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老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大全)

老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大全)

老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第一篇:老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李元寨小学王晓春“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

老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第一篇:老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李元寨小学

王晓春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愚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 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所以,读书吧,老师们! 暑假期间读了《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以后,我认为李镇西老师是一位子非常优秀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老师,有好的象他学习,做一位优秀的老师。现在,将自己一点点的收获记录与此,与君共勉! 在阅读中,我时时会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每每读到此,我的内心便会受到触动:是呀,我们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有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个性,有没有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呢?很多时候,是在和别人的攀比中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失去了做好自我的追求。结果是浑浑噩噩度日,丧失了做为一个人应有的情趣与活力,更谈不上去超越自我,并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了。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与他的心,正是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他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李老师说得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强调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因此,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所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他告诉我们:“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的标准是: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李镇西老师现在依然每天坚持完成好 “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我知道,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做一天不难,难的是天天坚持做。我和成功人士最大的差距就在于他们能天天坚持做好一件事,而我在不断地变换着做许多事。

我不由地思考,老师和学生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有益于学生的成长。在读完《做最好的老师》后,我的收获极大。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同时也明白了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为爱,冰雪会消融;因为爱,枯木会逢春;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当然,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这是我非常欣赏的观点,一直以来我也坚信自己是个有爱心的老师,再次读完这本书,我对教育中的“爱心”问题也有的新的认识和理解,在书中他谈到“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中真正的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有时我也在怀疑,对于我们班的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到底要不要惩罚?如今我明白了这其实只是一个教育的必要手段,需要老师用爱心去把握的“度”的问题了。因为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在李老师从教之初,他也曾经讽刺过学生,曾经辱骂过学生,曾经体罚过学生。但是后来他将这一切都变成了教育财富,这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困难、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失误最终将他磨练成了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

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夫子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色,他通常是用和缓的,因循诱导的,跟人商榷的口气。这是孔子教学的态度,也是儒家的一种态度。我们有时脸色铁青声色俱厉地指责学生不该如何如何,正是因为我们束手无策,我们没有达到境界,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真正好的老师会宽容平和地跟学生商量着把问题讲透.这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这是一种谦抑的态度,其实正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

.每位老师都想做个成功的老师,做个受人爱戴的老师。可是许多老师感慨,好教师不易做,其实,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公正的,即便他们不说出来,但是他们也是心知肚明的。干哪一行也不容易,比起其他的行业,我们的付出所得的幸福感要多很多。因此我会不断地提醒自己,做个富有爱心和童心的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将会继续找寻适当的教育方法,鞭策自己,激励自己,做一个受家长、学生喜欢的老师。

第二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宁县二中赵晓恩

执教16年,担任班主任16年。其间虽有成功的喜悦,又不乏失欣的痛苦,真可谓酸辣苦甜,百味俱全。故偶尔之间,觉得自己真有点能力不及,不堪重任,可冥冥之中,不安的良知又时常提醒:我真的尽力了吗?我真的问心无愧吗?我更深知,对我自己来说,学生送走一届又会再来一届.不会缺少什么?但对一个家庭来说,孩子就是他们百分之百的希望与寄托。所以,我经常暗暗地对自己说,不要把后侮与遗憾留给自己,并常以王安石的“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以自勉。

经过十几年的学习、思索、实践与总结我想对班级管理工作,谈两方面个人见解,与同行交流,以求斧正。

一、保持三种良好心态

1、宽容之心

给学生以宽容,教师就可能多了一次教育的契机。一次,偶然之中,我发现了两对本来毫不相干但现在却近乎相同的关系演变轨迹——古今师生关系和婆姆关系的演变轨迹。古时,婆婆对媳妇、老师对学生可以厉声训斥、拳棒相加,而如今媳妇翻身作了主人,可以虐待婆婆,学生摇身成了上帝,可以状告老师。如此境地,我认为睿智的同行应该向那些聪明的婆婆学习,多一点宽容之心.换一片朗朗晴空。

2009届我班有个学生叫杨荣,从小学开始就养成了一身坏习气,不思学习,成绩一塌胡涂,上初中后,寻衅滋事,敲诈勒索,以大欺小.更是屡屡发生。一次,在我苦口婆心给他作了近30分钟的思想工作之后,他表示愿意悔改前非,井且写了书面保证。可谁知就在当晚,他竟与几个同在校外“抬金花”,在输完钱之后,竟要赢了钱的一名同学借钱给他,那个学生不借,他就大打出手,打的那位同学头破血流。第二天,他便被派出所传讯,罚款500元。一时间,校内外一片哗然,议论纷纷。气得我也大骂:“此‘害’不除,班风难正”,并准备劝退他。当天,我翻阅《论语》,突然,一句“为人不普.通之愈甚,乱也”映入视的脑际.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批评、劝退还是宽容、再教育。批评,效果很好吗?他可是屡教不改啊!劝退,能成功吗?以前可都没成功过呀,况且他的家长 1

