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格尔奖获得者事迹
第一篇:南丁格尔奖获得者事迹
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5·12”国际护士节是为了纪念近代医务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而设立的。
弗罗伦斯·南丁格尔 (Florence Nightingale) 是英国护理学先驱、妇女护士职业创始人和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1854年至1856年,英、法、土耳其联军与沙皇俄国在克里米亚交战,由于没有护士且医疗条件极差,英军伤病员死亡率高达50%。在这种情况下,南丁格尔率领护理人员奔赴战地医院,通过健全医院管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在短短数月内把伤员死亡率降至2.2%。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以其人道、慈善之心为交战双方的伤员服务,被战地士兵称为“提灯女神”。战争结束后,她被视为民族英雄。1857年,在她的努力下,英国皇家陆军卫生委员会成立。同年,军医学校成立。 1860年, 她用公众捐助的南丁格尔基金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南丁格尔护士学校,推动了西欧各国乃至世界各地护理工作和护士教育的发展。随后,她又着手助产士及济贫院护士的培训工作。她的《医院笔记》、《护理笔记》等主要著作成为医院管理、护士教育的基础教材。由于她的努力,护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她的办学思想由英国传到欧美及亚洲各国,南丁格尔被誉为近代护理专业的鼻祖。
南丁格尔奖奖章
1912年,即南丁格尔逝世后第二年,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九届红十字国际大会上,正式确定颁发南丁格尔奖章。南丁格尔奖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设立的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奖,这项以护理界楷模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命名的国际红十字优秀护士奖章;是为表彰志愿献身护理事业和护理学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世界各国优秀的护理工作者所设。
按照现行的奖章条例,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对获奖章条件要求为:南丁格尔奖章授予毕业护士和志愿助手;她们是各国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或红会附属医护机构的积极分子或定期支持者;她在战时或平时,以特别的勇气和献身精神为伤、病、残疾人员或为健康受到威胁的人员服务,因而建立了优异的功绩;对从事积极救护而献身的上述人员中亦可在死后追赠奖章。此外还规定只有女候选人才符合条件,该奖每两年颁发一次。每次最多颁发50枚奖章。如遇战争等非常情况而不能按期颁发时,可以向后推延。但下次颁发奖章的数目,不能超过正常几次应该颁发的总数。
颁发奖章的具体工作由设在日内瓦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执行,按照章程规定,获奖章名单公布后,要在当年举行隆重授奖仪式;由国家领导人或该国红十字会会长亲自颁发奖章,并广泛进行宣传,以鼓舞广大护理人员。
我国首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王绣瑛,中国护理教育及公共卫生护理专家。1908年5月28日出生于河北正定。1931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高等护士学校并获燕京大学理学士学位。留校任公共卫生护理助教。1935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护理系进修,获硕士学位。1938-1943年任协和医学院高等护士学校公共卫生护理讲师,兼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主任、副所长等职。1943-1946年协助协和护校往成都复校,获副教授职称。1945年与华西大学社会系赴彝族地区考察卫生状况。1946年回北平任原职。1950年当选为中华护士学会副理事长。1952年抗美援朝时期率护士长教学队赴沈阳。1954年任北京市卫生局教育科技正,创办北京市第三护校并任校长。1961年任北京第二医学院护理系主任。1980-1987年兼任中华护理学会科普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首都医学院护理顾问,现任中华护理学会荣誉理事长。曾主编《公共卫生护士学概要》《小学卫生试验教材》《护理发展简史》《护理荟萃》和组织编写《卫生广播演讲集》等书,任护理杂志编委会主任,《医学百科全书护理学分册》《医院护理管理》《基础护理》(英译汉)、《护理手册》等书的编委。主编的《家庭护理》获全国科普图书二等奖。1983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妇联副主任,应邀赴伦敦接受英国皇家护理学院授予的荣誉校友称号。
