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论文资料 高中教育教学调研报告(通用)

高中教育教学调研报告(通用)

高中教育教学调研报告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高中教育教学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第一篇:高中教育教学调研报告高中数学教育调研报告专业代。

高中教育教学调研报告

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高中教育教学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高中教育教学调研报告

高中数学教育调研报告

专业代码:070101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ChuxiongNormalUniversity)

数学系200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育实习

中学数学教育调研报告

实习姓名学号20081021228

专业年级2008级

实习单位禄丰县第一中学

实习时间

楚雄师范学院数学系编制

二0一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中学数学教育调研报告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改革在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扎实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目前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低效的现象。部分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教学内容中的基础知识把握不到位;教师讲授的效果并未真正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有的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没有发挥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教师指导方面,教师对学生缺乏有针对性的引导、点拨和具体帮助;在课堂提问和组织学生课堂讨论中,学生参与的水平还有待提高等等。由此可见,低效是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方面所遭遇的最大的挑战。

我于2011年10月9日,被分到禄丰县第一中学进行为期六个星期的教育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顺利的完成实习工作。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这门课而言的。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将来的从业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数学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楚雄州禄丰县第一中学坐落于县城北郊的松园山,始建于1932年,1960年更名为云南省禄丰县第一中学, 2006年实行初高中分离,成为一所高级中学,承担着全县近60%的高中招生任务。中共禄丰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一中的建设发展,从2002年开始,实施学校改扩建工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建设工程有序推进,学校占地面积扩大到223.5亩。学校现有60个教学班,在校生2744人,生源覆盖全县各乡镇。教职工221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4人,本科生学历203人;高级教师42人,一级教师63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州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县级骨干教师17人。已建成计算机室2间,教师电子备课室5间,大型多媒体教室4间,班级多媒体教室58间,语音室2间,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10间,报告厅1个,标准化田

径运动场1块,标准化篮球场12块,标准化乒乓球场12块,全校教职工配备了笔记本电脑。禄丰一中一路征程,一路凯歌,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09年高考,在规模效益上取得了良好成绩,应届生上线834人,比上一年增加344人,获得县目标管理考核“二等奖”。 2010年高考,该校不但在规模效益上取得了良好成绩,而且在尖子生培养上有了突破,应届生上线834人,应届生杨世荣居全州理科第6名,囊括全县应届理科前6名,文科前2名。

该校明确提出“博学善思、厚德明理”的校训;突出“学校的有效管理、教师的有效教学、学生的有效学习”的管理理念;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坚持“以文化上线为主、多条腿走路、多渠道成才”的办学思路;着力打造优生,努力提高综合上线率,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推行关注学生差异发展的“走班制”教学和借鉴山东兖州一中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推行“三步六段”,“30+10”有效课堂循环教学模式改革。用改革和创新的精神促进教师成长,帮助学生成才,推动学校发展。“风雨磨砺七十载,继往开来谱华章”。学校正具有“天时地利人和”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县教育局的关注和领导下,凝聚全体教职工,抓住机遇,奋发图强,树立质量意识,坚持科学发展,走内涵发展之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数学教学存在的情况: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很多年,但由于高考仍然是应试教育的模式,因此素质教育在大部分地区都成为了一句空话,绝大多数学校的日常教学仍旧以应试教育为主,禄丰一中也不例外。教师的教学重点是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正确的解答更多的题目,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如此,而非素质教育中所提倡的对数学本身的兴趣或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就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高中数学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

教师作为一种教书育人的职业,有其与众不同的特殊性。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在长时间内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教师必须及时做好角色转换。总结为:多看、多问、多听、多想。“多看”:备课前多看一些与本节内容有关的教学参考,多做些相关的练习;“多问”:遇到任何教学上的疑惑,要及时请教;“多听”:时间允许,尽量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多想”:对于别人教学上的成功经验,必须经过消化、思考后与自己的风格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如果一味地从“教”的角度去教学生,只会不断加剧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感,很难与学生产生知识上的共鸣,教学效率自然也提不上去。老师如果能从“学”的角度事先把要讲授的内容认真学习一遍,将试题做一遍,更多地从学生角度出发,那么教师就能迅速把握学生的兴趣点,讲课就能应对自如,课堂效率就能够顺利提高。

每个教师都善于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不仅用好现有的课本,还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这样他们备出有效、高效的课,老师上课时心里很有底,也便于老师在讲课中遇到问题,该肯定的敢于肯定,该否定的敢于否定,也才会有精彩纷呈的有效课堂教学。有效备课不仅需要教师不断“充电”,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也需要有效的备课方式。当然,有效的备课方式很多,关键是教师要投入热情,善于总结和创造。开辟出一条“备而能用,有利于教,有利于学”的有效备课之路,让教师得以成长,让学生得以受益。另外,课堂的有效性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教师精心设计学生预习内容,总之,教师要精心设计好课前预习的内容、要求,努力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现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学的情况。

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较大的困难。课下聊天时,都纷纷向我诉苦:“老师,数学好难啊!”我一边以坚定的语气鼓励他们,高中知识相对初中知识可以说在难度上是一个质的飞跃,但只要你们咬牙坚持,不断地在平时学习的碰壁中摸索高中的学习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会慢慢地找到学数学的感觉了。给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一边在心里苦苦思索着如何去帮助他们尽快地把学习方式从初中转变到高中来,适应难度较大的高中数学学习。现在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数学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毕竟在高考时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况以后踏入社会后,多多少少会用到数学知识。

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面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生听起来又感觉到无聊。甚至有的学生说,老师的方法太旧,因此影响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调查中,学生希望老师能关注他们。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后进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调查中有一个学生问我如何看待老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还问我今后要是当老师的话会不会也这样。我回答他们说:老师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是因为他们能听老师的话,而一般情况下后进生的自觉性差,经常不听话,自然惹得老师不开心。老师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发觉,只要能多关注后进生,他们会很感动、进步很大。看来老师要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多鼓励后进生这一点对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很重要,好的沟通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加爱学习你所教的那门课。

有的学生说学习数学时有的老师不能补充很多的课外知识,只是讲课本上有的内容,其实这些他们都能看得懂,若老师总是这样的话,他们就会认为这样的老师不怎么样,水平低,

进而也就不再理会老师的讲解,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成绩就会有所下降了。他们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能讲些和当前社会有关的东西,多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

大部分学生喜欢上课幽默的,不爱批评学生的,能够和学生很好相处的老师,他们都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自己,即使是成绩差的学生也这样,这种愿望甚至比其他学生更加强烈。他们希望老师多了解他们的真实的想法,宽恕他们的叛逆心理,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师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去对待他们。而且,有的学生还喜欢关注老师,对老师的衣着,对老师日常工作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都感兴趣。看来我们做老师的要好好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工作。

该校放学时间为5点45分,由于时间较长,学生在这段时间显得疲惫,虽然学生都表示考试的压力大,有很多题目不会,但就不大会抓紧时间学习。平时课间课后很少去问同学问老师,这也是他们成绩差的一大原因。由于上课时间较长,大家都很疲惫,在晚上休息都按时,不吵不闹。

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是形成数学课堂教学良好状态的保证,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学生实际个人教学风格与特长,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

数学课堂教学,要灵活地运用好各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每分钟的作用,在教学方法上就要注意驰张结合,动静结合。对重点、难点、关键性知识要讲精、讲透,引导学生讨论,思路要宽,言语要广,讨论要透,使课堂气氛既扎实又活跃。

二、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我实习的是高一数学,他们刚从初中过度来,虽然从现行的高考要求来看,初中学生学过的知识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并不是说初中学过的东西就没有用。课堂探讨中如果能注意一下学生在初中学过的内容,有些东西可以少讲,有些东西必须在已知的基础上明确原来学的知识的局限性逐步开始升华认识,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让学生虚心接受新的知识。初高中知识的合理衔接与过渡一直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问题,衔接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效率的提高,衔接中既要防止学生的浮躁又要能增强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兴趣。

三、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讲尊重,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尊重老师,而且还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作为一个老师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积极地鼓励他去学习,这样的学生只要一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少批评学生,

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批评错的地方也应该向学生道歉,这一点恐怕老师们很难做到,其实学生的宽容之心并不比老师差,真心地向学生承认错误的老师可能会更加受学生尊重的。

对这次问卷调查结果分析,高中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1、教育价值观调查显示,大部分高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大约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大约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大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调查还显示,高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10%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 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多媒体应用到现在的教学中去确实是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对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我认为在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把握一个度,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可能回引起学生的反感。

总之,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尽正确,但毕竟这是我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从中吸取一些优秀老师的做法,结合自己实际的水平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坚持下去,多了解当下的教学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我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但愿我的想法能变成现实。

