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知识总结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范文(全文)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范文(全文)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一篇二零xx年以来,我局始终把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坚持整改、处罚、问责三同步,确保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及交办信访件,按照时间节点。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范文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一篇

二零xx年以来,我局始终把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坚持整改、处罚、问责三同步,确保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及交办信访件,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了整改任务。

二零xx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信访问题二九件、省环保督察组交办信访问题九五件已全部完成整改;二零xx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一件已完成整改;二零xx年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涉及我县共二九件,已完成整改四件,其余五件按照整改方案和时限要求目前正强力推进;“二三+N”突出环境问题共四个,已全部整改完成。

通过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和历史遗留的突出环境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全县上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有效改善了我县生态环境质量。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二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_环保优先,生态立市_战略方针,切实完成市交的各类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努力提升环境保护的工作水平,制订二零__年度环保工作计划。

一、加强环保法规宣传教育

一、加大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村(居)、企事业单位的阵地作用。利用宣传标语、环保主题橱窗、河失镇环保微信群、环保知识宣传单等形式,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学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普及环境保护科学知识。

二、加大环保整治项目的推进力度,充分发挥环保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项目推进,打造村庄整洁、水清岸绿、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增强群众的优良生态环境获得感,切实提高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

三、加大环保查案执纪的力度,发挥环保执法的震慑作用。加强对化工(涉化)企业、畜禽规模养殖户等重点环境污染源的巡查力度,高举环保利剑,坚决打击各类环保违法违规行为,促进企业不断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和主体责任意识。

二、强力推进环保实事工程

一、规范项目管理,加强对印庄村_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_试点项目的过程监督。对照省覆盖拉网农村环境整治试点项目考核验收细则,严格标准,阳光操作,扎实推进项目的实施。

二、加强对夏港村、刘庄村、印荡村、河头居委会、刘官村、西荡村等六个村(居)已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督查,发挥环境治理效应,使工程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凸显。

三、加强对_村庄黑臭河道治理项目_、__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的申报工作,引导各村(居)树立项目意识,强化环境整治,争取市局环保专项治理资金的扶持。

四、加强对畜禽养殖场、企事业单位废弃物污染环境治理项目的申报,不断加大对环境污染源的防控和治理,争取国家对环境治理资金的扶持。

五、积极参与_农村中小河流环境治理项目_的实施,努力打造一个_水清、岸绿、景美_的水环境。

六、强化秸杆利用工作,配合做好夏、秋两季的秸杆禁烧工作。

七、配合做好农田林网、村庄绿化美化工作,不断提升生态环境。

八、配合做好农村环境_五位一体_管护工作,发挥镇垃圾中转站、镇污水处理厂的作用,减轻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提高环境监管的能力建设

一、建立各村(居)、企事业单位的污染源信息档案,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掌握各村(居)企、事业单位环保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有效指导、处置各单位环保行为。

二、做好对新上项目的环境保护评价审查,督促项目建投产后环保_三同时_验收,尽快办理验收手续。

三、落实市局各项工作要求,完成市局交办的各项环保工作任务。组织召开环保会议,积极开展环保培训,全面落实各级环保责任。

四、完善各类环保预案,编制河失镇环保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五、做好环保档案的整理保存工作,规范环保档案管理工作。

六、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三篇

为适应我镇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需要,今年上半年,我所人员作了调整和充实,工作人员由过去的九个人增加至现在的xx个人。按照各人的所学的专业几个人特点进行分工、调整,使每个人都能扬长避短,人尽其才。我所把日常工作分成办公室、监理信访、实验室、电镀区整改小组等几个功能组。明确了分工,使工作安排条理化。此外,对于新加入的同事,发挥他们的专业所长,安排负责两个污水厂的日常监督工作。另外,为了方便群众办理业务,我们在办公室设立咨询窗口,负责提供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立项、排污收费依据和标准等咨询工作。并对排污收费的依据和标准,建设项目环评报告的分类名录实行公示制度,发放办事指南,结合政务公开和行风建设的精神,提高部门工作透明度,方便群众监督。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四篇

在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环保目标责任书要求,结合部门职责和部门实际,抓住重点,齐抓共管,有效实施,强化管理,使环保目标责任状各项内容和指标落到实处,各项工作有序展开。

(二)节能减排工作稳中推进。按照年初县环保局下达的目标责任书要求,在全镇广泛推广和应用节能减排技术。按照县环委会要求,对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工作进行核查,并准备好核查台账资料。

(三)按照县环保局的统一部署,结合我镇实际,在全镇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境的专项行动。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因环保问题引起的上访事件。

一、集中开展重点流域、重点企业的专项整治。配合环保部门开展小流域污染问题的整治;加强对我镇内的岑港河、铺前河的治理,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控制污染源头。对全镇新建建设项目进行一次集中清理。对没有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投产的排污单位,依法责令其停止生产;对环保设施不正常运行、污染物超标排放的,一律停产整治,坚决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二、大力开展镇村环境整治工作,对环保目标责任书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通过督导检查,认为我乡各行政村都较为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普遍建立了环保工作机制,坚持和完善党政一把手环保工作实绩考核制度,能够认真落实环境保护“一把手”负责制,实行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分管副职深入实际,狠抓工作落实,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一年来,我镇在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做出了较大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个别企业负责人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保护仍不够重视,存在侥幸心理;二是宣传教育工作还做的不够,群众环保意识不强;三是规章制度的落实不到位;四是镇级环保力量薄弱,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影响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待今后工作中加以解决。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五篇

一.建立和健全环境保护监管机构,落实工作职能、职责,保障环保工作争先创优。

二.配合开展环境热点问题的信仿维稳工作,确保环保信访调处率达到一零零%。

三.完善各养殖单位的污染物信息档案,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掌握环保处理设施运行情况。

四.强化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完善《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落实应急人员及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应急演练。及时上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信息,确保不发生重大环境事件。

按照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印发《二零XX年XX市公共机构节约能源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我局对二零XX年开展节能工作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二零XX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将本局节能工作提上局重要议事日程,成立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办公室副局长钟胜通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由局办公室有关人员负责。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开展本局节能工作,落实各方责任。

二、建立规章制度,完善工作机制

按照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要求,建立节能工作相关制度,从设备管理、人员教育、消费核算等方面加强能耗管理工作。由局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监督实施,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节能工作中的新问题。

三、落实节能措施,严格遵守纪律

一是优化能耗设备。对本局用电用水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需要更换的旧设备及时更新,使用节能产品,优化能耗设备。

二是严格遵守纪律。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不能低于二六度,出门要关机、关灯,洗手要关水,节假日和周末要关电源等,养成良好节能习惯。

三是加强检查监督。建立起我局每个能源设备运行情况的台帐,加强常规监控和进行定期检查。需要纠正的行为及时纠正,全面做好我局的节能工作。

四、加强干部教育,提高节能意识

在全局干部职工会议上提出节能工作安排及有关要求,提高干部职工对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认识,积极配合做好我局节能工作。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二零__年是“十二五”规划第二年,是我乡经济和发展的重要之年,也是我乡环境保护和生态乡镇建设的重要之年。根据乡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在县环保局的大力指导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环保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以环保治本,改善环保质量和保护人民健康为根本出发点,以改造城镇环境和村庄整治为抓手,努力做好瑶圩乡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推进我乡生态环境建设。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必须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密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贯彻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改善生态,治理污染,努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乡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规范管理,依法治理”的原则,按照“条块结合、专群结合、全民参与”的工作方针,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以防治环境污染和遏制生态破坏为重点,以强化执法监督和提高环境管理能力为保障,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

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为主线,积极培植推广无公害和绿色生态产业;改善乡容乡貌,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加强环境质量监测和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确保辖区内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各村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基本达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达标排放,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态文化建设持续实施,社会文明取得长足进步,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验收标准,创建一批生态村,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稳步提升。

二、强力推进环保实事工程

一.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乡容乡貌,使城镇布局合理,管理有序,街道整洁,环境优美,城镇建设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二.狠抓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实施“三清六改”,整治“十乱”现象,改变村容村貌,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三.搞好绿化美化,保护生态环境。

四.加强宣教工作,提高乡村居民生态意识,执行环保制度,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

五、结合本地区“十二五”规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配合做好引进项目的环保准入工作。

六、做好对建设项目的环保“三同时”项目审查,督促未验收的单位尽快办理验收手续。

七、完善水利设施综合治理工程、居民安全饮用水工程和新农村建设工程,增强居民保护水源的意识,建立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机制,保护绿化生态环境。

八、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卫生管理,消灭环境污染现象。

九、组织召开环保会议及环保相关培训,提高居民生态意识和环保素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零、建立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积极推广绿色消费,倡导绿色环保。

三、全力开展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

一、建立“政府主导、环保监管、部门负责、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整合全乡各部门和社会力量,支持及配合国家级生态乡创建工作。

二、明确责任,按规划要求和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建立环保目标责任制,实行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完善各项制度和措施,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三、落实资金,推进重点项目实施,进一步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集镇环境综合整治,加大企业环境监管力度,落实相应资金保障。

四、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一、加强国土和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实施,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保证生态功能用地需求,优先保护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林地;加快水流域治理,减少水土流失,确保瑶河环境的安全。

二、加强旅游业的环境保护,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保护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建立完善的环保管理体系,严格旅游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促进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五、积极开展生态乡、村宣传和创建工作

一、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乡、村工作,努力实现八零%的行政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

二、深入开展“绿色小区”、“环境优美村庄”、“绿色家庭”等系列绿色创建活动。

三、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群,从学校、企业、政府及社会等多层次,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宣传活动,我乡将利用“世界环境日”为契机,举办以“环保”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努力将环境保护、合理利用与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动渗透到广大群众日常生活中,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和环境价值观念。

六、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一、建立和健全环境保护监管机构,并落实职能、职责和工作经费,实行环保争先创优工作。

二、配合开展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环境热点问题的信仿维稳工作,确保环保信访调处率达到一零零%。

三、完善各企事业单位的污染物信息档案,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掌握环保处理设施运行情况。

四、强化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完善《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落实应急人员及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应急演练。及时上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信息,确保不发生重大环境事件。

五、管理好环保协管员队伍,加强对环境的检查监督力度,真正发挥协助管理环保事务的职能,推进全乡环保管理工作。

按照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印发《二零xx年XX市公共机构节约能源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我局对二零xx年开展节能工作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二零xx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将本局节能工作提上局重要议事日程,成立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办公室副局长钟胜通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由局办公室有关人员负责。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开展本局节能工作,落实各方责任。

二、建立规章制度,完善工作机制

按照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要求,建立节能工作相关制度,从设备管理、人员教育、消费核算等方面加强能耗管理工作。由局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监督实施,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节能工作中的新问题。

三、落实节能措施,严格遵守纪律

一是优化能耗设备。对本局用电用水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需要更换的旧设备及时更新,使用节能产品,优化能耗设备。

二是严格遵守纪律。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不能低于二六度,出门要关机、关灯,洗手要关水,节假日和周末要关电源等,养成良好节能习惯。

三是加强检查监督。建立起我局每个能源设备运行情况的台帐,加强常规监控和进行定期检查。需要纠正的行为及时纠正,全面做好我局的节能工作。

四、加强干部教育,提高节能意识

在全局干部职工会议上提出节能工作安排及有关要求,提高干部职工对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认识,积极配合做好我局节能工作。

二零xx年,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全方位组织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专项整治行动,借助中央和省环境保护督察,始终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整改当成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以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显著,土壤污染防治有序推进,县域整体环境质量迈上新的台阶。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六篇

(一)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全力优化城乡生态环境。

一要在市环保联席会议的组织框架下,成立全市生态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狠抓落实、强化检查、健全考核等措施,确保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要对照生态文明建设纲性指标,制订生态文明建设分年度工作计划,排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等推进计划,狠抓落实、扎实推进。

三要强化循环经济理念,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生态产业。全年培植循环经济典型一零家,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和ISO一四零零零环境认证企业各五零家。

四要加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引导工业集中区步入环境友好、资源节约轨道。

五要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努力建设绿色宜居城镇,形成生态魅力与人文特色兼具的城市绿地布局模式,不断改善和提升我市的人居环境质量。

(二)进一步加大减排工作力度,努力完成全年减排任务。

二要扎实推进结构减排,重在“优化”上动脑筋。严格执行环境准入标准,把好新建项目审批关,严格控制区域排污总量。鼓励引进高科技、高产出、低能耗、低排放项目,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和高排放项目。

(三)进一步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不断提高工业企业达标率。

一要持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铁碗整治环境违法行为。并继续推进限期治理、挂牌督办环境问题。按照《昆山市污染源执法检查办法(试行)》的规定,加密企业详查,及时发现、纠正企业不规范行为。

二要全力确保固废和核与辐射安全。不断建全全市固废管理数据库,构筑固废交换信息平台,使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单位向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全面清理整顿擅自使用射线装置问题,加强现场监管,确保核与辐射安全。

三要加强环境监测,提速“三同时”验收。继续做好小康考核断面水质、全市主要河流、湖泊和农村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为水环境综合整治、环境决策提供依据。严格执行建设项目验收规定,加速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进度。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七篇

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继续以黄贤村、马头村、杨村为重点,加大生态公益林建设力度,面积达到二五零零零亩。

农村能源建设。继续做好清洁能源的推广工作。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扩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无公害林产品基地面积,全面完成辖区内环境污染年度整治任务。

加强城镇环境建设,有效保护象山港。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力度,严控陆源污染物排入象山港,充分利用垃圾中转站,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后科学处理,从而减少农村生活垃圾对象山港海域的污染。

