倡导。
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4)“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主要)
3.发展概况:
开办工厂和投资数额增长迅速;轻工业发展显著
,特别是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特点
①时间“短暂”。②不平衡:行业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分布不平衡(沿江沿海)③经济结构:带有半殖半封的特点(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显得十分薄弱,不可能独立发展;与封建经济相比,只占极小的比例,封建经济占绝对优势)。
5、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的结局
1)结果:一战结束后,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2)原因: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3)启示:在两半社会的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
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现代化;
6、影响:促使无产阶级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五四运动),为中共诞生奠定阶级基础。
三.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1、时间:1927~1936年
2、原因: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很快实现了全国的基本统一;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民族资本家的爱国运动。
3、表现:轻工业(纺织、面粉;重工业也有较大发展(制碱工业)
(二)抗战时期: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1.原因: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破坏和野蛮的经济掠夺;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官僚资本借机压榨民族工业。
(
三
)
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1、原因: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官僚资本的挤压;国民政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
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最终归宿
1949-1953年间:合理调整工商业
1953-1956年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成为我国现代化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1、阻碍因素:
1)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2)帝国主义的侵略
(根本因素)
3)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认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行不通。
2、推动因素: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3)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认识: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政府的政策对经济的发展起推动或阻碍作用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过渡时期)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1、背景: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1)表现:交通堵塞;通货膨胀;生活困苦。
2)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
2、结果:
1952年基本恢复,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意义: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二)“一五”计划(1953--1957)
1、“一五”计划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一五”计划的特点: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相结合。
3、目的: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4、“一五”计划实施的概况
1)发展重工业
(1)原因:中国工业水平低;发展不平衡,重工业基础差;增强综合国力(国防)的需要;受苏联建设经验的影响。
(2)结果:超额完成;建成四大重点企业(鞍山钢铁公司;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3)意义:
形成东北重工业基地,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思考:一五的重大企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集中在这里?
特点:主要项目集中在东北地区。
原因:
(1)东北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资源丰富,交通发达。
(2)日本侵华后遗留的工业设备。
(3)离苏联较近,方便苏联指导。
2)三大改造(
1953—1956变革生产关系)
(1)概况:
①、农业
原因:小农经济满足不了工业发展需要。方
式:组织农民成立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变农民土地所有制为土地公有制)
②手工业
方式: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最具特色)
政策:国家赎买
方式:公私合营
(2)实质: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意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失误:急于求成,速度过快。
二、探索与失误(56—66)
1.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秋)
(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
(2)主要内容①主要矛盾: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主要任务:把我国从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3)评价:
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
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但八大确定的路线未能坚持下来。
2、总路线:
1)内容:1958年提出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
2)评价: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3、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内容
(1)“大跃进”运动:片面地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高指标,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2)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时间:1958年
②内容: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
③特点: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一平二调”(平均主义、无偿调用)
2)危害:
①“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环境
②人民公社化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③二者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④导致1959-1961年我国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注意:1958年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在当时被称为三面红旗。
实际上是经济建设中的三个严重失误。
4、国民经济的调整
1)背景:1959-1961年我国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2)内容:村纠“左”;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核心)、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3)结果:1962年起,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
1965年国家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取得重大成就。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文革时期)
1.原因:
1966年文革开始,
“左”倾错误引发的**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2.表现:两年里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一千亿元。
3.调整:
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1973年出现复苏局面;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纠“左”),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四、从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得出的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
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3、经济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必须有计划按比例进行,不能急于求成。
4、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
5、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背景:
1)政治: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但党的主要领导人仍坚持“两个凡是”的观点,继续犯“左”的错误,
2)经济: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3)思想: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其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4)指导思想: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其召开确立了指导思想。
2、转折的实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时间地点:1978年12月
北京
2)内容:
①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政治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工作重心:确定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经济工作中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
④组织路线: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3)意义:
①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②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复习: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
会议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八七会议
27年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
35年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不正确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七届二中全会
49年
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出党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十一届三中全会
78年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是建国以来伟大转折
二、经济体制改革
一)含义: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①改革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②改革内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③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改革的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⑤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原因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三)内容: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为什么首先在农村开始经济体制改革?