1983年7月11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南丁格尔奖章颁奖大会。王绣瑛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这项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奖的护理工作者。全国政协主席,中华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邓颖超同志亲自为王绣瑛同志授奖。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钱信忠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与会代表受到极大的教育和鼓舞。
战争前线的天使
梁季华,1939年毕业于光华医院附属护士学校。 1939年 10月参加广州市红十字会救护站,担任接待急救战伤人员,1950年3月3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被轰炸,她奋不顾身去救护伤员,1950年因护理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模范护士。1951年响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号召,参加中国医疗队奔赴朝鲜前线,并负责建立战伤医院及组织救护伤员工作,立功1次。当时卫生条件差,她尽全力保证伤病员的卫生清洁。她日以继夜地,从不顾及个人的安危奔走在朝鲜前线,在枪林弹雨中奋力抢救了无数伤病员。有的重伤员手术时需要输血才能挽救生命,她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血输给伤员,她曾先后义务献血5次给伤员及贫苦群众,她不但负责救护朝鲜及中国伤员,同样也救护英国、美国的伤员。回国后,一直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工作,先后担任内科护士长、医院总护士长和护理部主任。梁季华关心伤病员疾苦,不管遇到什么救灾活动,她都主动捐献物资和现款,并为福利事业尽心尽力。
杨必纯,1939年1月16日出生在四川省沪州市。1956年10月毕业于沪州医士学校附属医院护训班。毕业后在红十字会医院担任护理员两年,1958年10月为了支援祖国西南少数民族卫生事业的发展,赴祖国西南边远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在那里从事护理工作。1981年8月调回沪州市,任医院内科护士长。1984年8月任护理部副主任。1982年被评为沪州市先进代表大会代表,1983年被评为四川省先进代表并担任沪州市人民代表。文化大革命中,武斗人员战领了医院。使医院遭到严重的摧残,她坚持工作,在杨必纯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医院无能在任何时候要为伤员把门开着,作为一个白衣战士,无论在什么时候和场合都要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无条件地肩负着抢救伤员的责任,杨必纯不怕别人的讥笑,不顾个人的安危,她一个人坚持24小时上班,既当医生又当护士还当清洁员,照顾着50多个病员,遇事挺身而出,果断地处理保护着病人和医院的利益和财产。由于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医生护士采陆续上了班,医院渡过了将濒于关门的危急关。在这期间她接到母亲病危的三次电报,每当她听见医院50多位彝族病人的呻吟时,在回家照顾母亲与留医院护理50多位彝族同胞之间,她毫不迟疑地选择了“不能离开金阳县医院的50多张病床上的病人”。她回信安排不懂医的姐妹们照顾母亲,而留下自己夜以继日医治和护理着50多位彝族同胞。杨必纯处处以身作则,经常早上班,晚下班。中午午休时也仍然深入病房,抢救危重病人,不怕脏、臭、不怕苦、累,一心扑在抢救病人的第一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个人休息和报酬。
第二篇:2013年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姓名 蔡红霞 成翼娟 性别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及职务 女 女
1965.10 解放军第261医院精神病科总护士长