水土流失治理。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强河道整治,积极治理水土流失。

建设生态功能区生态示范区。设立水产养殖和种植业的示范园区。继续推进黄贤森林公园建设,已签定协议并于明年动工的项目有投资五亿左右由华信集团开发的“未来海岸”和由奉化博屹有限公司投资一个亿的“农家乐”项目。

开展环保生态村的创建活动,让黄贤村争创省级生态村。

加强宣传。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环保宣传的普及率。

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生态办的大力扶持下,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稳定区域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宗旨,进一步统一思想,紧紧围绕县生态办生态县建设目标任务,立足实际,巩固国家生态乡成果,坚持项目带动搞建设、多形式宣传发动、大投入整治提高、硬措施保障实施,有力地推进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使生态环保各项工作任务达到预期目标。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八篇

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努力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和生态保护红线,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规范各类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活动。

完善制度,强化法治。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系统完整、责权清晰、监管有效的管理格局,强化环境治理科技支撑和市场驱动,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加强环境执法,实施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以完备的制度体系和科学的工作机制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统筹协调,重点突破。统筹建设与保护、当前与未来,城市与农村,深化生态环境空间分区分级管控,系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统筹运用结构优化、污染治理、达标减排、生态保护,抓好工业、生活、农牧业、交通等污染源差异化管理,实施一批重大工程,着力解决当前突出环境问题。

文化支撑、社会共治。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环境文化教育,引导全区各族人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激励与约束并举、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落实企业环境治理主体责任,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和生态文明长效机制。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九篇

XX乡有着非常良好的生态系统,自古以来,这个地方的居民就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习惯,对古木山水有着崇敬之心,到处都是原始森林和参天古木。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保力度的加强,野生动物被捕猎的现象逐渐减少,植被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的生态系统非常好的保持了其原有的完整性和丰富性。乡和景区是“景政合一”、“村景合一”,乡党委、政府对生态乡创建高度重视,结合实际,提出了“生态立乡、特色兴乡、旅游活乡”的发展思路,把生态乡创建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分别召开乡班子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建立乡、村两级领导小组,并签定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乡党政“一把手”亲自部署,村级主要负责人具体抓落实,形成乡、村上下互动的工作机制,制定和完善了《乡环境集中整治实施方案》、《乡生态乡建设规划》等工作方案,切实加强领导,确保生态环保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进一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各个协会的作用,积极倡导养鱼养竹,引导村民勤劳致富、整治卫生环境、树立社会新风,并成立护林小组和卫生监督组,保护生态公益林,督促森林保护公约和文明卫生公约等的实施,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一零篇

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刻认识和把握“两山”理念,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的发展相协调,全面推进我镇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的开展。现就将二零__年环保工作作如下计划:

一、打好蓝天保卫战

(一)强化场镇环境综合治理,强化公共服务。

整治场镇摊位乱设乱摆、车辆乱停乱放、垃圾乱倒乱堆、污水乱泼乱流现象,清理卫生死角,治理过街污水,清除街道“牛皮癣”,且在场镇各个交通口新设垃圾桶;规范场镇市场管理秩序,严禁占道经营,取缔“占道摊”“路边摊”“临时摊”,整治餐饮油烟污染,改善民生环境,彻底解决困扰群众的“脏、乱、差”问题。

(二)加强“禁燃、禁烧、禁熏”监管。

严禁在指定点外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焚烧秸秆垃圾等废弃物,禁止不规范熏制施腊制品,落实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城镇生活垃圾清扫保洁和“禁燃、禁烧、禁熏”的巡查监管。构建镇、村组、农户三级联防联控和网格化管理体系,形成责任明确、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将监管责任落实到人。

二、打好碧水保卫战

(一)实施污染水体整治行动。

以中央、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问题为整改契机,结合我镇河长制工作,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实施农村河塘整治,开展截污治污、水系连通、岸坡整治,建设生态型河渠塘坝,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河流生态环境。

(二)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根据《四川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加快推进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全面推动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三)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督促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配套建设类便污水贮存、处理、利用设施,散养密集区实现畜禽养殖类便污水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利用。

三、打好净土保卫战

(一)实施土壤环境监控行动。

以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固体废物集中处置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作为重点关注风险区域,并在每一个风险区域落实专人监控土壤质量,防止污水及生活垃圾等污染源破坏土壤环境。

(二)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

严格遵守县级要求,明确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格局、主要类型和分布范围。各村(居)要明确生态保护红线的属地管理责任,履行好保护责任,共守生态保护红线,对造成破坏的,我镇将依照法规予以严肃处理。生态保护红线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意改变用途。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我镇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环保办、农业服务中心、村社干部为成员的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采取乡镇主要领导干部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社干部包社、各网格员包户的分包责任制,形成片区、村居、村民小组、农户多级防控监管体系,将监管责任落实到人,不留死角死面。

(二)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宣传力度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计划今年利用广播、宣传单、标语等多种形式,加大对环保工作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让群众全身心的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以实现环保工作和经济建设的同步、协调发展。

(三)强化执法监管,加大打击力度。

环境保护巡查组与各村(居)要加大巡查力度,做好日常巡查记录,对环境违法行为及时制止,严格处罚,将相关处罚情况报镇环保办。同时我镇把此项工作纳入各村年终目标考核,对组织领导不力、工作不到位的村(居)予以通报,并迫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一一篇

(一)、以建设国家生态示范区为中心,狠抓生态环境管理。

一、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建城区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八七%以上。

二、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人民饮水安全。依法管理排污企业,严格实行达标排放制度;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及上游禁止规划建设有污染的项目;加强生活污水的监测管理;强制取缔保护区水域周边的养鸭户。依法取缔河道沿岸敞养家禽、家畜,切实清除了畜禽粪便污染。

今年一月,对沱江干流金堂段各乡镇饮用水源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以《沱江干流金堂段各乡镇饮用水源调查的情况报告》(金环保发[XX]八号)上报市环保局。

三、小流域治理。在市环科所的大力协助下,《成都市金堂县重点污染源水污染防治规划》已编制定稿,为治理我县小流域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按照《在全市开展水环境污染现状调查工作的通知》(成办函[XX]一一六号)要求,代县政府办起草了《在全县开展水环境污染现状调查工作的通知》(金堂府办发[XX]五零号),牵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水环境污染现状调查,对流域内水资源、水系概况、工业污染源、城市生活污染源、农村生活污染源、农田径流污染、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城市径流污染、污水集中控制能力现状进行全面调查,为市委市政府掌握水环境污染现状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二)、全面完成自然生态保护与园林绿化行动计划。

完成了县城河坝街低洼棚户区ⅱ期改造,亲水公园a区配套设施建设和十里大道、南环线的道路整治工程;亲水公园b区(金海岸公园)及金堂森林公园的建设已全面启动;新建城市园林绿地五万平方米,县城绿地率,绿化覆盖率达;积极筹备和成功举办了“中国西部花园水城游乐节”、“脐橙节”,“花园水城”形象进一步提升;工业新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长足发展,为农民向城镇集中创造了有利条件;建设乡村水泥(沥青)路六零零公里,圆满完成村村通目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压缩中转站项目正加紧实施。

(三)、以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为载体,推动生态建设与保护。

县委、县政府把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与建设沱江上游生态屏障有机结合,把实现人居环境的绿化、净化、美化,促进社会进步作为重要内容,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初见成效。一是搞好水土保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把水土保持和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有机结合,既注重人工治理,更注重发挥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对全县现有公益林进行封山育林保护,促进林木植被的恢复和更新,提高治理水土一五平方公里,封山育林万亩,天然林保护万亩,低效林改造三万亩,退耕还林四万亩,人工造林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金堂是国家级“优质脐橙生产基地县”、“食用菌生产基地县”和成都市二线蔬菜生产基地县。为确保基地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定期不定期地对基地的水、土、气进行监测;为规范无公害农产品技术,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标准。为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黄角垭生态农业观光果园投入资金五零零余万元进行开发建设,全面完成梨花沟农业生态旅游景区配套设施的改造建设,培育新品脐橙并完成脐橙高接换种一六零零亩,促进桑、果、蔬发展。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一二篇

生态环保养猪技术是探索利用现有资源,发展生态和环保农业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重大举措。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养猪技术。为贯彻落实生态环保养猪技术,组织召开了各镇(街道)兽医站长、规模养殖场户会议,认真学习贯彻领导批示精神,深刻领会丰富内涵,全面把握精神实质。

(三)编印资料,搞好宣传发动。组织技术人员编印了《自然养猪法技术指南》,详细关于自然养猪法的技术原理、规划设计、饲养管理等技术。通过利用媒体、明白纸等形式,对全区规模养殖场(户)搞好宣传。

(三)聘请专家,进行技术培训。聘请有关专家,在济宁农校对各镇(街道)分管领导、畜牧兽医站长及规模养殖场户,进行生态环保养猪技术培训,并在区畜牧局会议室对规模养殖场户进行自然养猪法的系统培训,使其掌握技术原理、饲养要求等技术。(四)组织参观,增强发展的后劲。组织辖区内的规模养猪场近六零人到济宁南阳湖农场猪场、金乡县李堂生态环保养猪技术示范场、唐口镇大唐养殖有限公司参观学习生态环保养猪技术示范场。听取了推广生态环保养猪技术的情况关于,观摩了示范场,观看了有关技术录像。在唐口镇大唐养殖有限公司,现场制作生态环保养猪发酵床垫料,并详细讲解了有关注意事项,对养殖户们的咨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通过参观学习,提高了养殖户对推广生态环保养猪技术的认识,增强了发展的信心。

(五)以点带面,搞好示范场建设。在全区选出济宁原种猪场、唐口镇大唐养猪场、济宁嘉鸣养殖场、济宁南阳湖农场猪场等一零处规模猪场率先实施自然养猪法养殖技术作为示范场。目前,济宁原种猪场、唐口镇大唐养猪场、济宁嘉鸣养殖场、济宁南阳湖农场猪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与传统养猪技术相比较,提高了生长速度,节约了饲养成本。

(六)开展研讨,总结经验。通过参观学习,借鉴外地成熟技术,总结自身开展的工作经验,组织技术专家、业务人员、规模养殖场户开展了“推广生态环保养猪技术”技术交流和技术研讨会,针对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开展技术交流,破解技术难题,总结适合我区发展推广中的经验,促进这项技术的大力推广。

(七)强化责任,落实包保责任制。实行局领导班子成员包保镇(街道),局业务人员包保场户的责任制。对实施自然养猪法的规模养殖场进行蹲点服务、靠上帮扶,确保任务目标的完成。

(八)落实政策,促进发展。为更好地落实区政府推广生态环保养猪技术的惠农政策,区政府决定在技术推广初期给予部分资金扶持,下发了《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政府推广生态环保养猪技术的意见》,对二零零八年六月三零日之前建成并实施生态环保养猪技术的新建养猪场按照猪舍内建筑面积(水泥平台、发酵池)给予四零元/平方米的资金补助,对改建的养殖按照猪舍内建筑面积(水泥平台、发酵池)给予二五元/平方米的资金补助。区畜牧局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和高度负责的精神,考核验收坚持原则、严格标准、严格考核,做好生态环保养猪技术的考核验收工作。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一三篇

二零xx年,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全方位组织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专项整治行动,借助中央和省环境保护督察,始终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整改当成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以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显著,土壤污染防治有序推进,县域整体环境质量迈上新的台阶。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坚持问题导向,强力推进环保问题整改

二零xx年以来,我局始终把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坚持整改、处罚、问责三同步,确保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及交办信访件,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了整改任务。

二零xx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信访问题二九件、省环保督察组交办信访问题九五件已全部完成整改;二零xx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一件已完成整改;二零xx年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涉及我县共二九件,已完成整改四件,其余五件按照整改方案和时限要求目前正强力推进;“二三+N”突出环境问题共四个,已全部整改完成。

通过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和历史遗留的突出环境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全县上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有效改善了我县生态环境质量。

二、打好“三大战役”,全面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一)实施蓝天工程,不断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查处拆迁和建筑工地六处(其中停工整改二处)。三五蒸吨/时及以下工业锅炉八二台,已完成整改六六台,报停一六台,全面完成二三个乡镇三三九台燃煤小锅炉治理任务。城区三四家汽车喷漆店全部安装了废气处理设施。全县四三个建筑施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城区内大中型餐饮业五二家均安装了油烟净化器,安装率一零零%。全面取缔了城区露天烧烤。七家砖瓦窑企业提升改造已完成并通过验收。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五三一家。组织开展一五次专项督查,共督查二三个乡镇(园区)九六家企业,约谈五家整改不彻底企业。组织有关单位开展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急落实情况督查,成立二个大气督查组,每日对全县涉气项目分片区、分行业加强环境监管。同时依照编制的二零xx应急减排企业清单,启动黄色、橙色、红色预警,有力推动我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午秋两季秸秆禁烧工作,继续实行二四小时值班巡查督查制度,连续六年实现“零火点”。

通过全方位管控,截至二零xx年一一月底,平均浓度微克每立方米,空气质量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排名第一。

(二)实施碧水工程,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总投资三亿元的龙河综合治理工程全面竣工,打造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滨河景观带,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场所。按照《宿州市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暂行办法》,龙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省考核目标要求,并获得市级奖补资金四五零万元;督促二二个乡镇加快推进二三个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确保二零xx年一二月底前建设完成并正常运营。抓实抓细抓好环境监测,对全县五条主要河流五个监测断面进行每月一次常规监测;对千人万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二一处每季度开展一次水质监测。加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执法监管,定期排查城区和乡镇一零零余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全面推进,二零二零年底前完成工程建设。虎山沟、龙潭沟、丰收沟、梅村沟、三龙支河已治理完成,正在进行两岸设施建设;二零xx年底前完成治理任务;全县在营加油站(点)九八个,双层罐防渗漏改造工作已全面完成;突出抓好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稳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积极开展“巡河清河”专项行动,配合河长办开展三零余次巡河。主动对接有关部门,认真开展全县医疗废水及废弃物专项排查整治,全县水环境质量实现持续好转。