①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业不发展,农村就不会稳定,社会也不会安定。(无农不稳)
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③现实原因: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它已关系到两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农村出现成功的改革试验。
(2)原因:
人民公社体制(经营管理高度集中,分配中搞平均主义,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发展。
3)概况:
(1)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①历程:
a.安徽、四川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获得巨大成就;
b.后在全国广泛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②内容:
经营方式—集体生产→分户经营
土地的所有权依然属于集体
分配方式—平均主义→按劳分配
③作用
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经营和分配的自主权,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城市改革。
(2)深化改革
管理方式
撤人民公社→建乡、镇政府
撤生产大队→建村民委员会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原因: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导致政企职责不明。企业缺乏自主权,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2)概况:
(1)全面展开:1984年
(2)核心:增强企业活力
(3)措施:
项目
改革前
改革措施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管理体制
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
所有制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分配制度
平均主义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作用:
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提高了企业效益,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四)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①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受挫
②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认识上存在误区
③邓小平南方谈话,冲破思想束缚
2、建立过程
①提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②目标确立:中共十四大(1992)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要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基本框架: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④理论完善:中共十五大(1997)
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⑤基本建立: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3、结果: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达9
%,成为经济速度增长最快的国家);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上达到小康,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一.对外开放的含义:
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速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二.我国对外开放的背景
1、国内方面
1)“文革”的十年**和长期闭关使国民经济濒于崩溃,急需恢复和发展
2)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做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
重大决策
2、国际方面:
1)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趋向缓和
2)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3)亚洲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对中国有借鉴作用。4)机遇: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对外投资
三、过程:
一)经济特区
1、含义: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设立:
1980年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
汕头、厦门;1988年将海南设为经济特区。
3、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4、国家为何首先在闽、粤两省建立经济特区
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地处沿海,交通便利;是著名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有利于吸引侨资;依托广阔的经济腹地,资源丰富。
5、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1)区域范围不同:前者,内地;后者,限于统一后的港澳台地区。
2)政策范围不同:前者,只是经济上享有特殊政策。后者,除外交权和国防权外,按照基本法规定可以行使其他权力。
6、经济特区创办的意义
①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
②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
③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④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二)扩展
1、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①时间:1984年
②城市: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烟台、上海、南通、连云港、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目的:旨在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①时间:1985~1992年
②区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
③结果: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
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④意义:
a.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
b.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有深远影响。
3.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1)设立:自1988年起,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2)目的: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
3)特点:汇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
4)意义: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三)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时间:1990年
2、开发开放浦东的目的
①以浦东为龙头,进一步开发长江沿岸城市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
②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发展
3、浦东的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
②地理优势;
③交通优势;
④人才和产业优势。
4.浦东开发的意义
①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化工业基地,是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是中国90年代改革和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三、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表现:已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城市的开放体系。
2、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全方位是向所有国家开放;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多层次是开放经历了从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从沿海到内地再到沿边逐步推进的过程,已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带、沿江开放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的格局;宽领域指不仅在经济领域,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对外开放。
四、对外开放的意义
1.政治: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改善中国国际形象;完善中国民主与法制。
2.经济:对外开放使中国改变了长期封闭、半封闭的状态,引进了大量外国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促使中国向开放型经济转变,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有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大大加速了社会进步(城市化进程加快;进入互联网时代;衣食住行变化)。
3.思想文化: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封闭心态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一)变化的概况
1、“衣”:
1)鸦片战争前:
(1)种类:皇帝、达官贵人长袍,马褂;平民百姓布衣
(2)衣料:以中国自产棉布、丝绸缝制
(3)生产:官营手工业、民间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4)特征:自然经济自给自足。
2)鸦片战争后:
衣:西装、长衫、中山装、旗袍、学生装、西式裙子等。中西合璧、多元化与新旧并存。
2、“食”:
1)战前满汉美食(粗食);南方米饭(海鲜)
北方面食(肉类);各地还有一些风味点心或菜肴。
2)战后:西餐馆
;面包房
;咖啡馆
3、“住”:
1)战前:深宅大院;普通民居。
2)战后:欧式洋房;中西合璧豪宅
4、风俗习惯:
1)战前:
婚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葬礼(厚葬、土葬);
蓄辫;缠足;
日常礼仪(跪拜、叩头、作揖;称呼大人、老爷);日历使用阴历。
2)战后:
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
社交礼仪:
见面:西式握手、鞠躬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
称谓:平等的“先生”、“同志”取代了尊卑贵贱森严的“老爷”“大人”等称谓。
公历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婚姻:自由恋爱、婚姻自主
葬礼:殡仪馆、公墓、火葬;仪式简约文明
二、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
1)物质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就业问题,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20世纪50——70年代,人们衣着朴素,食物简单,住房拥挤,物资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凭票证计划供应,生活水平较低,但差距不大。
2)风俗习惯: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2、改革开放后
1)衣;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由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2)食: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提高人们的饮食水平。
2)住:农民纷纷建新房;1995年,国家在城镇中启动“安居工程”,人均居住面积增加,目前,人们更加追求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4)风俗习惯: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且方式多样化,体现了生活质量的提高。
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渐形成。
三、物质生活与习俗变化的原因
1、外因
西学东渐: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的涌入;
2、内因
政治变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推动;
经济发展:吸收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改革开放等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
思想解放:
1840年后,“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改革开放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四、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的特点
1、与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密切相关,并伴随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深入
2、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过程(如服饰的变化)
3、变化在地域上严重不平衡,城乡差别极大
4、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但始终保持着中国民族特色
五、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的影响
1、政治:有利于反封建斗争,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发展;
3、思想文化: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
总之,这些变化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交通事业的进步
一)古代传统交通运输工具
①南方——水路:船;
②北方——旱路:马车;
③外出:轿子。
④百姓步行!
