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整理资料
第一篇:教育研究方法整理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整理资料
☆
1、教育研究方法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2、教育科学研究的独特性:第
一、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第
二、研究的周期较长;第
三、针对性、实践性强;第
四、教育科研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3、教育研究效度是指所进行的研究是基于事实或证据的,是能够被证实的,是有效。教育研究效度包括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1)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有把握地准确解释的程度;(2)外在效度是指研究的结果能被推广到更大人群和其他条件的程度。
4、教育研究的信度是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以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即研究的的可靠性。(1)内在信度:是指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2)外在信度:是指一个独立的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重复研究并得到相同或相似的结论,指的是重复性
5、教育科学研究的四种研究水平:(1)直觉观察水平:回答的问题是“发生了什么?”如小学一年级学生一节课能识多少字?男女学生识字方面有什么不同持点?直觉观察水平属于描述性研究。观察法、调查法。(2)探索性水平: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学生识字能力的增强是因为采用了新的识字方法,还是由于学生从小在日常生活中,从父母那里学习了部分词汇。属于解释性研究:实验研究。(3)迁移推广研究:回答的问题是“在不同环境下将发生同样现象吗?”如,新的识字教学方法在城市重点小学可行,在农村小学也可以来用吗? 在正常儿童中可行,在特殊儿童中也可行吗? 属于预测推广性研究。(4)理论研究水平: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基础理论原则?”新教学法之所以有效,是由于它符合汉字结构特点,符合儿童识字的认识特点以及强化的日程安排,并通过对集中识字与传统识字法的特点与不足的对比分析,找到各自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6:教育科学研究的分类及基本类型:1、按研究的目的、功能、作用分为:(1)基础研究(2)应用研究(3)发展研究
(4)评价研究 (5)预测研究 2、按研究方法,可分为:(1)实验研究(2)描述研究(3)相关与比较研究(4)历史研究(5)理论研究(6)质的研究
7、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搜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
8、影响教育科学研究及其方法发展的基本要素:(1)哲学认识论与教育科学研究:任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都脱离不了一定的哲学认识论,问题在于是否自觉运用以及依据何种哲学认识论;不同的哲学认识论基础,决定不同的方法论特点;要是研究方法论科学化,必须以马克斯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2)科学技术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在一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上所建立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教育研究的直接渗透、移植,并为教育研究手段的变革提供了必要的可能条件;科学技术发展所引起的思维方式的变革对其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3)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发展的历程也是科学探究的历程,前者正是后者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4)相关学科的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心理学、生理学、脑科学、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信息科学、创造学、数理逻辑及模糊数学等,作为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其发展极大地影响着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5)社会文化传统与教育科学研究:一定的社会文化传统对教育科学研究及其方法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9、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趋势与基本思路:1、提高理论的构造性、清晰性、预见性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统一性和多元性3、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及其研究方法的移植4、关注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标准5、教育科学研究的可操作性
10、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的方法论基础:1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2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论的合理移植和借鉴3数学方法的合理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4从国情出发、批判、继承与创新
☆
11、好的研究课题应有特点:1、问题必须有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2、问题必须有现实性、科学性3、问题必须具体明确4、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5、问题要有可行性
12、常量指研究中所有个体都具有的相同的特征或条件。变量指研究中不同的个体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和条件。
13、教育文献是记载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教育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是判断一国或一地教育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4、文献的三种等级(1)一次文献(原始文献):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2)二次文献(检索文献): 对原始文献进行加工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通常为检索文献。如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3)三次文献(参考性文献):动态综述、专题评述、进展报告、数据手册、专题研究报告 ☆
15、教育文献检索基本方法: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正确检索资料方法要达到四点要求:准、全、深、快。
16、假设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结论。
☆
17、好的假设必须具备的基本特点:(1)科学性(2)推测性(3)表述的明确性(4)可检验性
18、研究假设的形成及其步骤(1)在收集一定数量的事实、资料的基础上,提炼出科学问题。(2)寻求理论支持,形成初步假设。(3)充分运用各种有关知识,灵活地展开各种思维活动,形成解答问题的基本观点,并以此构成假设的核心。
(4)推演出理论性陈述,形成假设。
☆
19、研究假设形成的条件:(1)科学观察和经验归纳是形成研究假设的基础(经验基础)(2)科学假设的形成需要科学的思想方法论,要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3)研究者必须具有相应的背景知识。
20、总体:即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是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也叫样组。取样是遵循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研究的过程。
21、选择样本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1)明确规定总体(2)取样的随机性(3)取样的代表性(4)合理的样本容量
22、简单随机取样的优点及局限:优点:可以保证全部标识的代表性;能够确定抽样误差的理论值;简单易行。适用于总体差异不大而且所抽取样本较少。局限:当样本规模小时,样本代表性差。
23、系统随机取样:先将各个观测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编号并分成数量相等的组,使组数与取样数相同,然后从每组中依照事先规定的机械次序抽取对象。
24、系统随机取样的优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优点:相比简单随机取样,抽样误差小;与分层随机抽样相比,更简单、更易操作;适用范围广。注意的问题:要考虑总体的情况,如果总体存在周期性变化,可能会产生系统误差。
25、分层随机取样: 把一个母总体分为两个或多个子总体或“层”,然后再根据事先确定的样本大小及其各层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提取一定的数目的样本。
26、抽样设计的原则:(1)目标定向原则(2)可测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经济性原则
27、教育科学研究的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28、研究计划的主要内容(课程论证的内容) :研究题目;对研究课题及意义的简要说明;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那些课题;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研究课题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关条件;研究成果的预计价值及适用范围;经费概算以及需要购置的仪器设备。
29、历史研究法的基本特点:(1)历史性(2)具体性(3)以逻辑分析方法为主