(三)积极稳步治土,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全面开展土壤污染重点企业信息采集、风险地块筛查及初调查工作,确保二零二零年底前全面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污染地块的分布和环境风险情况,并逐步建立生态环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风险地块多部门联合管控工作机制。同时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弃物管理,全面规范危险废物产生、储存、转移、处置全过程跟踪监管。开展了二次专项执法检查,查处和清理六处非法固废堆放点,土壤治理工作稳步推进。

三、履行自身职能工作开展情况

(一)严格执法监管,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检查企业二八零余家(次),检查污染防治设施三零零余台(次)。督促二二家涉水企业、一一家涉气企业、三家重点行业安装自动监控和视频监控设施,并与市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停产整治企业七家,约谈企业二六家,查封扣押二八家。涉嫌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案件移交公安机关实施行政拘留一六起,涉嫌生态环境犯罪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四起,下发环境监察通知八二个,立案查处二八六起,处罚一三零零万元。同时畅通了一二三六九环境投诉二四小时举报电话,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环境问题三二六件(含上级交办),办结三二六件,办结率一零零%,群众对查处结果比较满意。

(二)严格生态红线约束,强力助推绿色发展。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环评制度和“三同时”制度,落实“三线一单” 约束,强化源头防控,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排污许可项目审核。依法依规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九六个(其中报告表九四个,报告书二个),环保备案登记表三八三个。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开展了生态区域违法建设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发现生态区域违法建设二九处,已全部完成整改。

(三)加强环境监测,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持续加大对国控、省控企业和主要河流断面的监测频次,为政府生态环境决策和检验治理成果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科学依据,出具监测数据八八七个。总投资一四七万元的县内四条主要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已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

(四)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环境保护氛围。围绕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活动。以“六五”世界环境日为契机,共向社会群众、企业发放新环保法宣传小折页一零零零余册,环保宣传袋五零零余个。通过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县人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五)强化工作举措,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宗旨,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利用中央拨付资金二七零万元,提前完成了二零xx年度一一个建制村的建设任务,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六)狠抓污染减排,组织实施污染物减排项目。扎实推进污染物减排工作,完成工业锅炉减排项目一七个,为我县新上项目提供了总量空间。

(七)深入实施污染源普查,确保清查对象全覆盖。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自二零xx年开展以来,我局严格按照国家统一进度要求,制订方案,成立机构,组织人员,全力推进普查工作开展。已顺利完成了清查建库、入户调查、数据采集、数据录入及核算汇总上报等各阶段工作,全县共普查工业源七七一家、农业源二六八家、行政村二六零个、加油站(点)九八家、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三五家,以及入河排污口、非工业锅炉等,普查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质量核查。

四、存在的问题

(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重道远。虽然我县空气质量暂列全市排名第一,但大气污染防治任务仍十分严峻。建筑、拆迁、道路施工扬尘,汽车尾气、餐饮油烟、渣土车和重型车辆带泥上路,散煤销售、运输未能根治;城区小作坊烧煤、部分乡镇焚烧垃圾等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难度较大。

(二)水环境质量改善任务艰巨。龙河虽上报整改完成,但出境断面实现常年稳定达标,还需要各部门精准施策;城区污水管网不健全,污水收集处理难,断头管网较多,截污治污不彻底,仍有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开发区集中供热项目进展迟缓;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较慢,二零xx年底前全面建成并投入达标运行仍有较大不确定性;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形势险峻,特别是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点多面广,治理任务重,难度大。

(三)农村环保工作依然薄弱。农村环保工作机制还不完善,环保基础设施薄弱,乱扔垃圾、乱倒污水、焚烧杂草秸秆等破坏生态环境现象时有发生;畜禽养殖治理仍存在盲点,部分乡镇重视不够,规模养殖场治污设施不完善,污染周边环境的现象依然存在。

(四)企业违法行为时有发生。虽然近年来我县企业在环保意识上有很大提升,但个别企业超排、偷排现象时有发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这些都是当前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

(五)环境保护责任落实不力。二零xx年县环委办已经印发了《萧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等文件到各乡镇、部门,全县环境保护高压态势已经基本形成,但少数部门或个别干部对职责范围内的环保工作了解不深、履职不到位,环境监管合力不强,齐抓共管的大环保格局未能全面形成。

(六)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有反弹现象。个别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完成后出现反弹,甚至又引发出新的问题;部分乡镇和有关单位对推动历次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交办信访整改态度不坚决。

五、二零xx年工作思路

一是持续加力问题整改。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对中央和省环保突出问题整改调度,强力推进整改,巩固督察成果。细化任务,严格标准,举一反三,定期开展环境问题自查自纠,确保全县各类环境突出问题按照时间节点整改到位,以整改工作成效迎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二是深入实施攻坚计划。以《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为蓝图,全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专项行动,坚持标本兼治,改善薄弱环节、补齐短板、完善长效机制,切实用更务实的行动,更强有力的举措坚决打赢我县“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使我县生态文明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是完善机制执纪问责。落实生态环保责任,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角色”定位,将污染防治攻坚蓝图转化为工作路线图,积极主动做好新形势下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坚持“没有好的结果就要承担不好的后果”,进一步加大问责问效,盯住不落实的事,问责不落实的人,以问责倒逼工作落实。

四是环境执法监管方面。扎实做好“双随机一公开”,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点面结合、推进环境执法向专项整治转变,持续、重拳开展执法检查活动和“环保风暴行动”。坚持刚性执法、铁腕治污,强化环境监管,严格履行环保法律法规赋予的法定职责,整合力量出重拳,精准发力除隐患,坚决从严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五是统筹协调全力以赴。继续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立足于环境改善,对上积极争取政策和支持,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紧盯时间节点,配合乡镇、县直部门协同作战,有效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决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实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同时结合“四送一服”工作,乘势而上,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企业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推动我县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一四篇

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继续以黄贤村、马头村、杨村为重点,加大生态公益林建设力度,面积达到二五零零零亩。

农村能源建设。继续做好清洁能源的推广工作。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扩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无公害林产品基地面积,全面完成辖区内环境污染年度整治任务。

加强城镇环境建设,有效保护象山港。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力度,严控陆源污染物排入象山港,充分利用垃圾中转站,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后科学处理,从而减少农村生活垃圾对象山港海域的污染。

水土流失治理。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强河道整治,积极治理水土流失。

建设生态功能区生态示范区。设立水产养殖和种植业的示范园区,继续推进黄贤森林公园建设,已签定协议并于明年动工的项目有投资五亿左右由华信集团开发的“未来海岸”和由奉化博屹有限公司投资一个亿的“农家乐”项目。

开展环保生态村的创建活动,让黄贤村争创省级生态村。

加强宣传。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环保宣传的普及率。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五水共治和生态文明工作,县委县政府也把五水共治作为民生实事的首要任务。我局紧紧围绕“五水共治”主要工作目标和各项工作部署,牢牢把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以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为主线,以水环境综合整治、污染减排为重点,以加强环境监管为保障,以严格执法为手段,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真抓实干、团结奋进,努力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一五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属地主体责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按照市环保工作会议精神,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深化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以改善生态环保质量和保护人民健康为根本出发点,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努力做好全镇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生态环保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乡村绿色发展为主攻方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稳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全镇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乡风文明不断提升,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

二、强力推进环保工作

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按照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进一步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标对表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二.加快推进省三湖保护区内违法违规问题整改工作。针对明确排查出的'违法违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确定整改时限,组织实施整改。对非问题点位和已完成整改点位,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复核,合格的予以销号。

三.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村容容貌,使农村布局合理,管理有序,街道整洁,环境优美,农村建设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四.狠抓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治理运行方案,构建农村生活垃圾运输处理体系,根治垃圾围村现象,改变村容村貌,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五.搞好绿化美化,保护生态环境。

六.加强宣教工作,提高乡村居民生态意识,执行环保制度,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

七.加强水资源保护、农村水环境治理,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增强居民保护水源的意识,建立水域环境监测点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保护绿化生态环境。

八.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禁止秸秆燃烧,由农办牵头开展禁止秸秆焚烧专项联合执法,工地扬尘由城建办牵头治理,保证全镇大气质量达标。

九.组织召开环保会议及环保相关培训,提高居民生态意识和环保素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零.落实土壤行动工作职责。加大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废弃农膜回收处理工作力度,全面开展秸秆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国土和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实施,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保证生态功能用地需求,优先保护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林地;加快水流域治理,减少水土流失。

三、积极开展生态宣传工作

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群,从学校、企业、政府及社会等多层次,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宣传活动,将利用“世界环境日”为契机,举办以“环保”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努力将环境保护、合理利用与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动渗透到广大群众日常生活中,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和环境价值观念。

四、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一.建立和健全环境保护监管机构,落实工作职能、职责,保障环保工作争先创优。

二.配合开展环境热点问题的信仿维稳工作,确保环保信访调处率达到一零零%。

三.完善各养殖单位的污染物信息档案,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掌握环保处理设施运行情况。

四.强化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完善《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落实应急人员及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应急演练。及时上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信息,确保不发生重大环境事件。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一六篇

今年四月,根据《成都市农家乐旅游服务暂行规定》和《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分及其评定》的规定,我们结合“五一”水城游乐节,配合县旅游、工商、消防、卫生等部门联合行动,对全县星级农家乐(凉水井)和普通农家乐进行年度审核,检查农家乐的工商、消防、环保、卫生“四证照”(意见书)是否齐全,以此规范农家乐旅游经营管理的,促进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提高,保证农家乐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次行动严格标准、不走过场,凡“四证照”(意见书)不齐全的,限期补办手续。逾期未补齐手续的,则不予通过年度复核。针对当前我县农家乐普遍存在乱建、乱堆、乱放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通过整治,我县农家乐软硬件有了明显改善,达到饮食卫生标准和基本接待能力,环境整优美,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全行业形成文明经营、诚信服务的良好风气。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一七篇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必须坚持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密结合经济结构调整,贯彻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改善生态,治理污染,努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乡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规范管理,依法治理”的原则,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以防治环境污染和遏制生态破坏为重点,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

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

线,积极培植推广无公害和绿色生态农业;改善镇容镇貌,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确保辖区内环境质量稳步提高;各村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农村饮用水质不断改善、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畜禽粪便得到合理利用,农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社会文明取得长足进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稳步提升。

二、强力推进环保实事工程

一、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改善镇容镇貌,使城镇布局合理,管理有序,街道整洁,环境优美,城镇建设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二、狠抓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改变村容村貌,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三、搞好街道绿化美化,保护生态环境。

四、加强宣教工作,提高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执行环保制度,落实“门前三包”责任。

五、大力实施饮用水入户工程和新农村建设工程,增强居民保护水源的意识,保护绿化生态环境。

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卫生管理,消灭环境污染现象。

七、组织召开环保会议及环保相关培训,提高群众生态意识和环保素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八、积极推广绿色消费,倡导绿色环保。

九、加强对林地的保护工作,建立相应的制度,减少水土流失,确保生态环境的安全。

三、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

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群,从学校、企业、政府及社会等多层次,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宣传活动,我镇将利用“世界环境日”为契机,通过张贴环保标语等形式,努力使环境保护、合理利用与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动渗透到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和环境价值观念。

四、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一、建立和健全环境保护机构,并落实职能、职责。

二、配合开展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环境热点问题的信仿维稳工作,做好环保信访调处,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三、加强对环保工作人员的管理,加强对各企事业单位和规模养殖场的环境监测,推进全镇环保管理工作稳步进行。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一八篇

二零__年,我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 “三个年一战役”工作部署,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七个五”生态建设行动计划,具体工作成效如下:

一、二零__年工作总结

(一)完成芗城区生态红线划定工作

编制完成“漳州市芗城区生态保护红线分级图”,“漳州市芗城区生态保护红线分类图”。划定芗城区生态红线保护区一级管控区平方千米,二级管控区平方千米,总保护面积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比例达到。

(二)国家级生态区创建工作通过环保部验收

今年,环保部组织技术评估组和考核验收组对我区国家级生态区创建工作进行技术评估和考核验收,考核组通过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测民意等方式,对芗城区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技术评估和考核验收,芗城区于七月份通过技术评估,一零月份通过考核验收。

(三)牵头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年活动

按照省、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制定并牵头落实《芗城区二零__年生态环境建设年实施方案》,成立芗城区生态环境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主动加强与一七个相关部门和镇街协调、对接,跟踪督促全区五三个生态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完成投资亿元。截止一一月下旬,共完成投资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

(四)推进流域整治

一是落实责任。按照《芗城区河长责任制考核实施方案》和《九龙江流域(芗城段)河长、河段长责任分工》,落实属地管理职责。二是狠抓“五小”整治。贯彻落实《芗城区重点行业污染排放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对流域内造纸、化工、电镀、食品、废塑料加工企业等重点水污染企业进行专项整治,截至一一月初,共排查重点水污染企业三六家,现已整治关闭企业一四家(九家废塑料加工厂、三家有电镀厂、一家甲醛、一家油漆生产厂),停产四家(一家制作酒槽的加工厂、一家酸洗、一家食品、一家木制喷漆)。三是抓好河道清淤整治。上半年,共投入资金约三七零零万元,用于三湘江等流域的河道清淤工程,共整治河道一零公里。四是建立监测通报制度。加强对九龙江流域水质的采样与监测工作,并及时通报水质情况,对指标超标的点位,及时发出预警,督促和指导有关镇(街)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水质达标水平。通过采取多种措施,一-一一月份辖区内的一水厂、二水厂和金峰水厂取水口水质基本达到目标要求。

