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开发区发展思路与路径(全文)

开发区发展思路与路径(全文)

开发区发展思路与路径第一篇:开发区发展思路与路径江苏省雨花经济开发区产业转型发展路径思考发布日期:2010年03月18日作者:江苏省雨花经济开发区 翟红军 朱洪萍 余光德一、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雨花经济开发区自创业伊始历经9年发展,始终按照区。

开发区发展思路与路径

第一篇:开发区发展思路与路径

江苏省雨花经济开发区产业转型发展路径思考

发布日期:2010年03月18日

作者:江苏省雨花经济开发区 翟红军 朱洪萍 余光德

一、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

雨花经济开发区自创业伊始历经9年发展,始终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构筑工业化新城区的总体要求,坚持“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的招商思想,找准主导产业定位,突出产业招商,迈入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9年内,先后引进各类工商业项目90余个,计划总投资220多亿元。GDP规模从2003年的3.3亿元发展到2009年底的17.25亿元,年均增幅为31.7%;税收从2003年的4800万增至2009年底的4.016亿元,年均增幅为42.4%;截至2009年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3亿元(其中工业投入183亿元),年均增幅约41.6%。2009年,园区自有企业税源已经从2003年的104.59万元增长到2.4亿元,园区企业自身纳税年均增幅保持在148%以上。

目前,开发区已经形成以电子信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物流业为主导的产业布局。开发区产业正在从低端加工制造业,向以自主创新、高科技、高附加值等为内涵的先进制造业方向迈进。尤其是2009年引进的南京互联网软件产业园基地以及近期新引进的哈皮时代、盛博科技、炬腾网络、宝德科技等软件产业,这些为开发区产业实施智能化、高端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产业发展历程

雨花经济开发区于2003年-2005年开始第一次产业布局,主要是以一期开发为平台,开展了以综合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开发建设。2005-2009年开始第二次大规模的产业开发与转型,主要引进和培育电子信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目前,处于第二次产业开发向第三次产业开发过渡时期,即建设发展阶段,正在加速形成以电子信息、软件研发和现代服务业等现代产业形态。

(二)产业发展成效

1.规模工业总量大幅增长。通过十多年来的开发建设和对外招商,目前纳入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到2009年底已经建成投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 48家,特别是近三年来新增规模企业大幅增加。

2.财政收入增长明显加快。自2003年至2009年的6年间,园区税收保持了高速发展态势,税收总额从

4835万元增长到40160万元,年均增速达42.4%。

3.科技整体实力得到加强。截止到2009年,开发区已建成投入生产的企业共有高新技术企业 8家;仅2009年完成专利19件,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9件;共有国内名牌1家、省名牌2家、市名牌1家;17家投产运营的制造业企业中共有10家企业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对接,合作开发新项目。

4.产业结构更趋合理。2007年以来,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存量改造提升,增量引进发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等手段,制造业产业结构向高度化转变,领域拓宽的趋势明显,从“

二、三”产业看,带有文化创意性质的软件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渐渐壮大,开始成为新的主导产业。而电子信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等方面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有了较快发展。

5.新的产业空间布局正在形成。截止2009年底开发区共引进的90余个建成、在建项目中:电子信息类企业20家;机械制造类企业24家;文化创意企业30余个集中在互联网软件产业园布局;生产服务类企业5家,其中,包括红太阳和明发两大物流基地;另外还有部分家具建材5家、食品类企业6家等。园区电子信息、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布局正在形成。

二、开发区产业转型发展面临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集中度相对不高。六年来,随着近年来开发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生态环境不断提升,招商引资项目的产业层次不断提高,从开发区仅有的27.6平方公里、实际可用面积不足13平方公里的范围看,园区虽然引进90余个工商业项目,但开发区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为摆脱这样的困境,开发区瞄准未来,新引进了互联网软件产业园项目,但软件集群发展的效应发挥尚待时日。

二是企业创新尚未形成集群创新优势。目前,园区一些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又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短缺的困扰,只有少数企业建立了有较强实力的研发机构。据统计,目前园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的企业只有14家,真正意义上具有国家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不足10家。由此必然导致园区企业承接新产品的能力不足,研究成果转化率不高。这有企业自身建设、正处于建设发展初期方面的原因,也有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够和未形成完整的实施规划,现有政策没有形成产业发展的政策“洼地”,鼓励企业做强做大做优力度不大等方面的原因。

三是园区项目承载能力亟待提高。开发区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项目引进的同步需求。随着中电十四所、南京互联网软件园建成投产,大批高素质人才入驻,对园区综合服务配套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这种承载能

力日显局促,随着高科技企业入驻,对开发区综合配套的需求日渐旺盛,开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天地已经成为驱动园区产业提升的内在动力。