30、历史研究法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分析研究课题的性质、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有关的资料条件,权衡使用历史研究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二步,史料的搜集与鉴别;第三步,对史料的分析研究。
☆
31、运用历史研究法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历史研究中的资料来源及分析鉴别(2)坚持唯物史观,正确处理历史研究中古与今、史与论以及批判、继承与创新的关系(3)研究者应该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感
32、教育比较研究的特点:(1)从比较的角度把握对象特有的规定性(2)研究对象必须具有可比较性,从而限定了研究的内容和范围(3)研究方法上以比较分析法为主(4)方法简单、生动、鲜明(5)客观性程度有待实践证明并加以检验修正。
33、教育比较研究方法的种类:根据事物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和同一性,分为同类比较研究与异类比较研究;根据比较对象历史发展和相互联系,分为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根据所有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的观点,分为定性分析比较研究与定量分析比较研究
34、教育比较研究方法的基本步骤:明确比较目标,选定比较主题;广泛收集、整理资料;对材料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
35、运用比较研究法的基本要求:1、保证可比性2、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坚持全面本质的比较(比较的是主要方面,而非次要方面)
第二篇:(自考)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整理资料
创新思维与理论整理资料
这是我考这门的时候自己整理的,希望帮助到大家。 经验分享:
1、 选择题和填空题占了将近一半的分值,如果将这些题做对90%,及格是没问题的。
2、 简答题一定要背,虽然只有三题,简答题只要背要点就行了,不用详述它。
3、 根据本人经验,论述题和案例题不要花太多时间去背它,历年考试的试卷上的论述和案例只要看一遍,背个要点,其他需要结合案例加以论述的到时候考场上临时发挥吧,把你觉得这题目相关的话统统写上去,个人感觉写的多好一点,呵呵。
4、 书要多看几遍,特别注意书上一些小字,和名人的话,还有书上的一些举例容易考到选择和填空。
5、 切记,考前一天把选择和填空,简答题过一遍,论述案例临场发挥,只要要点写对,就能拿分,然后再自由发挥一些,总能再拿几分的。
单选
1、 一切描述人类的价值、情感、宗教、历史等思想观念性的知识都属于人文科学。
2、 从一般性前提获得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方法是演绎推理。
3、 人们对鲁迅的作品和金庸的作品有不同的看法,这属于价值问题。
4、 直觉是一种自明性能力。
5、 在中世纪提出思维的简约经济原则的人是奥卡姆。
6、 要素整合法体现了思维原理中的整体性原理。P144
7、 相关联想法属于发散性思维方法。P249
8、 精炼你对境况和问题的表达属于问题解决的准备阶段。P104
9、 最适用于“头脑风暴法”的领域是商业生产领域。P315
11、传统的智商测试只测试人的分析性智能。P343
12、人们根据已知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产生出大量新思想的思维方式是发散性思维。P16
13、自然语言的三种基本功能是:情景表达、信息交际、行动指示;还有一些其他功能:如信息储藏功能、礼仪功能和美学功能等。科学研究不属于自然语言。P65
14、在所有的创新测试方法中,最为流行的是吉尔福特测试法。P345
15、在一个假言命题中,没有前件,就一定没有后件,有前件不一定有后件的逻辑关系是必要条件。P171
16、人们运用概念、判断或推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抽象性思维。P15
17、激发想象力是属于问题解决的观念阶段。P111
18、根据思维封闭或开放的标准可以将思维分为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P15
19、属于创新思维的超逻辑方法是:直觉方法、灵感方法、发挥想象力的方法。P135 20、在实践活动中,思维主体意识的培养方式包括:观察力的培养和良好心态的培养。P91
21、其性质属于或然性、扩展性的推理是归纳推理。P201
22、寻找被研究现象的充分条件或原因的方法是:剩余法。P208
23、在思维中思路开阔,随机应便,不受既定条件和规则的束缚,这属于思维的灵活性。P240
24、把问题解决的思路扩散到和问题相关的领域,给出解决问题的多样化设想的思维方法是相关联想法。P249
2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以形容灵感出现的突然性和意外性。P288
26、奥斯本在“头脑风暴法”的几个原则中特别强调的是暂缓评价。P302
27、阿基米德在公共浴池中产生灵感,其灵感激发方式是情境激发。P291
28、托伦斯创造性测试活动的第一个方面是猜疑活动测试。P348
29、召集参加头脑风暴法会议的人数是5----12人。P306 30、创新的主要特征:智能性、社会性、团队性。
31、吉尔福特认为能创新的主要方法是:发散性思维方法。
32、著名的蝴蝶效应所反映的创新思维原理是:微量效应原理。P143
33、删繁就简思维方法所体现的创新思维的两个原理是:对应原理和简单性原理。P146
34、多米诺骨牌效应反映了一个重要的创新思维方法,这就是关联思维法。P148
35、在假言命题中,有前件就一定有后件,没有前件不一定没有后件的逻辑关系是:充分条件。
36、在相互矛盾的判断之间不允许有任何居间的东西,亚里士多德这句话表达的逻辑基本规律是:排中律。P163
37、科学发现的主要思维方法是:归纳和类比。P198
38、在问题解决的情境中,能够迅速涌出许多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属于思维的流畅性。P239
39、直觉的产生往往依赖于感官。P270 40、“经济增长并不是由于资本、劳力等生产要素的增加所引起,而是由于创新所引起”,提出上述说法的学者是:熊彼特。P18
41、“李白斗酒诗百篇”所体现的灵感产生方式是:情境激发。P291
42、最为研究机构和学校认可,又被称作第二代的创新能力测试方法的是:托伦斯测试法。P347
43、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P15
44、用超越性智慧来组织协调思维对象要素的途径和思路称为创新思维方法。P129
45、按照1970年改进的田中—比奈式分布表,智商在124~139之间的智力等级属于:优。P341
46、发散性思维中的语词运算法是对表述所要解决问题的语词进行运算其中最基本的运算方式是:关键词选择。P248
47、“斯坦福—比奈量表”是1916年对比奈量表进行修订形成的,该量表的修订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特曼。P336
48、全称否定命题可以用大写字母符号表示为:SEP。P189
49、根据两个或者两类对象在部分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一种推理是:类比推理。P211 50、“见微而知著”、“春江水暖鸭先知”,这类表达捕捉事物细微差别、体察事物微妙变化的语句,体现了发散性思维的:精细敏感性。P241
51、从思维的单一维度和思维的多角度来为发散性思维分类,可以将其划分为:线性发散和立体发散。P245
52、男人和女人,这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是:全异关系。
53、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出现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P164
54、头脑风暴法的开会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小时。P306
56、特性列举法的创始人是:克劳福德。P328
57、李白是唐朝人,李白也是诗人,以此为前提,可以推出:李白是唐朝人。这个推理属于命题逻辑推理中的 联言推理分解式。P177
58、伽利略发现惯性定律的思维过程,可以看作是创新思维方法的经典案例,这种创新思维方法最典型地体现了极限思维方法。P155
59、思维具有辨别好坏、真假、对错的特征,这是指:思维的批判性。P4 60、“鹏之徙于南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这句话中所体现的创新思维方法是:极限思维法。P160 6
1、在科学实验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广泛采用的模拟法的逻辑根据是:类比。P214 6
2、最能体现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方法是:相关联想法。P249 6
3、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划界的临界点是:完全归纳推理。P201 6
4、潜意识的梦幻可以激发灵感,这种灵感的激发方式属于:内部激发。P290 6
5、属于提问法的变体的有:属性列举、关系列举、类别列举,问题例举。P248 6
6、掌握创新核心技能的基础是:具有创新品格。P56 6
7、创新思维的基础性层面是:实践能力。P74 6
9、“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所体现的创新思维原理是:对应原理。P144 7
2、把发散性思维看做是智力结构一部分的学者是吉尔福特。P345 7
3、在创新能力测试方法中,研究最广、使用最多、适用性最强的方法是:托伦斯测试法。P348 7
4、演绎推理属于:必然性推理、保真性推理。P197 7
5、复合命题的组成部分是: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P167 7
7、“哈桑借据”的故事体现的是一种:实践能力。P71 7
8、以抽象主题寻求卓越设想为特征的头脑风暴法变式是:戈登法。P320 7
9、归纳方法和类比方法类似于心理学中的发散性思维。P234
80、“智商临界说”认为,在一定的智商等级中,一个人的智商和他的创新能力的关系是正相关的。P343 8
1、最早把理性思维看作为认识的最高级别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6 8
3、人们通过使用钢笔、铅笔、毛笔、圆珠笔、鹅毛笔等各种笔之后,得出笔的本质特征是“人类制造的专门用来书写的工具”。这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P3 8
4、在发散性思维的实施技术中,有个著名的“温室培育”故事。其本质属于暂缓评价。P259 8
5、在头脑风暴的变式中,戈登法的主要特征是隐瞒目的。P320 多选
1、 按照知识分类的标准区分,创新思维方法的类型有:一般方法、特殊方法、专门方法。P135
2、 创新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智能性、社会性、团队性。P23
3、 创新思维方法中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命题、推理。P161
4、 在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中,直接调查的方式有:群体调查、体验式调查、实验调查。P109