二)中国近现代交通的进步:
1.铁路:
(1)中国近代铁路的修建:
A、概况:①19世纪70年代(1876),英国人擅自修建淞沪铁路
②19世纪80年代(1881),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自建)——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③辛亥革命前夕,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④
20世纪上半叶:进展缓慢,西北、西南与内地之间,基本没有铁路交通。
B、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缓慢的原因。
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 ②政局动荡。③顽固落后势力的反对④资金和技术的缺乏
根本原因: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2)新中国铁路建设的发展
①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了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
②
20世纪90年代,国家加大投资,加快铁路建设,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③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3)机车制造和铁路技术的改进:
①近代中国:使用从国外进口的蒸汽机车;
②新中国成立后:国产“解放”型蒸汽机车→第一台内燃机车(1958)→第一台电力“韶山”号机车(1958)
③改革开放以来:
A、20世纪90年代末,高速列车“蓝箭”号开始在广深铁路运营;
B、2003年,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在上海投入商业营运;
C、1997-2007年全国铁路六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的效率。
2、公路交通:
(1)近代:20世纪初,汽车、有轨电车、筑路技术传入
(2)民国时期
①概况:陆续修建一些公路,但发展受限。
②原因: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汽车、油料靠进口
(3)新中国成立后:公路运输发展快
①汽车制造:建立汽车制造厂:如长春“中国一汽”、湖北十堰“中国二汽”、上海大众等。
②公路建设: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以国道为主干,连接城乡,辅以高速,形成密集公路网);偏远山区也通了汽车:如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滇缅公路等。
③桥梁建设:黄河、长江等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如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
④社会生活:20世纪90年代,轿车进入百姓生活。
3、水运交通:
(1)近代:起步
1)原因:列强的侵略;洋务运动的开展。
2)表现:
①鸦片战争后,列强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
②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3)作用: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
(2)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萎缩、改制
①发展:国家统一管理轮船运输业
②萎缩:20世纪90年代后(铁路、公路、民航)
③改制:由轮船运输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
4、航空:
(1)近代:
①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②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
③到1949年,中国民航共有国内外航线52条,航线总长度近八万千米。
(2)新中国成立后:
①成立初期:乘飞机有限制,民航发展有限。
②改革开放后:放宽及取消限制;航线和航班不断增加,并开通旅游航线和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三)近代中国交通发展的特点
1、时间: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2、发展水平:发展缓慢,受到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排挤
3、地域:分布不平衡,大多分布于东南沿海通商口岸
4、作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四)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原因
1、先进中国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
2、中国政府的政策转变及积极引导
3、列强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4、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条件。
5、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五)中国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积极影响:
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消极影响:
有利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
带来了城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等。
二、通讯工具的变迁
1、古代的通讯手段
2、近代电讯业的变迁:
(1)电报:
①丹麦电报公司在上海建立电报机房(19世纪70年代)
②
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用于军事
③
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用于官商通报。
(2)电话:
19世纪80年代,外国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但电话发展非常缓慢。
2、新中国成立后电讯事业的发展:
①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
②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快速发展,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③还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等。
3、通讯事业变迁与发展的影响:
①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
②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三、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社会生活:
改变了人们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快捷、简便),加快生活节奏、提高生活质量。
深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开阔视野、丰富生活)
2)经济:
加强了商品、信息、人员的流动和联系;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2、负面影响: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交通阻塞等。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一)、中文报刊的基本常识: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一说源于西汉初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2、世界上第一家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年在马六甲创刊。
3、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每月统记传》;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
4、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昭文新报》;1873年由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
5、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出版的周报是:
1609年德国的《新闻报》
最早的日报是:1663年德国的《莱比锡新闻》
最早出现并具有影响力兼售价低廉的大众化报纸:
是1833年美国的《纽约太阳报》
(二)、中国近现代报刊业的发展历程
1、报刊业的形成阶段:
1)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①时间: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②著名报刊:
外文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2)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
①时间:19世纪70年代
②刊物: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昭文新报》(艾小梅
1873年
汉口)
③19世纪70年代的报刊的主要内容:介绍时事、发表评论或讨论商情。
2、报刊业的发展阶段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
辛亥革命时期《民报》;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等。它们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近代中国报刊业走向繁荣。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共先后创办了《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这些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3)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其他类型的报刊在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内容比较丰富。
3、报刊业的繁荣阶段
(1)表现: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除了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的作用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各报把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新闻价值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普遍扩大信息含量,拓宽报道领域,并重视可读性。
(2)作用: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道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三)、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
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
一).广播事业
文字
+
声音
=
广播
1)特点:携带方便、覆盖面广。
2)局限性:缺乏感染力与形象性。
二)影视事业:文字
+
声音
+
图像
=
影视
1.电影
1)电影的诞生
1895年,由卢米埃尔兄弟制作的电影《火车到站》、《工厂的大门》在巴黎公映,标志着世界电影的诞生。
2)近代中国电影事业
