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集锦)

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集锦)

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第一篇: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二框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二框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核心内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二。

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

第一篇: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二框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二框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核心内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二、知识梳理

(一)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1、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

②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因为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2、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②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

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因而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3、方法论要求:

①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 ②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二)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

1、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状态(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方法论: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1)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三、学习自评

(一)判断题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量变都会引起质变。

2、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质变就是发展。

3、事物的发展经过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可以结束。

4、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5、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6、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有了质变就有发展。

(二)单项选择题

1、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世界上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C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

2、“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这段话告诫我们

A要充分重视质的飞跃

B要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

C要十分重视量的积累

D要理解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3、胡锦涛同志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我国就业形势都将比较严峻.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相当艰巨。但我们也具有进一步做好工作的有利条件。这说明

A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事物发展主要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决定的

D只有通过质变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4、一时之强弱在于力.千古之胜负在于理。这意味着

①符合客观规律要求的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

②新事物在开始时力量必定是弱小的

1 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事物

④新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5、下列成语中,能够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是

A.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C.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6、(09重庆卷).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多次试验、反复比较,经历放权让利、承包制和股份制改造等阶段,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巩固了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①事物的发展要经历量的积累过程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社会关系的变革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④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要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2009年全国卷二,28)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放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变化,却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 “青蛙效应”说明的关于事物发展状态的哲理是

①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 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③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过无形的量变之中 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08江苏卷32)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9、(2008海南卷21)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

A.干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简析题

1、从 唯物辩证法 的角度,说明“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所包含的哲学道理及其指导意义。

2、有人认为“有量变就有质变” ,“有质变就有事物的发展”对吗?为什么?

2

13.庞加莱猜想是国际数学界长期关注的一个重大难题,被列为七大“数学世纪难题”。一百多年来,许多杰出的数学家都在致力于这个猜想的研究工作。2006年两位中国学者在《亚洲数学期刊》2006年6月号上发表了题为“庞加莱猜想和几何化猜想的完全证明:汉密尔顿一佩雷尔曼关于RICCI流理论的应用”的论文。论文的发表宣告了这一世界难题的破解。

上述材料蕴涵了哪些哲学道理?

1—5 C C A B D 6—10ABCBB

11、(1)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质变。从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出发,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2)对量的积累要一分为二的分析,即注意量变的方向性,一个人要早日成才报效祖国,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凡是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个人全面发展的思想和行为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对坏思想、坏行为要自觉抵制防微杜渐。

(3)只有这样,才能使量变朝着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成才的方向积累,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12、(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不能笼统地说“有量变就有质变”,如果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引起了质变,这句话才是正确的,如果量变未达到一定程度,就不可能有质变,所以,笼统地说“有量变就有发展”是不准确的。(4分)

(2)有质变就有事物的发展,这种说法也是不科学的。因为质变是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实现事物由一事物向另一事物的飞跃,使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事物就向前发展了。但是,那些向后的、向下的、向坏的方面发生的变化,虽然也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但不是发展。(4分)

(3)所以题中的观点是不科学的。(2分) 13.答:(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许多杰出的数学家致力于论证庞加莱猜想,但历经一百多年,都未给予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明,这说明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中国的两位数学家最终破解这一难题,体现了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2)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正是一百多年中,众多的数学家在论证猜想过程中对正确思路和方法的不断积累,才有了这一猜想最终论证成功。

(3)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人们认识事物运动规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破解世界难题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1—5 C C A B D 6—10ABCBB

11、(1)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质变。从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出发,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2)对量的积累要一分为二的分析,即注意量变的方向性,一个人要早日成才报效祖国,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凡是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个人全面发展的思想和行为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对坏思想、坏行为要自觉抵制防微杜渐。

(3)只有这样,才能使量变朝着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成才的方向积累,实现事物的飞跃和

3 发展

12、(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不能笼统地说“有量变就有质变”,如果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引起了质变,这句话才是正确的,如果量变未达到一定程度,就不可能有质变,所以,笼统地说“有量变就有发展”是不准确的。(4分)