5、 直觉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预见功能、选择功能、发现功能。P277
6、 创新人才的品格包括:强烈的好奇心和惊奇感、标新立异的胆魄、坚强的意志力、勤奋而专注地工作、独立和自信。P50
7、 按创新的领域划分,创新的类型有:科技创新、社会创新和人文创新。P25
8、 按照思维的主体区分,发散性思维有:个体发散、群体发散。P244
9、 思维的功能特征: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
10、实践能力的特征:经验特征、智慧特征、创新特征、非语言沟通特征、技能接受特征。P73
11、界定明确的问题往往是:知识性、记忆性的问题。P85
12、根据模型与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可以将模拟法分为:实质同构法,形式同构法,功能类比法。P215
13、发散性思维的基本方法:提问法,语词运算法,相关联想法。P246
14、创新思维中的重要方法:直觉、灵感、想象。P269
15、头脑风暴法的主要变式有:戈登法、635笔写法、川喜田法、特性列举法、图画刺激法、逆头脑风暴法、超级主人公法、三菱式头脑风暴法、七乘七法、片方法。P320
16、斯腾伯格认为人的智能包括:分析性智能、创造性智能、实践性智能。P343
17、人是生物界最具创造性的物种,作为个体的人,获得创造力的生理基础是:人从整体上就是生物创新的产物;人脑的认知功能具有创新潜能。P45
18、创新思维方法的基本特征:能动性、互补性、层次性、实践性。P132
19、不相容选言联结词:不是就是,要么要么,要就是要就是。P169 20、在创新产品评价矩阵中,评价创新产品的三个维度是:新颖、解决问题、精细化和综合。P354
21、创新思维的逻辑方法包括:演绎,归纳和类比。
22、信息交合法综合体现了创新思维原理中的:整体性原理、超越性原理。P145
23、直觉和灵感共有的特征是:超逻辑性、积累。P286
24、头脑风暴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发创意的技法,奥斯本将其有效性的原因归结为:群体动力学基础、竞争促进想象力、激励作用。P303
25、在思维的逻辑方法中属于或然性推理的有:归纳和类比。
26、通常,一个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发散性思维图式包括:自由发挥环节、思维形象化环节、吸收异议环节、持续努力环节、适时停止环节。P254
27、需要运用卡片的头脑风暴法变式有:635笔写法、川喜田法。P320
28、间接调查的信息来源有:自己、周边的人、网络图书馆。P106
29、23.下列描述中,本质上属于灵感状态的有:ABCDE
P280 A.顿悟 B.迷狂 C.玄览 D.感兴 E.神遇
31.下列属于创新能力测试方法的有P345
(此题答案不确定是对的) A.重案组测试法 B.沃利奇-科根测试法 C.智商测试法 D.弗拉纳根测试法 E.威廉姆斯测试法
填空题:
1、 对思维的研究经历了从哲学到心理,再到创新研究这三个阶段。P13
2、 特曼构造的斯坦福--比奈量表是用心理年龄和实足年龄的比来说明人的智力水准。P336
3、 奥斯本的检核表法在头脑风暴法的使用中,享有“创造技法之母”的美誉。P309
4、 产生创新思维,引发假说的最适宜的推理方法是类比推理。P215
5、 思维主体把事物间已有的因果关系倒置,从而实现创新的思维方法是因果逆向思维法。P153
6、 柏拉图把人获得创造激情的来源归于迷狂。P280
7、 知识的构造式定义,知识=信息+关联。P59
8、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爱因斯坦的名言。P292
9、 在中国古代思维史上产生的三大代表学派是儒家、道家和墨家。P6
10、 在发散性思维的过程中,持续努力和暂时搁置之间有一种必要的张力。P264
11、把创新思维作为一个历史的过程来看待,创新思维的本质就是在思维中不断加入异质成分。
12、知识是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精神文化财富和认识成果。
13、从认知角度对问题加以分类,问题可以分为界定明确的问题和未界定明确的问题两大类。
14、创新思维表达的主要工具是自然语言。P63
15、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有不矛盾规律、排中律和同一律。
16、用来寻找被研究现象的必要条件的方法是契合法。
17、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标志。
18、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高峰体验体现了灵感的激发机理。
19、头脑风暴的创史人是美国企业家A.F.奥斯本。
20、1905年、心理学家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这个量表称为比奈---西蒙量表。
21、联言推理可以分两种形式,它们是联言推理分解式和联言推理合成式。
22、在古希腊时代,柏拉图用迷狂说来解释灵感。
23、头脑风暴法的10个变式都是以联想的连锁反应为基本点。P320
24、“界定明确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称之为封闭性问题。P87
25、我们把思维主体所具有的一定的知识体系看作是思维主体的知识结构。
27、从众多的备选方案中搜索寻求其中优化方案的思维方法,称作收敛性思维方法。P233
29、想象是一种心理过程,是超越现实的猜测性虚构。P292
31、问题意识是对问题的一种敏感。P90
32、那些在推理中已知的命题,用来进行推理的依据,称之为推理的前提。P162
33、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一般都可以归之于开放性问题。P311
34、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所具有的本质属性。P185
35、要素整合法是创新思维原理中的整体性原理在思维方法中的体现。P144
36、智商测试项目分为言语性测试和动作性测试两大类。P339
37、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互为补充。P233
38、不完全归纳推理分为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P201 40、三段论有三个不同的词项,分别是大项、中项和小项。P194
41、扩展性推理有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两种类型。P201
42、1950年,奥斯本著书公布的一种集体式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头脑风暴法。P302
43、在是和非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逻辑科学模式的古希腊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P6
44、关联思维方法的经典方法是逻辑思维中的类比法。P148
45、“要产生一个好的设想,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大量的设想。”这称作追求数量的发散性思维实施技术。P256
46、从已知命题推导出未知命题的思维过程是推理。P162
47、英国著名哲学家休谟把命题分为两大类:事实命题和价值命题。P87
48、日本学者多湖辉在《创造性思维》一书中,曾经提出了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思考的15种创新思维技巧。P137
49、创新思维的整体性原理是事物间有机渗透和联系规律在创新思维中的体现。P141 50、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P63
51、创新思维方法是思维主体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产生的思路。P129
52、创新思维的逻辑方法中,演绎法是一切方法的基础。P161
54、头脑风暴法比较著名的变式有10种,这10种创造技法虽然名称各异、内容不同,但它们都是以联想的连锁反应为基本点。P320
26、依据笛卡尔的观点,给人以确切知识的东西,除了自明性的直觉和必然性的演绎以外,人类没有其他途径达到确实性的知识。P270 30、逻辑思维方法的基础是演绎方法。
10、“创新思维方法”和“思维方法”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关系是:真包含于关系。 7
6、“逻辑思维方法”与“超逻辑思维方法”这两个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是真包含关系。 8
2、“政治学”与“社会科学”,这两个词项间的外延关系是真包含于关系。
39、人们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以解决问题的思维称为抽象性思维。 7
1、“所有的人都是好人。”这是一个:全称肯定命题。
55、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的推理格式可以表示为((p←q)∧q)→p。P182 70、肯定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前件,就要肯定其后件。这种推理模式称为肯定前件式。P180
53、科学在近代兴起之后,古典逻辑开始关注另一种思维路线,即从个别到一般,从个别到个别,从小范围到大范围。这种推演方法叫归纳方法。P198
简答题:
1、 创新思维方法的互补性特征是什么?
: (1)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使用创新思维方法,从来都不是单一的,不管是一般的还是具体的,抽象的还是形象的,理论层面的还是技术层面的创新思维方法,都具有互补性特征。
(2)思维主体运用创新思维方法,是各种创新思维方法的交替使用。在演绎过程中有归纳,在归纳过程中有演绎,在发散性思维方法中必然要使用收敛性思维,而在收敛性思维中也要用到发散性思维。
2、 托伦斯创造性思维测试法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1)猜疑活动测试
(2)语言表达测试 (3)产品改良活动测试 (4)列举非凡用途活动测试 (5)图形测试
3、 简述创新思维中问题与论题的关系。P84 答:区别:(1)概念的着重点不同(2)处理方式不同
关系:(1)所有的论题本质上都属于问题(2)问题和论题互相渗透
4、 科学语言和创新思维有什么关系?P68 答:(1)创新思维促进了科学语言的产生
(2)科学术语,科学公式和科学图表的形成是创新思维的结果
5、 如何培养问题意识?P91 答:(1)在实践中培养问题意识。
(2)观察力的培养:养成依靠观察接受信息的良好习惯;用观察力测试的方法提醒自己;注意保持观察的灵活性
(3)良好心态的培养:质疑和改良的认知态度;对暗示和机遇的心理敏感;乐于寻求因果联系的求知欲望
6、 三段论推理遵循的规则有哪些?P195 答:(1)中项的两次出现至少有一次是周延性的
(2)如果一个项在前提中不周延,则它在结论中也不周延
(3)如果结论是肯定的,则前提都是肯定的
(4)如果结论是否定的,则前提有且仅有一个是否定的
总之,各规则各施其职,都是对三段论的某一方面进行限定,这几条规则与三段论的有效性并没有直接关联。
7、 简述创新能力测试的作用和限度。 答:作用:(1)创新能力测试是社会的需要;
(2)创新测试方法一法二用,即是测试人才的创新能力方法,也是训练人才的创新能力的训练方法。
限度:(1)任何创新测试方法都是充满了挑战的,创新测试和创新一样充满了模糊和不确定性,不存在得到一致确认的创造力理论,也不存在所有人都满意的创新测试方法
(2)完美和终点是没有的,但我们还是必须探索,这本身就是一种超越
8、 创新思维与公共关系活动的关系是什么?