①1905年,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京剧《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演员为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
②、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在三四十年代,诞生一批蜚声中外的进步影片。
3)新中国电影
①建国后,电影创作的特征为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成为主题。
②80年代中期以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走向一个辉煌的新时代,数量和质量远远超过以前,涌现出许多名导和明星,许多优秀影片在国内外获得大奖。
电影发展历程
时期或时间
代表
影响
1905年
《定军山》
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1931年
《歌女红牡丹》
中国电影从无声→有声的标志
1935年
《渔光曲》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1935年
《风云儿女》
插曲后来成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建国后
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成为主要的电影题材
20世纪80
年代中期后
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4)电影媒介的特点
及作用
制作精良,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电影奇妙的教化功能也能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时效性不强)。
2、电视业的发展
1)中国电视的诞生
1958年,北京电视台的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但电视台少,电视少,节目单调。
2)中国电视的普及——
改革开放后
①电视普及,且档次越来越高
②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
3)电视事业不断发展的原因:
①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电视技术的进步,如卫星传送技术的运用。
③国家的政策支持,如“村村通”工程;
④电视的优点:是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具有可视性、多角度、覆盖面广的优势;
⑤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
⑥电视工业的发展
4)电视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信息量,
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
三、互联网的兴起
1、互联网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互联网诞生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风靡全球
2、中国互联网: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据统计,到2003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6800万,居世界第二位;截至2009年1月,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2.98亿。
3、列举互联网应用的事例:
网上购物、网络办公、网络教学、电子信箱、电子报刊、网络游戏等
4、互联网的特点:
1)互联网同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一样,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四媒介”.
2)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5、互联网的影响:
1)积极:①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
②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
③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推动了信息化社会的出现
④推动传统产业提高管理水平,扩大市场
2)消极:①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脱离现实、荒废学业。②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③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传播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良信息)。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虚假“繁荣”的幻灭
1、虚假“繁荣”的原因:
1)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
扩张了经济实力,为其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2)技术革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
3)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2、虚假“繁荣”的表现:
3、虚假“繁荣”的幻灭:全方位的经济危机。
·链接: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二、1929-1933年经济危机(大萧条)
1、危机的爆发: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
2、经济危机爆发的表现:
1)金融业: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2)工业:企业破产,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
3)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
4)人民生活:人民生活水平骤降
3、危机发生的原因:
1)直因: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2)具体原因:
①贫富分化限制社会消费能力增长,形成了生产相对过剩
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烘托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③股票投机过度,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④“自由放任”政策使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缺乏宏观上的计划
3)根因: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4、危机的特点:
1)波及范围广
从地域范围看,危机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且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从经济范围看,危机期间信贷货币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
2)持续时间长
达四年之久。
3)破坏性特别大
不仅在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2/3,甚至在危机以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
4)影响特别深远
5、危机的影响:
1)经济方面: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
2)政治: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3)国际关系: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和动荡
①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为摆脱危机,各国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使彼此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②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还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民族解放运动进一步高涨
③
导致国际格局发生巨变: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4)思想:推动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出现和发展。
5)民众心态:造成民众心理绝望恐惧,带来严重社会问题。
三、美国:胡佛的反危机政策
1、政策:固守“自由放任”政策
,反对政府直接干预经济。
2、措施:采取一些小规模的国家干预措施,如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企等。
3、结果:
①没有克服危机,反而更加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②人民不满,期盼新的强力政府,采取有效政策,迅速克服危机。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的成功典范
一、临危受命—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复习: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
经济危机:
a.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金融危机
b.企业破产
------
工业危机
c.农产品价格猛跌--
农业危机
d.失业人数激增-----就业危机
政治危机:
e.社会动荡不安(工人罢工;法西斯分子趁机兴风作浪)
f.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使美国经济状况持续恶化,社会危机不断加深。
背景: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危机。
2、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不断恶化。
3、美民众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进行改革
4、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1933年3月
二、新政的主要内容(3R):
救济: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复兴: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大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
改革: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1、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金融危机)
1)措施:①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②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③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④管制证券业。
2)作用:恢复了银行信用,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稳定了人心;也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同时通过有限的通货膨胀手段扩大了商品出口.