(2)有质变就有事物的发展,这种说法也是不科学的。因为质变是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实现事物由一事物向另一事物的飞跃,使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事物就向前发展了。但是,那些向后的、向下的、向坏的方面发生的变化,虽然也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但不是发展。(4分)

(3)所以题中的观点是不科学的。(2分) 13.答:(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许多杰出的数学家致力于论证庞加莱猜想,但历经一百多年,都未给予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明,这说明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中国的两位数学家最终破解这一难题,体现了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2)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正是一百多年中,众多的数学家在论证猜想过程中对正确思路和方法的不断积累,才有了这一猜想最终论证成功。

(3)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人们认识事物运动规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破解世界难题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1—5 C C A B D 6—10ABCBB

11、(1)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质变。从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出发,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2)对量的积累要一分为二的分析,即注意量变的方向性,一个人要早日成才报效祖国,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凡是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个人全面发展的思想和行为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对坏思想、坏行为要自觉抵制防微杜渐。

(3)只有这样,才能使量变朝着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成才的方向积累,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12、(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不能笼统地说“有量变就有质变”,如果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引起了质变,这句话才是正确的,如果量变未达到一定程度,就不可能有质变,所以,笼统地说“有量变就有发展”是不准确的。(4分)

(2)有质变就有事物的发展,这种说法也是不科学的。因为质变是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实现事物由一事物向另一事物的飞跃,使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事物就向前发展了。但是,那些向后的、向下的、向坏的方面发生的变化,虽然也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但不是发展。(4分)

(3)所以题中的观点是不科学的。(2分) 13.答:(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许多杰出的数学家致力于论证庞加莱猜想,但历经一百多年,都未给予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明,这说明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中国的两位数学家最终破解这一难题,体现了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2)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正是一百多年中,众多的数学家在论证猜想过程中对正确思路和方法的不断积累,才有了这一猜想最终论证成功。

(3)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人们认识事

4 物运动规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破解世界难题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第二篇: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批评教育的问题

发布者: 叶莉霞发布时间: 2011-11-29 17:00:28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批评教育所出现的问题,结合本人见习、实习以及教学期间所见到的教师对学生的批评的实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唯物辩证法,探讨分析如何切实运用批评教育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批评教育 教育效果

“我们都熟悉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笔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批评不是辱骂,不是讽刺挖苦,不是打击报复。批评的目的是为了终止一种错误倾向,改正一种错误行为,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为了做到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要求,我们必须掌握批评教育的艺术,让我们教师的批评变得易于接受,甚至于可以说,让我们的批评变得可爱起来。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从内心深处不愿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真要和老师“较劲”和“对着干”的是极少数极个别的。作为老师,只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善于批评学生,是能够收到满意效果的。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运用教学批评教育学生呢?让我们试着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进行我们的探讨。

一、要分析调查原因,不能不问青红皂白。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现象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任何现象的发生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发生,换句话说,任何现象的发生都会有它的原因和结果。学生不论是思想、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缺点和错误,都有其原因。家庭因素、个人心理、性格特点、社会因素和他人影响等原因不一而足。老师在批评学生时,要作相关调查,做到心中有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目的的针对性批评,就能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学生在听了老师的批评后,会微笑地感激老师,带着悔恨的心情很快地改正。