和他要读书的态度很坚决。宽容不究,他的恶习因此事更加滋长怎么办?再救育毫无收效又该怎么办?说实在的,那几天的我,话少了许多,双眉紧锁的时间长了不少。经过一翻艰难的抉择,我选择了宽容、再教育。然后,我找来他,让他坐定,说:“你可以继续读书,我相信经过这件事,你能从中汲取教训。以前的事,我全当什么也没发生过,以前我给你说的话你也可以当作没听过。”他用疑惑的目光瞅着我,还有点不大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接着说:“不过,我有个条件。你必须向我真心地保证::以后要痛改前非。”他看了看我,显得不怎么自然,没有象上次那样立刻答应。“很困难吗?这正好说明你不想再骗我,”我随和地说。“老师,我真的不想再骗你了,不过.学校能放过我这一次吗?”他试探着说道。“我已经向校长作了保证:如果你再犯一次类似的错误,我和你一起向他作检查。”“老师,谢谢您,我向您保证。不,写书面保证,不再重犯。否则我就走人,不再害你了。”我笑了,多天来郁闷的心情一扫而光,说:“不用了,上次的那份我己经把它撕了,相信一切都是过去的事,我更相信你不会‘害’我”。此后。他终于再没犯类似错误,直到毕业。去年暑假他来看我,说:“那一次多亏了你,要不,我现在还哪来的学上。”

所以,宽容是一种长者风范,智者修养。当你怒气冲冲时,切记“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宽容有度.可使矛盾弱化,可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2、信任心

给学生以信任,学生就可能多了一次进步的机会。永远不应对每个学生失去信心,缺乏信任。我觉得班主任是学生脆弱自信心理的级后防线,失去班主任信任的学生,很快就会成为一只失群的羔羊,迷失方向,最后断送学业。我认为,即使有百分之百的科任教师说某某学生太差劲,无药可救。作为班主任可以倾听老师们的心声,内心做好教育的准备,想好教育的措施,切记不要轻易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自己的态度,更不要做简单粗暴的热处理。如果一旦使其觉得自己已成为众矢之的,产生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变本加厉的搞破坏时,而我们又开除不能,劝退不得,岂非陷入无计可使的尴尬境地?增加了教育的难度?

罗亮,一个爱僧分明,正义感强,富有班级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学生,但同时又与社会上闲杂分子结识,喜欢拉帮结派,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气,还时不时会于老师发生顶撞。这样的学生在学校和老师心目中的影晌可想而知,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对他摇头叹息。对他,我采取了扬其长遥其短的办法。首先.充分信

任他的能力,让他当副班长,以扬其长;接着,在开班干部会的时候,明确要求他要为全班同学作好榜样,带好头,以避其短。从未受过如此信任、如此“重用”的他,新官上任三把火,果然将班级各项事务办的井井有条,也逐渐赢得了同学

的信任,我也在暗地里高兴。可好景不长,他的坏毛病就犯了,参与了一次性质恶劣的打架事件。事后,我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作检讨,在作了深刻的检讨之后,他说:“由于这件事情的发生影响了班级荣誉,我也就没脸再当副班长了,我请求学们另选一个副班长。”.当时,全班双眼光就像一支支利箭一起射向了我,我没想到他会给我来这么一手。沉思了相当一会儿之后,我说:“先听听同学们的意见吧!同意继续当副班长的请举手。”“刷”的一下,59只手一起举了起来。“罗亮,把头抬起来.如果你能对得起这59只手对你的信任和期望,你就把你刚才的话在重述一遍,让大家听得更清楚一些。”我抬高了声音厉声说道,此时的罗亮早已泣不成声了。后来,他不仅把班级工作做的很好,而且还成为一名“模范班干部”。

3、冷静心

给学生以冷静,学生就会获得充足的时间来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并认真改正。可是,我们往往受强烈的贵任感影响,大多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每每说出一些过激的语言,做出一些过失的行为。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遇到学生犯错误时.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沉默,暂且先搁置此事不处理。用冷处理的方法,给学生以机会反省,让他自己主动来承认错误,给自己以时间,思考最佳处理方案。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全班同学端坐在教室中,聆听着我热情洋溢的新学期寄语。突然,学生苏关龙扭头向后,与后座同学窃窃私语起来,我停下来,看看苏关龙。全班同学“刷”地一下,把目光停在了他俩身上,苏关龙把头转过来。不一会儿,他又开始讲话。我停顿了一下,对大家说:“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同学们一个假期没见,肯定有许多话要交谈,呆会儿.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我边说边看苏关龙,可是他却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讲话的声音越来越大。我压住性子,尽量用平静的口吻说:“苏关龙,我非常了解你与同学交往的急切心情,能不能等到我把班级工作安排好了之后再讲呢?”只听见他大声说道:“你讲的都是废话!”霎时间,教室里寂静一片,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我惊呆了:这是学生对