(五)落实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

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分级审批规定及环保“三同时”制度,严格环境准入制度,贯彻落实节能减排的各项政策措施,凡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政策要求的企业一律不予审批。截止一一月底,共完成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七二个,发放排污许可证四九份,审批夜间及午间施工许可八一件。

(六)落实总量控制政策

一是继续抓好国控企业总量减排督察。督促漳州西区污水厂和福建三宝钢铁有限公司,加强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落实好各项减排措施,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截止一一月底,西区污水厂已完成污水处理量万吨,日处理量 万吨,日平均负荷率为 ,预计COD削减约吨,NH三-N削减约吨。福建三宝钢铁有限公司SO二削减约吨。二是加强养殖总量控制与污染整治。(一)严控生猪养殖总量。深化畜禽养殖综合治理,严把生猪准入门槛,严控生猪养殖总量。(二)严厉查处生猪养殖污染。为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我局针对辖区内已通过验收的三二家生猪规模化养殖企业(户)的“三同时”制度落实、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污染物达标排放等运行情况进行详细检查,截止目前,共检查一五家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立案处罚一二家,处罚金额约二零万元。其中对一家屡次超标的企业启动按日连续处罚,对二家不正常运行污水处理设施的企业移送公安机关。

(七)狠抓大气污染防治

一是严格落实新《大气污染防治法》。加大我区工业烟尘污染、城乡结合部、城中村以及交通干道周边企业大气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排查,严厉查处冒黑烟现象。二是加强联防联治。与区建设局、城管局等单位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治理污染扬尘问题,确保我区空气质量始终处于良好状态。截止一一月份,我区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三三五天,优良天数三二五天,轻度污染天数一零天,优良天数比例为。

(八)严格行政执法

一是积极开展清水蓝天专项行动。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落实好“清水蓝天”第二期和第三期专项行动。组织精干力量,会同省、市两级环保部门针对辖区内污染企业开展专项行动,专项行动期间,我局执法人员放弃节假日和夜间、周末时间,实行日查夜查,晴天查雨天查,多方位多时间安排环境执法人员对全区污染企业开展突击巡察,成效显著。共查封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七家次,移送司法刑事案件一家次,移送行政拘留案件三起。

二是清理整顿环保违规建设项目。在去年环保违规建设项目摸底排查工作基础上,我局安排专人对环保违规建设项目进行梳理分类,加快清理整顿和处置工作,截止二零__年一一月底,一一四个违规建设项目已全部清理整顿完成(其中一四个未批先建和一零零个已批未验项目)。

三是积极开展“双随机”抽查制度。严格落实“双随机”抽查方案,完善企业一厂一档的资料录入,截止当前,共录入二八七家企业档案资料。同时,根据抽查机制的要求,随机抽取二四家企业,对其中三家问题企业已立案进行行政处罚。

四是查处违法企业力度大。按照新《环保法》执法要求,建立区镇村三级网格化环保监管,对全区企业实施常态化监督,发现一起,严查一起。截止目前,共处罚企业三九家次,处罚金额万元,其中按日计罚三家。下达整改通知六一家,查封扣押一八家,环境违法移送公安行政拘留八起,拟移送公安行政拘留二起,环境违法移送刑事案件三起,拟移送刑事案件一起。

五是抓好“危废”规范化管理。贯彻落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指导企业依据环保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督促企业采取防范措施避免危险废物在贮存、利用、处置等过程中的环境风险。截止目前,我局共组织二七家产废企业进行培训,并与企业签订危险废物管理承诺书。同时,出动执法人员四八人次,检查危废产生企业二八家次,依法查处一一起环境违法案件,其中立案处罚八家,查封扣押三起,取缔非法小作坊二家,移送适用行政拘留二家。

六是加强黄标车淘汰工作力度。继续加大力度推进黄标车淘汰,加强与有关部门、镇(街道)的沟通协调,明确责任分工。二零__年,芗城区计划淘汰黄标车一七九五辆,截止一一月三零日,我区已淘汰黄标车一五四七辆,占今年任务数。七是重视环境信访工作。高度重视各类环境投诉案件,二四小时投诉电话专人接访,并针对调查取证难的特点,采取超常措施,搞好取证工作。截止一一月底,受理信访案件二二六件,其中水环境投诉件四九起,大气环境投诉件一三八起,噪音投诉件三零起,其他投诉件九起,一二三六九环保投诉平台共接到投诉一一三起。八是依法征收排污费。落实排污费收缴有关规定,截止一一月底,一七零家排污单位开展排污申报,共征收排污费万元。

(九)加强环境宣传,落实挂钩帮扶

一是开展部门挂钩计生“三结合”活动。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对接开展浦南镇吴浦村计生“三结合”帮扶挂钩工作,并确定五户计生贫困户为计生帮扶对象,结合计生帮扶对象实际,主动帮助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确保区委、区政府计生“三结合”、“挂一村,帮五户”的工作要求落到实处。二是主动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关要求,局领导班子七人到天宝镇田寮村,开展精准扶贫对象的走访和慰问,了解扶贫对象的诉求,并结合各自扶贫对象的实际,制定帮扶措施,确保我局扶贫攻坚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围绕第二十五届元宵灯谜会猜活动以及第四五个“环境日”,积极开展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积极做好信息报送工作,营造良好的环保舆论氛围,截止一一月底,我局在芗城信息报送二二条,被采纳五条。报送海都报一条,被采纳一条。

二、二零__年工作计划

(一)严格项目环保审批。一是严格环境准入,严把审批关,做到执法与服务相结合,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不审批任何淘汰落后,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积极推行清洁能源生产。严格执行分级审批规定及“三同时”制度。对于环境敏感区域的项目审批,坚持饮用水源保护区不批任何与水源保护无关的项目,不新增排污口。二是优化建设项目审批,做好建设项目选址现场指导,严格执行《福建省人民政府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的意见(试行)》(闽政〔二零__〕二四号)规定,严格遵守审批权限、程序和时限,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三是对需要报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的项目,加大跟踪联系和协调力度,协助项目单位做好报批工作。四是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审批管理,所审批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境功能区划和城市总体发展规划。

(二)加强重点污染物减排项目的日常监管。一是强化重点企业污染防治,抓好国控、省控企业的总量减排工作,发挥减排效益。二是敦促西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加快建设进度。三是全面落实初始排污权的交易和排污权核定工作。四是协同农林局抓好规模化畜养殖场全过程综合治理。

(三)继续加大九龙江流域综合整治工作力度。一是突出抓好河长责任制落实,逐级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二是以九龙江流域(芗城段)水质断面考核为牵引,完善饮用水源保护应急措施,健全日常巡查制度,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各种破坏水环境的违法行为,保障饮用水源安全。

(四)加强工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一是以《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实施作为危险废物管理的强有力推进措施,强化危险废物转移审批、转移联单管理及危险废物暂存场所建设,规范危险废物的建档工作。二是全面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达标升级”活动。要求企业增强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切实做到“六有”,即“有专人、有制度、有台账、有标识、有投入、有设备”,自觉按照环保部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逐条落实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及抽查表规定,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等要求,制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年度管理计划,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全面提升危废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

(五)按时有序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贯彻落实《印发漳州市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在二零__年完成一七九五辆黄标车淘汰任务的基础上,力争在二零__年,年底前完成余下的九六五辆黄标车的淘汰任务。

(六)抓好大气污染防治。严格落实新《大气污染防治法》,突出重点,加强部门协调,明确任务分工,不断加大扬尘污染和工业企业黑烟的整治力度,确保我区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七)严格行政执法。按照新《环保法》执法要求,建立区镇村三级网格化环保监管,严格落实“双随机”抽查制度,对全区企业实施常态化监督,严格落实新环保法的四个配套措施,严厉打击和查处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依法移送环境污染犯罪案件。

(八)落实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一是抓紧启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前谋篇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融入到芗城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以规划为引领,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二是进一步巩固和发挥我区国家级生态区创建工作的成果,着力抓好工业、农业、家园和旅游四大领域的生态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升生态创建水平。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一九篇

为切实抓好二零xx年全区环境保护工作,根据各级环保大会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xx区环保局二零xx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十九大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和服从、服务于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各级环保工作会议精神,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大力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执法监管和污染整治等重点工作,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切实为经济服好务、为环境把好关,为洛江泉州城市花园建设提供坚强的生态环境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着力推进污染减排,确保完成任务

一是抓目标任务。科学制定二零xx年污染减排计划,抓好协调、指导、督查,统筹推进各个领域的减排工作,确保完成减排任务。

二是抓项目推进。扎实推进重点减排项目落实,切实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推进重点行业的污染治理,提高工业企业污染减排量。继续协调抓好我区污水管网建设、整改,切实提升阳江泵站污水浓度及污水收集量,确保阳江泵站二零xx年输送水量达到一 万吨/日。协调推进机动车污染防治,通过严格通行管理、严格检验管理、严格营运管理、严格登记管理等措施,促进“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

(二)着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提升空气质量

全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推动各级各部门共同落实大气污染防治任务。

一是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对划定“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设施区域”的万安、双阳街道,严格按规定的时限淘汰高污染燃料设施,改用lng、电等清洁能源,采取措施,严格监管,杜绝“死灰复燃”。

二是加强面源污染治理。协调住建、行政执法等有关部门开展建筑工地扬尘、道路施工扬尘、渣土车滴洒漏、焚烧垃圾、大排档和露天烧烤等专项整治。

三是加强移动源污染防治。积极配合交巡警推动机动车尾气整治工作。

(三)着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巩固提升成果

巩固提升国家生态区创建工作成果,实施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

一是着手编制洛江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及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十三五”规划。

二是着手开展土壤生态环境调查,推进实施土壤修复工程。

三是巩固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积极争取上级环保资金支持,充分发挥补偿资金的杠杆作用。

(四)着力推进水环境整治,促进水质改善

一是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持续推进重点流域(含近海水域)污染整治,督促抓好重点整治项目。

二是开展第二批小流域“赛水质”活动,扎实推进洛阳江东溪流域(俞公格至泉州植物园段)、晋江东溪支流(后溪至新东村段)环境整治,切实改善小流域水环境质量。

三是继续抓好惠女水库周边畜禽养殖整治,全面完成惠女水库周边畜禽(鱼)养殖污染整治任务。

四是强化水质监测,定期对我区地表水市控断面、小流域及饮用水源地等水质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水质动态变化情况。

(五)着力推进风险防范,确保环境安全

一是深化勤查重罚。按照“全覆盖、零容忍、明责任、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全面开展环保大检查工作。积极探索网格化监管方式,提高执法效率。持续推进环保专项行动,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日常监管。对涉及环境污染犯罪行为,坚决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是抓好重点领域环境安全。开展铅蓄电池行业环保检查及行业准入。加大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实施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继续推进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三是高度重视环境信访工作,加大信访案件化解力度,加强对典型信访案件的督查回访。

是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积极开展环境应急演练,推进重点环境风险企业应急预案备案。

五是按季度开展排污费征收工作。

(六)着力推进生态文明改革,实施管理创新

一是按照省、市工作要求,探索建立我区生态红线管控措施。

二是全面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总量指标管理办法,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开展现有排污单位的排污权核定工作。

三是修订并完善《xx区乡镇(街道)环境保护工作年度绩效考核评分标准》,进一步落实政府环境监管“一岗双责”。

四是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下,认真推进行_力清单制度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七)着力推进环保宣教,提升环保意识

进一步加大新修订的《环保法》、两高司法解释和_《加强环境执法监管执法的通知》的宣贯力度,适时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志愿者活动,不断增强全民环保责任和法制意识,提高企业知法、懂法、守法水平。

(八)着力推进审批优化,提升服务水平

进一步加大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建设特别是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做到坚守环保底线、提早介入、提前指导、提速简化,切实在把好项目环境关的同时提供环保优质服务。

(九)着力推进队伍建设,提升人员素质

一是继续开展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稳步推进环境应急、环境宣教和环境信息标准化建设工作,提高硬件设施水平。

二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认真贯彻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二零xx—二零xx年工作规划》,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巩固提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成果,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切实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确保环保队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三、组织保障

(一)责任到位。

各牵头科室对项目负总责,应抓好二零xx年各计划项目的统筹协调,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抓组织、抓进度,抓关键环节、抓重要事项研究,努力破解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承办科室应从各自角度出发,主动融入、协同作战,合力破解各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各项目责任领导要加强关心指导,主动协调好关联项目,确保环保目标顺利完成。

(二)重点到位。

要紧紧盯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这一重要任务,着力推进污染防治、生态建设,着力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着力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切实有效防止、应对和化解各类环境矛盾纠纷,确保不发生群体性、突发性环境事件。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二零篇

到二零二零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国土空间开发布局进一步优化,生态安全屏障功能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进展,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普遍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基本适应。

专栏一:“十三五”环境保护指标体系

指标(单位)

  指标值

二零一五年

二零二零年

环境质量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九五

约束性

主要江河国控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

一零零

一零零

约束性

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一零零

一零零

约束性

耕地和牧草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

保持良好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

约束性

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

约束性

林草覆盖率(%)

约束性

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

约束性

污染防治

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万吨)

达到国家目标要求

约束性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预期性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预期性

废旧放射源收贮率(%)

一零零

一零零

预期性

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率(%)

一零零

一零零

预期性

新增完成环境综合整治的村庄(个)

[五零七一]

约束性

生态保护

新增人工林地(万公顷)

[二六]

约束性

湿地面积(万公顷)

约束性

退化土地恢复率(%)

约束性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万公顷)

[一零]

