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教学设计方案
《长城》是教科版语文四年上册的一篇主体课文,这篇课文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下面是职场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长城教学方案,供大家参考。
长城教学设计方案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这是什么建筑?你了解关于长城的哪些知识?
总结:长城居“世界八大奇迹”之首,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千百年来,雄伟而壮丽的长城,吸引着无数历史学者、考古专家、文人墨客以及中外游客。他们千里迢迢、历尽奔波来瞻仰它的容貌,探索它的奥秘,盛赞它的伟大。
我国研究长城的专家罗哲文以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形式——对联,描述了这一举世闻名的历史遗迹。我们一起来学习罗哲文的对联——《长城赞》。
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对联,想一想:从对联的结构上看,有什么特点?
2、指名读
3、汇报
(1)指名回答并举例说明。
(2)总结:上下联字数相等、句式相同、有很多相对的词语,这都是对联的特点。
(3)合作读
【过渡】对联这种特殊的形式,让我们读起来很有韵味。然而这副对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内涵丰富,意义深远。
三、精读课文
(一)上联
1、默读上联,从中你明白了什么?你是从哪知道的?边读边写一写。
2、汇报
(1)第一句
a、引导:修筑长城经历了哪些年代?【适时板书:两千年】(出示小资料)
b、这么长的时间,作者没有泛泛地去写,而是用了几个字巧妙地连接起来,是哪几个字?画一画。(出示重点字变色的句子)怎样读才能让人感受到历史悠久?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第二句
a、你明白了什么?【适时板书:费尽移山心力】
b、想象一下修筑长城时会遇到什么困难?
c、(出示句子)“数不清将帅吏卒,黎庶百工,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与“数不清将帅吏卒,黎庶百工,用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哪句效果更好?为什么?
d、齐读这句话
【过渡】修筑长城,一砖一瓦,一土一石都费尽人民的心血,数不清多少人为此献出了自己毕生的力量,然而当年的艰辛,创造了伟大的奇迹,我们引以为豪!
(3)第三句
a、(出示长城图片)看了如今的长城你想说什么?
b、雄伟的长城是中华民族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齐读第3句话。
3、我们学习了上联,作者从时间方面介绍了长城,了解了无数劳动人民,费尽毕生心血修筑了长城。让我们带着自豪,带着对劳动人民的敬佩,齐读上联。
(二)下联
1、自由读下联,思考:作者写了长城的哪些特点?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2、汇报
(1)长城经历了哪些地方?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什么?【适时板书:十万里】
(2)“望不断长龙烽垛,雄关隘口,犹如玉带明珠,点缀成江山锦绣。”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出示图片)理解“长龙烽垛、雄关隘口”
(3)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升华
1、每次读起这幅长联,我们心中都会涌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罗哲文独具匠心的用对联的形式抒发对长城的赞美之情。此时此刻,学了课文,你一定也有很多话要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对长城的赞美之情写下来。(出示图片)
2、配乐齐读对联
3、齐读板书,加横批。
四、作业
同学们,抚今追昔,有许多文人墨客喜欢用对联的形式来赞颂祖国的名胜古迹,请搜集相关的对联。
长城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崇、峻”等8个生字,正确书写“崇、旋“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看图、学文结合起来,感受长城的气魄雄伟;学习作者有序介绍景物的写作方法。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预设】
课前谈话:孩子们,去过长城吗?向大家介绍一下,好吗?
长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教学过程】
一、 直入课题
1、是呀,很多人到过长城,登上过长城,并咏叹过长城。
出示:咱们的毛主席说——不到长城非好汉
美国总统曾说:长城是一个奇迹。
英国首相登上长城后曾说:长城是我所看到的最令人震憾的古代建筑。
2、这么多名人志士都留下了感叹,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长城。看老师写,齐读课题
二、 初读感知
1、 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到82页,自由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的地方停下来,好好地读,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了。
2、 交流反馈:同学们,课文中哪些词是比较难读或者是难写,你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出现——堡垒、气魄雄伟、打仗、智慧、凝结、屯兵
范写——堡垒:看老师写,你发现了什么?猜猜他的意思!