老师的回答吗?而且是在全班同学面前,我强压的怒火在升腾,看着那一双双惊诧的眼睛,我告诫自己:不能发火,千万不能!我作了一个深呼吸。充满深情地对同学们说:“苏关龙同学说得真好,刚才我说的的确是“肺话”,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话’,因为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啊。一个假期没见大家,作为斑主任,我当然有许多‘肺话’了。”说完.我不动声色地继续着我的讲话。下午,苏关龙找到我,低着头,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我轻轻地问,“怎么啦?哪里不舒服?”“老师,上午的事,那是我不好,我不是故意的。”“我不怪你,是你启发了我的灵感,我还要谢谢你呢!”他把头垂得更低了。“不过,以后千万得记着:说话不能凭一时冲动,这是与人相处的简单道理,对吧?”

另外,一旦自己悄绪失控,应该在事后向他、向全班同学表示歉意。这在表面上看来有损班主任尊严,但实际上你的诚意恰恰提高了你的威信。所以给情感以理智,心存冷静,既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减少一些教育失当行为,也能体现教育者的风范。

二、牢记三句有用的话

1、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可以这样说,很少有哪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是骂出来的。相反,.有许多是夸出来的。因而对一些差生稍有进步,或做了一件好事进行大加褒奖,有利于他们增强自信心,获得长足进步的动力。

去年,班上来了一个从北京转回来的学生叫安涛,学习成绩很是差劲。中考8门课,8门不及格,平均不足30分。上课经常睡觉,从不主动交作业。哪位老师逼急了,找来其他同学的作业大抄一通,应付差事。气得科任老师几乎每天找我告状。对这种不爱学习的学生,我该怎样才能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呢?很快,我发现,他除了不爱学习这一个缺点,身上的优点还真不少。比如,热爱班集体、爱劳动、喜欢做好事。一次,学校给我们班下达了劳动任务。我问,谁愿意去,他立刻大喊:“我去”,我便给他安排了几个同学。让他带着去劳动,结果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后来,我了解到:当时,他让其他同学站着,一个人干得满头大汗。并说:“我学习不行,今天也该轮我为班级做一些贡献了。”于是,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安铸的这种行为和精神,并说:“他的这种精神在今天很是难得,我同时还相信安涛同学在学习上也能为我们班做出贡献。”第二天,他找到我说:

“在小学、初中因为学习差,老师和同学都看不起我,从来没有老师表扬过我。老师,是您第一次表扬了我,我也不想在学习成绩上拉咱班的后腿,但我的学习落得太多,能补上吗?”我说:“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现在认真学,就能考及格。语文、英语、数学只要你愿意学,我可以让其他同学帮你,持之以恒,相信也能及格。”“真的吗?”他高兴的说,“真的,只要努力就没有办不好的事。”以后,他找我借书的时候多了,上课睡觉的几率小了,期末考试果然有两门课考及格了。他高兴地对我说:“老师,你没骗我,下学期我要及格四门。”

2、感人心者,其先乎情

古有:“亲其师而信其道“之说。“亲其师”是最理想的一种教育境界,要让学生对你 “亲”,首先你得付之以“情”,交之以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每个人那有爱和被爱的渴望,一名好的班主任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要善于走到他们的心里去。深信:再冥顽不化的思想,再固若金汤的心灵都是不堪“情”击的。

郭银兰,一个入学成绩不错的学生,个性却极其怪僻。和同学交往,出口伤人,在同学中关系紧张。行为散漫,上课经常迟到,老师批评,她就闹情绪,甚至顶撞老师。一次,值周胡老师检查人数,她正在教室大叫:“谁没交英语作业?”胡老师问:“你在干什么?”“收作业!”“有你这样手作业的吗?”“你说我该怎样收?“老师气得没辙了,最后只得说:“谁是班长?领到你班主任跟前去!”“不关班长的事,我自己去。”来到我跟前的她,流着委屈的眼泪。班长向我说明悄况后,我没有立即批评和指责她,用很平和的语气说:“你对工作很负贵任,我很高兴。但你顶撞值周老师,他会扣咱班量化考核成绩的,这样有损咱班荣誉,你知道吗?”听到对班级不利,作为小组长的她,低下了头。说:“老师,我错了,我当时在气头上,一时冲动......”“知错就好.现在,你和我、班长一起向胡老师认错、道歉好吗?”我打断她的话。“还是让我一个人去吧,祸是我一个人惹的,“她低声说。“不,这件事也有我的责任,我没有给你们说上课不许收作业。”“走吧,赵老师替你给其他老师道歉,己不是头一次了,他有经验。”班长不满的嘟囔着,“度话少说,我只希望她这是最后一次。’这件事后,她再也没有顶撞老师,相反变的很有礼貌,和同学的关系也融治了许多。