2、复兴工业(中心)
1)措施: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①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
②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2)作用: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计划与指导,减少了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同时保障了工人的基本权利,缓和社会矛盾,对恢复经济起了积极作用.
3、调整农业生产
(1)措施:
①颁布《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
②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③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2)作用: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农产品的价格逐渐回升,克服农业品生产过剩,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促进了农业的复苏。
4、加强社会福利----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1)措施:《联邦紧急救济法》
①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
②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③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
(2)作用:增加了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改善了基础设施,对经济的长久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美国现代福利制度基础。
5、进行社会立法保护劳工权利
1)措施;1935年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1938年的《公共劳动标准法》规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禁止雇佣童工。
2)作用:保障工人基本权利,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的秩序;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新政的特点、实质:
1、特点:多以立法形式解决问题;开创了国家政权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2、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四、摆脱危机困境—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1、摆脱了危机困境,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2、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新政为百姓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保障,改善了公众的生活状况;遏制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4、资本主义世界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5.
局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故不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
五: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
1、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2、美国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如给予农民大量补贴、兴建公共工程等;
3、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4、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从而为实行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
5、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6、罗斯福的个人因素。
六、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社会发展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1)要大胆吸收资本主义先进文明成果;
(2)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深化改革
(3)将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有机统一
(4)要关注弱势群体利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5)注意化解社会矛盾,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含义:是私人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2、理论: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历史纵横)
3、特点:国家干预经济,实行宏观调控.
1)原因:
大危机的惨痛教训;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二战的客观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要求。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力发展。
·链接: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至今并未终止。标志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展开,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术等高科技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一系列新型工业部门,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
2)方式:
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财政、税收、信贷等杠杆来调节社会生产。
·认识:国有制与公有制有本质的区别,只是由个别资本家占有变成一群资本家占有。不仅没有改变私有制,反而巩固了私有制。
4.
作用:
取得一定成功,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
5、调整:
1)背景:70年代初,欧美各国的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滞胀”
含义;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猛涨;通货膨胀严重。
2)措施:
①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②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③建立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相并存的“混合经济”。
链接:混合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国家所有相结合,自由竞争和国家干预相结合,因此也是垄断和自由竞争相混合的制度。
6.影响
积极:避免了“自由放任”下的生产盲目性;
建设了许多大型基础性设施;
政府职能、权威得到加强;
有利于国家发展,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力。
消极:国债大增,财政赤字加大;
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使其活力降低。
二.建立“福利国家”
1、“福利国家”制度的含义(历史纵横)
2.实质: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3、目的: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4.内容: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及工伤保险、教育等在内的众多福利。
5.特点:单纯的救济à公民的社会权利(法律保障,制度完善);种类多,覆盖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6.