答:(1)公共关系活动以创新思维理论为基础,是创新思维的具体应用。
(2)创新思维贯穿公共关系活动的全过程和各种类型。
(3)创新思维涉及公共关系策划的各要素
9、 创新思维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答:(1)认知和实践之间的中介
(2)产生新观念新发现的工具
(3)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启示功能 (4)对客观事物发展进程的适应、控制和引导功能
10、 发散性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联系:(1)归纳方法和类比方法,类似于心理学中的发散性思维,提出假说、推测或方案。
(2)演绎方法类似于收敛性思维,给出假说或猜测来进行分析和推断。
区别:(1)在逻辑思维中,同样的已知条件推出的是一个假说,而发散性思维中,同样的已知条件获得的是多个假说。
(2)逻辑思维方法,尤其是演绎法,从前提到结论的思维过程是封闭性的,结论包含在前提所断定的范围之中;而发散性思维,从前提到结论的思维过程则是开放的,结论所断定的已远远不止前提中所断定的范围。
11、 想象的含义及其特征是什么?
答:含义:想象是一种心理过程,它是头脑中已有表象经过结合和改造产生新表象的心理活动。
特征:(1)形象性(2)超现实性(3)自由灵活性(4)想象的多元性(5)现实转换的可能性
12、假说有哪些评价标准?
答:(1)该假说和已经建立的科学假说是相容的
(2)假说的预见能力和解释能力 (3)假说的简洁性
13、简述创新思维及其本质。
答:(1)创新思维是一种超越性智慧,它表现为思维的跳跃,它是在人的思考中实现超越。其含义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创新思维寻求思维的跳跃;创新思维是一种能动思维模式的选择。 (2)创新思维的本质:创新思维的本质就是在思维中不断地加入异质成分。
14、简述直觉的内涵及其要点。
答:直觉是指思维主体不受某种固定的思维规则制约,直接地领悟客观事物本质及其关系的思维方法。
要点:
(1)直觉省略了思维的中间过程;(2)直觉的产生往往依赖于感官;(3)直觉是一种自明性能力。
15、“问题”这个概念有哪几个相关因素?
答:(1)问题是一个认知客体,人是问题的认知主体
(2)问题是对事态的一种不满 (3)人在问题面前常常需要有所作为
16、简述信息交合法的步骤 答:(1)确定坐标原点
(2)确定子类
(3)连接不同的信息坐标点
(4)从产生的这些新信息中,选择合适的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17、简述创新思维与自然语言的关系。
答:(1)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中蕴涵的内容
(2)对自然语言的敏感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先决条件
(3)自然语言的转换生成是实现创新的重要前提
18、简述创新思维方法的基本特征。
答:(1)能动性(2)互补性(3)层次性(4)实践性。
19、常见的思维基本类型有哪几种? 答:(1)形象性思维和抽象性思维
(2)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3)常规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4)直觉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
20、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观念评价的要点有哪些? 答:(1)弄出主意的细节
(2)找出主意中的缺陷和困难 (3)完善问题解决的主意
21、发散性思维具有哪些特点?
答:(1)思维的流畅性
(2)思维的灵活性
(3)思维的精细敏感性
(4)思维的独创性
22、问题意识是对问题的一种敏感,它建立在良好心态的基础上,那么,这种良好心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P93
答:(1)质疑和改良的认知态度;
(2)对暗示和机遇的心理敏感; (3)乐于寻求因果联系的求知欲望
23、什么是假说?在科学研究中,假说有哪些作用?
答:假说:在形成科学理论的过程中,开始构建理论雏形阶段的设想。
作用:
(1)是形成科学理论、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阶段 (2)假说是科学分类的依据
24.根据智商临界说,智商和创新能力之间有何关系?
答:(1)创新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智商基础之上,能够产生创新的人至少需要中等以上的智商。
(2)到了中上以上的智商水准,其创新能力和智商之间就没有正相关,一个智力上等的人,也许就不具有创造力;而一个智力中等的人,他完全有可能比那些智商水准高的人更富于创造力。
论述题:
1、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创新思维的核心技能。P53 答:(1)增长知识和见识的能力
(2)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 (3)直觉、想象和灵感思维能力
2、 结合实例论述想象的内涵以及想象在创新中的作用。P298
答:想象是一种心理过程,它是头脑中已有表象经过结合和改造产生新表象的心理活动。是超越现实的猜测性虚构。 作用:
想象在创新中的作用: 1)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我们这个世界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是由人的自由想象力所决定的。想象力扩展我们创新空间,让我们得以自由翱翔的翅膀。
2)想象是获得新概念、新理论、新发现的源泉。想象可以把毫不相干的对象联系起来,拼接为新的事物;也可以把已有的知识予以虚构式地加工,形成新的形象;想象还可以在许、虚拟式的新形象的条件下,构想假说的理论和假说的方法。这些虚拟式的构想往往是创新成果的前兆。
3)想象是直觉和灵感产生的心理条件。直觉和灵感的产生,一般都以想象作为重要的心理条件。
3、 结合实践经验论述智商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P343
答:在关于智商和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理论中,影响最大的是智商临界说。一个人的智商和他的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分为两种情形,在一定的智商等级中,智商和他的创新能力是有正相关的,但就各个等级的智商总体来看智商和创造力的关系,则没有这种正相关。
(1)创新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智商基础之上,能够产生创新的人至少需要中等以上的智商。
(2)到了中上以上的智商水准,其创新能力和智商之间就没有正相关,一个智力上等的人,也许就不具有创造力;而一个智力中等的人,他完全有可能比那些智商水准高的人更富于创造力。
4、 头脑风暴法有哪几项基本原则?奥斯本强调其中哪一项原则是最重要的?为什么?P305 答:基本原则:(1)延迟评判(2)自由联盟(3)数量产生质量(4)搭便车
强调延迟评判最重要。
因为头脑风暴法的成功关键在于建立一个良好积极的环境,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一有人提出办法来大家就评头论足、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做法,必然会干扰和破坏提出新设想的有利环境和气氛,甚至会引起一种反作用。而暂时不加评论,不作评判,则能给人一种支持,一种鼓励。奥斯本指出,当一些设想刚刚产生的时候你就运用智能加以十分仔细地研究,这是不妥当的,因为它有碍于我们进行创造性思维。因此,会议要严格遵循延迟评判的原则。
5、 试论述发散性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联系与区别。P233 答:联系:(1)归纳方法和类比方法,类似于心理学中的发散性思维,提出假说、推测或方案。
(2)演绎方法类似于收敛性思维,给出假说或猜测来进行分析和推断。
区别:(1)在逻辑思维中,同样的已知条件推出的是一个假说,而发散性思维中,同样的已知条件获得的是多个假说。
(2)逻辑思维方法,尤其是演绎法,从前提到结论的思维过程是封闭性的,结论包含在前提所断定的范围之中;而发散性思维,从前提到结论的思维过程则是开放的,结论所断定的已远远不止前提中所断定的范围。
6、 直觉有哪些基本特征?谈谈直觉在创新思维中发挥的作用,并举例说明。P277 答:基本特征:
(1)超逻辑性(2)不确定性(3)经验性(4)快速性(5)积累性 作用:
(1)预见功能(2)选择功能(3)发现功能
7、 试论述灵感与直觉的区别与联系。 P286 答:联系:(1)直觉与灵感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是类似的
(2)直觉与灵感都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3)直觉与灵感都是超越逻辑的思维方法
区别:(1)直觉是思维的直接活动,灵感是一种神秘的意识状态
(2)直觉的出现表现为快速,灵感的出现则主要表现为突然和意外
(3)直觉往往出现在最初的猜想之中,灵感则往往是问题解决终端将要出现的征兆
