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垦利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百年难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安排,紧紧围绕区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加快推进“四项重点工作”“九个三年行动计划”和“十二大改革攻坚”,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社会秩序全面恢复,经济发展实现了由降转升、由负转正、企稳向好的稳步复苏态势。
(一)经济运行承压向稳。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企业停工停产,经济社会按下“暂停键”,国家和省、市、区多项经济指标出现“负增长”。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全区上下稳抓疫情防控,抢抓复工复产,经济社会发展快速恢复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由深度下挫到快速回升的反转。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7.4亿元,同比增长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18亿元,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85.8亿元,增长13.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59元,增长4%;进出口总额101.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947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2项指标克服疫情影响超额完成预期目标。
(二)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围绕“5+4”产业体系和“2+2+N”发展格局,集聚发展要素,胜坨化工产业园创新运行机制,搭建高能级发展平台,引入艾蒙特6万吨特种环氧树脂及中间体、东润新材料16万吨高性能树脂及甲醛等新兴项目。垦利经济开发区工业项目“标准地”供给改革和全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项目有序推进,清理闲置土地289.4亩,推动实施了总投资96.4亿元的生物医药优势产业集聚区和总投资50亿元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生物医药优势产业集聚区项目入选省第一批补短板项目,争取省级能耗、煤耗指标3.84万吨,为全市唯一获批指标的县区。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深入实施,分类评选出4类98家梯次发展企业。持续开展“优势产业+人工智能”行动,垦利石化智能工厂等6个项目列入省第二批“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项目,胜坨化工产业园创建中国智慧化工试点示范园区,新发药业成功入选第三批全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黄河口滨海旅游小镇获批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9家、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33家。全区“四新”经济、“十强”产业投资分别增长39.4%、57%;高效农业、现代海洋、医养健康投资实现翻倍增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7.2%,比年初提高6.6个百分点。
(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组建全区项目谋划推进工作专班,完善工作机制,常态化落实重点项目会商制度。组织春秋两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开展两轮项目建设“百日攻坚”,加快推进总投资367.8亿元的112个重点项目建设,石大胜华年产5000吨电解液添加剂项目在全市省重大项目中率先投产达效。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21个,获批债券42亿元,已到位18亿元。总投资8.82亿元的黄河口人居环境综合改造提升等3个项目列入全省第二批扩内需项目清单。持续开展高质量“双招双引”,新签约四川东材、天津天智、华润电力等总投资475.5亿元的90个项目,全区在建招商项目79个,到位资金78.3亿元。山东正华新能源、华润财金等4个外资项目成功落地。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河蟹产业暨东营海洋经济发展高峰论坛和垦利区海洋产业“双招双引”推介会,与中国科学院等高端院所达成合作意向7项,新引进高层次人才21人。
(四)城乡统筹全面振兴。高标准编制沿黄、沿海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永安镇和9个村创建为第二批省级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镇(村)。2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和3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3亿元。黄河口现代农业融合示范园等8个现代农业项目加快实施。成功创建第一批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粮食全面丰收,总产29万吨,肉蛋奶产量13.9万吨。海洋强区全面起势,黄河口大闸蟹标准化养殖面积达到3万亩,品牌价值26.12亿元。康华海洋牧场获批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首家试点。全区水产养殖面积达到53万亩,产量13.2万吨,渔业增加值占一产比重超过50%。牧原公司100万头生猪养殖体系等现代畜牧业项目加快推进,全区规模化畜牧养殖率达到88.6%。景明水产、盛元莲藕入选省级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庄清洁行动,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率100%,创建美丽庭院1948户,“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升完成130公里,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实施国土绿化及生态湿地工程,完成村庄绿化728亩,东八路、东三路湿地工程全部竣工。开展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打造“精致城市”。雨污分流、林荫路改造、生态廊道建设顺利收尾,中心城“两河”及内水系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施工,德州路西延、广兴路、锦兴路、绿洲路等内通外联工程加快推进,文庭雅苑等7个精品地产项目有序实施,27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顺利完成。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8%,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4.5%。
(五)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实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十二大改革攻坚”,新增省级以上改革创新试点13项,省级以上改革经验推广3项。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镇街机关事业人员公车改革顺利完成。设立区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服务中心,探索危化品领域全链条、闭环式管理模式。实施区属国企整合重组,成立4家国企集团。制定出台《垦利区“要素跟着项目走”工作机制》《关于深化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承接“市县同权”事项176项。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在全市率先实现省级“一业一证”改革20个试点行业100%全覆盖。加快推进金融动能转换,新增企业贷款31亿元,有效对冲化解疫情影响。核销103亿元不良贷款,引入东材科技、华熙生物、山东大业等上市公司,顺利重整盘活胜通光学膜和东辰佛思特生物等重点板块。亿顺信息等3家企业完成挂牌,合益化工等3家企业上市工作加快推进。全区金融环境持续向好,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73亿元、412.8亿元,分别较年初增加9.44亿元、65亿元。深入实施生态环保和“四减四增”三年行动计划,32项水气土污染治理项目加快推进,全区空气优良天数262天,空气优良率达到72.6%,大气综合指数排名全市第一。
(六)民生保障不断改善。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积极稳妥推进疫情防控。健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应急物资保障等体制机制,全区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完成标准化建设。全区城镇新增就业360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56%。10项23件民生实事圆满实现年度任务,完成投资16.1亿元。天立教育学校建成招生,第四实验小学、和兴幼儿园建成投用,全区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四季歌”等群众文化活动持续开展,打响了垦利本土文化品牌。全力决胜脱贫攻坚,建立扶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分类施保、“单人户”施保等政策,对421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代缴医疗保险130.4万元,在实施大额医疗保险的基础上,财政购买300万元补充保险,受益群众1163人。