小森是班上出名的“肇事学生”,上课翘起二郎腿、上课开小差、上课说话,在课堂上捉弄同学,不听老师的指令„„用班上孩子的话来形容就是:“小森又犯错了,又被批评了”。似乎在别的孩子的眼中,小森已经成了“肇事者”。一天,放学后,值日的孩子们在班上打扫卫生,我一走进教室门口就发现桌子还是歪七扭八的,心想:放学到现在十五分钟已经过去了,怎么到现在还不能摆好,我心里突然来了气,脸黑了下来。孩子们看我不高兴,孩子们此时七嘴八舌嚷嚷开,值日班长小戴振振有词地指控着负责摆桌子的小森,说他不摆桌子,孩子们听小戴这么说也一下子把矛头都指向了小森。心想:这孩子上课不听讲,下了课还不劳动,难道真是一点可取之处都没有了?我刚想发火,却发现小森拿着扫把和垃圾斗在教室的角落默默地看着我。而我走过来发现第四组的座位底下都被扫得颇为干净,我稍稍压制了火气,低声问道:小森,你不是负责摆桌子的吗?大家说你不摆桌子„„小森低着头说:老师,我不会摆桌子,所以„„所以我自己拿了扫把扫地。我没有不劳动„„此时,我意识到是其他孩子们的“定向意识”犯错误了,我让小森把手中的扫把放回劳动柜,一字一句地强调:小森,从劳动安排上,摆桌子是你的本职工作,没能摆好就是你失职,但是念在你认真扫地的份上,老师愿意教你怎么摆好桌子,今天比较晚了,老师和你一起摆,学会了,下次,你必须自己完成任务,不可假手于人,更不可以自行更换工作任务,明白吗?小森的脸上慢慢地绽开了笑脸,淡淡的、浅浅的。

二、要分析对象,不能“一视同仁”。

世界上的事物都各有其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搞“一刀切”。每个学生都有个性特点,每个学生心理素质、性格特点等各不相同。有的性格倔

犟;有的性情温和;有的抗挫折能力强,有的则较弱;有的性格开朗,有的性格孤僻等等。另外,学生在班里充当的角色不同,性别也有差异。凡此种种,老师要对各种对象认真分析,采取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方式甚至不同的语气批评学生,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果不分对象,“一视同仁”地进行批评,尽管老师的心愿很好,在学生中有“公平”形象,但却使受批评的学生觉得是老师有意跟他过不去。因而,虽经老师批评,却在心里跟老师赌气,有的甚至破罐破摔。

三、要全面看待学生,切忌挖苦讽刺。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因此,我们在分析事物、处理问题时,要坚持全面地看问题,切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师生关系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师徒关系。学生犯了错误,理应诚恳接受老师的批评,但老师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尊重学生人格,尤其是后进生,切忌挖苦讽刺。任何一个学生既有长处,也有短处,即使是后进生,同样有他的闪光点。一位教育家曾说:“爱优生的老师是人,而爱差生的老师则是神。”后进生的缺点、错误更多,他们需要老师更多更耐心的批评教育。如果老师在批评学生时,既注意尊重他们的人格,又方式得当,言辞诚恳,那么,他们在接受老师批评时,会觉得老师可亲可敬,对自己所犯错误追悔莫及。如果老师批评学生时,不尊重其人格,挖苦讽刺,那么,学生不但不接受老师的批评,有时甚至使老师难以收场。

四、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切忌一棍子打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孤立静止,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在批评学生时,要坚持发展的观点,不可静止地看待每个学生,不可因学生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的缺点或不足而否定他(她)的全部,否定其将来。

当然,老师教育学生的手段、批评学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作为教育者的老师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受教育者的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和缺陷,这些弱点或缺陷包括思想、性格、行为、习惯、心理、生理等诸多方面,需要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来塑造,使之成为不断完善、不断成熟的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而学生首先是社会之人,他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们和社会、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学生又是鲜活的个体,他们的身心在不断变化,他们是国家、民族的希望之所在,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就在他们之中。因此,老师教育学生要带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即使是批评学生也要坚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这样才不至于伤害学生,同时又达到批评的目的,收到批评的效果。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正确认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第三篇: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主要观点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人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人们之间也要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这就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辩证统一于生产方式。生产力最终决定生产方式的存在、发展和变革;生产关系则直接规定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辩证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这个矛盾统一体中的对立双方。它们之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建立起来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它的性质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与生产力相比较,生产关系则更具有相对稳定性,一种生产关系一经产生,就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形式。但是,生产关系也不是凝固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在相对稳定中也会发生部分的、某些方面的重要变化。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的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下它的发展时,就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使旧的生产关系为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的反作用,它会起着束缚或解放生产力的作用,起着阻碍或发展生产力的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会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合时,它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有时会十分突出。例如,当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时,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发展,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不过,即使在这种状况下,生产关系仍然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因为生产关系之所以要变革,归根到底还是由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的。不论在何种情况下,生产关系反作用的发挥,都是以适应一定的生产力状况为前提的,都是建立在生产力决定作用的基础之上的。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又能对经济基础起到能动的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需要的时候,它就会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需要的时候,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并具有相对的独立 性,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这是二的辩证关系。经济基