8、 结合实际论述思维得以发散的基础。 P235 答:(1)人的大脑机制具有发散功能
(2)我们面对着一个无限可能性的世界
(3)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9、 结合实际,论述头脑风暴法的基本原则。 P303
答:(1)延迟评判(2)自由联盟(3)数量产生质量(4)搭便车
第三篇:基层远程教育站点台账资料整理要求
各远程教育站点的台帐资料整理分类总体上按“管”(站点管理和维护)、“学”(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用”(学用结合以学促用的情况和成效)进行分卷,卷内资料内容及分类不作统一规定,但以下内容必须有相关资料反映,其他内容由各村结合实际自行收集整理:
一、站点的管理和维护卷
1.落实站点设备管理和维护责任。 2.远程教育年度工作计划和小结。
3.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管理制度、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管理人员工作职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教学培训制度、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信息反馈制度。详见《远程教育情况综合记载簿》。除按要求张贴上墙外,台账中也须有反映。
4.参加区、镇管理员培训的情况(如培训通知、教材和记录等)。
5.区、镇对远程教育站点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的各类报表,如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基本情况一览表、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管理员基本情况一览表、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教学辅导员情况一览表等。在上次培训中已印发,请各镇街负责指导完善。
二、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1.建立党员学习日、群众开放日的制度,上墙并进入台账。 2.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小组名单。
3.市远程办定期下发的节目单,可从泰州党建网上下载打印。
4.区远程办下发的收看空中课堂的通知。 5.各村结合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节目预告单。 6.学习情况记载。
三、学用结合以学促用的情况和效果
1.市、区远程办下发的一系列依托远程教育网络开展的工作,如助推“一村一品”、村官大学生培养计划、农村党员和农民工创业培训工作的通知、统计表、报名表、学习计划等。
2.结合群众需求开展特色化和个性化教学的情况。 3.远程教育学用情况调查反馈。 4.远程教育学用典型事迹材料。
除整理纸质资料和相关图片资料外,各站点还需对近期下载的课件进行整理,包括崔学选先进事迹、全市农村党员和农民工创业就业培训课件等不能缺少。并做到整理及时、分类规范、内容充实。机内空间不够存放的要及时通过其他途径保存。
各镇街的台账资料原则上按上次培训时下发的目录整理,重点反映对基层站点的指导、管理、培训、督查以及提高学用实效、培植学用典型的情况。
第四篇:课题研究过程中怎样收集和整理资料
吉林省东丰县三合中学 王纪娟
一、课题资料的内容
课题资料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全部资料,是科研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地记载了一个课题从策划、立项、研究到最后结题的全过程。它不仅是课题成果的佐证材料,课题验收的重要依据,更是开展科研工作的保证。从目前中小学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基本情况看,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六方面资料:
1.基础性资料:此类资料涉及课题研究的前期调查、假设、课题论证、最终选定等,是反映课题研究基本情况的资料。
这种基础性资料主要包括:
(1)课题申报表和评审议定书。
(2)课题立项通知书。
(3)课题实验教师基本情况调查表,如学历、专业、教龄、教学水平、已取得的教研成果、研究专长等。
(4)课题实验研究对象登记表及名册,包括实验对象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家庭成员、家庭住址、父母职业、个人兴趣、爱好、性格、文化程度等。
(5)教育科研各项规章制度。
(6)课题开题论证报告和课题研究的方案(包括方案的修改稿)。
(7)课题研究运作的各种审批手续。
(8)各种调研问卷、实验记录资料。
(9)研究对象和参照对象研究前、研究中、研究后的智力、能力、知识等方面的检测或调查资料。
(10)专家的论证材料和鉴定意见(开题、中期、结题三阶段)。
(11)课题研究各阶段查阅和学习的文献资料目录。
2.计划性资料:此类资料涉及课题研究的整体设计与部署,是整个课题实施的蓝图,对课题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包括课题研究各阶段所形成的各类计划方案,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主要设想和调整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来讲是指:
(1)课题研究的总体设计与实施方案。 (2)子课题的研究方案。 (3)课题组个人的研究计划。 (4)研究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计划。 (5)各课题研究计划。
3.过程性资料:它是课题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资料,也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关键性资料。这些资料比较繁杂,重在随时随地地搜集、积累与整理,特别要注意研究过程中的原始数据与资料。
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1)各学年课题研究进展报告。
(2)每一阶段重要的活动记录材料或阶段成果记录(包括研讨、交流、展示、发表或社会反响方面的内容)。
(3)中期总结报告或检查材料(对研究过程进行阶段回顾和总结的各种情况记录)。
(4)有关领导、专家及上级教育科研人员的咨询活动记录、听课记录等。
(5)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对象的全部观察记录、调查材料、测验统计等。
(6)研究全程中各阶段的教学设计、研究方法设计、检测评价试卷、问卷及检测所得的一些数据资料。
(7)研究中异常情况、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的记录。
(8)典型实验课纪实、教案、课后分析研究记录。
(9)参与课题研究人员的记录、随笔。
(10)研究过程中自制和引进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电教软件及其他教学材料。
(11)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活动的文字、照片、录像、光碟、录音等记录资料。
(12)研究过程的大事记。
4.专题性资料:专题性资料是课题研究过程中,围绕一些事关整个课题运作而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所形成的资料,它对课题的延伸、拓展与深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内容包括:
(1)专题学习材料,包括学习资料的原件、读书笔记和文献综述等。
(2)专题讲座材料,包括主讲人的讲稿或录音、讲座中互动式交流的谈话记录等。
(3)专题研讨会材料,包括研讨会会议议程、讲话人的发言稿、研讨课的教案、研讨交流的记录、研讨会会议纪要等。
(4)学生的专题性作业。
5.效果性资料:效果性资料主要是对课题实施的阶段性、终结性评估时得到相应的资料,这是形成最终成果的主要资料。
主要包括:
(1)研究对象个体或群体变化的资料,如成绩考核、心理测试、有关素质和态度的检测统计分析。
(2)有价值的学生作品、奖状等文字材料的原本或复本,音像制品或实物制作。
(3)社会各界(包括专家、教师、教育行政领导、家长、学生、新闻界)对课题研究的直接或间接的评价。
6.成果性资料:或者叫总结性资料,涉及课题实施的各个阶段与课题研究结束的各类总结,对课题终端成果的形成具有直接意义。
主要包括:
(1)课题研究报告。
(2)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3)课题研究各阶段形成的阶段研究成果,包括调查报告、论文、经验总结、专著等。
(4)其他物化成果,包括教案、文集、课件、音像制品等。
(5)研究阶段或最终研究成果的获奖材料、证书、作品等。
(6)课题实验教师发表、交流、获奖的文章。
(7)在报刊上发表过的有关研究内容的论文、简讯(包括他人对本课题的有关评价)。
(8)申请验收报告。
(9)课题验收鉴定书。
(10)成果推广应用材料等。
课题资料中有了这些材料,不仅使文档丰富而有质量,同时,它还可以使课题实验者对各个研究项目有细致的了解和把握,防止课题研究者将研究流于形式,为督促与检查提供了事实依据。