1949.4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原主任(退休)
现返聘华西医院医院管理研究所专家
林崇绥 女
1948.5
香港医院管理局原总护理行政经理(退休) 现任临时香港护理专科学院院长
王海文 王克荣 杨 辉 杨瑞辉 邹德凤
女 女 女 女 女
1968.3 1963.7 1960.9 1959.9 1956.7
解放军第413医院麻醉科护士长 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护士长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护理部主任
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金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医疗服务部主任
第44届南丁格尔奖章候选人事迹
蔡红霞 志向坚定,乐于奉献,坚守精神病临床护理一线岗位30年不离不弃;心怀大爱,视患如亲,精心护理精神病患者累计3万余人,时间最长的一名达25年;积极探索“快乐康复疗法”,创建全军首个精神病专科医院工娱治疗中心,使7000余名患者康复出院;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主持参与军队医疗成果奖8项,发表论文26篇,参与9部专著编写,主编82万字《现代精神疾病护理学》,填补了全军精神疾病护理学专著空白;先后被评为全军模范护士、全军先进妇女个人、全军学雷锋先进个人,荣立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成翼娟 从事护理工作44年,15年扎根贫困山区基层医院,29年忠诚服务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一线护理岗位和管理岗位。丈夫病危、女儿生产她都未能陪伴,却2次将生死置之度外参与松潘-平武和汶川特大地震医疗救援,3次为西藏护理事业的发展冒险登上西藏高原,她的足迹遍布凉山、巴中、南江等老少边穷地区。她带领华西医院3000余名护理人员,立足岗位,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为西部乃至全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她先后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先进个人,四川省卫生厅、民政厅联合表彰“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林崇绥 投身护理事业43年,热诚积极、工作认真、不懈进取;1981年为那打素护士学校校长,培育专才;在贫困屋邨推行小区护理,实践家庭教育和小区健康的全人护理理念。1994年成为香港医院管理局首任总护理行政经理,管理公立医院护理服务和制度政策,引进个案管理和精神科社康护理服务,奠定弱势社群关顾政策的基础。2003年非典病情危况,她成立总指挥中心,统筹护理员以支持隔离病房和深切治疗部,亲访受感染前线人员,开设护理员特训课程。2008年荣休,带领护理专业团队于2011年成立临时香港护理专科学院,订立香港护理专业里程碑,对中国护理发展影响深远。
王海文 在边远海岛医院从事护理工作24年,始终坚守在军民服务一线;参加12次重大海上卫勤保障任务,在亚丁湾海域护航,随“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赴亚非五国,为过往商船、外国民众提供护理服务3000余人次,工作近300天,总航程42600海里,爱心播洒到两大洲两大洋;参加舟山红十字会流动医院服务边远海岛、随医疗队巡诊万里海疆、跟渔政船执行海上抢险救援,30多个大小岛屿留下了她的足迹;在300多个家庭和哨所传授康复知识,到52个村落和舰连培训护理技术。央视“焦点访谈”、“半边天”等栏目,《解放军报》和人民网、新华网均做了专题报道,人们亲切地称她为“碧海深处的浪花仙子”。
王克荣 从事传染病护理工作28年,她护理过的霍乱、乙肝、出血热、非典、艾滋病等传染病患者数以万计。她的手机里存储了700多个艾滋病患者的电话号码,24小时开机,随时解答、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她的电话成了艾滋病患者的求助热线,她被喻为“艾滋病患者的知心大姐”;她总结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生理支持监测——心理情感支持——社区关怀管理”的艾滋病门诊护理模式;她的足迹遍及中国14个省、市、自治区,培训艾滋病基层护理人员近万人。她是中国第一位荣获“贝利•马丁奖”(艾滋病防治工作国际最高奖)的护士,她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入选中国好人榜,当选十八大代表。