3、.喊玻嗓子.不如做出样于

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班主任更是榜样中的榜样。一个好的班主任一定耍说到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2007年以来,我开班会的平均时间从未超过20分钟。平时从不讲空洞的道理,不过分指贵学生的过失,不谈过多的校纪班规。可一年下来,我们班的学生无论是在团结协作精神、班级纪律上,还是在学习成绩上都超出平行班级许多,并被学校连续评为“文明斑级”。究其原因就是我不只是在言语上要求学生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如何做?更为重要的是,我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了。

针对我们班学生学习英语困难的现实,我要求学生每天早上利用早操前20分钟时间集中背诵英语单词和课文。为此,我每天就在起床钟响之前20分钟起床,提前来到教室,陪学生晨读。有些学生未按要求,迟到了,我也从不批评。马芳娟后来在她的周记中写到:“上周星期二早上,我迟到了,来到救室门口的时候,我发现老师在里面,同学们都在认真的背书。我准备好挨老师的批评,可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示意我进来坐到座位上去。我当时很庆幸,总算没挨批。后来的几天,我发现老师对迟到的学生都没有批评过,可迟到的学生几乎投有了。原来,我们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他这祥辛勒、认真,全都是为了我们好啊,老师什么也不说,可每天都比我们起的早,您不批评我们,我们的心里比您大骂我们一顿更难受啊,老师,请相信我们,以后我们将努力学习,期末考试我们一定考一个好成绩来报答您.”果然,马芳娟任期末考试中成绩在全班前进了13个名次,我们班的英语及格人数也比其他平行班级多出10个以上。全班60人,15个平均成绩优秀。

总之,班主任工作头绪很多,难度不小,要真正当好班主任,让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以后的路还很长,我将认真学习,不懈努力,与各位同仁多多交流,以期共同提高。

第三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新时期师生关系之我见

自古以来,就有“一生为师,三生为父”“师徒如父子”的古训,把老师的地位看的高高在上,而老师也就堂而皇之心安理得地安享着人们的尊重,尤其是学生的顶礼膜拜,容不得学生任何的不尊和挑衅。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师的这种观念越来越受到挑战,老师的困惑越来越多:现在是怎么了?怎么学生都变成这样了,怎么教了几十年越来越不会当老师了,我想这样的问题在很多老师的脑海萦绕过,深思之余,我们是否有了答案呢?我们该如何处好新时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呢?

我想:面对当前形势,面对现代学生,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也更应该进入反思时期,新的要求,新的理念也已渐渐的深入人心,作为教师的我们,传统的观念是否落后了,是否有距离 ,是否还在一成不变的墨守成规?是否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有被学生“下课”的可能?“我变,故我在”,这是时代的要求。

现在已进入二十一世纪,独生子女已茁壮成长起来,家庭的溺爱,社会的包容,媒体的引导,使他们成为一批注重自我,张扬个性的群体,也不乏娇生惯养自私狭隘的一面。他们柔弱,敏感,易受伤害。他们是温室里的花草,没有经受过风吹雨打,别说百炼成钢,连坚强的躯体都没有。面对如此学生,你还是急风暴雨直言呵斥,他能受的了么?受不了,当然要顶撞。顶撞了,就会造成更大的冲突。如此这般,师生关系的紧张就不足为奇了。作为一名现代老师,我们要做的就是放下架子,以平等心待学生。

其实,现在的学生很不易,时代的要求,将来生存的压力,家长的期望,老师的要求,已经剥夺了很多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诸如爱好,个性,玩耍等等,他们柔嫩的双肩撑起很多本不该属于他们的重担。他们焦躁,苦闷,心力交瘁,少年老成看破红尘,甚至离家出走,有的还走上轻生的极端……当然,这并不都是老师的错。但老师如果以自己的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田,主动的充当他们的发泄对象,倾吐对象,充当压力与摩擦的润滑油,教育的效果是不是会大大的改观?所以,老师要爱学生。