预期性

重点生态功能区天然草地超载率

小于一零%

预期性

自然生态系统扰动率

约束性

注:[ ]内为五年累计数;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和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城镇指七地(市)行署(政府)所在地和所有县城。

第三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加强生态空间管控

一、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战略

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主体功能区战略。强化主体功能区在国土空间开展保护中的基础作用,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布局。依据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制定差异化的生态环境功能目标、治理保护措施和考核评价要求。禁止开发区域实施强制性生态环境保护,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发强度得到有效控制,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着力保护耕地土壤环境,确保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重点开发区域加强环境管理与治理,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环境质量。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统筹考虑自然生态整体性和系统性,科学评估,二零一八年年底前按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与脆弱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二零二零年底前,将生态保护红线落实到地块,完成全区生态红线勘界定标。制定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措施,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水流、耕地等重点领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定期发布生态保护红线保护状况信息。建立监控体系与评价考核制度,对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进行评价考核。

加强城乡“三区四线”管理。尊重自然格局,合理布局城镇各类空间,科学确定城镇开发强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构建平衡适宜的城乡建设空间体系,适当增加生活、生态空间用地,保护和扩大绿地、水域、湿地等生态空间。

推动“多规合一”。整合自治区各部门分头编制的各类空间性规划,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编制统一的自治区空间规划,为各类开发建设活动提供基本遵循。推进各地(市)、县(区)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水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整合工作,形成一个市县一个规划、一张蓝图,明确开发与保护边界。

二、加强环境宏观调控

发挥生态环境法规标准约束作用。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条件和环境准入标准,落实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严禁引进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产业项目和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设备,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落实能评和节能验收制度,严格控制资源能源消耗量、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建立生态文明指标统计制度,完善节能降碳统计指标体系、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评价技术指标体系。

强化战略和规划环评引领作用。开展青藏高原西藏地区战略环评,严格城镇、流域、能源资源等开发建设规划环评,强化规划环评生态空间保护,完善会商机制。推行规划环评空间和环境准入清单管理,实现重点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全覆盖,强化规划环评刚性约束。组织开展重点区域、流域、行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与核查。提高建设项目环评效能,加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建设三级环境保护部门环评审批信息联网系统。强化事中事后监督,实施重大建设项目后评价。

强化“一支笔”审批。严格执行矿产开发自治区政府“一支笔”审批制度,凡是涉及矿产资源开发、水能资源开发、大规模土地整治项目必须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不得审批自治区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禁止开发区内矿产资源开发项目,严格审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严格审批新增位于限制开发区内和重要交通沿线可视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

三、严控能源资源消耗

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组织完成地市、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现状评价,明确各区域环境准入条件,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加强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水资源、土地等战略资源总量和强度双控。贯彻《西藏自治区气候资源条例》,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气候资源,应对气候变化。

加强能源有效利用。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适度发展水电,大力推广太阳能、风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提高电力消费比重,控制煤炭、石油消费。在建材、有色金属采选等行业全面实施节能减排计划,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和污染减排跟踪监管。在拉萨等大的城市(镇)积极推进新能源公交系统建设,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鼓励绿色出行。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积极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公共机构节能改造。推广新能源运输装备、节能农业生产设备。加快城乡居民传统生物质能消费替代,到二零二零年,清洁低碳能源消费比重超过五五%,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四五%以上。

加强节水。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方案》,执行《西藏自治区用水定额》,推行合同节水管理,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加强高耗水工业项目和服务业准入和节水管理工作,建设节水型社会。到二零二零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二零一五年显著下降,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以上。

加强节地。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完善并实施最严格的耕地、林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加强城镇周边地区耕地、林地、草地等保护,保护和扩大水域、湿地等生态空间,严控生态用地占用。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耕地数量不下降、质量不降低。

加强节矿。落实矿产资源规划管制,强化矿产开发准入管理。鼓励资源开发规模化、集约化,提高矿区企业集中度,以大中型矿山为重点,稳步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与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

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加快发展天然饮用水产业,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建好森林、草原、冰川、湿地、地质地貌旅游区,合理分区优化控制旅游规模,支持三A级及以上景区 “五通两有”工程建设,多举措倡导绿色出游。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特色种养业、经济林种植和林下经济产业。合理开发利用生物物种资源,加强藏药材、虫草采挖期间的环境执法监管,控制过度采挖。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以生态保护与修复、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畜草增效、适应高寒特点的污水处理技术、新能源开发等领域为重,加快科学技术推广应用。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工业、农牧业、服务业,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建立健全循环经济产业体系、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实行垃圾分类回收。积极推进农林废弃物、林业三剩物、餐厨废弃物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推动拉萨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并选择部分重点地(市)、县(区)开展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加快藏青工业园区和全区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在电力、有色金属、建材、食饮品行业推行清洁生产,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推进伴生矿、矿山尾矿、煤矸石、炉渣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实施传统产业绿色化。落实矿产开发负面清单制度,合理有序发展优势矿产业,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建设绿色矿山。淘汰落后生产工艺,禁止新增“三高一低”项目。逐步淘汰和改造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建材产业,加大对低能耗、低污染、绿色环保的新型墙体材料产业的经济和政策扶持力度,开展绿色建材标识认证工作,积极发展绿色建材业,在城市建设中积极使用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和技术。

五、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实施生态环境文化培育战略。加强资源环境区情和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计划,普及生活方式绿色化的知识和方法,建设一批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让天蓝、地绿、水净成为全社会自觉追求。组织好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和全国节能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人人关心生态、人人支持生态、人人爱护生态的浓厚氛围。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进绿色消费,引导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节水节材产品和可再生产品,购买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等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实行全民节约行动计划,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全区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业要带头厉行勤俭节约,推进绿色采购,推行无纸化和绿色节能办公。深入开展反食品浪费行动、反过度消费行动。大力推行绿色建筑。

六、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

加快开展林芝、日喀则、山南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创建,支持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那曲地区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大力开展生态市、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以及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活动。加强创建与环保重点工作的协调联动,强化后续监督与管理,开展成效评估和经验总结。

巩固现有生态示范创建成果,坚持各项指标“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原则,持续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生态文明示范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第二节 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加快构建以“三屏五区”为主要支撑的生态安全屏障,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强化江河源头区和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全面推进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一、加强重要生态区保护与建设

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继续推进《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实施,修订完善《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并加大实施力度,积极参与藏东南高原边缘森林生态系统和藏西北羌塘高原荒漠生态系统二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推进雅鲁藏布江源等一二个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严格执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引导人口和产业有序转移,加强开发建设活动的生态监管,建设好占全区一/三国土面积的各类自然保护区。

稳步推进国家公园试点。着力建设首个羌塘藏羚羊、野牦牛国家公园,积极争取国家批准设立更多国家公园,逐步实现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化自然遗产、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保护地进行功能重组,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生性和完整性。按照“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管经分离”原则,探索出适合西藏实际的国家公园管理方式。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大力推进《西藏自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编制并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规划,加强江河源头区、草原、湖泊、湿地、天然林、水生态和地质遗迹保护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项目,加强对重点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群、种质资源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加快生物多样性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探索建立惠益共享机制。

加强生物多样性就地和迁地保护。优化现有迁地保护设施布局,新建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迁地保护设施,有效保护典型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源多样性。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示范。

加强物种资源管理。开展极小种群和极度濒危物种拯救、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加大环保用微生物等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力度。加强对生物资源的发掘、整理、检测、筛选和性状评价,筛选优良生物遗传基因。建立物种基因库和救护繁育中心,完善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规范生物资源采集、保藏、交换、合作研究和开发利用,加强进出境查验,防止生物遗传资源流失,严厉打击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非法交易。

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以自然保护区为重点,以生物廊道和自然保护小区为补充,以主要的山脉、江河、森林草原植被等为脉络,以各类生态保护地为节点,提高生态保护区域的连通性,构建形成大尺度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促进不同自然生境之间的物种和基因交流,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提升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三、强化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全面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标准化,健全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系统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强化拉鲁湿地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扎实做好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改革试点,利用遥感等手段开展动态监测,建立健全专业管护站点和专业管护队伍。

实施管护状况评估。开展自然保护区资源环境本底调查及勘界确权,结合扶贫搬迁,逐步对核心区、缓冲区居民实施生态移民。完善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加强开发建设活动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各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和非法侵占林地的违法行为。二零一七年底前完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违法违规问题整治,二零二零年底前完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评估报告并公开发布。

防范生物安全风险。强化转基因生物、外来入侵物种风险管理,建立预警和防治体系。加强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监管,开展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环境风险评价和跟踪监测。开展自然环境中外来物种调查评估与防治。

四、保护重要生态系统

加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强化天然林保护和抚育,加强管护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天然林管护全覆盖。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实施《西藏自治区公益林管护办法(试行)》,继续实施森林管护和培育、公益林建设、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等补助政策,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及使用林地审核审批,有效遏制林地逆转。以各类自然保护区、大江大河源头为重点,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提高森林系统服务功能。完成新增万公顷公益林的区划界定工作,力争纳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范围。

加强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与治理。严格落实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推进基本草原划定和保护工作。深入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及退牧还草等工程,重点加强藏北、藏西北天然草地的保护和治理,巩固生态保护成果。完善草场承包经营制度,积极推进草场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严把征占用草原审核审批关,严格控制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强化草原资源监测、草原防火以及执法监督工作,严厉打击非法征占用草原、开垦草原、乱采滥挖草原野生植物等违法行为。以农区、半农半牧区及草地退化区域为重点,实施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地改良工程,扩大人工草地种植规模,发展舍饲、半舍饲养殖。加强退化草地治理,对严重退化草原实行围栏禁牧,对中度退化草原实行围栏休牧。以那曲、日喀则、昌都、阿里、山南五地市为重点,加大草原防火与毒杂草、病虫鼠害防治力度。到二零二零年,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四七%。

强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以拉鲁湿地等重要湿地的保护与恢复为重点,推进退耕(牧)还湿,实施河湖水系联通工程,加大重要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力度,逐步遏制湖泊湿地面积萎缩的趋势。加快实施拉鲁湿地三期工程,扩大湿地保护区核心区面积。加强湿地保护与管理能力建设,完善湿地保护与恢复财政补贴制度,扩大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范围,强化湿地资源全面监督管理,确保湿地面积保持在六五三万公顷以上,重要湿地和湖泊面积不减少,生态功能不退化。

五、推进生态退化区恢复和治理

推进“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认真实施《西藏“两江四河”造林绿化工程规划》,以“两江四河”流域和重要公路、铁路沿线造林绿化为重点,大力开展规模化造林,构建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护岸林为主的绿色屏障。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开展重点地区陡坡耕地和地震山洪泥石流灾区毁损耕地退耕还林。加快宜林荒山荒地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地震山洪泥石流灾区植被恢复。加大森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力度,扩大森林面积,到二零二零年新增人工林二六万公顷,森林蓄积量达到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着力搞好城镇绿化,充分利用不适宜耕作的土地开展绿化造林。

加强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推进藏中、藏西北沙化土地治理,大力防治重要水源涵养地和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流失,在保护好现有植被的基础上,对山南、那曲、阿里、日喀则等地(市)可治理的沙化土地、盐碱地、荒漠化土地和水土流失重点区域,采取封沙育草、人工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移民等措施进行整治,促进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一零万公顷。深入做好日喀则、阿里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工作。

加强矿山迹地生态修复。新建矿山一律按照绿色矿山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严格执行矿山闭坑审批制度,矿山企业必须按照批准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以及土地复垦方案完成有关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工作;对历史遗留矿山,各级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通过竞争出让复垦土地和整治工程使用权等方式,以采空区、沉陷区、露天剥离坑、尾矿库闭库等为重点,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工作。

加强生态灾害防治。加快推动易灾地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升生态系统抵御灾害风险能力。开展自然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和应急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山洪、地震灾害监测预警和应对能力。加强草原、农田、河湖、水系林网为主体的生态灾害防护网建设。

第三节 维护优良环境质量

一、继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加强城镇空气质量管控。实时公布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信息,逐月公布空气质量排名。贯彻落实《实施细则》,以地(市)中心城镇为重点,不断强化区域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严格执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控制目标责任制,逐级分解落实,从严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确保空气质量持续优良。

强化城镇燃煤烟尘污染治理。以拉萨市、日喀则市、昌都市和那曲地区、阿里地区为重点,完善城镇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划定,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扩大燃气覆盖率,提高城市能源清洁化水平。加大地(市)城市建成区一零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淘汰力度,推进燃煤锅炉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强化供暖工程大气污染物排放治理,在适宜城镇逐步实施集中供热改造。大力整治餐饮油烟污染,督促和引导餐饮企业安装油烟净化设备,加强对垃圾焚烧、露天烧烤、烟花爆竹燃放等烟尘污染监管。

加大扬尘控制力度。强化道路、施工等扬尘控制,督促施工企业严格落实洒水降尘、围护拦挡、密封运输措施。实施城市绿化建设,减少城市裸土面积。

加大机动车污染防治力度。以拉萨市、日喀则市、林芝市、山南市为重点,严格落实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按期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鼓励老旧车辆提前淘汰。强化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推进机动车污染管理机构建设。推动油品配套升级,加强油品等能源产品质量监管,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加强新车销售监管,严禁尾气不达标车辆销售和上牌。推广智能交通管理,实施公交优先战略,鼓励绿色出行。

严格控制工业污染。以水泥、矿选等行业为重点,实施脱硫、脱硝、高效除尘设施改造。新建水泥生产线必须配套安装除尘、脱硝设施,加快淘汰立窑及湿法水泥生产线等落后产能。继续实施加油站、储油库和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工程。在表面涂装、印刷包装等行业实施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综合整治。