二、课题资料怎样收集和整理
课题研究过程中,资料的占有量及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决定了课题研究成果的质量。因此,全面的收集、整理和保存课题研究资料,是课题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首先,要明确课题资料的分类方法,按类别进行收集、整理、保持。
在进行课题研究时,收集资料要有目的性,寻找自己最需要的内容,整理资料要耐心细致,把收集到的资料放在相应的类别中,按日期作好顺序编号。最好准备个笔记本,先把类别写出来,然后把手中已有的资料,按类别编写在相应的目录下面,以后每增加一份资料,就在相应的内容上补充写明白。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直接装在专门的档案盒中,在盒盖上写出标记名称,每个档案盒中做一个小目录,这样打开盒盖就知道里边都装了哪些内容。没有档案盒也不要紧,可以把资料分好类放在不同的纸袋里,简易的方便袋里也行,方法是相同的。当你明白了上面的内容之后,你就懂得了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就知道该怎样去做了。
在所有的资料中,有些是现成的资料,如实验方案、立项报告、审批表、实验课教案、学生有关作业、学科研究课活动记录、参加学术会议及收获、学生比赛获奖情况等。大部分资料是要自己按要求书写的。写的时候要按照课题研究所需要的内容去补充,自己不会写或写不好的方面,也可以到网络上面去查找,但一定要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使内容完整,符合实际,切实可行。
其次,课题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贵在坚持。
课题研究一般都包括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研究阶段和结题验收阶段,一般情况下要进行三年时间,有时还要更长时间才能结题。这样时间一长,刚开始的热情就会减弱,就会产生惰性:反正没来验收,“赶趟”,等到时候再收集、整理也不迟。这样一来,等到验收的时候,就会手忙脚乱,缺东少西。所以,日常坚持是很重要的。其实,收集资料的过程同时也是整理资料的过程。在学校工作中,每学期初都要写一份工作计划,每学期期末都要写一份工作总结。课题研究的计划和总结与日常教学相比,内容可长可短,也不必写的太拔高,不需要写太多表扬自己的话。我们可以直截了当地写清楚这学期自己计划完成几件事,大约在什么时间完成,以什么方式完成,到期末时对照一下,完成了多少,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没有完成的部分分析一下原因,可以考虑转到下一学期继续执行,还是取消这个计划,重新考虑新的计划。这样一想,你就会很轻松、很愉快。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做着教学研究的工作。我们可以把每个学期所做的具体的工作,都用一定的文字记录下来,归类到自己的课题研究中。如日常教案、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教导处安排的各类教学活动、学生作业、试卷及卷面分析等。这样,我们的研究就可以变得内容充实,变得科学严谨。在这样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研究就会信心百倍。在课题验收之前,我们再把手中资料整理一遍,做一个详细的目录以便检查,自己也可以查漏补缺,使课题顺利结题。
最后,结合我自己的做法,谈一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在你的身边最好准备三个本:
第一个本是教研活动记录本。把每一次参加教研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都记录清楚,把要解决的问题依次列出来,然后逐步解决,把解决方案和结果形成文字资料保存。
第二个本是听课笔记本。记录自己在本校和校外所听到的所有同学科的各种课题、课型,包括所发的教学简案、所做的课件模式等。这些是自己日常教学的参考资料。每次听完课后,最好都能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进行个案修补,把优点采纳进来,不足进行修订。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种喜欢记录自己教学思想的好习惯。到自己讲课时,你的手中就会拥有很多资料。在选择课题、课型、设计教学过程时就会得心应手。
第三个本是教学摘录、心得体会本。我们做教师的,每天都会看一些教学参考资料,里边也会有很多精彩的片段,我们把它摘录下来,经常翻阅。每看一遍就会有新的感悟、新的体会,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更会产生和激荡出一种新的思想。把这些鲜活、生动的资料记录下来,等到我们日后写论文的时候,写教学反思、经验材料的时候,或者参加教学竞赛的时候,就会用到。这样,我们的教学也会不断进步,日益成熟。
我相信大家都是有心人,都是喜欢思考的教师。细心、恒心加耐心就等于成功。相信大家会做得更好,也会坚持得更好!
第五篇: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研究资料整理.doc
《从知识启蒙到文化传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双语教学”发展纪实》: 如果失去了民族语言这个载体,民族文化势将成为无根之水。
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任何一个民族,如果一旦失去了自己的语言文化的根,那么这一民族的文化传统特色将很快消失。语言是文化的声音,文化是语言。
《当代多民族社区族群关系模式探析——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李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1年第3期总第99期:
笔者发现,经过互动与认同后的族群关系呈现出独特的多维族群关系模式:多种文化并行 多个族群共存,没有出现一种族群及其文化统治乃至于消灭另一种族群与文化的同化现象,而是一种多族群、多元文化的共生与和谐;各个族群间虽然也有竞争和冲突,但却并没有形成不平等的等级制。
由于汉文化具备了土家族、苗族的共享性,传播关系的多重性、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传播方式的多层次交互性,使得土家族、苗族文化受到强势汉文化的浸染,广泛接受汉文化,主动采用汉文化,实现文化增值。
《土家歌谣与土家族的形象建构》龚芳敏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1卷 第3期 2010年6月:
对一个民族来说,形象有两个层面,其一是在他者心目中的形象,即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总体印象 其二是自我形象,即自己将自己想象 理解并期待他人认同的那种形象。
《土家族摆手舞研究述评》向丽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他(巫瑞书)认为土家族“摆手舞”活动的民俗价值在于祖先崇拜,祈求丰收,充满农耕风情;其文化学价值在于它集艺术文化、民俗文化、农业文化于一炉,又融诗、歌舞、“戏”于一体,含宗教文化、稻作文化于其内,是我国南方“蛮夷”文化的瑰宝。[16]萧洪恩认为摆手舞的文化意蕴体现在“天、树、土、鬼”四个方面[17].。(还有学者认为)认为摆手舞的文化意象应是祭祀怡神的巫舞,显现出原始“拟兽舞”的遗韵和原始武舞的演化留存,反映了人类祖先普遍关心的生存与繁衍的两大主题[18] 杨聪林从教育功能的角度分析了摆手舞的文化传承与智力开发功能、道德教育功能、强身健体与休闲娱乐功能,强调了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继承和推广民族舞蹈的重要性和可行性。[19]摆手舞是以娱神为目的的祭祀舞蹈,黄兆雪认为土家人在舞蹈过程中不仅主观心理上达到了娱神的目的,还体现了娱人的作用。【20】
杨亭认为土家族摆手舞具有“酒神”精神,其意义不在于简单的复写人们的行为动态,而是表现内心的意蕴。舞蹈的节奏、动律和神韵所构成的意境反映了土家族的生活方式、心理情感及审美情趣。[21]彭曲则认为摆手舞在踢踏摆手、蹁跹进退中展现了土家族浓厚的民族礼俗精神[22]
[16]巫瑞书.湘、鄂、渝、黔边界“摆手”活动的文化学价值——土家“摆手”研究之四[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4).
[17]萧洪恩.摆手舞的源起及文化内涵初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6(1).
[18]陈东.土家族摆手舞中的原始文化意象[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2).
[19]杨聪林.从土家族“摆手舞”看少数民族舞蹈的教育功能[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8(4).
[20]黄兆雪.摆手舞的社会功能发展趋势[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6).
[21]杨亭. 酒神精神在土家族摆手舞中的魔咒表象[J].四川戏剧,2008(1).