实习生:黄昌明

2011-11-16

第二篇:高中物理教育见习报告

物电系09级物理01班李凤菊20091041108

告别已久的高中生活,整天面对一大堆理论的我们渐渐忘却了苦苦奋斗的高中生涯。一晃眼,在大学里已经生活了三年。三年前,我们作为一个学生生活在高中校园里;现在,我们却要在高中校园里学习着用一个老师的身份生活两个月。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一边见习一边实习。

第一周,我们的任务主要是物理教育见习,由于我们生疏了中学的教材,因此,在见习期间我们应该熟悉教材,虽然现在的高中教材与我们学习时的教材不一样,但知识内容大多是不变的,而在教学方式上大有不同。因此,听课时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老师的教学模式与驾驭课堂的方法。如果我们对高中教材不了解,对新课改下的高中教学模式不了解,这对以后我们走上教师岗位是十分不利的。为了提高我们的就业技能,提前接触中学教学,明确中学课堂与我们在大学里练习的模拟课堂的区别,我们在楚雄州南华一中进行了两个月的物理教育见习与实习工作。见习是实习前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而实习又是师范生的必经之路,通过见习与实习,让我们了解、体验新课改下的中学物理教学,为以后走上教师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物理教育见习的主要内容是听物理课,我们10月8日到南华一中,10月9日我的指导老师没课,我听了另一个高二物理老师的两节复习课,其中一个班是理科加强班,另一个班是理科普通班。当我走进教室,感觉非常新鲜的就是学生的座位和教室里的教学设备。学生在班上都分有学习小组,

5、6个学生为一个小组,围坐在桌子的周围,必要时方便学生的讨论式学习。在上课时,还看到了他们先进的多媒体,老师直接用笔在屏幕上写字,这使我感到很新颖。而且老师与学生互动的时间也比较多,老师都在不断地鼓励与引导学生,学生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不管对与错,学生都踊跃发言。这样,老师可以从学生的发言中真正了解学生,这就是新课改的要求。听课后给我的感觉是两个班复习的内容是相同的,在普通班用了25分钟,复习的节奏比较慢,知识点的讲解也比较细致。而在加强班只用了15分钟,复习的节奏比较快,很多知识点只是点到为止。但不管怎么讲,老师总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容易接受。其它的我还没什么感觉。也许这就是加强班与普通班级在上课方式上的不同点吧。其

实,我觉得走进教室就可以看出南华一中正在进行教改,听了老师上课就会觉得他们的新课改不仅体现在形式上,在教学的过程中同样贯穿着新课改的思想。

见习的第二天,我的指导教师——周云祥老师有两节文科加强班的物理课,其中的一个班就是我实习所带的班级,另一个班是258班。两个班的课我都去听了,老师上的也是相同的内容。上午第一节课是258班,周老师用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入课题,整堂课的气氛比较活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课后,我了解到周老师就是一个非常幽默,非常令同学喜欢的老师,而且他喜欢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第二节是我们257班。周老师在我们班上的课让我记忆非常深刻,这节课的内容是“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刚刚上课,周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直导线,带着学生分析了其中一根导线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之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另一跟通电直导线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如何?”。

通过我的观察,学生讨论得非常积极,周老师也在教室里巡视学生。必要时也给学生做一定的引导。但终究学生就是弄不出答案来,经过我仔细观察之后发现了学生存在的问题,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是哪根导线产生的磁场,哪根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在我左右的两个小组我给他们讲了之后勉强听懂了。周老师让他们去黑板上画又有些糊涂了。最后,周老又仔细的讲解了一遍,下课的时间就到了,布置了一题课后作业,有四个小题,判断带电粒子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这次作业是我改的,全班42个同学只有一个同学完全做对,大多数同学做对两个小题,一小部分同学一小题都没对。改了作业之后我发现同学们的基础很薄弱。有很少一部分同学连“X”和“· ”表示什么物理意义都弄不懂。在晚自习辅导课上,我给同学们讲了一遍,这是我第一次面对这么多的学生在讲课,我着重强调了是哪一根通电直导线在哪根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中受力。这次讲了之后,几乎全班同学都弄懂了,这让我很高兴。这次课后,我认识到了要让学生学好,老师必须充分使学生暴露出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才有效果。虽然周老师给学生的自由时间很多,但由于同学们的基础比较薄弱,所以,有些问题对于学生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必须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并做细致的讲解。如果是基础比较好的班级,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接着,我给同学们上了几节课后,周老师帮我上的内容做了一次整体的复习。

我回顾了自己上的课和听了周老师的复习课后发现有些知识点我用了很多话也许都没讲清楚,而周老师用几句简短的话语就讲得清清楚楚,而有些知识点虽然准备了但忘记讲,所以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不连贯,还有些内容自己根本就没想到。我跟周老师交流了我的想法,周老师告诉我“这就是我们需要提高的地方,多听听老师讲课总是会有所收获的。而且在一堂课当中,我们不能追求得太完美,很多问题我们还可以在练习中解决。其实你已经做得比较好了,大多数的知识、内容还是能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一个新手教师,已经不错了,但还有很多地方是需要提高的,需要自己慢慢的揣摩与总结”。

平时,我多听老师的课,实习要结束时,我去听了几节高一的物理课,我觉得非常让我难忘的就是一节“弹力”,一节“重力”。我认为“弹力”这节课逻辑思维非常的清晰,老师在提问前做了良好的铺垫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容易接受。这节课重点突出,形象、直观的突破了难点,学生配合得非常好,效果也很棒。而“重力”这节课老师也讲得非常清晰,老师举的例子、做的实验都非常的形象、直观,学生容易理解。但思维有一定的跳跃。这两堂课都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物理。连我自己都有很多的怀念,也学到了不少知识。

经过多次练习后,我已经学会了听课,学会了很稳重的讲完一堂课。我所取得的成果少不了老师们对我的指导与支持。

通过一段时间的见习与实习,我深深的体会到现在的听课与高中时坐在教室傻傻的把老师上课的内容记下来是截然不同的。在高中时,我们听课的内容是课本上的知识,是高考的重、难点,我们所面临的是高考;而现在我们听课的内容是老师如何突破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如何设置问题,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何驾驭课堂。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听课的状态以及教师的教态、语态。让我体会到了要听懂、听好一堂课实在是太困难了,每节物理课,我都努力的去听,不断的学习听课与评课,使自己的教师技能得以不断的提高。

在见习期间,我不仅听周老师的课、听周老师给我的意见与建议,我还用心的听了其他教师和其他年级的课。我感受到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有属于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有些教师风趣幽默,让学生喜欢;有些教师讲解知识很透彻,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让学生听起课来轻松易学;有些教师喜欢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学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但最终,教

师都是希望学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突破重、难点。所以,每个老师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这个阶段正处于陈旧的教学方式向新的教学方式过渡时期,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在寻找新课改下属于自己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因此,听不同教师、不同年级的课,及时进行分析总结,我也可以尝试从中探寻一套属于自己将来教学所用的教学方法。

同时,与他们作对比,我清楚的看到了许多自己的不足,这让我感受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任重而道远啊!但我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会为我的理想全力以赴的。

通过见习,我自己有几点感受: 首先,我们千万不能够好高骛远,要戒骄戒躁。须知成功和时间是成正比的。另外,我们要重视物理教育见习,不能因为觉得高二文科班的物理知识简单或者其他的原因就对见习过程感到无所谓,每做好一件都会有很多收获的。 其次,学会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这不仅要求我们要会与学生交流,更是要用对方法。我们再和学生交流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角色转换,要保持教师所有的高度。其实这一点我觉得我做的还可以,我在学生面前还是很有威信的。 再次,我们也要拥有自信。爱默生曾经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可以激发自己的潜能,是一种对我们有利的心理暗示。具体说来就是我们要相信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并且可以成功的运用它为学生授业解惑。一个自信的老师,站在台上自有他的一股威信。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过程。 最后,我们要自强。这个可能是最重要的吧。前面我说过要自信,但是自信不能停留在想象上,要成为自信者,就要像自信者一样去行动。我们在生活中自信地讲了话,自信地做了事,我们的自信就真正确立起来。自信的行事的前提是我们要有令自己自信的本事,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自强。例如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教师素养,充分的课前准备等等。在见习听课时,我们很容易注意到真正的老师在上课时很少拿着教材或者教案上课,但是他们又对所要讲解的知识信手拈来,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自己的老师有自信,而且还能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这个就是老师在课前充分备课的效果。 真正的感受其实是无法用语言完全的表达出来,想要在将来做一个比较完美的教师,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师素养,用知识将自己武装起来,时刻做好准备。这就想是古语说得一样: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第三篇:高中老师教育实习报告

本次教育实习按照学校的要求,任务有二:教学任务与班主任工作。另外,我们二附实习小组还共同完成了一个教育调查,并且制作了熟悉网志。完成情况如下:

1、 教学任务。在教育实习的四周内,听取指导教师王华老师的课11节。其他物理教师授课6节;听取组内同学讲课9节;共完成了4个新课的实习教案:其中《欧姆表》和《分析电路》进行了试讲,得到了指导教师、带队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共讲课3节:《欧姆表》一节(高二1班);《电路分析》两节(高二1班,2班);平时。协助教师批改作业,对同学进行个别答疑。了解教师的工作安排并参与集体备课。指导教师的授课做教案式记录。

2、 班主任工作。在日常方面,按照要求每天7:20按时到班,检查班级情况。午间操跟操。每周

一、

二、四的午自习到班进行个别答疑。平时,注意和同学们的交流,观看了全校运动会。并与高二1班的另外两位实习班主任一起,在原班主任和各位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一次主题班会——《life story——大小孩的故事会》。

3、 其他。我们的教育调查对象是师大二附的高一高二学生。高一7个班,高二6个班,文理均衡。大约收回500份左右的有效数据。调查内容与中学物理课现状有关。问卷由我初步草拟,经过全组评议,带队老师评议最终定稿。具体完成情况将在调查报告中提交。

实习网志是由郝雪,黄孝吉和我共同建设的。作为我们实习教师与同学交流的平台。同时普及一些物理、天文的科学知识,解答一些课堂上的问题,提供与教学相关的链接,也作为实习成果的小小展示。

为期四周的教育实习,不但使我在物理教学与班级管理上学到了很多,也增进了我对自己的认识。我实习的班级是二附高二年级的理科实验班。同学们聪颖、独立、有创新精神。开始与他们接触我还有些紧张,常被他们的提问难住,无所适从。但他们却反过来安慰我,鼓励我慢慢来。在他们的宽容与鼓励下,我进步了不少。尽量作到每次答疑都有备而来,每次批改作业前都把作业自己先做一遍。对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准备。几周下来,我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就越来越少了。在他们中间,我才深刻的体会到大学老师常常提醒我们的一句话:

"教师,就是为学生服务的。在学生眼里找自己的问题,才能获得长足的进步。"

我的指导教师和班主任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作为教师,他们永远都是我的榜样,也是我想要超越的目标。在我讲第一堂课之前,指导教师把他自己的教案拿给我看。我虽然写了教案但是并没有准备讲稿。这样,给老师试讲的时候,由于准备的不细,将整堂课的结构都破坏了。该讲清楚的东西一点也没交代清楚。他听完之后毫不客气的一一指出所有的错误和缺点,告诉我应该怎么讲。带队老师也严厉的批评了我,叫我回去一定要写讲稿,第二天绝不能讲成这样。那时,我真的觉得讲课好难。自己的心态也摆的特别不好——因为我太想把课讲好了,压力特别大。当天晚上,我准备到2点多,第二天终于把课顺利的讲完了。从那堂课以后,我才真正理解“教师”与“好教师”的差距。对我来说,他的课就是标准:如果课讲不到他那么清楚,根本不能算是好课。

班主任老师平时很严肃,言语很少。可是对管理班级很有一套。我们1班的管理就象是一部全自动的机器,绝大部分靠同学自己和班委管理,自觉、自发的进行。象我这样的年轻老师最头疼的就是班级的管理。通过每周班会课的学习,确实体会到了班任老师的方法。我想,那就是:恰到好处和用心。该奖的奖,该罚的罚。学生的事永远是大事。

我还想感谢我的同学和搭档。没有他们的帮助,我根本不可能顺利完成这次的实习任务。比如我们的班会。我和同是实习班主任的马佳费了不少心思,配合的非常默契。班里的讨论气氛调动了起来,每个人都在积极的思考。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还有我同组的八位同学和我们的带队老师罗老师。是他们让我体会到集体的巨大力量。从开始评课,修改教案,到我们的教育调查,实习小报。每个人都付出了认真的工作,非常辛苦。罗老师更是为了我们费了不少心,花了好多时间来指导我们讲课。她的态度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也许明年,我就会成为一名真正的物理教师。负起一个教师应该担负的责任与义务。这次的教育实习是我人生一笔巨大的财富。要当好一名教师,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1月8号,我们实习小组的九个人将一起平静地离开我们的实习学校——师大二附。这意味着一个多月的实习工作已经划上了句号。在这一个多月中,我们紧张过、努力过、开心过、醒悟过、自信过。这些从未有过的经历让我们进步了、成长了。学会了一些在学校以前从未学过以后也学不到的东西。这次实习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作为一名教师,首先上好课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实习前也有过一些试教活动,但真正的中学教学对 的中学教学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

从学生转变为老师,这之间需要付诸很多的努力。首先在第一周,我听了指导老师和其他物理老师的课。在听课前,我认真阅读了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如果是习题课,我则会事先认真把题目做一遍,想一下如果是我来讲我会怎么讲。到了听课时,我会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听课的重点是注意科任老师讲解过程中与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以吸收老师的优点。同时简单记下自己的疑惑,想老师为什么会这样讲。每个老师各有特点,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同时,我注意学生的表情反应,而思考以后我要以怎样的形式方法去上课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也就是“备学生”。

我们班是文科班,学生普遍不喜欢物理,课堂气氛不活跃,原因是他们觉得无论枯燥、难懂。所以在备第一节课时,我花了很大心思设计课堂结构和实验,尽量使课堂生动起来,并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进行教学,即方便又能吸引学生。在院系老师罗老师和指导老师苗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多次修改教案并进行多次试讲,虽然这期间我暴露了很多不足,但老师的亲切鼓励让我变的有信心,有热情,让我觉得如果将来针对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我可以做的很好。同时,我们实习小组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吸取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一共上了三节课,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还是有很多令人遗憾的地方,比如有一个小灯泡的实验,演示的不是很充分,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思考余地。

还有时间的把握不好,造成拖堂。这些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得以改进。除了上课外,我还负责批改学生的作业。我的指导老师带了五个班,所以作业量比较到,但我每都认真批阅,并注评语,将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及时的反映给指导老师,协作老师作分析总结。期中考试前帮老师出卷子,考完试后批改试卷。在这些工作中我体会到了作为老师的辛苦和责任感。

做一名好老师的确很难。教学工作复杂而又繁琐,要管理好整个集体,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同时又要顾及班中每一名学生,不能让一名学生落伍。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多关心留意学生,经常与学生交流,给予学生帮助。做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生活上的益友。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而班主任就是这个家庭的家长。在注重教学工作的同时,我也一直在努力做好班主任的工作。

班主任交付了一些工作任务都按时认真的完成。监督早自习,课间操,午自习及值日工作等。在这同时,我有了一些领悟。要做好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爱学生,信任学生。在这一个多月的班主任生活中,我逐渐能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并了解学生的性格,特长以及优缺点。这是作为一个班主任的基本要求。爱学生就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情感,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有发挥个人的空间。但信任不等于放纵。所以我很注意把握了一个度。

我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处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开展有益的班级活动,与学生交朋友。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与学生打成一片。加强了与学生能够之间的感情而在上课。考试时,又要有一定的严肃度。这样在学生面前保持了一定的威信。在这期间,我们 这期间,我们精心准备并召开了一次题为“欣赏与赞美”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学会欣赏与赞美别人和自己。

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情感教育。我还参加了第59届校运会。通过运动会,增进师生见的交流与了解,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繁复的,然而每天当我面对这些学生的时候,觉得是那么的亲切,那朝气,让我有责任感,有动力来开始新一天的工作,我又从原任班主任那里学习了班级管理方法和学生教育方法,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回忆起刚中学的我们,现在我们进步、成长了。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获益匪浅,并使我爱上了教师这一光荣的职业。

实习,不仅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贵的记忆,更是我另一段人生的起点,我相信在未来的路上我会做的很好. XX年10月8日——11月12日,这是我永生难忘的日子。这段时间我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二

(九)班实习,班主任兼指导老师刘老师在我实习过程中予以极大的支持和帮助,让我受益匪浅。在为期五周的实习期间,我主要进行了教学工作实习和班主任工作实习。

一、教学工作。

怎样上好每一节物理课,是整个实习过程的重点。刚开始的两个礼拜的任务是听课和自己进行试讲工作。在这期间我听了3个课任老师共10节课。在听课前,认真阅读了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如果是习题课,则事前认真做完题目,把做题的思路简单记下,并内心盘算自己讲的话会怎样讲。听课时,认真记好笔记,重点注意老师的上课方式,上课思想及与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同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吸收老师的优点。同时简单记下自己的疑惑,想老师为什么这样讲。