特别是初中学生,十四五的年龄,正处于一个叛逆期 ,青春的萌动,使他们处于焦躁不安,稍触即发的阶段,如果他们遇到一个视他们为朋友,对他们平等相待,想他们所想,思他们所思,和他们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疾苦的老师,他们是否会少出许多问题,少走许多弯路,在求学路途中,心情是否会更舒畅,效果是否会更佳,成材率是否会更高?“润物细无声”的感觉,难道他们会不铭记心间?所以学生在校即使有万般压力,老师都应该成为减压阀,而不应成为压力器。老师要走进学生的心间,成为他们的朋友。我们是老师,我们铸就的是人的灵魂,是健康的人格。产品坏了,还能回炉,如果一批人,乃至于一代人在你手里毁了,我们怎么挽回这个损失?我们选择了这一职业,就选择了这一责任,我们责无旁贷。要不人们会把“红烛”“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这些崇高而伟大的称号送给我们?要想不误人子弟,业务精良,驾熟就轻固然重要。但用我们正确的人生观去影响他们,引他们沿健康之路成长,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我说,会教课的老师,并不算一个优秀的老师,能成为学生良师益友,让学生热爱的老师才是优秀的。在这方面,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以及李镇西老师,都是我们的指路明灯,只要我们多看一些,多学一些,更细心些,更尽心些,谁说我们不能成为教育上的大师?不能真正的桃李满天下?祝愿我们的老师都能成为育人的能手,学生的朋友。 ——这也是我对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粗浅认识,是我对新型师生关系的认知和希望。尽我朝朝暮暮心,唯期收获但耕耘。……。扶抱丝竹谁赏月,芳菲桃李独知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愿我们的老师都能用一颗爱心去沐浴学生,去探索一条新时期师生关系的正确之路。

第四篇: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江苏省如东县长沙初级中学 陈郁新

【摘 要】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点,也是语文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实施情感教育,让情感成为教学的催化剂。这就需要教师倾注真情,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精心设计导语,让学生一上课就进入角色,顺利走进作品,找到与作者情感交融的契合点,并挖掘并筛选阅读材料中的景语与情语,构建多方的对话平台,多方诱导,从而使情感目标能顺利达标。教师还应提升自身素养,充分协调好师生情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情感教育成功的可靠保证。

【关键词】

情感教育

情感体验

情感目标

师生关系

【正文】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完善的人”,它要促进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心理、认知、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作为语文学科当然也不能例外,必须在确立目标时做到认知与情感目标的统一,但长期以来,我们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却把语文教学目标肢解为四个部分: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很少提到情感陶冶的目标。更由于教育功利化倾向的影响,语文教学也走上了重认知,轻情感的“唯理智教育”的偏狭之路,对此,有识之士尖锐地指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应试训练。”① 确实,本应是所有学科思想最活跃、情感最丰富、最具激情与灵气、最能让学生驰骋想象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却刻板地按照“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点——课后练习”的公式,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肢解成一个个知识拼盘,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不见了,人文性消失了,只剩下干巴巴的语言文法的训练,写作技巧的操练。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语文课成了硬邦邦的学科,这种以学科知识为本位的教育导致了对学生终身发展最为重要的情意的缺乏,阻断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

新课标把语文性质定位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无疑是对语文学科认识的一次重大超越。语文学科积淀着太多人类文明的结晶,富有浓郁的人文特色,较之于其他学科,有更多的文学、艺术,有更多的幻想、想象,也有着更多的情和爱。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② 基于此,我们可以说,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点,也是语文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体现。对情感教育的概念,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通过在教育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和学生的情感能力,促使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作为教师要调动其学习兴趣,创设乐学情境,让学生在识记、互动中渗入情感体验,从而与文中人同欢乐,共悲哀;在情感的投入中形成正确的语感,在品味咀嚼思想观点和情怀中产生强烈的共鸣,至于内容的理解、写法的运用等亦可在情感的投入、共鸣中迎刃而解,这样的语文课堂又怎会不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让情感成为教学的催化剂呢?