四是开发建设投入渠道单一,资金平衡困难。开发区征地拆迁的成本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开发区可支配财力的全部投入开发建设也是杯水车薪。加之开发区缺乏商业和房地产项目运作,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入缺乏资金平衡渠道,全部投入资金只能依靠银行贷款。这种发展模式,没有异军产业的突起,很难在短期实现自我平衡。

五是土地可持续利用潜力尚待挖掘。开发区实际可用于产业用地的面积不足13平方公里。目前,开发区一期项目基本布满,二期正在拉开框架,已经签约近20个项目,园区实际可用于产业用地的面积不足3000亩。如果单纯依托土地的扩张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开发区已经不具有可持续发展条件。如何在开发区探索实践“有限空间、无限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正成为当前亟待破解的难题。

三、开发区转型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1.区位环境优势正在日益凸显。雨花开发区处两大新城区、两大产业带之间,滨临长江,座拥三桥,衔含秦淮新河,拥有约5公里长江深水岸线,是九条重要国道、省道的交通节点,是通往南京市区和苏南、皖南、皖北地区重要的交通隘口,建成后的火车南站距开发区仅10公里,绕越高速在园区边缘与三桥对接,使得区位、交通优势明显的雨花开发区更具发展潜力。开发区正在抓紧建设龙藏大道北延工程、滨江大道雨花段工程,及其两座跨秦淮新河大桥工程,全面拉开连接河西新城的通道,打造完成融入河西新城的总部金融经济圈两条通道,将进一步拉近与河西新城的距离;作为60平方公里板桥新城的工业发展区域,如果能够和板桥新城莲花湖区域联动发展,有效整合资金、土地等各种资源要素,实施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的联动开发,将进一步助推区域发展的实现开发区、板桥新城实现多赢。

2.产业基础优势正在迅速形成。在园区已有的优励国际、伟豪、翔实等先进制造业产业的基础上,园区在手的90个项目,囊括了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现代服务业并发展为主导方向,呈3﹢X产业形态。开发区正在从低端加工制造业,向以自主创新、产业转型等为内涵的先进制造业方向迈进。仅2009年,开发区投产达效的制造业企业中就完成专利申请19件,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9件;目前园区共有国内名牌1家(桂雨鸭)、省名牌2家(三鸿、舒曼)、市名牌1家(伟豪);园区已有10多家企业与17个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对接,合作开发科技项目。

3.特色产业优势正在加速集聚。软件企业集聚初露端倪,中电十四所、盛博科技、华瑞泰、阿里巴巴等

知名软件企业相继落户雨花经济开发区,为雨花开发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其中南京互联网软件产业园是以SAAS企业为核心,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企业为主导,打造自己独立软件互联平台,为园区内企业提供产品发布、推广及运用的广阔空间。目前作为国内首个互联网SAAS产业园的开路先锋,已入驻ISV企业30多个,预计用5年不到的时间把SAAS产业园建设成为入园软件企业300家,从业人数近万人,年软件营收达20-30亿元人民币的国际有名、中国知名、江苏著名的软件产业链航母。

4.生态环境优势正在着力打造。园区大投入地进行园区绿化和景观改造提档升级,沿江沿河的1000亩湿地公园和板桥河景观等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大力度进行水系改造,园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下一步重点推进三桥生态公园二期500亩工程建设,加快三期三桥连接线北侧6平方公里的原“绿色南京”区域的规划建设,加快秦淮新河沿线的整治和绿化项目建设,加强园区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保护,推进三桥连接线以北区域1000余亩居住用地开发,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高科技、软件信息、总部经济类高端产业入驻。

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思考

推动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一靠价值链升级带动,二靠现代服务业火车头拉动,三靠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园推动,四靠以打造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和公共技术平台促动。

1.求高求特,提升转型发展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瞄准产业高端。制定科学详尽的主导产业发展规划,依托现有产业优势,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整合产业资源,提升产业层次,培育开发区软件研发和现代服务业特色产业,优化资源的空间和产业配置,形成对接河西新城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强化政策支撑,扶持特色产业。依托优惠政策及特色产业发展政策,制定实施系统性、针对性、个性化的开发区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突出对企业规模、效益、增速、技术创新能力、财政贡献能力、品牌经营能力等方面的奖励和扶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培育龙头企业,形成由行业知名企业为龙头、带动特色产业发展的集聚发展格局。做优配套环境,节约集约发展。加快建设各主导产业的配套建设,主动构建高端产业、特色产业发展载体平台,在招商环节系统谋划项目关联度布局,提升项目集聚集约发展的配套优势,全面改善产业生态环境,向产业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产业链条,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形成后发优势。