“福利国家”的产生背景
1)从人道主义出发,认为国家政府为那些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提供福利是社会正义的要求和应尽的义务。
2)吸取经济危机教训,财富分配不均易导致的社会危机;工人阶级和进步政党的长期斗争。
3)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
4)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5)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示范、压力。
7.发展过程
①
19世纪中叶,概念起源于欧洲;
②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是福利政策成功实践;
③
二战结束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
④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日渐完备;
⑤
1973年经济危机后,发展受挫,但仍在继续发展;
⑥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英、法等国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8.评价
1)实质:福利制度实质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2)积极:促进了社会平等,缩小了贫富差距缓解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扩大了社会消费
3)消极:政府财政支出过大,负担过重,造成财政赤字;制造了懒人,助长了惰性,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启示:社会的福利制度既要兼顾公平,又要注重经济发展的效率
福利制度的健全与完善,要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第三产业的兴起
1)含义:第三产业也称服务行业,是相对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而言,并为其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包括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教育、法律、旅游等服务行业。
2)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3)表现: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产值和就业人数方面迅速上升,并开始超过物质生产部门。
4)作用:
促进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
缓和经济波动,使经济发展发生质的变化。
2.“新经济”的出现
1)时间: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
2)原因:传统工业陷入了困境;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激烈。
3)定义: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4)特点: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
5)影响:推动了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
单元总结: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变化的原因
资本主义各国主动寻求自我调节和经济发展的结果。
(二)新变化表现
1.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社会政策:普遍建立福利国家。
3.产业结构:第三产业蓬勃兴起。
4.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的出现。
(三)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1、背景:国内外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它们联合起来,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2、目的:直接: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根本: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3.内容:
农业:余粮收集制
工业:大中小企业国有化
贸易: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义务劳动、配给制
4、特点:“战时”(行政和军事手段来管理经济);“共产主义”(国有化)
5.评价
1)积极:集中了人力和物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消极:超出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损害了农民利益,最终引发经济政治危机。
·链接: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
1.原因:
直因:苏俄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根因:战时共产主义政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2.时间:1921年俄共(布)十大通过。
3.目的:直接: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根本:最终“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
4、内容:
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国家暂无力经营的企业,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贸易: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
分配:废除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的工资制
5.特点: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6、实质:在国家掌握主要的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7.作用:
1)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2)理论: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在小农占优势的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主要内容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粮食税
工业
全部工业实行国有化
国家资本主义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恢复自由贸易
允许商品买卖
分配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实物配给制
实行按劳动分配制
特点
利用军事和行政手段发展经济,否定了市场和货币的作用
利用市场、货币恢复发展经济,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
评价
积极:取得国内战争胜利
消极:引起政治经济危机,不是想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积极:恢复经济,巩固政权,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局限:没有坚持实施下去,逐步被取消
三.“斯大林模式”(1928~1953)
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1、背景
1)1922年底,苏联成立
1922年底,由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简称“苏联”。
2)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领导地位确立
2.形成的原因:
1)帝国主义包围威胁;
2)苏俄落后的经济文化状况(小农经济占优势);
3)斯大林个人因素。(追求形式——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速度)。
·拓展: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的侧重点是什么?这样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优先发展重工业。重工业既是现代国防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地位的表现。中国近代由于没有重工业而受西方列强侵略。
3.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
4、主要内容:
工业革命:1925年开始开展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业:1929-1937年推行农业集体化。
经济体制:建立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5.特点
1)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公有制;
2)管理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3)经济手段: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4)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6.评价
1)积极作用:
开创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道路;
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
2)消极性:
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农业集体化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后期体制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课后延伸:
“斯大林模式”对中国50—7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过重大影响,有何体现?对我国改革开放有什么启示?
体现: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启示:
(1)应从实际国情出发,走自己特色道路;
(2)经济政策的制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3)建设社会主义要保证农、轻、重协调发展;
(4)建设社会主义要注重改善民生;
·链接:
人类通往现代化道路的三种模式
西方模式:市场经济体制(英国为代表)
斯大林模式:计划经济体制(苏联为代表)
中国模式:市场与计划相结合(中国为代表)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弊端
主要特征
(1)
单一的公有制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
(3)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主要弊端
(1)片面发展重工业
(2)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
(3)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1.背景
1)二战结束,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2)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总产;单位面积产量;积极性);
工业: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比例);
生活:人民生活水平低。
3)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1953)
4)苏共二十大(1956
“秘密报告”)
2.内容:
1)农业(重点)
①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
②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③大规模垦荒、提倡种玉米等
2)工业
①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央企的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②给企业部分权利
③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3.评价
1)积极: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局限: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作风浮躁,反复无常,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1.内容
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集中领导;
2)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
3)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2.重点: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工业有关的工业部门。
3.评价:
1)结果:取得一些成果(经济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实力增强)。1975年以后,经济增长率下降,进入停滞时期。
2)原因
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
·比较: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和赫鲁晓夫的改革有何异同?