[22]彭曲. 踢踏摆手 蹁跹进退——略探土家族摆手舞蹈的礼俗精神. [J].重庆社会科学,2007(3)
《土家族茅古斯舞的原是崇拜意识与美学意蕴》张伟 四川体育科学 2011 年3 月第1 期土家族茅古斯舞,同时被我国舞蹈界和戏剧界专家认定为中国舞蹈、戏剧的最远源头和活化石。从其服饰、道具到其表演形式、表演内容,茅古斯真实地反映了父系社会初期至五代时期土家人的渔猎、农耕生产生活及婚姻习俗状况。解读其表象背后蕴含的自然、图腾、祖神、生殖崇拜等上古时期遗存的宗教信仰符号及美学意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一承载厚重的艺术形式的深层内涵。
演出自始至终模仿古人的粗犷仪态,曲膝抖身、碎步进退、左右跳摆、摇头抖肩,全身茅草唰唰作响,头上五条大辫子左右不停摆动。表演者讲土家语,唱土家歌,融歌、舞、话为一体。
从宗教学的角度来考察,茅古斯保留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神崇拜等上古时期遗存的种种精神符号,其强烈的原始崇拜意识蕴含在茅古斯表演过程的始终。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廪君死后灵魂化为白虎升天,从此土家族便以白虎为祖神,时时处处不忘敬奉。这可能是土家族对于白虎由自然崇拜向图腾崇拜转化的最早记载。湘西土家族最敬重的祖先“八部大神”,被认为是喝虎奶长大的,与虎有血缘关系。
歌舞被土家先人看做是通神、降神的手段。为了祭祀祖先、祈求丰收、迎吉纳祥、人畜兴旺,人们每年必跳茅古斯舞。通过模拟祖先生前的歌舞神态达到像神、似神的效果。茅古斯舞蹈正是采用了土家族人凭借茅古斯所具备的像神、降神、赐福、扫邪等祭祀功能,在表演祭奉祖神时,以黄龙缠腰、转身团圆手、扫进扫出等原始模拟动作组合,达到愉悦祖神的效果,表达土家人对神灵的敬仰与崇拜。
茅古斯舞的美学意蕴:原始古朴美、野性粗拙美、虔诚崇高美、真实诙谐美,茅古斯舞中的狩猎舞是土家族原始狩猎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土家族先民用舞蹈动作对原始狩猎生活的艺术表现。
综上所述,茅古斯舞从其表演服饰到表演内容、表演形式,均反映了土家先民生产、生活、婚俗等的社会变迁情况。强烈的宗教崇拜意识是其形成的动因和思想基础,也是整个茅古斯表演的灵魂。而表演形式和强烈的宗教崇拜意识又是形成茅古斯舞独特美学意蕴的成因所在。
《土家族跳丧舞研究》曹可环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土家族用“跳丧”这种方式来缅怀死去的长辈,表现了原始生命意识在特定情景中的独特传递,从本质上是对生命的一种赞礼。
丧鼓舞又称“跳丧鼓”、“绕棺”、丧堂孝歌舞”、“跳撒尔嗬”等,土家族人俗称之为“跳丧”,而“撒尔嗬”、“三爷儿嗬”、“打丧鼓”、“跳年”等等则是跳丧舞的别称。作为古老的土家族原始舞蹈遗存,流传在鄂西清江流域巴东、长阳土家族的一种丧事中的仪式活动里,见诸改革开放之后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中。
跳丧的风格特点在各地基本是一致的。表现在舞蹈体态上的“含胸、拔背、屈膝”和动律上的“颤、摆、摇、晃、悠”的动作特征上。舞蹈动律为手脚同边,动作古朴、优美。舞蹈动作配合上是讲究整体美,二人在舞动中,虽距离暂时拉开,但也要有藕断丝连之感,好像似一根无形的绳缚在一起,相互不断交流绞缠。所以,舞蹈时要时时不忘“拢、靠、擦、绕、闪、挪、让”七字。艺决说“杨柳开,开杨柳,肩靠肩来手挽手”;“会跳丧的肩靠肩,不会跳的跑圈圈”等。跳丧舞讲求整体美,时时不忘脚方手圆、遵循“脚下要踩升子底,手上挽的链子扣”。在动律上突出一个“颤”字,“寓颤于摇、寓颤于摆、寓颤于悠、寓颤于晃、寓颤于行进中,寓颤于跳跃里”,从而构成了跳丧歌舞的主体风格。
这种至今保存着古代土家族生活民俗遗风的传统丧舞,对土家族的丧葬生活民俗可谓 是最恰当的写照和传承。清代土家族诗人彭秋潭在竹枝词中写道:“谁家开路添新鬼,一夜丧鼓到天明。”深山存古韵,丧鼓延遗风。丧鼓舞强烈地表现出豁达乐观,不屈不挠的一 个“饿死也要跳三年”的土家民族之魂。
土家人与众不同的生死观:既然老人去世是“福”,是新生命转换的开始,那么就是喜庆之事,俗称白喜事。因而虽是生离死别之哀,但哀而不伤,照样可以张扬情感欲望。弥补丧亲之痛的最好途径就是激励氏族繁衍,产生新生命,而男欢女爱则是生产生命、繁衍氏族的必由之路。
作为古老的丧事舞蹈形式,跳丧完成了原始生命意义的独特传递,是一个山区民族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的执着乐观和追求,这便是神奇的“撒尔嗬”令人着迷而刮目相看的独特文化内核。
《土家族舞蹈的民俗文化特征》陈廷亮 ,陈奥琳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7月 第33卷 第4期:
我国著名舞蹈史学家孙景琛先生曾说过: “艺术——包括舞蹈在内,都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认识现实 反映现实的特殊形式 生活是舞蹈的唯一源泉,舞蹈则是生活的反应同时又反作用于生活。”[1]
土家人跳摆手舞的场面十分壮观 规模宏大,正如清代同治年间永顺县土家族文人彭司铎 竹枝词所云: “福石城中锦做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3] 79关于摆手舞的历史在湘西地区的有关县志中有明确的记载:“清光绪 龙山县志 载: 土民赛故土司神,旧有堂,曰摆手堂,供土司某神位,陈牲醴至期,既夕群男女并入酬毕,披五花被锦帕首,击鼓鸣钲,跳舞唱歌,竟数夕乃止,其间或正月或三月或五月不等,歌时男女相携,翩跹进退,故谓之摆手 ”[4]
(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性格)
1、勤劳、团结、勇敢的民族精神:土家族人天性劲勇,体魄健壮;履险如夷,捷足如飞;渔猎牧耕,不畏风霜,不避雨雷,骁勇异常 为人淳谦朴实,忠厚善良;交朋结友,重情重义;磊落光明,守信自约;生活崇俭朴,鄙视淫逸奢侈,贵名节如生命,热情大方。
2、积极乐观的民族性格
它(土家族舞蹈)反映了土家先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心理结构和思维能力,至今仍作为历史遗存和变异了的宗教意识形态[14],或多或少影响着许多土家山民的意识心态和价值取向,其生活习俗和社会性风尚中烙有深刻的印记。体现出自然崇拜、生殖崇拜
土家族舞蹈体现土家族物质和语言文化特征第一,从物质文化看,土家族舞蹈体现了土家族民俗文化,同时也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第二,从语言上看,土家族舞蹈的表演体现出土家族自己的语言 土家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土家语支。第三,土家族舞蹈的表演在动态中进行传承,特定的环境 气氛(包括非节日的欢聚场合)激发着所有在场者都投入舞蹈的活动,热烈的鼓乐,精彩的表演,欢呼助兴的观众,交织成令人陶醉的景象,无异于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 在这种特定的场景中,表演者的舞蹈形象即刻成为所有在场的心象,深深地印入人们的脑海,不论是当时,还是以后的表演中,这些心象都会鼓动人们去模拟与再创造。
土家族舞蹈的民俗文化特征是土家族精神文化的再现,其舞蹈符合人们审美趣味 价值观念 宗教观念和思维方式。探索其民俗文化特征对土家族舞蹈的承传、创作和发展都大有裨益。
[1] 孙景琛 舞蹈艺术浅谈[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 彭南均 溪州土家族文人竹枝词注释[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
社2008
[4] 龙山县志:卷十一 .风俗[M]光绪戊寅年刻本
14]彭 曲 土家族民间遗存舞蹈巫文化研究——土家族民间遗存舞蹈形象调查与研究之二[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1)
《湘西土家族丧葬礼仪文化研究》李 岑 高校讲坛(科技信息) 2010年第11期:
土家族丧葬习俗的主要伦理依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灵魂不死的宇宙观 二是独特的生死哲学观 三是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四是传统的伦理观
综上所述,丧歌是土家族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它, 可以窥探土家人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进行更深入的探讨研究。从治丧这个活动来展现土家人独特的情感天地 ,由点及面地体现土家人壮大氏族 、繁衍生命的渴求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也借此追忆哀思先辈 传统道德律例贯穿始终。这些看似高深的内涵又通过丧歌的形式来获得充分表达,淋漓尽致地将土家族的精神、文化、生活唱了出来,对展示民族魅力作出无法磨灭的贡献,所以在喧嚣纷杂的现代社会,仍特立独行而不被湮没,体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土家丧葬活动是喧闹的,是原始朴素的,是超脱于现代我们之外的,然而我们却清晰地听到了土家人于恶劣自然条件下不屈不挠,执着奋进的振聋发聩的呐喊。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一体化路径选择》马惠兰,陈茂荣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7月 第31卷第4期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辩证关系1.矛盾性和斗争性。民族认同强调个体对有着共同民族语言、宗教、习俗,甚至共同血统、神话起源的历史记忆和心理上的身份认同,具有族群性等特征;而国家认同强调公民对国家的忠诚,国家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履行相应的基本义务,实质上是一种政治认同,具有政治性等特征。2.同一性和统一性。承认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矛盾性和斗争性,并不否认两者具有同一性和统一性,并且能够整合起来。。。。。。。虽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属于不同层次的认同,但作为既定国家的公民身份是明确的,而基于此强化民族认同并不妨碍国家的统一,除非借民族认同而走向极端民族主义、蓄意破坏国防、分裂国家。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民族认同的“向心力”可以增强国家认同的“凝聚力”。 可见,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一对矛盾体。矛盾双方既斗争又同一,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因此,在尊重各个民族的“异质性”时,走向“一体化”是最理想的选择。这里的“一体化”是在保持各个民族的独特属性和保护民族文化、习俗、宗教的前提下,维护国家的统
一、主权的独立和领土的完整,认可国家的基本制度、主流思想文化和核心价值,各个民族形成真正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共同为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一体化的路径1.强化基层政府职能,调控民族关系。
2、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3.引导、整合民族意识。所谓民族意识,“概括说来,就是综合反映和认识民族生存、交往和发展及其特点的一种社会意识”【14。只有尊重民族文化传统,并发扬民族文化精髓,方能保持民族的特有属性和优秀传统,激发民族文化的闪光点,丰富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56个民族及其先民,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共同的历史、文化和不可分割的整体利益,具有整体的认同,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体”。
4.尊重和发展各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民族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民族文化滋养着民族的特有性格,为培养良好的民族性提供精神食粮。赫尔德曾指出:“各民族应当珍惜其民族文化——其语言、文学、历史的习惯与传统——因为这可以增强民族的性格。”【l6副从族群认同到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发展过程中,文化认同是沟通彼此的桥梁。由于各个民族的独特民族性和发展的差异性,导致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从而赋予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民族
文化是构成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文明如同民族文化一样也具有多样性。尊重世界的多样性,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是维护和谐世界的重要前提。
[14]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lli.