2.创新创优,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全面支持政产学银金合作。鼓励园区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努力使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力量成为技术开发的重要依托,吸纳并转化高校、科研机构、其他企业及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科研项目,推动实验室科研成果产业化工程。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不断完善企业孵化器的软环境建设,加大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力度,重点加强互联网软件产业园、企业科技转化

中心等各类孵化器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建立以特色产业集群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较强能力的科技创新网络,营造鼓励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良好氛围。构建支持创新创优的政策体系。坚持将区域创新体系与特色产业集群相结合,完善以产业政策为主转变为支持形成以特色产业集群为主的区域创新政策体系,形成洼地效应,培育和形成促进自主创新的文化环境。

3.完善功能,创优科技支撑的发展环境。积极构建科技支持体系。建立和多家研究机构、重点大学合作的技术支撑体系、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和发达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为园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综合服务。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入园企业在研究与开发、资金渠道、政策扶持等服务方面的支持功能,加强在诸如信息提供、培训、咨询中介方面的服务,推动企业迅速做大转型。构筑技术人才方便快捷的服务体系。加强互联网产业园和特色产业园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对接河西新城产业层级,大力在园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区位价值,承接产业梯度,抢抓2014年青奥会在河西举办的机会,迅速提升奥南板块的服务业发展水平。

4.招商选资,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推动招商引资模式的根本转变。从注重招商引资规模和数量的“企业招商”模式,向以提高产业集聚度为核心的“产业招商”模式转变,不贪大求全,务求在高起点上做精做特。以“引高、引软、引才”为目标增强招商选资针对性。将招商重点放在吸引区域总部、研发中心项目落户,吸引国外著名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大型企业集团或分支机构设立地区总部,引进国际国内技术创新的重大成果、研发机构和领军人物来园区创业,增强开发区特色产业核心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影响力。构建招商项目质量控制体系。从园区可用产业用地面积有限的实际出发,制定严格的项目准入标准,包括产业标准、行业标准、产品创新标准,通过不断提高招商项目质量,有力推动园区产业升级转型。

5.整合资源,增强产业转型合力。节约集约用地,让有限土地创造无限发展空间。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开发区用地结构,从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效益提升转变,努力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单位土地产出、单位土地利用率,向空间要效益,通过产业升级、项目嫁接整合小空间创造更大效益。加强人才服务,打造创新创业基地。加强园区专业人才和企业现代管理高级人才引进服务,积极引导和吸引海内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到开发区从事科技创新工作,制定专门的创新创业人才扶助计划,努力为他们创造兴业的良好外部环境,为驱动开发区创新发展增添不竭动力。加强政策对接,推动创新产业高起点集聚。重点加大对科技、创新、软件、人才、文化、创意等各门类产业扶持政策的研究,加强政策配套的落实和支持,提高政策系统效应,促进招商项目在高起点集聚。

第二篇:青岛开发区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研究--思路!!

实施统一规范高效的产业扶持政策 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科学发展

——青岛开发区现代产业发展扶持专项资金政策创新研究

(背景思路)

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国家级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试点。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依法行政,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科学发展。

一、依法构建创新性的产业扶持资金政策体系

1、整合放大,设立统一的专项扶持资金。放大资金使用效益。发挥扶持资金的引导作用,增加企业的社会信誉,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产生倍增效应,构筑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金融产品和社会资本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融资平台。预算管理。一个部门管理。

2、文件编撰,依法建立形成“1+9”政策体系。依法。对口负责,统一把关,统一解释。

3、模拟运行,确保政策制度切实有效。

二、建立决策执行监督制约协调的运作机制

科学设计工作流程,“程序规范、资金安全、内控有力、科学高效”。

1、决策更加科学。

2、执行更加高效。刚性。高效-串联到并联。项目和企业两大类。个案。项目方财务处理规范。

3、监督更加有力。内外监督,关键环节监督。全过程监督。

4、成效更加显著。

1

三、实施目标管理为基础的项目绩效评价

1、资金使用方向体现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科学发展的要求。政府经济调控和市场调节方式的改革。三大类、七个方向。提高服务业引导资金规模。放大优势、提升存量;着眼高端、引入制高点要素:企业和项目两类。

2、评价体系体现共性与个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共性和个性统一。高科技项目;循环经济项目;重点财源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

3、追踪问效体现权责利相一致的原则。明确各部门责任。前期项目审评和后期绩效评价一套体系、一个班子。契约化管理。问责制度。

几点启示。

健全完善扶持政策体系的几点建议。

产业政策理论 法律编撰理论 依法行政理论 行政三分理论

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估理论

2

第三篇:教师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一、自我反思在与自我的对话中成长

1.反思与教师发展

波斯纳曾将教师的成长与其对自己经验的反思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意味着,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在其有限的工作生涯中,随着时间的推延确实能够积累大量的经验,但教师光有经验的积累是不够的,经验并不一定意味着成长,还必须对自己的经验进行自我剖析和研究。所以,如果经验意味着成长,那么前提条件是这种经验必然同时包含着反思。不加反思的经验不仅不能提高教师的工作绩效,反而会成为教师处理教学问题的包袱。