础决定上层建筑主要表在:首先,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 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 内容和性质。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在经济上占统治地 位,在上层建筑领域里也就以剥削阶级在政治上和思想 上的统治为其主要内容。其次,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 建筑的变化和发展方向。旧的经济基础破新的经济基础 代替之后,旧的上层建筑也就或迟或早地必然被新的上 层建筑所代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还 表现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 经济基础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它一旦产生即反作用于经 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服务,帮助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 发展。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一种 是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 服务时,它就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前进的进步 力量;一种是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 础服务时,它就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前进的落 后的力量。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何种作用,以它所服务 的经济基础的性质为转移。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 于生产力的发展。

3、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作为事物联系和发展中相互区别和对立的两种趋势,又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必然性总要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的必然性。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

第二,偶然性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偶然现象中贯穿着必然性的规律。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分是相对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过渡、相互转化。这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从事物存在的范围来看,对一个过程来说是必然性的东西,相对于另一个过程来说则是偶然的;二是从事物发展的过程来看,随着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必然性和偶然性也可相互转化(新事物:偶然→必然;旧事物:必然→偶然)

4、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现象和本质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本质不能脱离现象,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或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不表现为现象的纯粹的本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现象也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得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和本质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2)掌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因为现象不同于本质,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其次,因为本质和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着本质,所以我们要通过分析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决不能离开现象去凭空构想事物的本质

6、矛盾的观点。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坚持两分法、用矛盾(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矛盾具有特殊性(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把握不同事物的矛盾特点;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把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③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把握事物矛盾双方各自的特点。

7、发展的观点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发展的实质就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现在前进的角度看待问题,与时俱进,积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也要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产是质变的必然准备,所以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发生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要求我们在量变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只有改变事物原本的性质才能继续前进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量产,坚持适度原则。

8、主管和客观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决定主观,主观依赖于客观,人的主观思想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人的认识的辩证运动,也就是主观和客观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人们的认识任务就是求得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个统一应是具体的,就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条件、地点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这个统一应是历史的,就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不断变化着的客观实践相适应。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当客观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就会犯右的保守主义错误。当客观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向另一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历史阶段,就会犯“左”的冒险主义错误。总之,“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9、内因和外因的观点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内因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即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即事物外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成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因。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又统一又斗争,则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和外因作为同时存在的内部和外部的联系,都对事物发展发生作用。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

第四篇: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只有真正理解和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才能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做好群众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始终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不论是定政策、作决策,还是上项目、抓工作,都要把群众工作贯穿其中。