杨 辉 从事护理工作32年,身患癌症,却依然忘我工作。参与了抗击非典、汶川地震、王家岭矿难等救援行动,为非典逝者擦身,在矿难现场手扒煤块抢救生命;在国内率先推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将中医辨证施护引入综合医院护理;在省内创新推行“一病一优”优质护理服务。她主编了国内首部规范临床护患沟通行为的著作,主持参与科研课题44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7项。她倡议成立“护士爱心慈善基金会”,救助重病和困难的护理工作者。她深入山区义诊、义务讲学122次,二十年来10万余群众受益,为基层医院培训护理人员1.7万人次。
杨瑞辉 从事护理工作34年,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精心护理了570位老人,为98位老人送终。她护理过的老人中,有瘫痪在床的、有老年痴呆的、有精神病患者、也有无人照管的孤寡老人。这些老人大多生活不能自理,加之缺少亲人照料,性情孤僻暴躁,有拿起碗筷、枕头砸护士的,有朝护士泼水、吐痰的,还有没事拨打110的……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经常发生。她三十年如一日为老人们喂药喂饭、洗澡擦身、倒屎倒尿、疏导谈心,精心护理每一位老人。她先后获得了陕西省卫生厅“白求恩精神奖”、“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40多个荣誉称号。去年还当选了十八大代表。
邹德凤 从事护理工作41年,首创江西社区护理、社区居家老年护理服务、临终关怀等工作模式。2002年,她倡导成立了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江西队第四附属医院志愿者小组,带动了1600多人加入红十字社区志愿服务。2003年非典,她深入一线宣传防病知识,在火车站为旅客体检、量体温;2008年冰灾,她率领志愿者在火车站设立便民医疗点,提供24小时志愿服务达40余天,赢得了“铁路爱心天使”称号;同年,她还带领志愿者为汶川地震灾区筹款28万余元。11年来,她已累计志愿服务1.9万小时。2008年,她被中国红十字会评为“红十字志愿者之星”;2012年再次被评为“全国红十字会优秀志愿者”、“全国十大杰出红十字志愿者”。
第三篇:国奖获得者先进事迹 -
练就雄鹰的翅膀
——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女,*族,1990年*月出生,中共党员,********2009级学生,现任院学生会组织部部长,三支部宣传委员。荣获国家奖学金一次,校三好一等奖学金两次,名人企业奖学金一次。曾荣获植物保护学院“创业大赛”一等奖,同时多次参与学校体育大赛并在各项团体项目中获得优异成绩,曾被评为南京农业大学校级“优秀团干部”。
经过一路拼搏,怀揣新的梦想与希望,满载收获与期待,我终于如愿,来到了让我放飞梦想的地方――南京农业大学。从大山中走出的我,怀揣对植物的热爱,走进了这个名为“植物保护学院”的大家庭。刚到大学的我犹如初孵的雏鹰,对校园,对社会,对未来充满了好奇与彷徨;三年后的我宛若振翅欲飞的雄鹰,对校园,对社会,对未来充满希望与自信;离开校园后的我必为翱翔天空的雄鹰,对校园是怀念,对社会是认知与感悟,对未来是憧憬与自信。
雏鹰始见
终于迎来了 9 月,我独自背着行囊,登上了北来的火车。告别了家人和我热爱的家乡,我默默告诉自己“我要在这所我向往的学校里循着我的梦想过我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出生在浙江丽水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这是一个人口不到200的少数名族村。我有一位重男轻女的爷爷,在继两个姐姐后出生的我让妈妈流了不少眼泪。当我意识到是我的性别让母亲伤心的那一天起,我就把自己当成了男孩子。从小我什么都和男孩子比,总觉得他们能做的我也能做,而且要做得比他们更好。面对苦难,我告诉自己千万不要放弃!耐心和坚持是获取他人肯定之门的钥匙。我相信即使我不是一个男生,我依然有自己的半边天。正如莎翁说的 “弱者,你的名字是女子,我却很不以为然,男孩子女孩子都是天生的,女孩子并不比男孩子差。”正因为不服输的奋斗,我终于得到了我想要的肯定和赞扬!
由于交通不便,信息缺乏,家庭贫困,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大山和溪流是大自然赐予我最快乐的游乐场。山林中奇异的树木,美丽的花朵,美味的野果,可爱的小鸟;小溪中清澈的水流,灵动的鱼儿都是我来到这所大学的原因——作一名植物医生我就可以保护这些陪伴我长大的伙伴。而且我可以让更多的人看见生机勃勃的自然世界,于是我选择了这里--南京农业大学。
没有富裕的家境,我生活俭朴,但却乐观向上。在生活上,有正确的价值观,艰苦朴素,不攀比,不奢侈,不浪费。我能合理分配我的奖学金和助学金,把它们用在学费和生活费上。并且在寒暑假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赚取一定的费用,补贴个人生活。我没有过人的才华,有的只是对植物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对
“农业大学”的喜爱,于是“我来了,我的南京农业大学!”