2.反思的方法:

反思日记法:指教师以写教学日记的方式来促进其反思能力的发展。日记的内容通常包括教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所思、所感、所知、所做,并对为什么要做某事的原因进行反思,从中得出结论。教学反思日记不仅记录教师日常教学生活事件,写日记的过程也是教师与自己进行对话,对教学进行反思的过程。

课堂教学自我反思: 列举出这节课的三个优点;

列举出要改变的三件事情:想如何改变?做法及其结果将有何不同? 关于教学内容的反思问题: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我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什么内容学得比较好?为什么?学生对什么内容学得不太好?为什么?学生对教学难点的掌握程度如何?课的内容有趣吗?我在将来如何完善此课? 关于教学过程的反思问题:我讲了多长时间?学生互动了多长时间?这样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互动的效果如何?是否促进了学生对

1 所学内容的掌握?还有没有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的活动或方法?我的提问是否有效?反馈是否恰当?我在课堂中是如何激发学生的?激发的策略有效吗? 撰写教学案例:案例是一个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是为了突出一个主题而截取的教学行为片段。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会经常遭遇一些对自己内心触动较大的教育教学事例,如果能将其记录下来,形成教育案例,就会帮助自己更好地反思。案例选择一定要有:真实性;典型性;价值性。

二、同事合作在与同事的对话中发展

1.教师合作的内涵

所谓教师合作,就是教师们为了改善学校教育实践,以自愿、平等的方式,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从而形成的一种批判性互动关系。

2.教师合作的形式:

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一种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集体备课能将教师的个体创造性置于群体之中,变静止封闭为互动交流,变内耗为相助,通过集思广益、扬长避短、信息共享达到共同提高、发挥整体效益的目的,成为一条事半功倍地提高教师理论水平、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的良好途径。

同伴互导:教师同伴之间的相互观摩课堂教学和评课也是教师合作提升实践智慧的有效形式。西方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学校内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和指导能帮助教师把在职前教育阶段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

合作教研:合作教研是指教师们围绕一定的课题研究任务而进行的合作行动研究(在行动中,通过行动,为了行动而开展研究)。在教师们组成课题组、共同对教育课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合作成为可能。课题组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通过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获得共同的专业发展;课题组的成员都是为了共同的任务自发地走到一起来的,因而其兴趣和利益有着一致性;在课题组里,教师的人际关系相

2 对简单,大家平等协商,合作共事,没有严格的等级关系,即使在课题组里也存在着课题负责人等领导者,但他与普通成员之间的关系的性质仍然是工作关系。具备了这几个核心要素,教师的合作就能顺利进行。

利用博客进行合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开始成为人们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博客在实践中最受欢迎和最有实效。教师博客(TBLOG)是教师们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的博客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的日常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促进教师个人内隐知识的显性化,并让教师团队共享知识、生成新知识的一种方法。通过博客,教师在“发表—回复—再发表—再回复”的循环往复中实现与包括同事在内的外界人员的广泛交流与对话,达到了有效管理个人知识、与同伴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解除职业孤独等多重专业发展的效果。

三、教学相长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共进

1.教学相长的内涵:学校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场所。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应该有机整合。

“教”必然能“知困”吗?不一定

如果教师只注重死知识的传授(授鱼),而不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授渔),那么,教师就很难从自己的教学中认识自己的欠缺和问题。(“知困”与“教什么”有关联)

如果教师用机械灌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知识,他们同样也不会看出自己教学的困境和缺陷。(“知困”与“怎样教”也有关系)

如果一个教师缺乏职业责任感、发展动机、问题意识、研究能力等,那么,他们就会不愿意或无能力主动查漏补缺。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如果在教学中缺乏心理安全和心理自主,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他们就会处于一种消极、沉默的状态,即使教师拥有单方面的热情,也难以从学生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反馈信息。(“知困”与“师生二者各自的状态及其关系”相关联)

3 “知困”然后一定能“自强”吗?不一定

现实中,很多教师虽然能认识到自身发展和教学中所存在的弊病,但他们接下来却缺乏自我发展的动力,没有改进教学的实际行动。这主要表现为:

缺乏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无法针对自己发展中的问题,做出合理判断和科学决策,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