树立群众观点,最根本的是要深刻认识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必须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点,向人民学习的观点,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等等。要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臵,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群众立场是决定我们党的性质的根本政治问题。我们党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首先是因为我们党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而不是站在个人、少数人立场上说话办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不是代表某一个人、某一部分人利益,是决定人心向背、事业成败的关键。我们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各种复杂局面,检验群众立场的标尺,在于我们能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只有站稳群众立场,我们党才能正确制定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无往不胜,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才能正确对待事业、群众、自己,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群众工作是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领域各方面的经常性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制度、认真执行制度,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水平。要健全服务群众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群众中的带头、推动、监督、保证作用。要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创新联系群众方式,做到机关工作重心下移、基层干部坚守一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要健全信访制度,加强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建设。领导干部要亲自接待群众来访、亲自处理群众信访中提出的重要问题。要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和纠纷。 群众工作说到底是一个立场问题。只有坚持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一切从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出发,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服务群众,一切惠及群众,才能团结带领群众一道前进。做好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新世纪新阶段,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方面利益关系,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特别要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做群众工作,善于走群众路线,要从实际出发,关心群众生活,抓紧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存在的突出问题。要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办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保证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树立群众观点 站稳群众立场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不仅是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而且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前提条件。只有树立群众观念,站稳群众立场,增强党员干部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才能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群众观念和群众立场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从一定意义上说,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政治信仰、责任意识和精神追求。党员干部树立了这种观点和立场,就会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践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就会心中装着人民群众,自觉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无私奉献;就会经受住各种环境和风险的考验,在艰难困苦面前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当前,党员干部的群众意识总的来看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当官做老爷思想严重,不相信、不依靠群众,不体察民情、不尊重民意、不珍惜民力,甚至劳民伤财,与民争利。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将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工作中去。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理论和实践是非得失的分水岭,也是判断政党和国家先进落后的试金石。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必然要求。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必须站稳群众立场,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统筹兼顾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特殊利益,切实保证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政之所兴在得人心,政之所废在逆民意。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存亡,关系国家的兴衰。然而,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不是自发产生和轻易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道德修养甚至复杂的思想斗争,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才能形成和巩固。各级党委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群众立场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引导全体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努力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同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连日来,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中的“只有我们把群众

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在微博、论坛等网络平台上迅速走红,有网友说:“这是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一句简单朴实的“把群众当亲人”迅速走红的背后,是对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的最好诠释。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次的七一讲话,再次强调“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就是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时时刻刻都不要“淡漠亲人、忘了亲人、甚至是仇视亲人!”

群众的难处,就是我们党员干部的难处。2006年5月份,胡锦涛同志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听说村里还有一户村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执意要去看看。他走进里屋,掀开蚊帐,摸摸粮袋,动情地对村民腊夯说:“你们的难处,就是我们的难处。”一声“你们的难处,就是我们的难处”,彰显了总书记视民为亲人的殷殷真情。同时也提醒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疾苦,扎扎实实解决好“亲人”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应当看到,现实中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能够把群众当亲人看,从自身的难处想到群众更大的困难。但是也有一些党员干部对群众的利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脱离群众,工作漂浮,生活腐化,对“亲人”的困难视而不见,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只顾自己养尊处优,做太平官,甚至遇到群众反映的困难还发出晋惠帝般“何不食肉糜?”类的昏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难,我有所责”,只有真正把群众当作亲人看,才能真正树立起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

群众的利益,就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利益。党章中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其最基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群众利益至高无上的。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程度也决定着和谐社会的实现程度。可惜的是一些官员,为了“个人说了算”,把发表反对意见的同志定性为“不能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为了搞“政绩工程”大搞拆迁,群众不满意就给扣上“阻碍地方发展”的大帽子;为了权力集体的利益,可以理直气壮地质问记者“你是为党说话还是为人民说话”„„凡此种种,莫不是把党的利益与群众的利益割裂开来的恶劣行径。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宗旨。要求:“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只有把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最大程度地凝聚民心、形成合力,促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开创新局面。

群众的牢骚,就是我们改进的方向。现实中的有些党员干部在家里,父母训斥一顿、配偶“咆哮”几声、儿女抱怨几句,自我心理调适一番便会烟消云散。但是,到了群众那里,便顿生优越感,自高自大,目中无人,凡事“老子天下第一”,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听不得班子成员和人民群众的牢骚,把不同意见视为工作中的“绊脚石”,把“不顺眼”的同事视之为政治上的“假想敌”,以致靠拍脑袋决策的有之,背离人民群众意愿决策的有之,朝令夕改的有之,勾心斗角的有之,从而使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严肃性大打折扣,搞得好好一个单位乌烟瘴气。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想真正树立起群众观点,就应该把群众都当作亲人看,用亲人的身份真正地臵入人民群众中间,放下架子,集思广益,主动听取班子成员和人民群众的牢骚甚至是刺耳的批评,才能避免权力上的滥用,减少决策上的失误,才能凝聚起干事求发展的合力,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因此,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无论官职大小,亦不论身在何方,只要在其位就必须要谋其政,尽其责。“模范共产党员”、“优秀领导干部”孔繁森有句箴言:“人民政府的干部,要为人民办事,不想着人民,不为人民服务,就不要到人民政府来工作。”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就应该时时想到我们的群众,我们的“亲人”,就要不断强化岗位职责意识,带头廉洁自律,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工作,真正树立起和践行好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真心实意地为我们亲人们多做好事实事。