记得高中的老师对我的评价是“山沟沟里飞出的金凤凰”,但我却把自己比作即将展翅高飞的雄鹰。而刚到大学的我犹如初孵的雏鹰,对校园,对社会,对未来充满了好奇与彷徨。大学本就是卧虎藏龙的地方,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这里我感觉到了未知的恐惧。但我知道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做到最好。我相信“只要我足够好,一切都不是问题。”
茁壮成长,振翅欲飞
“大学很轻松,随便学学就可以了”这样的话语从高中就一直听说,但我始终铭记,“学生,为学而生”。唯有以学业为重,才能真正领悟大学之道,才能充实自己,长出坚实的臂膀,翱翔天空。学习生活中我以此为准则:课上,全身心投入,课下,用自己的方法归纳总结。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有了认真学习的态度,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大一大二学年我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测评一直是班级第一,GPA为3.8,通过英语四级,江苏计算机二级。但我并没有停止前行,而是继续在一步一个脚印的朝着我的梦想走着,继而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校三好一等奖学金、“先正达”企业奖学金等一系列奖项。
有了成绩的基础,有了同学和老师的认可,有了自信的基奠,我更加积极的参与学生工作。在高中时期我一直担任班级的班长,所以自从来到大学起,就想成为一名学生干部,为周围的同学服务。在植保院学生会纳新中,我踊跃报名,很荣幸的成为了学生会的一名干事,并在班级担任团支书一职,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负责,能起到带头作用,协助老师做好学生工作,积极策划组织班级活动,响应学院组织的“班级主题文化活动”并坚持做到最好;大三,我升任为学生会组织部的部长,继续着自己的工作,我保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工作,帮助同学,任劳任怨,起到一名学生干部模范带头的作用。在这期间我被评为“南京农业大学优秀团干部”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对我工作的极大肯定,它将激励我更加努力地为同学们服务,增强自己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大学期间,在校园活动方面,我总是积极踊跃的参与,敢于应对挑战。在此期间,我曾多次参加科技节的各项活动,全面锻炼和提升自己,如摄影大赛、创业大赛、植物地图大赛等,并荣获南京农业大学第五届科技节“英语配音大赛”优胜奖,植物保护学院“创业大赛”一等奖,植物保护学院“植物地图大赛”二等奖等奖项。我也喜欢体育竞技,我曾多次参与校园体育运动大会,所在团队获得“太极拳”一等奖、二等奖,“猛龙过”第二名、第四名, 4*400第七名等优异成绩。
在社会实践方面,我敢于锻炼自我,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里,老师经常告诉我们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每次老师组织社会实践,我都会积极踊跃的参加,在其中磨练自己,补充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大
二、大三利用寒暑假时间,回家后我对家乡周围农村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农户对待病虫害的态度及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让我知道我们的植物保护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更加坚定了我学好专业,做好技术推广的决心。
在创新能力方面,我不断超越,不断尝试,胜不骄,败不馁。大二下学期我参与了题为“低温适生芽孢杆菌大的研究与应用”的SRT项目,另外主持了题为“植物保护学院白马实验教学基地的规划与设计”的创业项目。大二时获得了去浙江大学参加大农类本科生交流会的机会,与不同农业类院校学生交流专业知识和学习心得,还到浙大的教学实验基地学习,这对我完成主持的创业项目有很大帮助。
大学是人生最宝贵的四年,我正从这片大学的沃土里汲取养分,茁壮成长,现在的我宛若振翅欲飞的雄鹰,对校园,对社会,对未来充满希望与自信。我的思想在不断成熟和完善,相信加上勤奋的学习与认真的工作,我的天空会变得更加广阔。
雄鹰展翅,翱翔天空
有梦便去追,为自己的青春插上翅膀,理想便会自由翱翔!四年后的我必为翱翔天空的雄鹰,对校园是怀念,对社会是认知与感悟,对未来是憧憬与自信。
精彩纷呈的四年,青春奢华的四年,难舍难忘的四年,华丽转身的四年,“南京农业大学”是你教会了我怎样成长,是你教会了我怎样思考,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奋斗,你是教会了我怎样追逐梦想。请相信我,我将以你为台阶,继续放飞自己,翱翔天空!
“I believe I can fly, I believe I can touch the sky!”