缺乏自我发展的责任感和内在动机,对教学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致使教学中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缺少解决教学问题所需要的各种条件。“知困”未必能够“自强”,“知困”只是“自强”的必要而非充分的条件,“自强”既需要教师本身具备解摆脱教学困境的责任感、动机、能力等素质,也需要外部条件和环境作为支撑。

“教学相长”并非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颠扑不破的真理。现代教师发展研究也已经向我们揭示了,教师发展并不是直线的,教师发展历程中存在“停滞”现象,甚至是“倒退”的情况,因此,“教”然后未必“知困”,“知困”然后未必能够自强。因此,我们不应将“教学相长”理解为教师无需努力就可实现的状态,而应将其理解为教师主体应有的一种理想追求。

教学相长中的“教学”是有条件的师生对话关系的建立

雅斯贝尔斯:“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个灵魂。”

金生鈜:“师生交往本质就是教师人格精神与学生人格精神在教育中的相遇,教师人格精神必定对学生的精神发展产生启迪的影响。”

2、师生对话与教师发展 学生是教师发展的重要资源

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可为教师发展提供契机

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可以成为教师发展的动力源之一(精神报酬) 师生对话使可以教师在学生的视界中重新认识自己

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可以通过发现儿童从而进一步重新认识自我,

4 实现对“主体自我”的新发现。在师生交往中,教师以儿童为“镜子”,在发现学生中发现自我:发现学生的美好与天真,从而发现自己的活泼与热情;发现学生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发现自己教育教学的得失;发现学生对自己的喜爱与不满,从而发现自己的人格个性与品质特征;发现学生所做出的每一件令你所惊奇的事,从而发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创造性;发现学生的喜怒哀乐,从而发现自己教育行为的适宜性。

3.实现教学相长的策略:

(1)教育教学目标的定位:以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批判思维能力。

对于终身学习来说,自主学习与发展是核心。自主学习与发展中的“自主”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目的层面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二是过程或手段层面上的自主性。没有充分的自主学习实践,很难期望有自主性的形成和发展。

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必须要强化主动思维,在学习技能上强化自学、自评、自控。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一旦被培养起来,就会成为教师发展的催化因素。要让学生敢于并且能够提出问题,老师也要提出有挑战性、有高峰可攀、有未知东西待开发的问题。教师和学生都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接受提问,共同求解问题,从中得到合作感、互动感、成就感。

(2)选择多向交流的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质,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是师生之间的认知、情感、意志方面的交往过程。林格伦在《课堂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描绘了师生相互作用的四种类型:第一种是教师跟全班学生仅保持单向交往;第二种是教师试图与全班学生发展来回的交往;第三种是教师跟学生保持来回的交往,也允许在正规的基础上学生之间也有交往;第四种是教师在集体中是一个参与者,他鼓励所在集体的所有成员中,有来回的交往。只有第四种类型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自我超越性,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培养他们的创造

5 力。

(3)营造民主、自由、平等的教育教学氛围

师生关系有三个等级:最低级的是服从关系:靠纪律约束学生,使之不迟到,不早退,不缺课;或用取消考试资格、不能毕业来管制。中间等级的是认同关系:凭教师自己渊博的知识,人格的魅力,受到学生的爱戴,学生像崇拜影星、球星一样崇拜老师,把上课当作享受。最高的等级是同化关系,师生之间相互融合,平等交流,协商合作,双方互相成为新知识、新信息以及人才智慧的资源。这种关系的形成需要教师的观念、态度、方法和技巧,善于与学生一道探索;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智慧资源中的闪光点,设法让学生对教师的创新有来自他们创新的回冲力。

希望在我们的校园里,所有的教师都不要习惯课堂上的鸦雀无声,而是更经常地鼓励学生:“谁想到什么?”“谁灵感来了?”“不用举手就可以说。”课堂上有时争得面红耳赤,教师反而会鼓励学生:“就应该这样,有多种看法,才会有相互启发。”师生之间你不限制我,我不控制你,你尊重我,我信任你,教和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观察、思考,敢想、敢问,创造的欲望才有可能被激活。我们所收获的会远不止这些,学生在与教师合作互动的教学中,也形成了有效的学习方法,还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与伙伴合作。