一、倾注真情,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之间更应情意相通。语文是最需要倾注情感的一门学科,没有感情的契合和移入,是无法体验到作品的情感之美的。而这种全身心的投入,需要良好的情感氛围作保证。在课堂上,老师应多对学生进行“激励”“呼唤”“鼓舞”,要积极创造让学生生疑、质疑、辨疑的条件,营造探究问题的气氛,让学生有思考问题的空间,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处在一种身心解放、无拘无束的空间下,才会乐于参与,自由表达,才会勇于求知,寻根究底,对文本的阅读与学习才不会流于表面,而会向纵向深入,横向扩展,最终形成发自内心的独特体验和感悟。反之,学生如果处于刻板呆滞或紧张压抑的课堂氛围中,要激活他们的思维及创造力,唤起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拨动情弦,创境激趣,精心设计导语。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里明确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王夫之讲“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可见情与景是统一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描述性的语言再现情感所产生和存在的情境,从而使学生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去,使学生灵魂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其中导语是创设情感意境的突破口,也是强化课堂心理场的第一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导语的设计,争取让学生一上课就进入角色,顺利走进作品,找到与作者情感交融的契合点,去体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除了能带领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培养基本的语文能力外,还担当着陶冶其情操、培养其良好的情趣的任务,他总是会在反复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对文字、画面的理解揣摩,充分挖掘文本中蕴涵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因素,精心设计好导语,当好学生的导游,从而使学生在和谐活跃的情境中兴致盎然的去探索、解疑,既从感官形式上,又从内心深处感受“情动而辞发”的各个方面。

利用情感导入的方式很多,如教学《木兰诗》可从播放豫剧《花木兰》选段入手,教师简介木兰从军的故事及背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自叙自己求学读书的经历,说明童年的乐趣既在嬉戏玩耍中,又在读书求知中;教学《天净沙秋思》可用音乐《橄榄树》为导入背景音乐,再这样设计导语:“七百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天净沙秋思》这部作品,它以极为出色的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他的主观意识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统一,整部抒情作品只用了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悲哀„„”

特级教师于漪讲《春》一课时,曾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一幅阳光明媚,春风浩荡,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的美景;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生机,有无穷的力量,内心洋溢着无比的喜悦。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曾用彩笔描绘春天迷人的景色。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大家熟悉的……”像这样的导语,既能描绘出文章的内容,又有把学生诱导到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中去的作用。

总之,教师要努力做到要以情导入,导之入情,以情动人,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来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思维兴奋起来,迅速进入学习轨道。

三、深入挖掘并筛选阅读材料中的景语与情语,精心设计多元化的情感目标,多方诱导,从而使情感目标能导学达标。

阅读的材料是文章,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结果,阅读的过程也是师生透过文字相互激发、渲染、传递、内化的过程,需要教师像设计导语一样以情动情,在教学设计中要依据作者的思路、情感及学生品质、情感等因素来设立情感目标。如人物评传类应以具体的道德形象的影响来激发学习榜样的热情作为情感目标;古诗文应以通过意象的勾勒、意境的营造来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山河及语言文字作为情感目标;而说明文也应以抓住对象的特征,从功能、用途及成因诸方面挖掘自然美、建筑美、创造美作为情感目标。在诱发不同的情感目标时可根据学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其迅速进入情感氛围,如可采用设疑引趣法,《卖炭翁》一诗中的“系向牛头充炭值”,就可以提问:为什么用“系”呢?一个极寻常的“系” 就可使学生看到卖炭翁的反抗精神,从而加深对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还可采用朗读感悟法、辨析讨论法、情感互动法、情境联想法、情感升华法等方式来实现情感的移植,使教学情感目标顺利达标。 文学作品之所以感人,一方面在于它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结晶,情寓于字里行间,有的直抒胸臆,情动于衷;有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有的“道是无情却有情”„„另一方面是教师理性的诱导带来情感的撞击。文学作品的教学,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能触及人的灵魂最具魅力的内容。如在教学《背影》时,可以引导学生从“背影”和“泪水”这两个意象中逐渐深入地体会父子之间的绵绵深情,感悟无穷的艺术情味。在教学《最后一课》时,教师可利用韩麦尔先生的动作和表情引导学生联系背景、联系性格和老师的责任感分析其痛苦、激动的原因在于他热爱法语、热爱祖国,由此不难实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语言,热爱老师的高尚情感”这一情感目标。像《我的老师》可通过细节品读、诗歌颂读、词语品味、关键语句讨论等方式体验老师爱学生、“学生要爱戴老师,树立感恩之心”这一情感目标,在师生互动、协作中定会顺利完成。

四、构建多方的对话平台,发挥对象的主体作用,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情感的交流共鸣中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情感教育不是独立的,也不是游离于语言文字以外的,它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语文学习活动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显现于听说读写及实践活动中。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不仅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牛鼻子”,不囿于读读——议议——说说——想想这个浅层次上,还要抓住文中情、作者情、自我情、社会情的四位一体的联系桥梁,构建与文本对话的平台,侧重于诵读吟悟,把平铺直叙的文字化作立体的形象,从而体味作者的喜怒哀乐。在迁移训练中,可构建与作者对话的平台,或赞扬,或驳斥,或补充材料,或倾吐心声,让学生自由倾吐情感,尽情施展才华。如学了《挖荠菜》,可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封书信给作者,表达对老一辈人的理解、感激之情及新一代人对幸福的理解和新的价值观;学了《两小儿辩日》,可写一篇随感式日记,论述人不可能全知全能、没有必要嘲笑别人,或者论述人不应迷信权威,要敢于像两小儿那样向权威挑战等。