[16】海斯.现代民族主义演进史【M].帕米尔,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6
《全球一体化与民族文化个性》丁永祥2007北京师范大学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论文集文艺:
全球化带来的问题不是个别产品的趋同,而是把本来形式多样的文化用经济的手段,粗暴地统一为一种文化。即某种强势文化同化、吃掉了其它文化。客观地说,全球化实际上就是文化的西方化,即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吞噬其它民族文化。西方文化以强大的经济为武器,不断地侵蚀、吞并、同化着其它弱势文化。“由于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方面的巨大悬殊,全球化展现为一种‘单边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新的世界经济秩序及政治秩序格局,对欠发达国家造成巨大冲击,使之成为被同化的对象,而不是彼此之间在对等的基础上互相同化、互相融合。”[1]„
从接受的角度讲,人类的精神需要也是多样的。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消费者,他们的种 族、文化教养、人生阅历、心理积淀不同,其文化需要的口味、兴趣也大相径庭。面对趣味 各异的芸芸众生,社会只提供一种文化,那必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全球一体化所带来的文化单一性,违背了接受的规律,它带来的将是人们精神的贫乏和群众的不满。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应该用它所属的价值体系来评价。”[2] 正是因为有了各民族多样的文化,世界才成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联合国当今高度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看到了文化多样性对人类的意义。联合国《伊斯坦布尔宣言》特别强调了文化遗产对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每一个民族和群体保护了自己本土文化的独特性,也就是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一份贡献。多样的文化是在长久的历史中创造出来的,重视历史,珍爱文化遗产,就是维护文化多样性的最好方法。
“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因文明的不同而不同。”【3】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的交往也如同其他领域一样日趋频繁和密切。文化的交流、文化的特色和差异性,将是我们在全球化时代文明与文化的多样性中建构起文化间相互认同、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民族文化观的根基。”[4]
文化产业在当代的经济中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大,人们再也不能无视它的地位。在当今的世界,文化已不再是单纯的自我享受的精神对象,而是关乎到民族经济利益和物质生存的重要资源。如今的发达国家都在拼命地发展他们的文化产业。
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张扬民族文化个性、提高民族文化创造力,不仅关乎民族的自尊、自信,更关系到民族的生存大计。
[1]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2]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第2版,第203页。
3版,第8页。
问题》2006年
《稳固的多元一体化是民族文化发展并走向辉煌的前提》刘士儒 民族文化理论与实践: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以其
独特的魅力,不仅大大丰富着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而且激励着人们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无限追求。
逆境显真情,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积淀的少数民族文化在这个时期突显了对中华民族大文化的认同,从而也就显示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生命力。
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的意识形态虽然在概念上、内涵上有一定区别,但确是在一民族实体或称之为民族载体上存在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互相转化、或是以其中一个概念代表了其他慨念的要求。二,只有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或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少数民族文化才受到尊重,才能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出贡献,才能凝结成牢固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多元一体化的中华民族大文化,从而真正起到促进中国大地的和平、进步和发展的作用。第三,历史证明了中国民族文化发展到近现代,是以多元一体化的体制在社会各个方面显示其无可比拟的巨大作用。
当代少数民族文化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作用(1)通过对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宣传工作、极大提高了各民族的自立、自尊、自强的信心和自豪感;(2)民族文化极大地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内容,起到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追求新生活的作用;(3)极大的舒发了人们的心情、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起到激励人们勇于奋进的作用;(4)极大的宣传了各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增强了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和兄弟般的友谊;(5)极大的传播了各民族拥有的传统的生产及科技知识,从而促使各民族之间在科学技术方面互通有无、文化共享、共同提高,民族文化出现了相知共融的态势,其表现在内容上就是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从而能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共同奋斗;(6)民族文化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极大的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及影响,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对于捍卫祖国的和平与安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7)为适应国情发展的需要和各族人民群众的需求,民族传统文化从学科、内容、形式诸方面都得到极大扩展;同时民族文化也在“与时俱进”,派生出全新的概念,如生态文化、旅游文化、环保文化等;
(8)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民族文化也走出了国门登上了国际文化舞台。如少数民族歌舞的演出、纳西文字的展示、新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巨变史展览等。这为中华民族争了光、争了气、争了尊严!基于上述认识,使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民族文化必然能够继续发扬光大,必然有利于走上先富帮后富、各兄弟民族携手奔小康之路。
民族文化的现状及其规律性决定了它的发展趋势,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势表现在:(1)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早已被人们应用在实际工作中,目前则表现在为旅游经济服务的旅游文化的兴起,民族文化成为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汲取民族文化的宝贵知识,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从而有助于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升华。(2)走出国门展示辉煌。自我国执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来,无论是有关民族文化的学术交流还是民族文化中的艺术表演,皆不断登上世界讲坛、舞台进行国际交流。这就不仅弘扬了中国的民族文化而且极大鼓舞、温暖了海外侨胞
一、海外华人的心,致使思念祖国、报效祖国已成为一股不断的热流。(3)“创新”成为发展主流。在一般人们的意识中,民族文化主要就是歌舞,其实不然,民族文化既包括着丰富的社会科学内容也包括着广泛的自然科学内容。民族文化的创新表现在两种科学范畴上则有:民族医药学的发展和传播、民族饮食文化的传播、民族服饰文化的确立、民族建筑艺术的发掘等等。民族创新文化的发展,标志着少数民族向现代化的迈进。(4)重视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对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民族文化来说,目前人们所能感受到的、具有鉴赏品位的成果还仅是凤毛麟角。民族文化的精深内容需要大批有志人才去挖掘、而精品意识的确立也在呼唤专门人才。所以从中央到地方特别是民族自治地区非常重视民族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对现有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和提高,“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成为一股长盛不衰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