第四篇:治理理论的发展路径与启示

时间:2008-7-3 16:09:06作者:陈振宇

摘要:治理理论是当今多门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它是在对传统官僚制治理模式进行反思的过程中产生的。人们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治理,相比先前统治型的社会管理模式,公共治理更加强调自由的价值,推崇诉求的多元化和彰显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作为西方社会后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理论,治理理论是西方新古典自由主义的思想在公共管理领域的体现。虽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但它为公共管理的创新和政府的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关键词:治理;公共管理;合作网络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一词已成为当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词汇。从学术界到实践界都在广泛地运用治理理论来理解现实并解决问题。治理理论的谱系主要有两条发展线路:一是世界银行针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援建项目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益而提出的治理危机的概念。这种治理理论认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因国家整合能力和执行能力的下降导致的治理危机是这些项目无法发挥效益的一个主要原因。另一条发展线路是战后随着公共问题的复杂化,政府机构不断膨胀的同时,凭借政府自身的能力和资源解决公共问题的能力在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管理领域开始了从一场“统治”到“治理”的广泛变革,强调私营机构、非营利组织和各类公民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面对治理实践的不断发展,在西方学术界,关于治理理论的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一、治理的内涵

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治理是个人和制度、公共和私营部门管理其共同事务的各种方法的综合。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其中,冲突或多元利益能够相互调适并能采取合作行动。它既包括正式的制度安排也包括非正式安排。

世界银行的定义:治理是在管理一国经济和社会资源中行使权力的方式。治理的内容主要有:构建政治管理系统;为了推进发展而在管理一国经济和社会资源中运用权威的过程;政府制定、执行政策以及承担相应职能的能力。

联合国开发署的定义:治理是行使经济、政治和行政的权威来管理一国所有层次上的事务。它包括机制、过程和制度。公民及其各类组织在这个过程中表达利益、行使合法权利、承担其义务以及弥补他们之间的差异。

罗兹(Rhodes)对治理的概念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他认为“治理”在当代主要有六种用法:

1 最小化政府:用市场机制来提供公共服务以减少政府的范围和公共开支。

2作为公司治理的治理:同时适用于企业和公共部门管理的新方式。

3 新公共管理:将私人部门的管理技术和激励结构引入政府部门,用更多的“掌舵”代替“划桨”。

4 作为“善治”的管理:它从政府的合法性和管理效率上定义政府管理国家、社会、经济事务的能力。

5 社会-控制系统论的治理:它以一种有别于传统等级制的新的结构或模式来定义治理,政府不再是金字塔顶端的那个发号施令者,而是与其他行动者彼此依赖的网络中的一个结点。

6 自组织网络的治理:由政府、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共同组合而成的问题导向型的网络,在这种网络中没有权威的自主与自治是其特征。

二、公共治理的三个视角

(一)从政府管理的新方式的角度来看待治理

这一观点是与新公共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公共管理是对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西方政府改革运动的总结,被视为是市场化条件下的政府管理的新模式。它着力于在西方社会由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变的过程中,对于传统的官僚制公共管理模式有效性的质疑,认为机构林立、缺乏创新、行动缓慢、难于复杂而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已经成为其继续进行有效社会管理的障碍。新公共管理主张采用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

然而,学者们意识到,在传统官僚制模式的社会管理方式无法应对现实的社会需求,其根本原因不在于管理体制本身。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的公共问题日益复杂,解决这些问题所需的资源和能力已经大大超越了政府的边界,在政府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和管理技术,提高政府部门的运行效率并不能有效解决政府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必须到政府之外去寻求答案。

(二)将治理视为公民社会的自组织网络

与前一种观点不同,这种观点将政府排除在治理过程之外,认为治理是公民社会部门在自主追求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造的秩序。埃利诺?奥斯特罗姆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分析证实了,一群相互依赖的当事人在管理公共池塘资源时的确可以建构自己的网络,“把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治理,从而能够在所有人都面对搭便车、规避责任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诱惑的情况下,取得持久的共同收益。”

公民社会的自组织网络是在政府的权威之外的公民团体,社会的各个部分建立起一种以参与者共同利益为目标导向的治理结构,它通过自我协调、自我整合和自我满足,从而形成一个制度化的、不需要借助政府及其资源的公共领域;维护网络运行秩序的不再是来自政府层级结构单向施加的命令,而是平等参与者之间通过对话和互动形成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规范。由于它将政府排斥与治理过程之外,甚至将国家放在公民社会的对立面,所以也受到了很多学者的批判。他们认为在解决集体问题和提供公共产品以至于构建自主网络方面,政府依然有其行动的空间和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将治理视为由政府和其他参与者构成的合作网络

承接上述学者的观点,它将政府和各类公民组织作为平等的参与者纳入治理的过程,将对其就共同关注的问题,在协商互动中形成的合作网络的管理视为治理的本质。它一方面承认了政府本身在处理公共问题上资源和能力的有限性,认为由公民社会中,各类公民组织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网络应当作为应对和解决公共问题的基础结构,同时也强调一个负责、高效、法治的政府的参与对合作网络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治理的重要意义。这种观点结合了前面两种观点的合理之处,完整的描绘出来相互依存时代公共管理的新模式,对当代公共管理的环境变迁及其发展趋势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所以日益得到学者们、官员们、国际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的承认。