第五篇: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兴义中学

陈国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 (1) 运动与物质 (2) 运动与静止(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4)发展的实质(5)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 理解:

(1)发展的实质,发展的方向、道路和形式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量变和质变的关系(4)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运用基本观点、基本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比较辨别易错易混点的能力

(3)综合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演绎、归纳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4)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体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正确认识就业形势

(2)深刻理解国家各大政方针

二、【重点、难点】:

1、发展的实质;

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3、准确地理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4、分析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

三、【整体感知】: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明确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总特征,把握发展的实质.了解发展的普遍性,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四、【方法】:

讨论、讲述、尝试记忆、结构图记忆 导入新课:

讲台上游走15秒,提起学生注意力,以孙宇威事例引起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观点中,发展观是重要的一个板块,(08年考了“驼峰路线”,10年考了国内企业的逆势而上,都是用内外因分析)今天我们把散乱的发展观知识作一个整理。 教学互动、学生参与,以红色衣服的同学为主,进行分组提问。(打乱发展观前后顺序、以学生回答为主线展开讨论)

1、物质和运动

点到为止,学生获知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运动物质不能存在即可。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分析清楚为什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即可,指出世界唯一不动的就是动,引入赫拉克利特和克拉底鲁的哲学命题,不能两次进入河流上因为运动的绝对性,能够进入运动的河流是因为有相对静止的状态。

3、发展的实质

让同学对比老师、杨校长、同学之间谁新谁旧,引出发展的实质及判断新旧的正确和错误标准。

4、发展的原因

讨论后产生因果关系原理及方法要求。观音“自己救自己”、“二战死囚被吓死”、“就业的

1 思考”、“中国企业在危机中如何生存”、“分析影响学生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内外因。

5、发展的状态

理解量质变的关系和方法要求,“愚人吃盐”、“笨人吃饼”、“天下大事,比作于细”、“学习如春起之和,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思考:事物的变化过程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质变上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上新事物的产生,因此,只有质变才有实际意义。

6、发展的趋势

一路顺风和人生的荆棘密布都是只看见了一个方面,不符合事物前进新和曲折性关系原理,明确个人和国家出现的困难和麻烦上暂时的,坚信前途是光明的,但必须准备走曲折的道路,加强理想和信念教育。

课堂探究:(1)计算机的更新换代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谈谈你对发展概念的理解。

(3)简要回答怎样正确认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4)“谷堆”和“秃头”的生成过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5)“量的进展看起来并不改变什么,而只是增加和减少;但是最后却过渡到了反面去。”黑格尔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课堂练习: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时,每天上午九点就去伦敦大英博物馆阅览室查找资料,研究文件,一坐就是一整天。由于精力集中,常常情不自禁地在座位上用脚来回蹭地,日久天长,竞把脚下的水泥地面磨去了一层,留下了很深的痕迹,人们称之为“马克思的足迹”。马克思孜孜不倦40年才成就了这部鸿篇巨著。

试分析“马克思的足迹”中所蕴涵的哲学道理及对青年人成才的启示。

答案:(1)“马克思的足迹”表明了一切事物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会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会实现事物质的飞跃,所以,要重视量的积累。马克思经历40年的潜心刻苦研究,搜集、分析大量材料,才写出名著《资本论》,就说明了这一点。

(3)青少年一代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使自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变成效国之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必须向马克思学习,把远大理想、崇高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德、智、体各方面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同时要坚持抵制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有害的坏思想、坏行为,做到防微杜渐,健康成长。

本课小结:从整体上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即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讲述了发展的实质,原因、状态和趋势。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