五、协调情感,增进和谐的师生关系。

众所周知,中学生情感的最大特点是直觉性和不稳定性。他们往往是凭直觉的好坏而不是经过理性的分析来感知事物的。一旦他们觉得外界事物不合自己的口味,就会兴味索然,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学生的这种情感将会给语文教学带来许多困难。因此,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协调好师生情感是教好语文的可靠保证。那么,如何协调情感,增进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1.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这是增进和谐的师生关系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教师要用一颗宽厚、博爱、敏锐的心去理解、关心、包容每位学生,以真诚、热情、民主、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使学生在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中获得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学生—旦得到老师的尊重与信任,他们就会感到温暖,就会感动得“流泪”,尤其是一些“后进生”。学生如果不喜欢哪位老师.那么对他所教的学科也往往会产生厌倦。

2、要提高自身素质,力求博学多才。学生最喜欢有学问的老师,多才多艺的教师不仅在教学中有更多的主动权,而且也容易获得学生的尊敬与信赖。语文教师要博学,要当“杂家”。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协调师生情感的需要。现在中学生见多识广,思想活跃,如果教师“孤陋寡闻”,就很难与学生协调情感,形成共鸣。

著名的教育学家夏沔尊先生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③ 的确,不通情难以达理,不育情难以育人,语文教学是一个披文入情的活动,是一次生命对话、情感交流、智慧碰撞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上获得成功,就必须重视实施情感教育。把学生视为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把培养完善的个性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并通过一系列有意识的操作,使学生的情感借助语文阅读教学得以陶养,

我们深信,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春风,情感教育一定会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在潜移默化中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使语文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光彩,进而促进学生自身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注释 ① 《语文学习报》(2005年第38期)

②《列宁全集》(第20卷)

③《赏识你的学生》述评 (张敏坤)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程校本教研问题与指导》

2、《语文教学通讯》(2003·11)

3、《新课改导刊》(2004·1)

4、《语文阅读教学要注意发挥情感效应》(《中学语文教学》1995.1 )

5、《中学语文情感教育新构想》(《中学语文教学》1996.1 )

6、《浅谈情感在语文教学氛围中的地位与作用》 (《语文教学之友》

1996.6)

第五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新课程、新德育

叶县高中许冠军

内容摘要:社会发展、观念变迁、旧有德育观受到挑战;

课程改革、意识转变、全新德育观横空出世。

本文针对新课程改革对德育教育的新要求,结合自身实践,就如何展开德育教育进行简单论述,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课堂,二是班集体。

关键词:德育,课堂,班集体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这不正是德育工作所要达到的境界吗!惟精惟微,至善至美,令人激动,令人向往!

然而,长期以来,社会生活发生着急速的全方位的变迁,旧有的德育观念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受到了文化和价值多元化的猛烈冲击,学校德育的要求与现实生活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一切的一切导致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可谓学生厌倦、教师困惑、社会不满!基于此新课程确立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明确指出要“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回归自然”。 倡导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质量,在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性学习中,营造丰富、积极、有意义的校园生活,以一种全新的理念构筑富有生机活力的学校新德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一批能适应社会、和别人健康互动,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人。

笔者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班主任,深知德育工作的现状和重要性,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能更有效的开展德育工作。我认为在现有的条件下要做好德育工作应把握两个阵地:

1、课堂。

2、班集体。

简单谈谈我的想法,先说课堂。

课堂是新课改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活动和交往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功能。新课程改革也明确要求在课程中渗透德育,并在每一门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有关于“情感和态度”的目标,强调要把德育过程和智育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使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学校中德育活动最有效的载体就是课堂教学。只有增强课程意识,使德育工作主动运用课程、整合课程、创建课程,才能使德育工作真正找到落脚点,真正发挥课程服务于育人目标的作用,深化德育的实效性。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德育教育:

1、数学作业和练习

通过数学作业和练习,通过辅导与答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严格、严谨、认真、仔细、工作有条理,对计算结果负责任的良好作风。

在解题训练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对解题中能独辟溪径的解法给予充分肯定赞扬,这样,不但使其自身受到鼓舞,而且能唤起全班 1