治理就是对合作网络的管理,指的是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的其他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重新构建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从政府部门的角度看,治理就是从垄断公共权力到分享;就其他行动者而言,治理就是从管理客体转变为管理的主体。这是“一种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社会合作过程一一国家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但不一定是支配性的作用”。

三、治理理论的思想内涵

(一)公共治理强调了自由的价值

相对于新自由主义积极的自由观,公共治理所强调的自由是一种消极的自由,是一种

“独立于他人的专断意志”的状态。在公共行政中,最容易侵犯他人自由的,就是政府的意志,和保障这种意志得以实行的政府权力,因此限制政府权力成为公共治理各种的焦点。现代福利国家,鼓励了个人对政府的依赖,这种依赖使得国家更容易实施控制。国家过深的涉入资源分配,侵犯了个人对私有财产的绝对支配权。“大政府”造成的行政权力的膨胀,破坏了三权分立与制衡的原则,同时也引发了官僚制的扩张„„以上种种损害了个人追求自由的观念与能力。公共治理重视政府以外公民社会组织在治理中的作用,主张有限政府,要求重新建立公共权威、分享公共权力、参与公共事务都体现着消极自由的理念。其目的正是为了反对福利国家的扩张对自由造成的损害。

(二)公共治理彰显了公共性

公共治理强调政府维护公共利益的角色定位,同时宣称没有包容和参与,公共性就会堕落为狭隘性和私利性。只要共同的目标都是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各种社会行为主体都可以参与到公共事务治理中。这是公共利益包容性的重要体现。因而,公共治理重视公民社会组织在维护公共利益中的作用,将政府与这些组织在目标一致基础上的合作作为促进公共利益的重要方式。

就政府而言,如果用“民有、民治、民享”来概括其公共性的话,“民有”说的是政府权力是来源于公众让渡的权力。“民享”说的是既然是公共性的权力,政府权力就应该以服务公众、维护社会公益为唯一宗旨。公共治理在这两点上都只是沿袭了西方传统的观念。而公共治理的突破在于“民治”上,传统的“民治”是指公民通过代议制定期选举,组织政府,监督政府。公共治理进而要求社会自主自治。政府只应做个人和社会不能做好的事,剩下的事应该留待自组织网络自主治理。这是由代议制民主向参与式民主党跃升,提供给人民直接治理国家的实践机会。

(三)公共治理推崇诉求的多元化

公共治理的多元诉求在西方传统的思想脉络中来源于自由主义的传统。自由主义从来就以个人主义为逻辑起点,强调差异性就是必不可少的价值,绝对不能因为社会一致的要求而牺牲差异性。它主张通过向社会其他组织开放国家对内主权中的行政管理权,实现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

公共治理的多元诉求体现在四个层面上。

政府治理工具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行政手段外,以市场为核心的治理工具和机制,财政性工具与诱因机制,管制性工具与权威机制等都可以作为政府治理的手段,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转变政府在治理过程中的角色形态。

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方面都没有单独应对所有公共问题的资源与能力,另一方面又在各自熟悉的领域拥有解决问题所需的比较优势。各尽所能成为实现良好治理的前提条件。

公共权力的多中心化:要实现各尽所能的良好治理,就必须让治理的各个主体参与权力度分享。在立体的合作网络中权力的网络化分布,形成了对政府权力的强有力约束,保障了其他治理主体在治理活动中的独立。

政府与其他主体的互动合作:主体的多元化可能导致不同利益主体的对抗与对立。然而,公共治理是以公共利益为根本目标的合作网络管理。共同的目标,与相互信任的文化,及由此形成的协商对话的行动方式,确保了合作网络成员之间能够精诚合作,弥补各自不足,在公共利益中携手共进。

四、简短的评价

公共治理是西方社会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变,对传统的官僚制的管理的反思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社会管理模式。它是政府、企业、社团和个人等公共行动者共同处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在治理过程中,主要依靠网络权威,与非强制性权力协作进行管理。

然而,虽然经过二十余年在理论与实践反复探索,治理理论得到的蓬勃发展,并为公共管理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有力的理论指导,但当我们回过头来,冷静的反思治理理论时,仍然可以看到许多其内在的困境。

鲍勃?杰索普将治理理论的内在困境概括为四种两难选择。

合作与竞争的矛盾。合作是共同治理的基础,但过度强调信任与合作,会造成创新意识的衰竭和适应力的退化。

开放与封闭的矛盾。有效网络管理的前提是多元权威之间的互信与合作,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严格控制治理网络的组织数量,即使网络保持一定的封闭性。但封闭性不仅会将一些潜在的成员排除在体系之外,而且也不符合平等、协商、开明等网络管理原则。