二、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实施以控制单元为基础的水环境质量管理。贯彻落实《西藏自治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划定陆域控制单元,建立流域、水生态控制区、水环境控制单元三级分区体系。实施以控制单元为空间基础、以断面水质为管理目标、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流域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优化控制单元水质断面监测网络,建立控制单元产排污与断面水质响应反馈机制,明确划分控制单元水环境质量责任。落实《西藏自治区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和分阶段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方案》。严格执行化学需氧量、氨氮总量控制目标责任制,逐级分解落实,从严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全面推行河长制,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采取加强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风险防范等措施,确保水质不退化。自二零一七年起,定期向社会公开控制单元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情况。

优先保护良好水体。全面落实《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二零一三-二零二零年)》,保护好纳木错、羊卓雍错等水质良好湖泊的生态环境,逐步将玛旁雍错、色林错、错高湖、佩枯措、班公错等纳入国家重点湖库生态保护支持范围。强化江河源头区、重要高原湖泊和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加强“一江四河”流域、藏东“三江”流域和易贡湖综合治理,保持河流湖库水系完整,恢复生态功能。支持在人口相对密集、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拉萨河、雅砻河、年楚河、尼洋河等重点流域,开展流域生态健康状况调查与评价。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分类推进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划定,完成所有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实施保护区标志设置、隔离防护、视频监控等工程,依法清理违法建筑和排污口。推进应急水源建设,强化水质监控和应急能力建设,加强应急物资和技术储备,建立饮用水水源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定期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指标监测分析、环境状况评估。应定期监测和评估饮用水水源、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地级城市、县级城市分别于二零一六年、二零一八年起公开本行政区内饮水安全状况信息。

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控。继续开展地下水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和污染源周边区域环境状况调查,加强重点工业行业地下水环境监管,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矿山开采区、生活垃圾填埋场等重点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确保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加快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力度,因地制宜推行雨污分流,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安装在线监测装置,严禁超标排放污水。推进再生水的循环利用,妥善处理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

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加大建成区现有食品加工、纺织等规模小、治理难、分布散的企业“关、停、并、转”实施力度。以医药制造、有色金属采选、制革、规模养殖等行业为重点,加大企业废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和深度处理力度,强化藏药、藏毯等加工企业污染治理,确保全面达标。推动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各类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装置。禁止新建造纸、皮革、印染、化工、冶金等项目。

三、强化土壤环境保护

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全面落实《西藏自治区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将目标、任务分级落实到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落实政策措施和资金投入。

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和评估。以农牧地为重点,开展自治区、地(市)、县三级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以工矿企业及周边、设施农业集中区等为重点,设置土壤环境风险监控点,定期开展监测。构建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土壤环境信息报送和统一发布制度。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摸清耕地、牧草地土壤状况,开展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历史遗留尾矿库等土壤环境问题集中区域风险排查,建立风险源管控名录。

实施农牧地土壤环境分类管理。以基本农田、基本草原等农牧地为重点,严格土壤环境安全底线管控,对未受污染土壤实施严格保护,自治区人民政府要对未受污染耕地面积减少或土壤环境质量下降的县(市、区)进行预警提醒并依法采取环评限批等限制性措施。轻度和中度污染的土地,制定安全利用方案,采取调控、替代等措施,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对于重污染的土地,实施严格管控,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放牧区域,严禁种植食用农产品。严格控制化肥、农药、地膜等农业投入品使用和污水灌溉等农业生产过程的土壤环境污染控制。以基本农田、蔬菜基地为重点,开展重金属、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示范工程,推进退耕和修复重度污染耕地。

加强建设用地环境风险管控。建立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强制调查评估制度,构建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污染地块修复与土地再开发利用协同管理体系。自二零一七年起,对拟回收有色金属采选、冶炼等重污染工矿企业用地以及拟改变用途为商住等公共设施的上述企业用地,由土地使用权人负责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已经回收的,由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负责开展调查评估。加强城乡规划、供地环节的土壤环境监管,开发利用各类地块,必须达到相应规划用地的土壤风险管控目标;达不到标准的经治理修复后方可开展利用。暂不开发利用的地块,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制定环境风险管控方案,设立管控区标志,发布公告,开展土壤、地下水等环境监测。

四、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

全面实施工业污染源自行监测和信息公开。工业企业要履行自行监测、自证守法的基本责任,要建立环境管理台账。开展自行监测或委托第三方监测。二零一八年底前,工业企业要规范排污口设置,实施“阳光排污口”工程,编制年度排污状况报告。各级地方政府要完善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排放自动监测与异常报警机制,逐步实现工业污染源排放监测数据统一釆集、公开发布,不断加强社会监督。

排查并公布不达标工业污染源名单。各级政府加强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全面推进“双随机”抽查制度,对污染物排放超标或者重点污染物排放超总量的企业予以“黄牌”警示,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对整治后仍不能达到要求且情节严重的企业予以“红牌”处罚,限期停业、关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区域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定期公布工作进展和“黄牌”、“红牌”企业名单。

五、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继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化“以奖促治”政策,推进新一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完善农牧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周边农牧定居区的生活污水和垃圾采用城乡统筹的方式收集和处理,偏远地区农牧民定居点生活垃圾采用堆肥等资源化利用方式处理,污水采用分散式处理。以青藏铁路和国(省)道交通干线两侧沿线、重要旅游景区周边、雅鲁藏布江中上游等区域为重点,实施五零七一个农牧区定居点(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改善农牧区环境卫生状况和乡村风貌。加强村庄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农田林网建设,保护天然植被,切实保护好农牧区自然生态环境。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节水改造,推广保护性耕作、农艺节水保墒、水肥一体化、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加速种肥同播、化肥深施、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节肥节药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化肥、农药科学化使用水平。科学划定禁止建设畜禽规模养殖区域,编制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发展生态农业、生态牧场,大力推广沼气开发和有机肥生产等畜禽粪便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技术,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第四节 加强环境风险防控

一、完善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体系

加强环境风险评估与源头防控。完善环境风险源和环境敏感点调查评估,落实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制度,推进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类分级管理。以涉危险化学品和重金属、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为重点,加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企业监管。开展饮用水水源地、跨界水体、重要生态功能区环境风险评估试点,作为行业准入、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的基本依据。试点开展环境与健康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

严格环境风险预警预案管理。强化饮用水水源地、有毒有害气体、核安全等风险预警,推动环境应急与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预案一体化管理,加强政府、部门、重点园区和行业应急预案管理。逐步完成新一轮自治区级和地市级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编。

强化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置。深入推进跨区域、跨部门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健全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实施环境应急分级响应。完善突发环境事件现场指挥与协调制度,以及信息报告和公开机制。加强突发环境事件调查、环境影响和损失评估制度建设。

加强风险防控与应急基础能力。健全环境风险源、敏感目标、环境应急能力及环境应急预案等数据库。构建生产、运输、储存、处置环节的环境风险监测预警网络。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加强环境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升级环境应急装备,强化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和信息化建设,增强应急监测能力。二零二零年前建立自治区级环境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储备库。

二、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控

严格准入条件,优化产业布局。重金属防控重点区域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禁止新、改、扩建增加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非重点区域坚持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的原则,实施“以大带小”“以新带老”,严格控制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依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大重金属相关落后产能和工艺设备的淘汰力度。

继续加强涉重金属行业综合防控。以重有色金属矿(含伴生矿)采选业、皮革及其制品业、地热电厂、重金属固体废物堆场等行业为重点,加大重金属污染行业治理,推动甲玛矿区、罗布莎矿区、玉龙矿区等重金属污染防治,督促涉重金属企业完善废水、废气处理设施并保持正常运行,确保重金属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建立全区重金属企业环境动态管理系统。大力推进清洁生产,鼓励相关涉重金属企业实施同类整合或园区化集中,推动含重金属废弃物的减量化和循环利用。

推进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着重解决重点工矿区、重点河段上游采选矿区、重点农用土壤污染区域等对人民生产生活有重大影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在墨竹工卡县、林周县等重点区域,针对土壤重金属含量较高的问题,开展植物-微生物体系修复技术示范工程。

三、加强危险废物安全处置

安全处置危险废物。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修订版)》要求,全面落实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制度,做好固体废物的申报登记工作,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确保工业危险废物安全处置。严格实施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加强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稳定化、无害化或资源化处理,严禁污泥进入耕地。

加强医疗废物全过程管理。规范自治区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和六地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运营,强化处置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加快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县城及村镇医疗废物无害化管理。确保全区医疗废物安全处置。

促进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构建合理的废物、原料、产品、用户的废物循环网链,推动废弃物处理方式由无害化处理为资源化利用为主转变。试点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置,抓好伴生矿、矿山尾矿、煤矸石、炉渣等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推进生态工业园建设,降低再生资源回收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加强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

开展全区现有化学品危害初步筛查、使用情况调查及监控评估,建立高风险重点管制化学物质清单。强化化学品行业准入,削减淘汰公约管制化学品,严格限制在生态环境敏感地区新增涉及高风险化学品的项目。督促涉及危险化学品企业建立其特征化学物质管理台账和信息档案,加强生产安全、环境安全监督管理。推进危险化学品使用末端安全处置,严禁偷排。重点企业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实行化学品环境污染责任终生追究制度。开展环境激素类化学品生产使用情况调查,实行环境激素类化学品淘汰、限制、替代等措施。

五、加强核与辐射环境监管

完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设辐射环境监测数据传输及信息网络。推进电磁辐射污染申报登记工作,摸清全区电磁辐射污染源底数,建立电磁环境管理数据库。规范辐射安全行政许可管理,规范伴有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监督管理,着力控制和降低电磁辐射污染。开展重点源监督监测,完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与辐射应急指挥系统、应急预案,确保核与辐射安全。推进放射性废物应急与反恐能力建设,对自治区辐射站放射性废物贮存间进行升级改造,购置废源收贮车和反恐应急指挥车,配备专职废旧有毒物质处理技术人员,提高废旧放射源及放射性废物的安全收贮、处置能力。开展核与辐射反恐应急实战演练。

第五节 提升环境监管水平

一、构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拓展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网,力争建成一批重点县空气自动站。推动拉萨河、雅砻河、年楚河、尼洋河、狮泉河以及跨国界、跨省界等河流水质自动站建设,提高水质在线监测能力。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实现全覆盖。优化城区环境噪声、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推动建设西藏生态环境遥感中心和不同生态系统类型野外观测点,加强遥感监测和地面生态监测,构建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加强重点地市、边境口岸及昆仑山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推进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建设,全面完成国(区)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设备安装联网。

加强预警预报。健全环境空气质量预警预报体系。开展重要河流湖泊、水源涵养区等水质监测预报预警研究。强化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因子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提高辐射自动监测预警能力,加强放射性污染源安全预警监测、应急响应和重点辐射工作场所监督监测。

推进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以省以下环境监测机构垂直管理为契机,因地制宜优化整合环保系统各级环境监测能力。重点加强市(地)级环境监测站建设,到二零二零年,自治区和市(地)级环境监测站达到标准化要求。加强县级执法监测能力建设,优先支持墨竹工卡等一零个重点县监测能力建设,力争县县具备基础监测能力,支持配合属地环境执法,形成环境监测与执法有效互动、快速响应。

二、构建环境监察执法体系

加强地方和各行业环境执法。实施环境监管网格化、全覆盖管理,优化配置监管力量,推动环境执法重心向市县下移,强化属地环境执法。以水源地、重点河流湖库、重金属污染源所在地为重点,优先加强重点县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力争到二零二零年,县县具备独立环境执法能力。依法赋予环境执法机构实施现场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的条件和手段,强化污染源日常环境监管,建立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人员的“双随机”抽查制度。完善环境监管执法人员选拔、培训、考核等制度,充实一线执法队伍,配备调查取证、移动执法等装备,保障一线执法用车,落实环境监管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建立自治区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制定《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督察实施方案》,对各地市委、行署(政府)和部分生态功能定位重要、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繁重或环境问题相对突出的县(区)党委、政府,包括各类开发区管委会及地方有关部门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切实落实党委、政府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主体责任。从二零一七年开始,每三年对各地市督查一遍,对环境保护责任落实不力的地方,不定期开展专项督察。对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不定期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加强对环境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督查督办。

加强环境监察。自治区统一行使环境监察职能,通过向市(地)派驻等形式实施环境监察,对全区各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划落实情况,一岗双责落实情况,环境质量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制定出台《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政府挂牌督办约谈管理办法》,加强对环境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督查督办。

三、提高环境信息化水平

组织实施环境保护信息化项目,建设数字化、立体化、智能化和全覆盖的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平台,以自治区智慧环保云平台建设为核心,优先完成“数字环保”,加快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污染源排放、环境应急、电子政务等环境大数据资源互联共享、动态更新和公开发布,推进与国土、水利、农牧、林业等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建设支撑自治区、市(地)、县(区)三级应用的环境大数据业务系统,统筹污染源自动监控、建设项目管理、环境监察执法、排污许可证管理、环境税征收、排污权交易、环境信用管理、环境应急指挥、质量监测管理等,强化多方协同的环境监管。开发推广环境保护监察APP。加强环境统计能力,依托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完善自治区污染源基本单位名录,梳理污染物排放数据。

加快完善环境信息机构建设。按照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完善环境信息化基础建设,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和网络安全管理,强化办公自动化、远程视频、远程协同办公、环保热线等系统及环保门户网站的硬件建设和运维。