在正式上讲台前我还进行了多次试讲。在准备教案前,认真阅读教材,并与任课老师上课内容相联系,按自己的思路写出教案。但课任老师的要求与自己准备的内容经常有出入,所以对教案作了一定的修改,做到自己的思路不乱,又能达到课任老师的要求。为了克服上讲台时的紧张,不断的进行试讲。同时在本子上把自己上课讲的话都写一遍,作足充分的准备。

10月26日,我第一次登上了讲台。虽然上课前不断的告诉自己要镇定,要循序渐进教学,可是在上课的铃声敲响的瞬间,望着台下三十多双好奇的眼睛,紧张还是不请自来。即使偷偷的深呼吸也无济于事,只能一个劲地重复着教案的内容,眼睛始终不敢对上学生的。尤其是在学生的反应与自己的有点出入时,稍有点乱。尽管没有讲错东西,但讲课的内容有点乱了。不过后来还是很快的镇定下来了,讲完预期的内容。因为是实验课(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因此预留了二十几分钟给学生做实验。因为自身经验不足,学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有些没能及时解决,而且有个知识点(上节课任老师讲过)以为学生掌握了而没有讲,是一个很大的不足。在紧接下来的同一节内容的课上,我放松心情,及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将上节课没讲的知识点补上,改进了第一次课的不足。课后,刘老师针对我的上课情况评价说,整体上好,第二次明显比第一次好。同组的实习老师评价说,就是音量小,与学生的配合还有点不足。在接下来的讲课中,我改正了缺点,上课也没有那么紧张了,也和学生达到了很好的配合,成功的完成了欧姆表的教学工作。

在教学实习中,我也帮老师批阅作业和试卷,将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映给老师,并针对情况利用中午午自习期间给学生答疑。在实习期间,我还监考了一次政治和一次物理考试,并参与了实习小组调查问卷的工作。

二、班主任工作。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做为高二九班的实习班主任,想现任班主任刘宇老师学习班级的管理。实习班主任是实习过程中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职务。第一次站在班里,面对新面孔,非常紧张。只是粗略的作了自我介绍,但在往后一个月的接触中渐渐地记住了每个学生,以及部分学生的个性特征。

在实习中,我每天早上7:20到班,配合班主任监督全班同学交作业。在早上10:05的课间操和下午1:30的眼保健操中,我也参加班级检查。每周一上午第一节课的升旗仪式我也随班参加,周

一、

二、四的午自习到班答疑,并监督他们做好午自习。

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班委改选后的第一次班委会。认识了班委并了解了班委的工作。透过他们了解班里同学以及班级情况。参加校运动会,并针对在这次运动会上班级的成绩不如人意,在班会上进行了一次关于“体育运动”的调查问卷工作,并将统计结果反馈给班主任老师。

应该说在这次实习班主任过程中收获很多,在工作过程中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自信心,懂得如何以一个老师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向班主任老师学习了班级管理等,自身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没有很好的进入角色,工作经验不足等,这些是今后学习工作中要克服的。

现在,实习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我了解了老师的酸甜苦辣,也让我了解了老师的伟大,我也从实习中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我们不能只从书本上看“教学”,而也要在实际中“教书”,面向实际。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师范生,我将会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时刻为成为一个好老师而努力着。

第四篇:高中教育实习总结报告

转眼间三个多月的实习生活也结束了。还记得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对实习学校的种种不适应,天天盼望着实习结束的一天,而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自己才发现,在这短短的三个多月时间,自己早已不知不觉中习惯了这里的环境,融入了这个集体,早已把自己当成了这个集体里的一份子。想到自己要离开了,是那么的不舍。看到自己相处了三个多月的学生和老师,想到今后就不能再见面了,真的不想走。这里的一切都好亲切,自己的学生都万分可爱。看到他们一个个不舍的眼神真的很想留下来。时间过得真快,三个多月就这样过去了。回想起在这短暂的三个多月内所发生的和自己所经历的事情,真的学会了很多。

实习是大学阶段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实习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教学能力。提高了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在实践中体会了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在这三个多月的实习期间,我认真的向自己的指导老师学习。认真的听取老师们对我的评价和建议。认真的听好老师上的每一堂课,吸取老师的宝贵的教学方法。认真,充分准备每一堂课,听取老师的建议和教导。认真,仔细批改学生每天的作业,做好作业讲评工作。帮助作业中错误较多的学生进行个别讲解,尽全力做好一名有责任心的好老师。在班主任工作方面,观察学生的上课出勤情况。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存在的问题进行耐心的教导。同时在工作上也得到了其他老师们的帮助和关心。得到了学生的配合和支持。短短的三个多月,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这些都让我的实习生活变得难忘和丰富多彩。

回想三年来坚持不懈地学习学科基础知识和一般性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除了了解“教育是什么、学生怎么学习”这些根本问题外,还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力提高自身的师范技能。然而,这些来自文本阅读、个人思辨和微格教学的教育信条、意识取向和行为习惯,在面对真实的教学场景中能够适用吗?我们难道真的明白什么是教育吗?以往或许只是凭借对教育的一时热情而努力拼搏,但是在这个夏末也该真的为自己日后的教育事业路途做好筹谋了。在漫长的等待中,我们实习队来到了永川区北山中学。

一、实习学校

根据了解,永川区北山中学(简称北中)始建于清康熙58年(1719年)的桂山书院,1938年,为避战乱,于此兴办了国立十六中学,直到解放前夕;1975年,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在此建立永川县第十初级中学校;1985年经四川省教育厅考察认定,批准为全日制高级完全中学,即“四川省永川县北山中学校”,直辖后,更名为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校。在实习队初进学校与教师举行座谈时,主管教学的领导就告诉大家北山中学的教学情况以及近几年来的升学率情况,高一高二分别有16个班,重点班各有2个。实习队实习的是高一高二年级,我负责的是高二(16)班,是文科重点班,作为地理学科教育实习及实习班主任对其日常事物进行管理。

在三个多月的实习生活里,我一直以教师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处处注意言行和仪表,热心爱护实习学校和班级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力做好实习工作;同时,作为实习生一员,一直谨记实习守则,遵守实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学校领导和老师,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学习他们的经验,主动完成实习学校布置的任务,塑造了良好的形象,给实习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学生都留下了好的印象,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对此,我感到很有成就感。

二、教学工作方面

1、听课

怎样上好每一节课,是整个实习过程的重点。刚开始的两个礼拜的任务是听课和自己进行试讲工作。在这期间我根据自己所在办公室拥有三个地理老师的优势,积极向他们学习,但我并不局限于本办公室的教学资源,自己还去听高一各位科任老师的课,总共听了5个课任老师共17节课。在听课前,认真阅读了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如果是习题课,则事前认真做完题目,把做题的思路简单记下,并内心盘算自己讲的话会怎样讲。听课时,认真记好笔记,重点注意老师的上课方式,上课思想及与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同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吸收老师的优点。同时简单记下自己的疑惑,想老师为什么这样讲。

2、备课与上课

重庆作为新课程改革的试点,已经全面铺开各种实验活动。对于老师而言,最大的疑惑应该是“教师要教到什么程度”。以前作为学生听课,目的是学习知识;现在作为教师上课,是为了学生学习。目的不一样,我们的注意点就不一样。刚看教材的时候,觉得40分钟怎么就说一页书;后来备课,发现要讲解的问题很多,一节课能说完几页书就已经很不错了。或许是知之越多,越是觉得难以着手。真的应了那句古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由于缺乏经验,在西南大学的时候也缺乏必要的训练,我们对教材的处理、对讲授内容的把握做得并不到位,写的教案很不适合具体教学,做的课件也不能够完全按照教案和自己所讲的完全配套,这个时候科任指导老师伍俐频老师的详细的指导,完全按照优质课的方式来教,大受裨益,接下来试备课尽量根据伍老师的安排来备课。备完课后,自己拿给伍老师来看,伍老师对教案进行反复修改,把每一个字每一个过渡语都要斟酌很久,让我再复述给她一遍,发现哪里过渡语不顺的地方,继续修改,这让我一个初出茅庐的后生大受教益。

听了两周的课后,我开始走上讲台,开始慢慢适应课堂气场。由于经验不够,应变能力不强,这几堂课纯粹是灌输知识,毫无艺术感。认识了自己的不足,听课就有了针对性,可是当我上第一堂真正意义上的课时,还是出现了“上课重点不突出”、“讲课顺序不清楚”“讲课声音太小”“上课没有激情”等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伍老师老师会细心讲解哪些是重点,怎样突破难点,怎样才能收放自如,并提议要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多研究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料,并且面对面地指出教案的不足以及上课时存在的缺点。她态度温和,经常面带笑容,即使是批评,我也能欣然接受。