可治理性与灵活性的矛盾。可治理性要求制定和遵守稳定的网络运行规则、利用过去的经验提高治理的绩效,这与灵活性相冲突。现代社会的复杂多元、瞬息万变要求不断摒弃过去的经验并适时改变网络的运行规则。

责任和效率的矛盾。明确责任是管理工作不可忽视的部分,但过分强调责任归属不利于开展高效的合作活动。

要突破治理理论的这些困境,如何重新定位政府作为合作网络中的特殊行动者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在合作的氛围中倡导竞争的文化,在全社会范围内构筑柔性的网络结构,在合作网络活动无法提供有效治理的情况下,及时的担负起“元治理”的责任,都可以为提高合作网络的效率,弥补其不足做出贡献。因此,虽然公共治理要求改变政府作为单一主体管理社会的模式,但在借助治理理论来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上,政府依然能够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在新的角色中,仍然大有可为。

第五篇:发展党内民主的路径与重点

一、探索发展党内民主的主要路径

发展党内民主是一项艰巨的实践过程,探索合适的路径是关键所在。首先,发展党内民主必须能够促进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是为民主而民主;其二,必须应对和解决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党内的和谐和社会的和谐;其三,必须能够持续地积聚和发挥党员群众发展党内民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形成良性的制度性变迁的推动力;其四,必须善于控制发展党内民主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保持政治体制的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其五,必须具有在实践中学习的能力,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吸取经验教训和新的知识,并能够认识和把握民主建设的成果。

要从党与群众的关系入手,特别着眼于推动基层党的民主。因为,党的政治合法性的根本是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首先,党内民主发展直接决定党整合社会的能力,它扩大了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在群众工作中的政治资源,能有效地反映群众的利益诉求;其次,党群关系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党的民主作风,党的民主作风只有在党内民主不断健全的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建设和发展;其三,在今天,党要保持与人民群

众密切的联系,必须把人民政治参与的扩大,转化为积极的政治发展资源和社会发展动力。所以,要通过党的基层民主,增强党的基层组织做群众工作的活力,并促进党的基层组织积极参与和推动基层民主建设,使基层民主成为有效吸纳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的重要平台。而且,直接影响着党与群众的关系的腐败问题、党员先进性问题等,也只有通过发展党内外的民主,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要从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入手,特别着眼于地方党委民主决策的制度规范。因为,党的基层民主,需要党的组织自上而下提供制度供给,否则党的基层民主的活力会被遏制;党的基层民主,需要党的组织自上而下创造良好的民主作风和环境,否则党的基层民主会缺少发展的空间。当前党内民主的现实状况是文本民主高于实体民主,实体性民主又高于程序性民主。所以,要着手于完善以党委决策为重点的、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程序性规范。要特别重视在《党章》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制订程序化的党内法规,推进党内的各项民主制度建设。通过完善程序化以强化民主制度的系统性和不可逆转性,激活现有制度中内在的民主因素,使“文本”民主实际运转起来,为党的民主体制发展提供制度供给,并由此改善党内民主意识和民主习惯匮乏的现状。

二、把握发展党内民主的若干重点

发展党内民主,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践过程,要善于把握重点。首先,必须有利于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 其二,必须逐步理顺党内的权力运行体制;其三,必须有序地构建党内民主的制度体系;其四,必须不断地形成发展党内民主的有效机制。

以基层党建为重点,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党的组织对党员的服务,最根本的是政治服务。党内民主的核心价值就是实现广大党员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其工具层面的价值则是达成党内的共识。所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就是要便于表达和综合党员和党员所联系的群众的利益,并为党员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提供资源与平台。

以党的代表会议常任制为重点,完善党内民主的基本制度。党代会常任制能够真正实现党章所规定的党的代表大会作为党的最高权力机构的功能,是党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选举的基本平台。在每一届党组织的任期内,选举产生本届党组织的党代会实行年会制和代表常任制,从而建立起党组织、委员、党代表、党员群众、人民之间的代表链。党代表会议常任制要从党代表直接选举入手。通过党代表的直接选举,强化代表对选区党员群众负责的意识,从而增强代表们民主参与的动力。并且,党代表的直选,必然完善着并推进委员的选举,同时还推动着党的基层组织

领导人和党员人大代表的选举,对党的干部的选举会发生积极影响。

以规范全委会与常委会的工作为重点,理顺党内权力运行体制。首先要健全民主集中制,这是党内民主程序化的起点和改善党内民主意识和作风的起点。民主集中制的核心是集体领导,切实实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党委委员一人一票,重大决策实行票决制。切实解决书记权力过大的问题。重大事项的决定,必须由党委全委会通过表决做出,表决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执行。其二,要建立健全常委会向全委会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