四、提升环境保护科教能力

鼓励环保科技创新。依托全区环境监测站网基础数据,大力开展环境状况调查、污染源解析等环境科研工作。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加大对环保科研投入,开展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全面对接《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和“水、气、土”三大行动计划,实施一批重大环保科研项目,全面提升环境管理的科学决策、精准施策能力。大力引进和推广细颗粒物治理、水循环利用、垃圾渗滤液处理、污泥资源化、废渣综合利用等先进工艺技术和成熟实用装备,提高污染防治水平。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强化环境舆论主动引导,完善环境新闻发布制度。加大环境新闻报道力度,树立正确积极的环境舆论导向,主要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及新闻网站积极开设环保专栏,推动媒体主动参与环保宣传教育。将环境教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内容,推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知识进课堂、进教材。加强环境宣教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强宣教专(兼)职人员配备,强化宣教机构办公、摄像器材等必要设备配置。

五、加强环保队伍人才建设

以加强基层环保队伍建设为重点,有序整合监管力量,加强全区环保系统行政管理、监察执法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选拔、培训、考核等机制,提高队伍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为环保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依托援藏计划,加大援藏干部和技术人员选派力度,加强西藏环保系统人员到国家、对口援助省(市)环保部门学习和挂职锻炼。大力引进环境监测、环境监察执法、辐射管理、环境信息与统计、环境宣教、环境科研等专业技术人才,加强环境评估技术审查和环境应急专家库建设。强化人才培养和业务培训,提高西藏生态环境保护队伍整体专业技术水平。

第四章  重点工程

为实现“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整体推进西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解决事关民生的环境问题,维护优良环境质量,提升全区生态文明水平,重点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两大类重点工程。

第一节 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程

加快推进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土壤污染防治、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拉鲁湿地三期建设等重点工程。

专栏二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程

加快推进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继续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和《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相关项目。

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以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土地整理与污染修复、江河源头及水源涵养区为重点,在生态系统类型比较丰富的区域,通过土地整理、植被恢复、河湖水系连通、岸线环境整治等手段,全方位系统综合治理修复。

重点流城水污染防治。在拉萨河、雅砻河、年楚河、尼洋河、狮泉河等重点流域,开展流域生态健康状况调查与评价,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在七个地(市)中心城镇及重点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实施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支持玛旁雍错、色林错、错高湖、佩枯措、班公错等重点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确保湖泊水质持续良好。

土壤污染防治。开展土壤坏境质量调查和评枯。推动甲玛矿区、牛马塘矿区、邦浦矿区、罗布莎矿区、雄村矿区、玉龙矿区等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在拉萨市等七个地(市)开展燃煤污染综合治理和机动车污染治理,确保大气环境质量良好。

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西藏纳入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项目试点范围,支持开展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体系建设,实现生物多样性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与汇总分析。清理“三河一渠”渠道内垃极及淤泥,并在保护区入口处等地段新建垃圾清运设施。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支持五零七一个行政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拉鲁湿地三期建设。征用拉鲁湿地周边部分区域土地,拆除无关建筑,实施生态恢复,将湿地保护区核心区面积扩展到平方公里。

第二节 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程

加强大气、水、土壤、生态、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环境监测执法能力建设、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建设、环境信息化建设和环保监管业务用房建设等重点项目工程。

专栏三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程

大气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完成七个地(市)共一八个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上收工作。

水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配合国家完成四六个国控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上收,完成拉萨河、雅鲁藏布江上游国家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开展跨国界、跨省界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将西藏二二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纳入国家水环境自动监测网络。

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将五一七个基础点位和三一一个风险点位纳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建设西藏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配备无人机等监测设备和信息收集、贮存、处理设备;建设不同生态系统类型野外观测站点等。

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逐步将日喀则、山南、昌都、那曲、阿里五地市和亚东、察隅、聂拉木、吉隆、普兰五个边境县以及昆仑山辐射环境背景值站等一一个站点,纳入国家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网络。

环境监测执法能力建设。加强环保系统能力建设,支持基层环保部门配备环境监测、监察等仪器设备。

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建设。推动在自治区和六地市(除拉萨市外)开展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在重点污染源及矿山等环境风险点安装在线监控设备,配备网络传输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环境信息化建设。建设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环评审批、环境监测、监察、辐射管理、生态保护、固废管理等应用系统,开展门户网站二期建设。

环保监管业务用房建设。支持建设七个地(市)和七四个县(区)级环境监管业务用房。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健全生态环境监管制度

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统领。构建的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健全法规标准体系。修订《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完善环境污染物监管体系,积极推进森林、草原、水资源、土地、矿产、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地方性法规等制(修)订,研究制订生态环境监测和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相关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认真落实国家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制(修)订建筑、交通运输、商业和民用、公共机构等节能标准,实现主要高耗能行业能耗限额标准全覆盖。

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状况调查评价工作,建立统一的确权登记系统和权责明确的自然资源产权体系,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加快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优化资源型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建立自然资源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提高资源价格形成市场化程度。

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坚持使用资源付费、污染环境付费和破坏生态付费原则,明确补偿责任主体,推行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进一步理顺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完善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阶梯价格制度,探索推行水利工程向农业供水计量收费。制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企业治污减排。严格落实脱硫、脱硝和除尘环保电价政策。完善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科学确定总量控制要求,实施差别化管理。优化总量减排核算体系,强化自主减排管理,鼓励将持续有效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纳入减排核算。大力推行区域性、行业性总量控制,并纳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与成因解析,对接近或超过承载能力的地区实施预警提醒和差异化限制,严格约束开发活动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现状评价,超过承载力的地区要调整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

推进环境司法。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行政执法与环境司法的衔接,完善程序衔接、案卷移送、强制执行等方面的规定,加强环保部门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沟通协调。健全环境案件审理制度,推动环境案件集中管辖与审理专业化,强化公民环境诉权等司法保障。

严格环境执法监督。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建立健全全区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体系。坚持开展全区环境保护大检查,把环境问题突出、重大环境事件频发、环境保护责任不落实的地方和企业作为重点检查对象,对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规范环境执法程序,加强法律监督和行政监察,保障资源环境监管机构行政执法独立性。

强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环境监管。落实《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实施生态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加强矿山环境现状调查和清理整治,建立矿山环境的污染破坏区域级别、恢复治理区域类别和恢复治理工程等级清单。建立环境监理制度,制定《西藏自治区环境监理机构管理办法》、推进矿产、水电、旅游等资源开发和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环境监理制度。

第二节 确保政府履职尽责

健全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制度。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产业政策、经济结构调整等国民发展重大政策中实行综合决策,把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作为重要因素考虑,推进重大决策、政策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落实各级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负总责,严格落实《西藏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实施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担当。

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制定《西藏自治区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实施细则》,对领导干部离任后出现重大生态环境损害并认定其需要承担责任的,实行终身追责。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客观评价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依法界定领导干部应承担的责任,强化审计结果运用。

实施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完善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增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节能减排、生态效益等评价指标,增加考核权重,强化指标约束。根据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考核制度;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对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评价其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完整性。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开展绿色发展年度评价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健全环境保护目标管理体系,完善《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考核办法》,实行差别化的环境考核制度、激励政策。深入开展县域环境保护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财政转移支付的依据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

第三节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实施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健全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有机衔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规范有序发放排污许可证,实施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建立自治区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所有企事业单位必须按期持证排污、按证排污,不得无证排污。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逐步推进排污许可证核发,到二零二零年基本完成覆盖全区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核发。

激励和约束企业主动落实环保责任。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和违法排污黑名单制度,将企业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向社会公开。实施能效和环保“领跑者”制度,采取财税优惠、荣誉表彰等措施激励企业实现更高标准的环保目标。

探索建立赔偿制度。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法律责任,大幅提高违法成本。对开发建设活动造成水体、大气、土壤环境污染的,造成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生态系统改变的,造成公民人身健康及财产损失或法人财产损失的,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选取部分地(市)、县(区)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试点,逐步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责任与索赔主体和解决途径。

第四节 构建全民共同行动体系

加强公众参与。完善公众参与环境监督和环境决策机制。探索多民族地区公众参与模式,多渠道、多形式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加强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土地开发等重大项目的公示、听证,广泛听取专家和公众意见,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保障公众知情权,维护公众环境权益。健全举报、听证和公众舆论监督制度,鼓励公众对政府环保工作、企业排污行为进行监督评价。

扩大信息公开。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统一发布机制,全面推进大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信息公开,推进监管部门生态环境信息公开、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等信息公开。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大数据开放共享,实施政府数据资源清单管理。各地建立统一的信息公开平台,健全反馈机制,在政府网站设立“环保违法曝光台”。

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强化环境诉讼权的司法保障,细化公益诉讼的法律程序,加强对环境公益诉讼的技术支持,引导公众和环保团体有序参与、有序保护和有序维权。

健全公众舆论监督。建立公众参与环境监管决策的有效渠道和合理机制,鼓励公众对政府环保工作、企业排污行为进行监督。在建设项目立项、实施、后评价等环节,建立沟通协商平台,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引导新闻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充分利用“一二三六九”环保热线。

第五节 完善资源环境经济政策

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完善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提高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征收标准,完善再生水价格机制,健全燃煤电厂环保电价政策。加大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差别化电价水价等政策实施力度。

完善投融资机制。构建绿色信贷管理机制,加大对水利开发、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产业项目或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严格控制环境保护违法企业的新增授信。完善对节能低碳生态环保项目的信贷担保机制。采取政府补助、贴息等方式,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积极发展生态金融,以合同环境服务、PPP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城镇和农牧区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公共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和经营管理。

建立绿色金融体系。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发放力度,支持设立市场化运作的各类绿色发展基金。把符合环境监测标准、污染治理效果和生态保护作为信贷审批的重要前提。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积极落实国家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提高森林、草原、湿地生态补偿标准,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测算分配因素,逐步扩大覆盖面。逐步建立水生态、地质遗迹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力争将更多自治区级限制开发区域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范围。加大对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

大力推进环境治理市场化。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研究探索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和交易市场机制。大力推进环保工程、环保咨询等环保服务业发展,规范环保产业市场。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治理环境污染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鼓励国内有专业资质的机构进入西藏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领域,积极推进第三方治理、第三方检测、第三方服务。

第六节 加强规划实施监督考核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加强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大资金投入,加大规划实施力度。各级人民政府是规划实施主体,要把规划目标、任务、措施和重点工程逐年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实施方案中,制定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和年度目标。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把环境保护列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并形成逐步增长的机制,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及监管能力建设投入,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支持力度。整合财政资金,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态修复与保护、环境监测监察能力建设等给予支持。设立自治区绿色发展基金。

建立评估考核机制,强化目标考核。开展年度调度、中期评估、终期考核,定期公布重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和规划目标完成情况,形成分级负责、逐级推动、部门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把规划目标、重点任务、重点工程实施情况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和离任审计范围,把考评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生态环境保护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与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等资金安排挂钩,与各类评优创先挂钩。

健全环境保护规划实施督查机制。发挥人大、政协和社会舆论对环境保护的监督作用,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环境保护规划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二一篇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二零__年是“十二五”规划第二年,是我乡经济和发展的重要之年,也是我乡环境保护和生态乡镇建设的重要之年。根据乡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在县环保局的大力指导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环保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以环保治本,改善环保质量和保护人民健康为根本出发点,以改造城镇环境和村庄整治为抓手,努力做好瑶圩乡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推进我乡生态环境建设。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必须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密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贯彻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改善生态,治理污染,努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乡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规范管理,依法治理”的原则,按照“条块结合、专群结合、全民参与”的工作方针,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以防治环境污染和遏制生态破坏为重点,以强化执法监督和提高环境管理能力为保障,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

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为主线,积极培植推广无公害和绿色生态产业;改善乡容乡貌,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加强环境质量监测和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确保辖区内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各村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基本达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达标排放,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态文化建设持续实施,社会文明取得长足进步,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验收标准,创建一批生态村,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稳步提升。

二、强力推进环保实事工程

一.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乡容乡貌,使城镇布局合理,管理有序,街道整洁,环境优美,城镇建设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二.狠抓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实施“三清六改”,整治“十乱”现象,改变村容村貌,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三.搞好绿化美化,保护生态环境。

四.加强宣教工作,提高乡村居民生态意识,执行环保制度,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

五、结合本地区“十二五”规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配合做好引进项目的环保准入工作。

六、做好对建设项目的环保“三同时”项目审查,督促未验收的单位尽快办理验收手续。

七、完善水利设施综合治理工程、居民安全饮用水工程和新农村建设工程,增强居民保护水源的意识,建立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机制,保护绿化生态环境。

八、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卫生管理,消灭环境污染现象。

九、组织召开环保会议及环保相关培训,提高居民生态意识和环保素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零、建立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积极推广绿色消费,倡导绿色环保。

三、全力开展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

一、建立“政府主导、环保监管、部门负责、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整合全乡各部门和社会力量,支持及配合国家级生态乡创建工作。

二、明确责任,按规划要求和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建立环保目标责任制,实行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完善各项制度和措施,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三、落实资金,推进重点项目实施,进一步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集镇环境综合整治,加大企业环境监管力度,落实相应资金保障。

四、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一、加强国土和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实施,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保证生态功能用地需求,优先保护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林地;加快水流域治理,减少水土流失,确保瑶河环境的安全。

二、加强旅游业的环境保护,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保护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建立完善的环保管理体系,严格旅游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促进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五、积极开展生态乡、村宣传和创建工作

一、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乡、村工作,努力实现八零%的行政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

二、深入开展“绿色小区”、“环境优美村庄”、“绿色家庭”等系列绿色创建活动。

三、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群,从学校、企业、政府及社会等多层次,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宣传活动,我乡将利用“世界环境日”为契机,举办以“环保”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努力将环境保护、合理利用与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动渗透到广大群众日常生活中,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和环境价值观念。

六、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一、建立和健全环境保护监管机构,并落实职能、职责和工作经费,实行环保争先创优工作。