提示:比较点:目的、内容、结果、失败的原因。
异:内容有所不同,前者的重点在农业,后者的重点在工业。
同: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结果:都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
失败的主要原因:都是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85年)
1.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动荡,经济增速下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危机局面。
2.内容:
1)经济改革(首先)
①重点: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
②措施: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所有制结构,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企业实行租赁和承包,出现合资企业;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③.结果: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没有取得预期成果。
④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
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2)政治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比较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相
同
指导思想
都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点
具体内容
都在工农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调整
结果
都以失败而告终
不
同
点
内容
重点在农业
重点在
工业
从所有制改革和发展
商品经济入手
经济成效
取得一定的成效
未见成效转而进行政治改革
失败
原因
未改变高度集中的
政治经济体制
虽然指导思想是从根本上变革经济体制,但因具体措施不符合国情而失败。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苏联的改革始终没有成功,苏联也在改革中解体,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①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将是一个复杂、艰巨、曲折的过程
②改革须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道路
③改革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④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⑤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确保国民经济协调
⑥关注民生,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⑦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二战后至今)
•
第一阶段(1945-20世纪60年代末)
•
特征: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末)
•
特征: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全球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表现。
•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
特征: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
1、含义: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2、背景
1)必要性:①大危机及二战的惨痛教训使人们认识到必须建立有效机制,稳定世界经济(制度化、体系化)
2)可能性:①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西欧尤其是英国经济实力大减,以英镑为中心的货币体系难以为继;
②美国实力大增欲建立以美元为主导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
(物质基础;动力)
3、建立:
1)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布雷顿森林会议)
(1)召开: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2)内容: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两个附件)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国际金融体系
世界银行
(WB)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成立时间:1945年
现成员国:180多个
基金来源:成员国应缴的份额
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
主要任务:
①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
②加强国际货币合作,为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2)国际复兴开发银行World
Bank
(WB)
成立时间:1945年
现成员国:180多个
•
初期——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
•
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比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同
都是1945年成立;都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总部都设在美国的华盛顿,
战后初期都处在美国的掌控之下
异
侧重汇率;稳定国际汇率和金融秩序;短期贷款
侧重国际投资;全球发展援助和恢复经济;长期贷款
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征:
①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②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③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④美国有绝对控制权
探究:这两个金融机构如何体现美国主导地位呢?
理论:资金来源于成员国认缴的资金。并根据认缴资金的数额来决定投票权的多少。
总部都设在华盛顿
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
决定性的控制权
主导地位
最大的投票权
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
1)积极:
①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
②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消极:
①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②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6、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1)时间:20世纪七十年代
2)原因:
西欧和日本的崛起;
该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
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衰弱,美国无力稳定美元(不得不宣布美元贬值,各国也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这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二、关贸总协定: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1947年)
1、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2、成立:1947年,美、中等23个国家签订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并于次年生效。
3、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
局限性: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多边组织;规则不严密(贸易保护主义有空可钻);不具有法律约束性。
4、评价:
1)积极:
①客观上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促使世界贸易朝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2)消极:
①对发达国家有利,它可以大量地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
②被美国所操纵,便于美国向外扩张经济。
三、战后美国主导的资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标志: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与贸易的三大支柱,标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2、特点:
1)美国主导(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
2)制度化、体系化
3、作用:
1)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2)有利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经济区域集团化: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一、欧洲联盟
1、原因:
1)可能性:西欧国家有相似的文化传统和心理认同感;近代欧洲各国的冲突和战争不断,激起人们对欧洲统一的愿望;相近的经济发展水平。
2)必要性: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国际地位下降;美苏在欧洲的冷战,使西欧各国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法德两国的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
2、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1)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为缓和法德矛盾,提出舒曼计划
2)1951年欧洲六国签《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正式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标志法德关系走向和解,也标志欧洲开始走向一体化
3)1957年签《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4)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正式建立欧共体。
5)1992年,签《欧洲联盟条约》,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
6)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7)1999年1月1日,欧元的问世,2002年欧元成为欧元区单一货币。
欧洲联合的进程
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
欧洲经济共同体(1957)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7)
1957年
《罗马条约》
欧洲共同体(1967)性质:经济实体
1992:《欧洲联盟条约》
欧洲联盟(1993.11)性质:经济政治实体
欧元问世(1999年)
欧元的象征意义
每种纸币正面图案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门和窗,象征着欧盟推崇的合作和
坦诚
精神
纸币的反面是各类
桥梁
,包括很早以前的小桥和现代先进的吊桥。桥梁被视为纽带的象征,象征着欧洲与其他国家之间的
联系纽带
。
3、欧洲一体化的特点
■从单一经济领域扩展到多种经济领域;
■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军事一体化方向发展;
■从政府间合作到公众参与推动;
■成员国规模不断扩大;
■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
■开创了出让部分国家主权建立共同管理和协调机制的区域和平发展的新模式。
3、欧洲一体化——意义
1)对欧洲: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的利益
①经济上:推动欧洲经济发展;②政治上:提升欧洲国际地位。
2)对世界:对其它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推动世界朝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原因:20c80年代美国在
国际经济中的优势地位面临欧洲、日本的挑战;美、加、墨为适应全球化和为经济发展创造机会。
(根本原因)
2、过程:1992年,美、加、墨三国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正式建立。
3、特点:
(1)南北合作.