第一节课上完以后自己也总结了很多,带给我们最初、最大的感受是,讲台下坐着的不再是与我们一起在微格教室训练的同学,而是真正的学生。他们不会像自己的同学那样随意附和、快捷地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而是真正地思考和等待着我们的解答。他们在听不明白的时候会突然提问,或者干脆就趴在桌子上看书和睡觉。课堂上若学生对我的提问有所反应的话,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因此,在课堂上必须注意学生的反应。我认为,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原因,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确立教学内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听课和实践,我开始有了一些进步。这时指导老师给了我多次机会,分不同层面锻炼和培养我的授课能力。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困难。如课堂秩序。正是这些小小的挫折,让我越战越勇,更让我懂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设法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学生们的良师益友。教师既要讲授知识,又要管理课堂纪律,并且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对于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自学能力,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我的体会是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将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起来,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我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启发式教学,适当列出提纲,设置思考题,加以点拨。由此而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始发挥作用,由“要我学”的教学方式转化为了“我要学”的学习方式。让这群学生学的轻松快乐。之前大家可能有抱怨老师上课的种种。当老师没有以前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只有在穿上他的鞋走上一英里,才能真正的体会他人的经历。体验之后大家都对老师这个词有了自己的感悟,但相信有一件一定是一样的:要做好一名老师不容易,做一名好老师更不容易。自己距离心目中的那个角色还有很多路要走。其实,教师是既伟大又充满艰辛的职业。

三、班主任工作方面

整个实习期间,我觉得班主任的工作最让我难以忘怀。自己实习的班级是高二的唯一的文科重点班,学生素质较高,自己的班主任指导老师又是自己的本家,经常以姐姐的身份对我的工作进行指导,这一点我很受教育,成长的也较快!当看见那些十六七岁青春活泼的学生时,我们都感觉自己似乎时光倒流回到四五年前的中学时代。高中的学生还不失去童真,善于思考问题,但是在道德、情感方面还有待发展。也许我们的年龄与之相近,他们既把我们当作老师,还当作朋友,许多心里的问题都愿意与我们交流。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和逻辑,遇到问题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办法。他们已经不喜欢老师牵着他们走,也不喜欢老师完全教他们怎么做。由于我年纪和他们差距不大,他们都很愿意和我讨论问题。这时我就以朋友的角色与之倾心交谈,适当的给他们建议。将他们的内心世界作为我的平台,将心比心,他们也就会报以我同等的尊重。日复一日地监督早读、课间操、眼保健操和晚自习,认真的班主任工作是很累人的事情。学校是一个有规矩的场所,学生接受的教育都是在控制之下和有目的的,目的是完善道德和形成良好的人格。班主任的素质主要体现在日常行为中。班主任要以作则。说到做到,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叫学生不要乱扔垃圾,自己就首先要做到不扔垃圾。班主任可以体现出班主任的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班主任通过良好的素质征服学生,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爱,才能接受班主任的管理教育,班主任就通过自己良好的素质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班主任健全的人格能感悟学生、感化学生、感染学生,使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产生情感共鸣,班主任只有得到学生的信任和诚服,师生才能融洽交流。而为了让学生的思想向真善美的方向发生变化,班主任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汗水和心血。

回顾过去三个多月的班主任工作,心中充满感激。我要感谢我的学生,是你们让我感受到在工作中不断成长的快乐和对自己逐步建立的自信,是你们让我找到作为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支撑点--基于实践的学习与反思,是你们给予了我很多关于教育、关于人生、关于学习、关于生活的思考的火花。我要感谢学校的老师们,是你们兢兢业业的认真负责的态度给了我榜样的力量,让我深深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与伟大。下面谈谈自己切合学生心理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些尝试下面谈谈本人在实习班级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1、奖罚适当。

我知道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时刻应该用“爱”去开启学生的心灵,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个笑容,一个课余诚恳的交谈,有时是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都会对学生产生长久的影响,你爱的奉献会得到爱的回报,但我们细想一下,这样的学生有多少,真正能感悟到你老师的爱的学生,绝对孺子可教也。在这方面班主任邵姐可谓是煞费苦心,在开始的几周里,经常和我谈心,以姐姐的身份手把手教我,这让我很感动,自己的进步很快,逐渐适应了角色。实习班主任一般很年轻,和学生年龄相差不大,他们对实习老师友好多过于敬重,如果你对他们太过于宽容就会增加了对他的放纵,淡薄了纪律的约束,这在实习中我也是有所体会的。今天我们面对的不是几个学生,而是65人的班级,没有严明的纪律,如何有良好的班风?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惩罚也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当然,惩罚特别要慎重,我认为当我们惩罚学生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首先一定要注意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好的就是好的,错的就是错的,不要一错百错,全盘否定;②惩罚的目的是警示学生什么不可以做,做了会有什么后果,不是为惩罚而惩罚学生,而是为教育学生而惩罚学生,换句话说,惩罚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当然自己惩罚错了,或者说错话了,要勇于当着学生的面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学生会理解的,也会对你更加的尊重。

2、组织开展活动的魅力。

良好班集体的建设必须依靠活动来实现,活动可以产生凝聚力,密切师生关系,使每个学生发挥主体的积极性,这时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健康的竞争心理教育是行之有效的;在我班,凡是学校组织的活动,班主任和我都给予高度的重视,学校体育文化节,班级要进行广播体操比赛,我全程陪着他们训练,纠正他们的动作,告诉他们不用把名次的好坏放在第一位,只要我们尽力了就行了。心理学等理论告诉我们:在竞赛活动中,一个人的目标期望水平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只有中等水平的期望值才能使参赛者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对于我们每个同学来讲,活动的目的不是拿名次,而是看我们如何对待竞争,是否有参与意识,是否全身心投入了,是否能做到问心无愧。在活动中进行教育,同学们易于接受也能很快转化为行动。抓住“活动”这个最佳的教育时机,精心设计教育内容,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终于我们在校体育文化节中一举夺得高中部广播体操比赛一等奖,这和学生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接下来的其他体育项目的比赛中,我班学生发挥自己的所能,尽力而为,也拿到很好的名次!

3、主题班会

在实习期间,我们班是实行小组进行组织班会的模式,班主任完全放权于学生,让学生自己策划活动内容,班主任只做指导。除升国旗以外,几乎每周周一都要进行主题班会。自己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自己以往的经验,指导学生做活动课件,把活动流程详细的列出来,不但增进了师生的关系,而且提高了自己策划活动的能力,并通过每一次指导班会的经验和教训及时总结,下次发扬和避免。

4、师生间的关系

自己的年龄和他们相仿,自己发挥这个优势,要做学生的大哥哥,而不是学生的长辈,这样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我的距离,而且在班级管理上他们更容易接受我所说的话,不至于产生抵触情绪,但是这个要掌握好一个度,还要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素质,十六班的学生是重点班的学生,基本素质较高,有很强的自我约束性,这一点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管理起来简单的多。

几点思考

面对着真实的教学场景,个人有如下几点思考:

(1)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主要关注学科知识的教育和一般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教育,但是却没有明确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把学到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进行整合。这一点在大学和中学教育方面严重脱节,所谓教然后知困,希望自己回去以后能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另外希望以后在大学能延请各个中学一线教师来校讲课,这样使我们能尽早的了解中学教育的现状,有的放矢的进行训练。

(2)对于教学的过程,我们都以尽可能有效的逻辑思路来设计,进行的教学也是以这些线索来联系的。我们组织课堂教学大多以完成教学目标为首要任务,而不是像有教师专长的教师那样合理性地、随机性地根据与学生的互动来调整教学内容。换而言之,我们遵循预设主义的线性思路,忽视突发的提问和意外;有教师专长的教师更多地遵循生成主义的非线性思路,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师的高明之处,似乎不在于他的教学设计是如何地完美,而是他对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这真的是值得我们实习生细致观察和揣摩的地方。

(3)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建立要满足三个条件,除了学习内容是有逻辑意义的,还要求学习者能够联系新旧知识和对学习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和强烈动机。我在做个别辅导时发现,个别学生对学习存在认知困难;这既有原理性的认知困难,也有符号性的认知困难。习以为常的有价值的知识是高度形式化和价值无涉的,而且可能远离学生的生活。我们存在着疑问,学科教育原本应是学生对知识的享有,但是现在却无可奈何地沦为对知识的占有,而且还是粗浅的占有。教育应该要怎么样做才能让学生明白知识的价值,思考和敬畏自己的生命?这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

现在,实习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让我了解了教师的伟大,教师工作的神圣,他真的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发自内心的关心爱护学生,帮助他们成长。在教授他们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做人,这才是教师工作最伟大的意义所在!要走了,是那么的不舍,加油吧!十六班!