第四篇:国奖获得者的先进事迹材料
放飞梦想,用心生活
***,女,汉族,****年**月出生于安徽省池州市,共青团员。**大学**学院***专业***班学生,自进入大学以来,一直保持着优异成绩,综合测评多次名列全班第一,并在2009-2010学年上学期被选拔进入至善学院。两年以来,担任过班级学习委员、数学0901班副班主任、理学院科协创新部部长等职务。荣获一次国家奖学金、两次校综合一等奖学金及一次校综合二等奖学金等。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经过一路拼搏,终于如愿怀揣新着梦想与希望,满载着收获与期待,来到了让我放飞理想的地方—江南大学。从很早就听说了国家奖学金,我知道,那是对一个大学生的莫大的荣誉,于是这成了我心里暗自定下的一个目标。我不知道这条路有多远,但心有多大,舞台便有多广。一直记得《诫子书》中这句寻常但又耐人寻味的话,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立志就无法成就学业。所以从一进大学,我就给自己做好了规划,并且要努力奋斗,一步一步实现!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希望我能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一路走来,风雨兼程,历练出的是成长,磨砺出的是品行,坚持不懈的是信念,永不放弃的是追求。
坚定信仰,共产主义永驻心中
思想是行动的基础。
大学期间正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分界点,从高中走入大学,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在复杂的生活环境下面临着各种挑战。但在大一这关键的时期,我坚定了自己的信仰。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开始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理论和江泽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虽然过程是枯燥的,有时也比较费解,但一种思想走了这么久,一种思想指导了几代伟人,不能不让人折服。带着这种敬畏,我不懈的学习,用一句古文就是用党员的标准“日参省乎已” 。由于思想先进,表现突出,不久,就被推荐为我院入党积极分子,在大二上学期被班级列入党员推优名单,并适时向党支部提交自己的思想汇报。
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
刚上大一的时候,由于处在高中和大学的转接点上,我对大学的学习生活是“一知半解”。在这种“无知”状态下,我选择了静静地学习。所以,一开始,在很多大一新生参加各中各样的社团的时候,我仅仅向我们学院的科协部投了一份报名表。在这种选择下,我很快地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在很多同学为自己学习烦恼的时候,我却做得游刃有余。虽然没有入加很多社团,却也参加了不少的社团活动;虽然没有担任班干,但我总是积极响应班干号召,踊跃参加班级活动。
经过一个学期的适应和了解,我开始将大部分放在学习上的精力抽取一部分放在课余活动上。秉着事事脚踏实地,努力认真的态度,我从一个科协外联部的小干事被提升为创新部的部长,并在班上同学的认可下,担任了班级的学习委员。同时,在大一下学期的09级副班主任评选中,我以精彩的答辩当选为数学0901班的副班主任。为了积累自己的社会经验,课余时间我也尝试着做各种兼职,如代理、家教等等。不知不觉中,我的大学生活变得越来越忙碌,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就成了我大学生活的写照。尤其是在进入至善学院以后,课程的增加及活动的增多往往让我忙到半夜两点才睡觉。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身兼数职,我知道自己工作量自然很大,占用了我大量时间,但作为一名学生,我牢记“学习永远是主题”,所以从来没有忘记自己大学的信念,从来没有把工作忙做为放松学业的借口,更没有停下过奋斗的脚步。
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付出着,也收获着。在学习方面也丝毫没有落下,连续三次综合测评都名列班级第一,同时也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这些成绩不是我炫耀的资本,但却是我收获的证明。我相信每一份付出都会结出硕果,每一个理想插上翅膀都会翱翔!每一个青春因为奋斗都会变得精彩!
懂得奉献,让感恩走进心灵
学习并工作着,挫折并成长着,成功并总结着,江大的两年多时光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提高,工作能力的提高,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每个假期,学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我都会积极认真参加,这些活动给我带来了别样的体验和感受,也让我深刻意识到一个大学生身上所肩负的社会使命。
在大一,我报名参加了校青协组织的“希望园丁”活动,并荣幸当选。每个星期六,我们都会乘着客车到北塘区的一间办公楼里对一些中小学生进行零报酬的一对一辅导,这些中小学生中有的是农民工的子女,有的是单亲子女,还有的是父母没时间照管的。我们不仅要辅导他们的学习,更需要和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这是一段辛苦的历程,但却带给了我无尽的快乐,特别是在收到我所辅导的小学生的感谢信时,我心中有说不出的感动。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一个乐于奉献的人是一个快乐的人。之后,我又参加了服务西部文化研究协会组织的“信鸽领翔”活动,自愿给秀山留守儿童写信,不断给他们以鼓励,让这些留守儿童感受到他们是受人关注的,是受人关心的。每当给他们写信,或是收到他们的来信,我都在享受着无私奉献的快乐。