提醒字形:打仗:孩子们,古时候上战场的都是男子汉大丈夫,所以仗是单立人旁边一个大丈夫的丈
慧:写的时候要注意了,下面的横山不要出头。
凝结:凝是两点睡,凝结是集聚在一起的意思,所以结是结合的结
屯兵:屯是聚集的意思,那么屯兵就是—— 聚集粮食就是——屯粮
开火车读——齐读(读好一个,拿掉一个)
小结:同学们很会发现,很会学习
三、 学习课文一、二两段
我们走进课文,好好地感受长城
(一) 学习第一段
1、 指名读,谁能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争取把它读正确。(正音)(如有困难,把词卡拿出来再请学生读。)
2、 长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 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长城的长的
一万三千多里
老师:孩子们,我还真说不出来这到底有多长,你能从课文中找出具体的词句来说明它的长吗?
学生: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感受长:(出示地图)孩子们,嘉峪关在我国的甘肃省,山海关在我国的河北省,你看,他历经了“河北、辽宁、北京、内蒙古、山东、陕西、河南、宁夏、新疆、甘肃“11个省市。(孩子们,在位居世界第三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长城居然横穿我国东西,长吧?)
第一句——还有从其他地方感受到长城的长吗?
刚才那句话用数字写出了长城的“长”,这一句话用“打比方”的方法写出了长城的“长”。作者把长城比作长龙,两者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吗?
预设一(一)都是蜿蜒盘旋的
写词(我们把“旋”写正确了,伸出手指,跟我写)
说意思,看来他们的形状很像。
孩子们,长城在哪儿蜿蜒盘旋?
板贴崇山峻岭
(板书)崇山峻岭四个字你发现了什么?是怎么样的山?
长城就修在崇山峻岭之上,有气势吧!
小结:谁来读读这一段,读出这种雄伟、壮观的气势。(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预设二 都很长
、都很有气势
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长城建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教学“崇山峻岭”
A 板书(板贴“崇山峻岭”——看我写:注意崇字的写法,上面是个“山”,下面表示的是崇的声旁,是一个宗)
B 崇山峻岭是什么意思?
对,它指的就是高而险峻的山。“崇”在这就是高的意思
D 蜿蜒盘旋
长城就修在崇山峻岭之上,有气势吧!你们看,(出示课件)顺着山势,长城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遇到陡峰他就直上云天;遇到峡 谷他就俯冲直下,这样的姿态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板贴蜿蜒盘,这会儿,我们要把“旋”写正确了,跟我写!)
小结: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多有气势啊!谁来读读这一段,读出这种雄伟、壮观的气势。(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二)教学第二自然段,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巧妙
1、你看,作者用了比喻的手法和具体的数字写出了长城的长,这是我们远望长城的所见,当我们走近长城,拾级而上,我们脚踏着数不清的城砖,扶着块块条石,看见了两侧的垛子、瞭望口和射口,还有那间隔不远的座座城台(随机出现)
2、孩子们,能把它们读正确吗?正音 开列小火车——难读的再多读几遍——齐读
3、课文第二自然段就写了作者此刻的所见,请你大声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高大坚固
、你是从课文的哪些体会到长城的高大坚固?找找课文中的句子。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A 你感受到了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B 这条石有多重?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A你感受到了什么?城墙很宽,
B比较句型。是呀,城墙很宽,那我这样写不就可以了吗?出示两句话
你更喜欢那句话。为什么?
小结:用我们熟识的事物来举例子,让我们更加生动形象地感受到了长城有多宽。
C孩子们,真了不起啊,在这崇山峻岭之间居然能建筑起这么宽的长城。而且我查过资料,城墙的厚度达到了6米多,即使敌人用大炮轰过来,也轰不倒。这一切足以证明他的——坚固)
D 指名读——谁来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来。
E 齐读
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
A 你的感受是什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高大坚固?
C 垛子有两米多高
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堡垒是很坚固的,说城台是屯兵的堡垒,可见他的坚固了。
设计巧妙
A除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以外,你还感受到了什么?看看它的设计
城台——传递信息,既能在那设下伏兵,又能攻击敌人
垛子、射口——两米多高,能掩护自己
瞭望口——监视敌情,同时掩护自己
4、这就是雄伟的长城,这就是智慧的长城,让我们用朗读来赞叹长城——齐读
5、学习作者的有序描写
(回到整幅图),当我们走上长城以后,看到的这些景物是杂乱的,作者是怎么有序地介绍的呢?
先写长城顶上,再写两侧,最后写间隔着出现的城台,使长城很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看来有序地描写的确非常赞!
四、 总结悬疑
这就是作者在长城上的所见,接下去作者又会写些什么了呢?我们留待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作业——课堂作业本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