二、配合开展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环境热点问题的信仿维稳工作,确保环保信访调处率达到一零零%。

三、完善各企事业单位的污染物信息档案,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掌握环保处理设施运行情况。

四、强化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完善《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落实应急人员及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应急演练。及时上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信息,确保不发生重大环境事件。

五、管理好环保协管员队伍,加强对环境的检查监督力度,真正发挥协助管理环保事务的职能,推进全乡环保管理工作。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二二篇

(一)实施蓝天工程,不断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查处拆迁和建筑工地六处(其中停工整改二处)。三五蒸吨/时及以下工业锅炉八二台,已完成整改六六台,报停一六台,全面完成二三个乡镇三三九台燃煤小锅炉治理任务。城区三四家汽车喷漆店全部安装了废气处理设施。全县四三个建筑施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城区内大中型餐饮业五二家均安装了油烟净化器,安装率一零零%。全面取缔了城区露天烧烤。七家砖瓦窑企业提升改造已完成并通过验收。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五三一家。组织开展一五次专项督查,共督查二三个乡镇(园区)九六家企业,约谈五家整改不彻底企业。组织有关单位开展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急落实情况督查,成立二个大气督查组,每日对全县涉气项目分片区、分行业加强环境监管。同时依照编制的二零xx应急减排企业清单,启动黄色、橙色、红色预警,有力推动我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午秋两季秸秆禁烧工作,继续实行二四小时值班巡查督查制度,连续六年实现“零火点”。

通过全方位管控,截至二零xx年一一月底,平均浓度微克每立方米,空气质量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排名第一。

(二)实施碧水工程,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总投资三亿元的龙河综合治理工程全面竣工,打造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滨河景观带,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场所。按照《宿州市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暂行办法》,龙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省考核目标要求,并获得市级奖补资金四五零万元;督促二二个乡镇加快推进二三个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确保二零xx年一二月底前建设完成并正常运营。抓实抓细抓好环境监测,对全县五条主要河流五个监测断面进行每月一次常规监测;对千人万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二一处每季度开展一次水质监测。加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执法监管,定期排查城区和乡镇一零零余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全面推进,二零二零年底前完成工程建设。虎山沟、龙潭沟、丰收沟、梅村沟、三龙支河已治理完成,正在进行两岸设施建设;二零xx年底前完成治理任务;全县在营加油站(点)九八个,双层罐防渗漏改造工作已全面完成;突出抓好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稳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积极开展“巡河清河”专项行动,配合河长办开展三零余次巡河。主动对接有关部门,认真开展全县医疗废水及废弃物专项排查整治,全县水环境质量实现持续好转。

(三)积极稳步治土,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全面开展土壤污染重点企业信息采集、风险地块筛查及初调查工作,确保二零二零年底前全面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污染地块的分布和环境风险情况,并逐步建立生态环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风险地块多部门联合管控工作机制。同时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弃物管理,全面规范危险废物产生、储存、转移、处置全过程跟踪监管。开展了二次专项执法检查,查处和清理六处非法固废堆放点,土壤治理工作稳步推进。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二三篇

按照省委提出的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先进理念,紧紧围绕县政府确立的绿色生态立县的生态战略方针,立足实际,合理地利用现有的优势,发挥自已的特色,建设生态农业,生态林业以及生态旅游等产业,乡党委、政府提出了“生态立乡、旅游活乡、特色兴乡”的总体思路,突出重点领域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建设,实施“一三五”工程,即人均发展一亩冷水茭白,每户发展三亩厚朴、五亩毛竹等,为该村农民增收开辟新思路,使全乡的各项经济指标更上一层楼,走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利用的良好局面。此外,借景发挥,努力做好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等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深入挖掘特色文化,把的景观、历史、民俗、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有机结合,加大投入,建设以观光、休闲、度假、养生、科教为主要功能的风景名胜区,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农家乐”,做强做大生态旅游经济。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二四篇

(一)工作目标。xx中心城区空气环境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市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部稳定达到Ⅲ类水质以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稳定达标;主要污染物减排和碳排放减量达到省定目标;确保不出现较大以上的环境安全事件,全面实现“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年度目标任务。

(二)重点任务。一是着力巩固生态环境工作“大格局”。全面树立服务高质量发展意识;督促各级各部门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实施好《xx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企业升级改造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开展长江流域保护修复治理,全面推进城镇、乡镇、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推进城市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强化地下水污染系统防治,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是扎实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继续抓好中央、省级环保督察交办反馈和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持续整改影响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四是严格落实环境监管执法职责。严把项目审批关,严守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严格禁止“一刀切”行为。防范化解环保领域“邻避”冲突。五是启动实施碳排放达峰工作。全面启动全市碳排放达峰工作,编制完成“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继续淘汰过剩落后产能。六是持续加强队伍和治理体系建设。强化基层环境监管职能。稳步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强化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省、市主要领导对推广生态环保养殖技术做出批示后,区委、区政府领导非常重视生态环保养殖技术。区委书记孔维民同志多次进行了批示,区政府赵东升区长和卯金涛副区长也作了重要指示。区畜牧局对此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党组会议,认真学习和领会领导批示精神。我们认为,这是区委区政府领导对畜牧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更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怀。我们将区领导的批示及时向市局领导进行了汇报,以积极争取上级领导对我区养殖业的支持。并以此为契机在我区掀起了推广生态环保养猪技术的高潮。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二五篇

目前,云顶石城风景名胜区内共建有旅游公厕五座(景区内二座、晴岚山庄一座、慈云寺内一座),设有厕位四零个,其中有旱厕四座,景区大门处于一九九九年新建的一座旅游公厕设计为水冲式厕所。

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的工作要求,我县旅游景区公厕的建设、改造及管理工作要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各职能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县风景旅游局将晴岚山庄内的旅游公厕一座进行全面改造,达到b标要求,对景区内的二座旅游公厕进行全面改造。县建设局协助,并给予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县民综局负责慈云寺内二座旅游公厕的全面改造。目前,各部门已完成了大部分的整改工作。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二六篇

二零xx年以来,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结合我镇生态环境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工作方案使我镇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一、加强组织建设,强化责任落实

为确保我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序进行、提高对各类环境问题的监管和处理能力,区生态环境分局为我镇配备了两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充实了环保办工作人员力量,为我镇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人员保障。经过镇党委研究,根据我镇实际情况成立了环保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环保工作职责,配备了必要的办公用品、并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坚持不定期召开环保工作专题党委扩大会,明确各个包保小组职责,确保制度落到实处。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越来越重要,我镇成立了李土桥孝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孝善活动给村民进行很好的孝老爱亲、奉献社会的教育活动,同时通过孝善村竖起榜样,带动全镇进行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镇党委、政府采取有效的工作方案对农村环境进行整治。各村(居)利用临时性公益性岗位人员对积存在路边、村边、坑边、林间的秸秆、杂物进行全面清理。对日常产生的垃圾做到每日清运、集中清理、转运及时。我镇对各村(居)环境整治工作实行“一周一观摩,一周一调度”。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把秸秆禁烧工作认真落到实处,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我镇把秸秆禁烧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在午季和秋季坚持二四小时巡查,全年开展督查工作并实行包保小组责任制,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由于分工明确,层层落实责任,使秸秆禁烧工作取得很好的成效。

三、加大环保经费的投入力度,控制污染源头

在全镇范围内对畜禽养殖场进行摸排,排查出污染源的分布情况,严格要求辖区内养殖业配套完善的环保设施,控制好污染源。为了保障我镇饮水安全问题,根据区生态环境分局要求为我镇五个水厂配备了五名饮用水源地临时性岗位人员,主要负责巡查饮用水源地周围环境以及地表水质不受污染。对农村清洁、保洁项目,投资了大量的财力保障,镇村环境得到改善,我镇有效利用垃圾中转站,加强配备了环卫工人、保洁员以及垃圾清运车等,按要求对垃圾进行及时转运,通过一年来的努力,使我镇的生态环境明显提高,为打造生态宜居乡镇提供了保障。

四、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环保设施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二)群众环保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

(三)农村生活污水未得到有效的解决。

(四)对农村各方面的面源污染和养殖业污染问题有待加强。

五、下步环保工作目标。

我镇以打造生态乡镇为目标,切实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根据存在的问题和本镇实际情况,下步的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打造生态宜居乡镇。把“生态文明建设”做为重点贯穿在各项工作中,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中心,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把我镇建设成生态乡镇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领导能力,落实责任。在成立包保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强化责任分工。环保办负责日常工作,建立巡查制度,对辖区内进行不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解决。

(三)做好饮用水源地工作,确保饮水安全。饮用水的安全问题关系民生,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证,做好饮用水源地定期巡查制度,切实发挥好临时性岗位人员的作用。

(四)加大环保工作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利用广播、宣传车、宣传栏、群众见面会等方式进行舆论宣传,引导群众积极投入到环境保护行动中,为全镇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二七篇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全面加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以治本和提高环境质量为目标,努力搞好企业的环保工作。特制定我厂环保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一、主要工作任务

一、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负责任制,将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工作列入企业负责人职责,并定期向我县环保部门报告环境保护工作。

二、建立制水车间的污染物信息档案,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掌握环保处理设施运行情况。

三、定期组织召开环保会议,进行工作布置,环保培训等。

四、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工作,尤其是现场管理,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五、提高对废水的再利用,设施的管理工作,设立专人负责,出现故障及时处理。

六、对在环境保护、防治污染和环境建设等方面作出显著成绩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七、加大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力度,开展企业环保竞赛活动,切实搞好工业废水治理工作,确保做到零外排。

八、积极配合市环保局每季度一次的监督性监测。

二、环保宣传

一、充分发挥各单位负责人带头作用,利用宣传标语、及环保知识传单,围绕环保工作,推进环境宣传教育社会化进程。引导和发挥员工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和支持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在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要针对员工关心的环保热点、难点问题搞好宣传工作,并搞好环保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

二、继续搞好环境警示教育,把员工参与环境监督作为加强环保工作的重要手段。

三、要深入宣传发动,增强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企业员工环境保护意识,今年我们要着重加大环保工作宣传力度,全员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并在明年“”世界环境日我把厂建设成为天水市“环境友好型企业”典范,并在未来三年里力求把我厂建设成为我省最具“环境友好型企业”的代表。

三、日常工作

一、搞好环保档案整理保存工作,规范环保档案管理工作。

二、加大对环保设施的资金投入,加大对各部门的监督力度。

三、搞好环保信息采集工作。

四、搞好环保资料积累整理,装订成册,便于查阅。

五、加强环保知识宣传工作。

六、扩大绿化面积,升级绿化水平,实现企业发展与环保并重。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二八篇

(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今年,我县提出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目标,为确保创建成功,我局加大对第三产业污染整治,一是强力清理取缔经营性燃煤。八月底至九月初,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组织执法人员对县城区域内临街餐饮娱乐、公共场所等服务行业的燃煤使用情况进行清理整顿,对仍在使用的燃煤炉灶依法进行取缔。二是强化夜间特别是中、高考期间建筑、商业噪声的监管。会同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昼夜巡查,加强对辖区内的社会生活噪声、夜间施工噪声、工业噪声及其它设备噪声的严格监管。九月五日起,组织相关部门对县城区域内卡拉ok、酒吧等娱乐场所噪声污染进行集中整治,要求通过加装隔音设施、控制音量等方式使噪声达标排放。三是要求不符合规定超标排放烟尘的少数企业作出限期整改,将燃料改为无烟煤,并安装除尘设施。四是及时处理煤烟、噪声扰民等污染投诉。集中整治期间,共规范经营户二零零余家,取缔燃煤炉灶一零一个,收缴蜂窝煤炉一八零个,清理检查并规范卡拉ok、酒吧等六零余户。全年共处理社会生活噪声投诉五零起、建筑施工噪声投诉一二起,办结率一零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五八。七分贝,有效巩固了县城噪声达标区成果。今年一一月,我县取得了“四川省文明县城”的称号。

(二)、严格控制尘源。

联合规划、建设、市政管理部门,加强对城市尘源的管理。对建筑工地、拆迁现场、城区道路和运输扬尘污染进行严格管理,切实控制尘污染;规范机动车、非机动车管理;对县城特别是城郊结合部生活垃圾做到及时清扫、收集、运输及卫生填埋一零零%,省级卫生城市顺利通过复查验收。

针对建城区面积不断扩大的情况,县综管办、环保、公安等部门联合制定了《进一步加强清洁能源推广力度的通知》,对县城沿街餐饮娱乐业燃煤设施限期改造,城市气化率达八七%以上。

(三)、秸秆禁烧

积极配合县禁烧办搞好秸秆禁烧工作,坚持以宣传教育为主,经济处罚为辅,做到早安排、早落实、严查处,禁烧期间无大面积焚烧现象。收割高峰期间,全县每天近千人次参与禁烧检查,出动宣传车、执法检查车近一五辆,投入禁烧宣传、执法检查工作中。

西藏乡镇生态环境工作计划 第二九篇

(一)推广生态环保养猪技术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我区北部是旱作物区,以小麦、玉米为主,有丰富的作物秸秆,南部稻区以小麦、水稻为主,有丰富的小麦秸秆和稻壳资源。作物秸秆和稻壳是自然养猪法发酵床垫料的主要原料,可以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为发展生态环保养殖技术提供充足的生产原料,也为农作物秸秆再利用提供了生物环保途径。

(二)成立了生态环保养殖技术推广领导小组。为加强对这一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领导,成立了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业务科室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抓好生态环保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并抽调局业务骨干具体搞好技术服务。按照先示范后推广,分阶段、分步骤的原则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从猪舍建造、菌种采集、垫料制作、生产管理等环节进行技术指导。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