第五篇:重点高中课题结题报告高中物理问题情境教学研究

结题报告

一. 课题研究背景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以单向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机械式的教学方式下,失去了对知识的主动思考过程、失去了思维发展及创新的机会,这直接导致了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被动局面。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目的。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我省将实行课程改革,起始年级的教师开始执行新课程标准、使用新教材,这给广大一线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全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已成为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是新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理念。教学中使学生产生认知需要的关键是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经过努力获取新知的学习情境。新奇的问题情境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析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要做学习内容分析,旨在规定学习内容的范围、深度和揭示学习内容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以保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内容效度;要运用各种可能的课程资源,为教学问题创设合适的情境,从而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达成课程目标打下基础。

旧教材大多直接呈现物理规律,几乎没给学生发现的机会,而新课程课标教材则更注重发现和探索的过程。

例如:动量守恒定律新旧教材对比分析, 课标教材,标题《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探究空间:“依托碰撞探究谁是不变量”。大纲教材标题《动量守恒定律》,标题直接说明动量守恒,探究空间:“是谁,在哪个过程中动量守恒,以及动量在什么情况下守恒”。从新旧教材的对比上来看,新教材更适合用探究式教学。 附件2(新课程培训心得)

二. 课题界定

问题情境就是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去克服(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方式),而又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努力可克服)的学习情境。根据认知理论,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思维的创造性。 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恰当的情境,提出问题。使教学内容具有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求动机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附件1:(问题教学理论)

三.课题研究目标

总体目标:

构建高中物理问题情境教学的方法,形成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理论框架和操作流程。

1.教师方面: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的目的。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与学生要同时面对某些新事物,我们希望通过高中物理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督促教师不断地学习,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扩大视野,胜任对学生预习问题的有效指导。同时也要求教师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学生问题等进行研究,力求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突破。本次实践还是群体协作的结果,我们通过教师和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协作,将收集到的学生问题集体享用,对这些疑难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更是提高每一个教师和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总之,我们希望以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实践为载体推进教学改革,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自身发展。 2.学生方面:自发的积极的投入到问题情境教学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存在的价值,相辅相成的。我们设想通过问题教学模式的构建,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即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主动合作等内涵发掘出来,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能力为目的,鼓励学生对原有书本知识的质疑和超越。其次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改变被动的课堂教学现状。

四.课题理论依据

1.布鲁纳认知主义理论

问题情境是指有助于探索形成和提出问题的一切环境要素的总和,科学发现的关键环节是发现和提出问题,而发现型教学策略的关键环节就是创设问题情境。认知主义者布鲁纳认为,学生的学习和科学家的探索一样,“都不过是把现象重新组合或转换,使人获得新的领悟而已”,因而都是发现过程,基于这种认识,新课程积极倡导发现式教学,把学生当作发现的主体。显然,发现型教学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发现能力。这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有着强大的诱惑力,同时也存在极大的挑战。科学家的发现毕竟与学生的发现不同,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探知问题的关键不是一件易事,需要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学习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进行的。恰当的学习情境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我们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更主要的是要考虑如何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3.心理学依据

从心理学来看高中物理问题情境教学的必要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是学习者以现有经验为基础,主动地调整、重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是发现并提出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应强调“问题的创设和解决”,力图在创设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统一起来。

五.课题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法,行动研究法,数据统计分析法等。 六.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主持人:马永毅

负责课题申报,课题论证,素材提供及整理,优秀课反思归纳,参加课题培训会议,

新课程理念与问题情境教学研究,创设问题情境的一般原则,结题报告撰写等。

课题组成员:郭术红,王丽玲(中期论证报告撰写,新课程理念与问题情境教学研究),

张玉欢,赵闯,李春亚(创设问题情境的一般原则)

孟晓,高曙 (优秀课反思归纳,文件资料排版打印) 于盼,王晓辉 (素材提供及整理)

七.课题主要内容

Ⅰ.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原则

1.以教学需要而创设问题,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设计情境

成功的教师会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出更多的问题,有更多的思维时间和反馈机会,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发展思维;同样,有些青年教师也在课堂上有很多的问题问学生,但却起不到相应的效果。这就说明课堂问题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 2.以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解决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它能使学习者的思维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能使学习者在已知与未知,旧知与新知之间做出联想,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自己独立的认知结构。要利用问题去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拓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就要求在课堂创设问题情境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创设问题。 通过有序的问题深入,不断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既可使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落到实处,又能启发学生不断的从自己的学习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问题要注重交互性,注重论辩在课堂交流中的作用

问题该怎么问,这就要考虑问的方法,若教者老问:“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问题,让学生齐声回答,看上去学生积极参与,老师认真启发,实质上是追求表面热闹,而没有真正启发学生思维,这是不可取的。建构主义的教学论主张: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强调教学过程和探索性,变学生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为自我探索、积极建构知识。如果我们只让学生回答是或不是这样判断性的问题,而不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问题的创设和解决中来,这样课堂也就失去了该有的开放性。课堂教学要强调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而教师要在学生建构知识时,扮演好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的角色,让课堂教学围绕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展开,在这样的交流中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机协作机制。因此问题的创设应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和教材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必须符合民主化原则,问题创设要体现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使问题真正成为打开学生思路的钥匙。

4、创设问题情境要有情趣性和生活性。

有关学习的问题有两类:一类是“学习中的问题”,另一类是“学习者的问题”,两类问题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是相互依存的。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既要从解决学生在学习教材中发现或发掘出来的问题,又要从学生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三个层面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着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问题的主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传统的中学物理教学强调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与科学技术,生活实际联系的不够,对问题的处理过于理想化,模型化,诸如“看成质点的小球,轻杆,光滑水平面”等理想模型的设置使物理教学与生活脱节。而当前,物理知识的应用早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许多内容和客观实际与物理知识有着直接联系。为了把枯燥的物理符号和公式堆积变成丰富多彩的物理大餐,就要求把物理问题与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弥补理论联系实际的不足,使物理教学充满情趣。

5.问题情境的设置应有层次感,应逐层深入的原则

由于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对问题解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问题情境设置时应根据学生学习心理和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将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成一系列渐进的问题系列,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架”,但同时也应注意,所提供的问题情境应当不是给学生以明显解决问题的建议,同时也要避免所提出的问题会使学生感到他们在进行一项毫无希望的活动,所提供的问题情境以社会科技为背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解决问题的兴趣。

6.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原则 当我们把空洞的、死板的物理规律用一幅幅富有生气、富有规律的物理情境体现出来时,结合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既能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生动活泼,充满新奇感的气氛中得到主动的发展。例如在讲《开普勒三定律》这节内容的开始,我从地心说与日心说之争讲起,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火烧布鲁诺,从第谷连续20年对行星位置的观测记录,到开普勒对第谷观测资料的研究,怎样经过4年的刻苦计算,先后如何否定了19种设想,最后总结提出关于行星运动的三定律。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很快进入问题情境之中,整堂课进行得相当成功。再如让学生亲自观察一些物理现象(演示实验),做一些物理实验(学生实验),当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时,必然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7.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情趣、协调的教与学的气氛原则

8.灵活应用各种教法的原则

要把各种有效的教法与学法,恰当地用于这一物理学习模式的有关教学环节之中。良好的教法,旨在激起良好的学法,教师要把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

9.借助现代化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原则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物理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习和教学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生动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物理活动中去。

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卷入到学习中。物理教学要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就要更进一步提高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能力,要让学生能在问题的解决中提高能力,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索中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到成功,也要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加强物理学科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发现,通于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Ⅱ.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不同角度

1.通过实验演示,设置问题情景

物理源于生活,利用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实例,或者他们所关心的热门科技话题提出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的现实意义,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愉悦心情,触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更能提升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平抛物体的运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先展示了两个实验:在不同高度平抛两个粉笔头,高一些的初速度小一些,低一些的初速度大一些,请同学们思考哪一个先落地。《曲线运动》中学生分组实验,运动的小球在磁铁的吸引下发生偏转等 平时教学中如果能经常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除了能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还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养成平时要多观察、多发现、多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2.联系生活实际,设置问题情境

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可以这么说,我们每

时每刻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和物理现象发生一定的关系。在课堂上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设置物理问题情景,学生会感到具体、亲切,有助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勤观察、思考的良好学习品质。

例如在机械波教学中先放视频北京奥运会铜梁龙舞,而后提出相应问题。比如,在《电阻的测量》一节中的导入,先用多媒体展示电视机三元色(红,绿,蓝)的控制电路图,其中有不同阻值的电阻各司其职,从而确保电视机荧屏上出现真彩色,如果某电阻坏了或阻值变化了,电视机会出现泛红,泛绿,泛黄的故障,由此可见精确测量电阻的阻值是非常重要的,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电阻的测量.这样一下子便激起学生学习本节的兴趣和热情.