(2)大国主导.
(3)减免关税的不同步性
(4)战略的过渡性.
4、内容:北美自由贸易区将用15年的时间,逐步取消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
5.影响:
1)加强了三国经济合作和交流,促进了该地区经济增长.
2)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
3)三国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区域集团的实力.
三、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原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推动;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联系加强。
2、建立:1989年
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香港、台湾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
3、宗旨和目标
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体制和减少区域内壁垒。
4、特点:区域性的官方经济论坛
5、意义: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取得了成就。
6、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意义
1)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走向世界,表明我们改革开放的决心;
2)有利于我国对外融资及经济技术交往与合作,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3)有利于完善我国外经贸管理体制,促进我国外贸事业的发展
;
4)有利于加强反恐合作,为本地区发展创造和平安定的环境。
四、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促进了集团内部贸易增长。
②促进了集团内部的分工与生产专业化。
③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
④进一步推动了国际贸易自由化。
⑤也有利于形成多极化的政治格局。
2、消极影响:
①不利于商品、资金、技术和服务在区域集团间的流动(排他性),世界经济发展失衡将加剧。
②各成员国在制定政策时,关心的首先是本集团和本国的利益,往往置全球利益于不顾。
③国家主权的概念将受到冲击。在集团内,随着经济合作程度的加深和合作范围的扩大,各成员国必须让渡的主权也相对增多。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1.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①贸易的全球化
②生产的全球化
③资本的全球化
④经济管理制度与经济习惯的国际化
……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经济联系增多,世界市场开始形成(雏形
)
②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国际贸易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⑤20世纪,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4.90年代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①新科技革命和生产力提高(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
②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手段)
③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推动力量)
④两极格局的瓦解(扫清政治障碍)
⑤市场经济体制普遍实行(商品流通渠道与制度保障)
⑥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
⑦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是全球化发展必要条件
5.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影响
1)实质:
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资本扩张。
2)影响:
①对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②对发达国家:占据优势地位(优势的技术、资金、市场、经营管理),是最大的受益者
③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①机遇:有利于吸引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各国经济发展
②挑战:南北贫富分化严重
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经济主权面临挑战
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加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6.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①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无法阻挡
②从长远看,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机遇,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求发展。
③对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冲击和风险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
④发展中国家要团结起来,共同斗争,努力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促进各国共同繁荣
探究: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呈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全球化浪潮带来机遇与挑战,我们将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达到趋利避害?
1、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大科教投入
3、积极倡导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
1.背景:
①关贸总协定作为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存在弊端,特别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
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贸易多边体制。
2.成立:1995.1.1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
3.性质: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是规范国际贸易、维护公平贸易的经济组织;
4.宗旨: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5.原则:非歧视原则(含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等
6.特点:
①规范化与法制化
②运行基于规则而非强权
③决策采取“完全协商一致”的方式
世贸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被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
5.作用:
①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
②(通过多边贸易,促使各成员国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促使各国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繁荣;
③(努力减少成员间的不平等),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强权政治。
④加快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过程:
①1947年中国参与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②1986年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身份;
③1995年11月中国“复关”谈判转为申请加入WTO的谈判;
④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①对中国: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
利: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更广泛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分工)
弊:市场进一步开放,关税大幅度降低,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
对策:中国企业应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②对世界:
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利于建立完善的世界贸易体系。
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压力与挑战,中国的策略:
1、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2、主动熟悉经济全球化规则,积极倡导建立全球化新规则,加强国家经济安全防范。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民族企业,扶持民族品牌。
4、加大科教投入,培养各方面人才。
四.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如何
①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②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或初级形态;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集团化的最后归宿。
③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④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但总体上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