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自觉性,形成学生用最优化方法来处理问题的良好习惯。

数学中经常打交道的是数字和图形,数字不能有一点错,图形要力求完美,符合要求,这些要求都会促使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凡事都要认真仔细,干工作要有条有理,对计算结果要负责任。通过这些良好品质的培养,今后走入社会参加工作,才能对自己要求更高更严,才能把工作干得更好。

2、中国数学史

我们伟大祖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教材、资料中,有很多材料直接介绍中国数学史,涉及数学家、数学名著、数学成就和数学方法等很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德育的好素材。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11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4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州早1000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内容,不仅可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学好数学知识,而且可使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爱国热情。

3、数学竞赛

学习兴趣指的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数学教学时可以利用学生争强好胜、荣誉心强的特点,在各个环节中,适时地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兴趣。比如在教学计算时,可以设计“看谁算得快”的环节,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了计算速度,而且让学生在竞赛中体验到竞争的压力、追求和取得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自觉性和自制力。

4、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

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讲授数学课时,注重渗透德育教育,如人口、资源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等。我常从我国的人口、资源状况、森林覆盖率等编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数学题,让学生从中正确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觉,珍惜每一份资源,对合理开发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正确认识,并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5、数学中的美

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早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的美充满了整个数学世界,不但有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更有对称的美、和谐的美。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符号、色彩、线条、图形等因素,通过精炼的数学语言、巧妙的解题方法、整洁的板书设计,展示出数学的外形美和内在美,并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使学生从抽象的符号中看到美的形象,从逻辑推理中领略到美的神韵,从

表面的形式中体味到内蕴的那种特有的内在美,从而把学生引入到美的意境中去,从而也让学生尝试创造美,并学习把美带给别人、带给世界。

这里是以数学为例说的,其它学科也是一样的。总之,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其必要性、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德育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过程,我相信教师只要在教学中努力提高自己,并且能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真正做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

再说班集体。

班级是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所以,我认为班主任应该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因为丰富多彩、富有个性的、多样化的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它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班级工作中,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德育教育:

1、强化纪律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如果其成员的行为受不到群体规范的有效制约和引导,就会处于一种散漫、松懈、兴奋活跃、心神不定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很容易传染性地蜕变为整个集体的不健康的骚动,这是纪律失灵的表现,它会对德育教育构成严重威胁,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败坏往往由此开始蔓延,而且班级的规模越大,道德败坏就会越严重。也就是说,一个没有纪律的班级一定是一个没有道德的班级。反之,良好好的纪律是德育教育的进行的肥沃土壤。要保证德育教育的顺利进行,强化纪律是首要的,必须的。

2、装点教室

德育不能仅靠说理教育,还要营造育人的优良环境和浓厚氛围。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当是随便安排的”。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因此,自觉、系统地设计教室环境的方方面面是非常必要的。让学生精心装点教室,整洁、明丽、温馨文雅的教室环境,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通过精心创设为学生服务的德育环境,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思考、感悟,另外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动手做这一切,又会更加有意义。德育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

3、唤醒责任感

在班里实行班干部轮值制,使学生人人有职务,人人有责任。除了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培养能力以外,我更多的是希望通过班干部轮值,唤醒每位学生心中那一份责任感,在任何时候都愿意有所担当。

4、榜样引领

“师者,人之模范也”,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的言行、举止、品格、仪态、情感……每一个瞬间都影响着学生,都给学生以表率,耳濡目染,形成一种无声的命令。所以,教师应当从自我做起,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用高尚的师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真正起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榜样作用。

重视优秀学生对其他学生的榜样、表率作用。要经常有引导性的对这些优秀学

生进行表扬,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有很直接很具体的意义,由于同学们生活学习在一起,学习环境和经历基本相同,学生中的榜样为学生所熟悉,因此更具有可比性,更易为其他学生所接受,能起到立竿见影的示范作用。

5、构建德育网络

新的课程改革,是一场全国性的教育革命,它不只是教育工作者的事,是全社会都要关注,共同努力去做的事业。德育工作为首,更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德育工作要坚持多维联合,要建立健全学校、家长、社会全方位的德育网络。通过和家长的沟通,广泛的宣传,使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基础教育新的改革目标,让新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从而实现德育培养目标。

可以说,班级的建设也是一门艺术,丰富多彩、多样化的班级建设,必然在不知不觉中促进德育教育的进行。

总之,更新德育观念,树立新的德育理念,是新形势下对德育工作者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新高度,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德育理念上始终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树立德育发展观。在德育过程中,从学生生活入手,牢牢把握两个德育阵地,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积极促进每一个学生完整人格的健康发展。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参考文献:[1]《心理与教育研究法》董奇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2]《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帕尔默,吴国珍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高中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刘永康,李华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6

[4]《高中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细节》廖水娟主编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2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