懂得奉献,就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感恩是一个人心灵美好的起点,从感恩开始,一个人就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生活的美好。一路走来,有很多认识的和不认识的热心人帮助过我,包括我的父母,恩师,对此我始终心怀感激,更渴望自己能回馈社会、传递爱心。虽然,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认真地生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社会。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一个人在做人做事上,要达到理想的境界,应使自己经常情绪安宁,心地澄清。无论怎么忙,每天最好能安排出片刻的独处和宁静,在这宁静的氛围中,人的思想会宁静而清晰,情绪也最容易归于平和,说不定,就因为你拥有片刻的宁静可以避免一些鲁莽、浮躁、荒谬、无聊的事情发生。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永远信奉这样的信条。因此我常常希翼自己的生命之舟在经历了急流险滩、大起大落之后,能够停泊在一个风平浪静的港湾。同时我会十分珍惜这份难得的安谧和闲适,我将用我自己的双手,紧紧把握住时间的犁头,默默耕耘着岁月的田畴。无论生活的风雨最终馈赠我什么,这都无关紧要,只要我的心甘于淡泊,只要我的付出无愧于社会和我钟爱的事业,不因一点小小的荣誉、成绩而轻置经过艰苦努力乃至拼搏方能取得的更大的成绩和荣誉于千里之外,更不以小事情而揪心。我渴望理解,渴望友情,渴望自己的一双手被另外一双手紧紧握住。但我也明白“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含意,只有刻意保持心中的那一段距离,才能保留心中那一份神秘,那一份温馨,那一份美丽。我想,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应该有着象河水一样的透明和鲜活,又要象抵御风暴那样,去抵御形形色色的诱惑。 作为一名大学生,能获国家奖学金,我感到非常荣幸。国家奖学金是国家专为高校品学兼优,表现突出的学生而设立的奖励项目。能获得此殊荣,是学校领导、老师对我学习和工作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我继续前行的鞭策与鼓励。大学是人生最宝贵的四年,与其在消磨以后扼腕叹息,何不从现在开始为之奋斗呢?作为90后,这一个颇受争议的群体,我相信我们会用自己的双手规划属于自己的大学,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时间还在继续,生活还在进行,我会依然拼搏并且努力着。不断的提高,不停的挑战,争取在各个方面全面发展。日渐的成熟,不休的锻炼,再加上勤奋的学习与认真的工作,相信我的明天会变的更加的美好和绚烂!
第五篇:五一巾帼奖获得者先进事迹(教师)
如果说学校是一块净土,那么她便是这块土地上的辛勤耕耘者;如果说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那么她便是这项事业中的一位楷模——**以她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作为一位人民教师的人生追求。
**,**实验中学历史教师,现任高三历史组组长,文科重点班的班主任工作。1994年毕业后,她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
和进取心。勤勤恳恳和任劳任怨是她一贯的工作作风,不断钻研现代教育理论,严格遵循教学法规律,苦练教学基本功,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并且不断有新的突破是她多年不变的追求。
高中历史学科是一门庞杂而繁琐的人文学科,初学时学生往往兴趣较浓,但随着知识点的纵横交错,识记、理解和表述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学习困难逐渐增大。如何构建独特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努力减轻学生的负担,成为王老师经常思索的问题。
每节课王老师尽可能地展现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精心铺设台阶,把学生引导到设疑——探索——分析——发现——解决问题中来。为了培养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的能力,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结构,她能在完成本节课知识传授的同时把相关的知识勾连到一起,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形成一张张的知识网,而她就是这个织网人。为了培养学生识记的能力,王老师把许多历史知识编成顺口溜,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克服了识记的难度。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王老师用史学理论去指导教学,做到深入浅出,寻求分析历史问题的规律和方法,让学生学会了举一反三。为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把“公式”引进到了历史教学中来,让学生学会“推理”和联想,很快找到解题的切入点,使所有的学生皆有所得,且有多得。课堂上她的语言精练准确,旁征博引,幽默诙谐,教态活泼大方,学习气氛快乐而愉悦,师生关系平等而和谐,学习活动丰富而高效。学生由想学、爱学到会学,听王老师的课成为学生喜爱和盼望的事情。