再如:讲《向心力 向心加速度》一课时正值我国神州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让国人为之雀跃,可先用多媒体展示神州五号飞船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实况,铺陈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进一步开始“导”,飞船的运动速度有何特点?学生答“V大小不变,方向一直变。”问:“有无加速度,飞船受力有何特点?”从而激发兴趣,导入本节要点。

3.抓住事物的假象与学生的认识错误,设置问题情景

高中生在学习物理时,经常会碰到一些“前概念”的影响,如: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等。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现这些假象,通过讨论引起学生争论,设置问题情景。 4.复习旧知识,设置问题情景

教师通过对旧知识的再现,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设置问题情景,由旧知识的拓展引出新问题。 例如在“楞次定律”的教学时,复习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结合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就可确定感应电流的大小,但电流的方向呢?部分学生会根据初中学过的知识回答:根据右手定则可确定电流方向。勤于思考的学生马上会反问:若导体与磁场间没有相对运动的情况,感应电流的方向又该怎样确定?

5.习题教学中,展示原型题,设置问题情景。

习题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习题教学中,学生往往容易成为解题的机器,教师出示一题,学生思考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一题。我们在习题课教学中,改变模式,教师出示的是一原型题,要求学生通过变化产生尽可能多的新问题。

6.再现物理学史,设置问题情景 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一节中这样导入:“千百年来对天体运动观测,没有发现宇宙运动有减少的迹象。在

16、17世纪的哲学家认为,宇宙间运动的总量是是守恒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提出质量和速率乘积的总量永远保持不变。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在研究碰撞问题时发现:按笛卡儿的定义,两个物体运动的总量在碰撞前后不一定守恒。”新教材标题为《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为何会想到碰撞中存在着不变量呢?原来是哲学家的一种哲学思想。在这一段短短的物理学史中却包括了科学探究的三个要素,猜想,设计实验,分析论证。不妨就从这段物理学史开始今天的探究。

7.给出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学生设计实验 如:讲《电压表电流表》一节,当讨论完如何用表头改装不同量程电压表后,可引导学生设计一个电路,来验证新改装的电压表是否准确,给出器材:“标准电压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学生电源一个,电键导线若干,及刚被改装好的电压表。”谁设计好了,请画于黑板与大家共享。有四位同学设计了不同方案,首先设计者发言,接着同学共同讨论寻找利弊(教师应重视此环节)。此种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为研究性学习的两个目标),还为课下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奠定了基础。此种教学方法应倡导之。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情境的创设有无数种,即所谓教无定法。教师应正确理解物理情境的真谛,努力创设适合物理教学的物理情境,通过趣意横生的物理情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不断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深入分析物理问题,逐步形成正确的物理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培养出知识能力、功底深厚的人才。

八.课题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06年1月—2007年1月左右,课题正式立项,课题组成员反思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从不同班级对学生进行调研,了解学生学习物理的真实想法,并尝试在不同班级探索问题情境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以单向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机械式的教学方式下,失去了对知识的主动思考过程、失去了思维发展及创新的机会,这直接导致了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被动局面。学生学物理很困惑,感觉很难,课也能听懂,但一做题就感觉很难无从入手。有时很长时间也作不了几道题,也下了工夫就是没效果等。基于以上认识,在学习物理新课程标准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们提出了构建“高中物理问题情境教学”的设想,从2006年开始分别在高一张玉欢、赵闯、郭术红三位老师的六个教学班,高二马永毅、于盼、孟晓三位老师的六个教学班中探索和试行。

第二阶段:2007年3月—2008年2月左右,课题组成员关于问题情景教学的教学随笔,优秀课教案,积累教师的点滴经验。 期间马永毅、于盼、孟晓三位教师进行了,高三试题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研究,研究手段,试题中问题情境创设的连续性及逻辑性及层层深入的讨论,学生考试后对试题反思的调研,经将近一年的探索研究感觉收获颇丰,再次对学生座谈,大部分学生感觉入门了,遇到物理问题知道怎样去分析了。同年马永毅、张玉欢、赵闯、郭术红四位教师还对新授课里,规律探究中问题情境创设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发现要使学生探究更有效,教师的作用就要使学生始终明确探究的目标,所有的问题情境都应围绕探究的目标来创设。还发现这种课型要求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要非常恰当合理,问题要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否则极容易拖堂。经问卷调查,90%学生对这种科学探究式的教学非常感兴趣,马永毅老师的石家庄市青年教师观摩课受到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第三阶段:2008年3月—2009年初,多次组织课题组成员深入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物理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等教育教学理论,并撰写心得体会,共同探索课题的理论依据。课题组各成员广泛搜集整理优秀的创设问题情境的素材(视频,图片,文本,物理学史,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等素材)。同时安排课题组部分课题组成员精心设计几节现场课,从不同角度探索问题情境教学的效果,张玉欢老师的一节《测重力加速度》着重研究学生用不同器材设计实验中情境的创设,郭术红老师授课《光的折射》着重研究在数据处理中问题情境的创设,高曙老师一节《探究安培力的方向》则着重研究总结规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马永毅老师一节《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则着重研究物理学史中问题情境教学的创设,课后课题组成员召开了授课后的经验交流会,会中各位老师各抒己见,感觉创设问题情境教学试探性教学收获颇丰,相约会写出经验交流的文章。

第四阶段:2009年初—至今,

课题组成员对个案进行总结归纳出问题情境教学遵从的一般原则,创设问题情境的一般角度。对进行问题情境教学实验的六个教学班的成绩进行跟踪调查,该六个教学班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部分学生进行调研,大部分学生对问题情境教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该课题研究已接近尾声,但对问题情境教学的研究只是初步的。

九.课题研究成果

1.《高中物理问题情境教学研究》课题,以当代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大量、反复的教学研究和探索基础上,我们形成了基本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教学中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问题情境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而且使物理课堂真正实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 问题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促进了教师个体以及教研组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参与课题的教师普遍对课堂中的问题情境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问题情境教学的一般原则,创设问题情境的角度能较为熟练的应用,对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开展做好了准备。

3.部分个案分析及教学随笔已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 《探究式教学案例分析——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已发表于《中学物理》2009年第8期

《自制牛顿第二定律探究仪》已发表于《物理教师》2010年第4期

《电压表电流表改装》等创设问题情境的连续在K12教学网上获一等奖

个案素材中有石家庄录像课一等奖,石家庄市评优课一等奖,河北省评优课一等奖,全国经验交流发言稿等。 4.研究结论

问题情境教学注重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

问题情境教学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问题情境教学强调更新观念,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同时它还促进了教师个体以及教研组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

十.课题反思及建议:问题情境教学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物理现象比比皆是,但我们却常常熟视无睹,问题就在于观念上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主动意识.让物理现象进入课堂,首先需要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转化为物理问题.教师要做这方面的有心人,多观察生活,处处留心,注意收集和整理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素材.在素材的选择上要注意到: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反映科学的前沿和最新科技成果;二是要有利于开拓视野,启迪思维,知识的纵深可适当小些,面可以很广。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要充分挖掘教材在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在因素,设计恰当的物理问题.这些新情境问题应满足如下要求:一要有适当的难度,使学生必须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解决;二要在教和学两方面均富有探索性,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才能兴味盎然,富有激情;三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望,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会到创新的成就

十一.参考书目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 王义堂,田保军,王硕旺编著,中国言实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邵瑞珍、皮连生、吴庆麟著,1996年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教学设计原理》(R·M·加涅,皮连生等译,华师大出版社,1999年)

《中学科学教育》陈志伟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年4月第一版

十二.附件

附件1: 问题教学理论 问题教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在这种教学中,学生从事的系统的独立的探索活动是与其掌握的科学结论配合进行的,其方法体系是建立在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提出与问题的解决基础上的。在问题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结论,还要掌握这些结论获得的途径和过程,其目的在于形成思维的独立性和培养创造能力。

问题的功能

(1)“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定势

我们的思维容易受先人之见的影响,因为人的大脑“有把信息和材料安放在内存模式中的归档

能力。”思维还常会陷入滞涩与休眠状态。“问题”的出现,往往造成某种不确定性,使思维活跃起来,打破定势。

(2)“问题”促使思维进入“后反省状态”

当一个人碰到令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时,他就会受到刺激,去进行反省性探究。因此,思维是

从一种怀疑或混淆的“前反省状态”,进入一种满意或以对先前让自己感到怀疑和困惑的情景的控制为特征的“后反省状态”。在这种状态转换过程中,智力活动总是尝试性的,始于问题的提出,终于问题的解决。

(3)“问题”的解决带来“顶峰”的体验

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S•布鲁纳的研究表明,难易适中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足以激励学生向下一阶段发展。在实施探索为本的教育中,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发现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去寻找答案”。这种对问题的探索与思考将使学生深受鼓励,同时领略“一种顶峰体验”。这种体验常常由于百思不得其解,和长期忍受疑惑的困扰而感受尤其强烈。贝尔纳对此有极为精辟的说明:“那些没有受过未知物折磨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发现的快乐。”