“青年强则国强”教育亦应遵循此理。从2004年开始王老师先后承担了培养组内三名青年教师的重任。从备课、上课到命题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无论工作多忙、多累,她坚持听课,及时交流,悉心指导。王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讲课好比演戏,教材就是剧本,学生是观众,教师就是演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剧本!”正是她的这种务实进取的精神和身体力行的影响,组内青年教师也迅速地成为实验中学的教学骨干力量,组内也形成了团结向上、严谨求实的组风,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研组。
为了适应2007年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老师带领全组成员参与了国家级科研课题《课程改革与研究型教师的发展》子课题的研究,《历史教学与人格教育的实施》课题已荣获了十五期间**市科研课题一等奖,如今王老师又承担了**市重点课题《历史活动课与人文素质的培养》的研究工作。几年来,她不仅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生考试报》、《中学政史地》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多篇专业文章,还多次承担了校级、市级和省级的公开课教学,凭借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干净利落的语言,深刻透彻的分析,每一次都赢得同行的喝彩。
“为天下育英才”是王老师的人生追求。在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王老师始终用爱心滋养学生的心灵,用正气培育学生精神,用宽容涵养学生性情,用赏识扶持学生发展,用理想激发学生追求。她是一名严谨而睿智的园丁,在担任班主任的过程中奉行“用真心换真诚”的为师原则,秉承“正直、上进、懂得感恩”的评价学生的标准,在她的精心细致、科学严格的培育中,满园桃李,万紫千红。
前几年她的班级有一个男生,起初聪明好学、很优秀。可是后来王老师发现他的表现很失常:上课不认真听讲,总是吃吃地笑,这引起了她的警觉。当她来到他的寝室一看,惊呆了……桌上、床上、地上到处都是被撕碎的书籍,在他的枕头边竟然发现了一张写满人名、划满红叉的纸,她震惊极了!无论怎样努力开导,但他根本不理睬,只是莫名其妙地傻笑。征得他家人的同意,通过熟人联系,王老师亲自来到了**精神病院,请求心理专科的主任为学生诊治。结果不出所料,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学生虽然被带回了家,但王老师从没有放弃对他的关注。得知学生在家中因与外界隔绝,缺乏交流,病情更重了。她反复思考、多方咨询后作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同意让男孩儿回学校。她先把学生留在自家住了几天进行观察,然后向学校申请了一间独立宿舍调试了一周,伴随着学生一天天地平静下来 ,王老师尝试让他进入班级,并提前做好了全班学生的思想工作。每天她无论多忙多累规定自己必须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同这位学生交流。起初很难得到学生的回应,一个多月后也许是药物的作用,也许是学生
聪慧的潜质,也许是王老师不遗不弃的努力,在病了三个月后,学生终于康复了,并且在多方帮助下,高考中他以优异的成绩被一所名校录取!当学生将写着“母爱暖心,师爱救人”的卡片送到她手中的时候,她激动地哭了……其实这仅仅是王老师班主任生涯中众多事件中的一件小事。
作为班主任,她不让任何一位学生中途掉队,学生在她的眼中个个都是纯洁美好的
天使,她始终坚信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她会在家长会上表扬学习成绩糟糕,但是已经尽了力的学生;她会在母亲节前夕给自己的母亲写信,并给每个学生买信封邮票,让他们也像她自己一样给母亲写一封表达谢意的短信;她会在每年元旦来临之际,偷偷放一张小卡片在每个学生的桌堂,告诉他新的一年里老师会和他一起去实现梦想;她会公平公正对待学生,无论她是富有还是贫困,是出色还是平凡,把爱的种子撒向每个孩子的心田。先教会学生做人,再教会学生做学问,培养他们自信自尊自爱自强的品质,塑造学生完整健康的人格,是**老师坚定的教育信念。
正是这一身正气和博爱,王老师达到了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契合。学生既把她当作了可敬的师长,又把她当作可信赖的朋友。在她的关爱、宽容和唤醒下,学生的心灵得到舒展,在师爱的光环下茁壮成长起来。沐浴在爱的阳光下,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迅速成长,王老师已先后送走了五届高中毕业生。他们都成为各自的岗位上的优秀人才。在2004年高考中,她所教的十一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名牌院校近20人,有4名同学进入**市文科前十名。重点段以上人数为40多人,在一系列的荣誉面前王老师仍旧保持着谦逊踏实的作风,
多年的努力使她被评为**省“创新杯”先进个人,**市教学先进个人、**市“三育人”模范,**市“师德标兵”、**市“青年岗位能手”。多次被学校实验中学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校园十大名师等。
学校是一片净土,它需要具有纯洁心灵的智者去耕耘,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它需要具有祟高追求的勇士去为之奋斗。我们相信在群芳竞放的百花园中,一定有**老师用才智培育的奇葩;在傲然挺立的栋梁中,一定有王老师用心血浇灌的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