(4)“问题”可促使“顿悟”的产生 精神高度集中地考虑一个问题,有时可能造成思路的堵塞或误入歧途。而一旦松弛下来,倒可能产生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其实,没有对“问题”的魂牵梦绕、锲而不舍的探究,没有“众里寻她千百度”的执著,也就不可能有“蓦然回着”时的惊喜。

根据问题教学理论,课堂教学应该是以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这一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产生问题情境;分析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反思。

附件2:

一、落实三维课程目标

新课标教材培训心得

物理学不仅以其概念、原理和规律揭示了自然界基本运动形式的诸多真理,而且以在建立这种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所升华和发展了的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把科学过程与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引入物理课程,不仅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能领略前辈大师的研究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得其精髓,有所借鉴。不能被公式和逻辑的面纱遮盖。离开了引向结果的过程,而只追求赤裸裸的结果,就等于没有结果。

例如,在牛顿运动定律的教学中,以“双基论”的培养目标去看,可能认为牛顿第二定律最重要,因为它能用来解题。不过,从三维培养目标看来,牛顿第一定律则包含着极富成果的科学概念,如力、惯性、参考系等。正是它摧毁了亚里士多德观念的基础,引导牛顿以新的视角看待引力,从而令人信服地表明,天上与人间遵从同样的力学。所以,它是牛顿物理学的基石。今天,物理教学不应再使学生痴迷于题海之中,而不去思考科学究竟是什么!

二、注重过程同时也注重结果

A

B

新课标教材不追求以“简明、轻快”的方式给出知识的结论,而是努力把得到知识的过程适当展现给学生。关于得到知识的过程,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学生个体在学习中的活动过程、思维过程;另一方面是人类认识某一规律时科学家群体的活动过程、思维过程。如:开普勒三定律中半长轴三次方与行星周期平方成正比,完全可以拿出第谷所观测到的数据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寻找出物理规律。

例:“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传统的教学过程:列举旋转砂轮上的火星、旋转雨伞上的水滴沿圆周切线飞出的事例得出结论:做曲线运动的质点经过某位置的速度方向,在曲线过这点的切线方向上。

△改进的教学过程:观察砂轮上的火星、链球运动员投掷链球的照片。提出问题: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 实验:通过钢球在具有任意曲线形状的导轨内的运动,说明曲线运动某点的速度方向跟曲线相切。

水平桌面上有一曲线轨道,它是由几段稍短的轨道组合而成的。钢珠由轨道的一端滚入,在轨道的束缚下按轨道的形状做曲线运动。在轨道的出口A 处放一张白纸,蘸有墨水的钢珠离开轨道后在白纸上留下一条运动的痕迹,它记录了钢珠在A 点的运动方向。取去一段短轨道,钢珠的轨道出口改在图中B 处,在B 处放一张白纸,记录钢珠在轨道B 点的运动方向。还可以继续取其它位置作为轨道出口进行相同的实验。

分析钢珠运动轨迹跟曲线的关系。

简单的理论分析:渗透极限的思想。由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得出结论:做曲线运动的质点经过某位置的速度方向,在曲线过这点的切线方向上。 某节《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探究》观摩课片断:

把两个小球同时从两个圆弧槽上相同高度滚下,同时从圆弧下端水平离开圆弧,一个作平抛运动,另一个在它的正下方水平轨道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发现两球恰好在水平轨道上相碰。由此可知: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是匀速运动。事先怎么知道它们会在水平轨道上相碰?

改进的《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探究》方案:平抛运动的速度越大,水平位移越大,是不是平抛的速度越大,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就越长?从同一高度以不同速度水平抛出两个物体,发现同时落地,把速度较小的物体改为做自由落体运动,也和平抛物体同时落地,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 设法描绘出某一平抛运动的轨迹,根据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由运动轨迹分析平抛运动物体水平方向上的运动特征。

三、倡导自主学习,重视科学探究,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教学应该是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包括教科书在内的教学资源之间互相交流、启发和补充的过程。教师应该努力促进学生与多种教学资源的直接联系,丰富和发展学习的内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

为实现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教学方式必须是多样化的。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讨论交流式的教学方式就是可以采用的一种。许多内容都可以这样处理。 在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探究,是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时的相近或相似的过程,从中获得知识与技能,体验探究的曲折与乐趣,感受科学思想和树立科学精神。由此可见,自主学习是科学探究的前提,也是科学探究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学反思:

本节课课题旧教材中是《动量守恒定律》为动量一章中的第三节,课改教材中是《寻找碰撞中的不变量》为动量一章的开篇。从新旧教材的比较来看,旧教材更注重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接受和理解,而新教材更注重对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和探索。

对于高中物理科学探究课的进一步认识,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这样几个环节,如果想在45分钟的课堂中将每个环节都展现的非常充分是不现实的,只能突出其中的一两个环节。

本节的教学示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这样重要的动量守恒定律物理学史上一定有探究发现动量守恒定律的记载,果然首先是哲学家提出问题,而后许多物理学家提出猜想,并对猜想进行论证。以上述物理学史导入感觉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迅速进入探究状态。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方法很多,当然此时最好选择常用的且经适当改进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的实验,因此给出实验器材:两个小车(质量已标于车上), 砝码一盒(每个50g), 橡皮泥一块(7.5g), 轨道一个, 电火花计时器一个, 纸带仅一条, 刻度尺一把(自备)。利用纸带仅一条如何测四个速度?及橡皮泥的作用?这样两个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想到一动碰一静碰后一起运动的具体碰撞,由此进一步设计出实验原理,还可用气垫导轨来设计实验一是器材不足,二是不适合学生分组实验,实验中气泵嗡嗡响,给人感觉课堂非常混乱。

【交流与合作——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进行实验,收集学生实验数据,用EXCEL对学生的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学生会非常积极,有种竞争的意味。用EXCEL处理实验数据快捷方便,又能在短时间内多取几组数据探寻规律,一举多得。

【分析与论证——评估】利用物理学史,评价物理学家的贡献,此项在学生做完实验后进行,自然可引起学生的共鸣,笛卡儿虽然猜错了,但值得敬佩因为他已极接近正确的猜想,牛顿说站在别人肩上获得成功是实事求是。

授课重点在【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及【交流与合作——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两个环节才使得本节课在45分钟内完成。

四、从“书本是科学的世界”到“世界才是科学的书本”

物理教学应该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探索和认识物理规律,这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从生活走向物理的一个重要含义是从常识走向科学。费恩曼曾讲过一个笑话:一位妇女因驾车超速被拦,警察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每小时60英里!”妇女反驳说:“先生,这是不可能的。我刚才只开了7分钟,还没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60英里呢?这真是天大的笑话!”“太太,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您继续像现在这样开车,在下一个小时内您将开过60英里”,警察解释说。这位妇女不屑一顾地说:“这更是不可能的。只要再有10英里我就到家了,根本不需要再开60英里的路程。”显然,这位妇女没有瞬时速度甚至速度的概念,但她不会没有快慢的概念。可是,没有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还会有物理学吗?!

成功的教学不仅在于解决了学生已有的问题,而且应该诱发出新的科学问题,哪怕是一些尚未解决的难题。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之后,是否还可能诱发出一些问题,诸如“如此司空见惯的落体运动何以成为物理学研究的一个源头?”“智慧博学如亚里士多德者,何以铸成大错?”“伽利略为什么能够成功?”“他的成功对物理学的发展有何意义?”“其他星球上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可能是多少?”“自由落体加速度很小或很大的星球上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地球上的自由落体加速度随纬度而异,它有可能随白天和黑夜而异吗?如果真是这样,世界将会怎样?”等等。这样,在学生们的面前,科学的大门开启了,探索真理的道路展现了,他们将会超越“书本是科学的世界”的观念,认识到“世界才是科学的书本”。

五、物理课程应该展现科学的人文价值 一种理论认为,科学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求真求实,人文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求善求美。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对此,有人把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和艺术比喻为一个三棱锥塔的三个面,“当人们站在它的不同侧面的底部时,他们之间相距很远,但当他们爬到塔的高处时,他们之间的距离就近多了。”在这里,真、善、美将越发接近,并在最高点达到理想的统一。由此可见,没有科学精神的人文文化和没有人文精神的科学文化都是残缺和扭曲的。

备课时广泛搜索有关本节课的教学素材是非常重要的。前人授课的课件心得体会,网络上搜索的有关本节课的图片,视频(例如新闻方面,体育运动,现代科技产品,科技大事,日常生活中的小现象等)平时对于以上素材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而当上述素材一展现,马上会给人以耳目一新,不落窠臼的感觉,例如:《曲线运动》一节中展示国际摩托艇锦标赛视频,摩托艇激烈的曲线运动迅速调起了学生的兴趣及注意力。 再例如用尺子测反映时间。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