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分析和主要预期目标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和建党100周年,也是两个百年目标的交汇与转换之年,分析内外环境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外部环境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世界经济正陷入深度衰退,发达国家强刺激政策风险外溢,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稳步恢复,但仍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区域和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动力不足,传统产业“量大势弱”与新经济“势强力薄”并存。从自身发展看,受经济增长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动能转换起步期“三期”叠加影响,全区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尚不牢固,新旧动能转换任务依然艰巨,资源要素持续紧缺,重大项目落地达产见效缓慢,“双招双引”成效不够明显,安全环保存在薄弱环节,长效机制还不健全。疫情影响下的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实施,财政筹资渠道不断收紧,税源增长动力不足,而教育医疗、民生保障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收支矛盾持续累积。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们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会激发更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我省“十大重点任务”全面铺开,各种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条件加速集聚,全国的“普惠”机遇与自身的独特机遇将叠加形成山东发展的“黄金期”。全市围绕新时期任务目标,确定了“1499”战略体系。我区“十四五”蓝图已经绘就,生物医药、光电材料等10个特色产业园蓄势聚力,金融生态逐步恢复,高端化工、生物医药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投产达效,区委一届七次全会进一步深化完善了新时期垦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这些都将进一步加快推动垦利高质量发展进入新境界。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21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计划指标安排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进出口总额量稳质升,实际利用外资稳定增长,约束性指标完成市下达的任务目标。
三、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任务
(一)强化规划引领,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抢抓“十四五”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局之年的重大历史机遇,高标准编制完成全区“十四五”发展规划,抓好规划落实推进。主动对接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科学编制完成全区国土空间规划,全面融入中心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逐步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体系。加快启动完成工业、农业、海洋等各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做好与全区“十四五”规划的统筹衔接,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形成以民丰大道为发展轴,以城区和胜坨化工产业园为核心,西部镇街为右翼、东部镇街为左翼的“一轴一心两翼”整体布局。集聚资源要素,启动园区“二次开发”,打造垦利经济开发区、胜坨化工产业园“双核引领”,西郊现代服务区、现代渔业示范区“两翼联动”,园(区)中园、特色产业园、小微企业创业园“多点支撑”的“2+2+N”新型发展格局。
(二)加快项目建设,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坚持“项目强区”战略,以总投资396.3亿元的56个重点产业项目为抓手,深化项目储备、论证、推进、争取全链条运行机制创新,持续释放重点项目引领效应。落实项目攻坚专班机制,加快生物医药优势产业集聚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高端化工集聚区和光学材料集聚区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持续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化解重大项目土地、能耗、资金、环境容量等要素制约,加快推进艾蒙特特种环氧树脂等年度投资55亿元的27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强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推进,推动项目及早完工,继续跟进国家政策,持续做好后续项目申报争取。深入推进实施“优势产业+人工智能”三年行动计划和“百企技改”工程,加快推进总投资22.8亿元的25个技改项目建设。加强中介招商合作力度,研究制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深入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引进落地一批建链、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力争全区年内到位省外资金60亿元以上。实施黄河口英才计划,力争集聚“候鸟型”专家50人左右。
(三)深化改革攻坚,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推进事业单位优化调整,高效稳妥完成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探索胜坨化工产业园、垦利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园区管理运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强化政府债务管理,积极防范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加快国有资产优化整合,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持续推进旺豪化工等4家企业上市挂牌,年内新增“小升规”企业20家以上。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打造“垦定办好·利企便民”政务服务品牌。争创国家农村体制改革试验区,推广“点供用地”“集体经营土地入市”等试点改革。持续开展“政府解决企业难题直通车”等活动,严格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打造优良营商环境。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依法依规开展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深化基础教育15年一体化发展改革,继续实行教师“区管校聘”模式。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完善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体制机制,深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以“一带一路”合作促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力争实现进出口平稳增长。
(四)统筹城乡融合,搭建区域发展新格局。紧抓入选首批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机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筑牢乡村高质量发展基础。依托沿黄、沿海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持续提升永安、董集2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争创省级示范片区。加快黄河口镇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等总投资15.1亿元的9个项目建设,实施4万亩高标准农田和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规划建设7处设施农业发展示范基地,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1万吨以上。加快推进中朗现代渔业产业示范园等7个重点海洋项目,打造高质量发展蓝色引擎。做优黄河口农产品品牌,年内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6个以上。稳妥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持续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改厕升级管护和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创建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6个。深入开展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打造“精致城市”“韧性城市”。加快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东南城区生态修复工程等总投资32.5亿元的28个城市功能提升项目,重点推进明珠国际、博冠城市商业广场、城投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实施城区主次干道绿化“镶边”升级改造,不断提升园林城市品质。扎实推进背街小巷整治、城区排水管网清淤、城区亮化、供热管理等工程,建设宜居宜业高品质城区。坚持节水优先,以水定城,一体推进水资源超载治理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森林湿地长制,开展河湖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精心打造溢洪河、民丰湖等一批美丽示范河湖品牌。加快推进河道生态修复等总投资2.1亿元的17项水气土污染治理工程,空气优良率持续提高,河流水质稳定达标,争创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五)改善民生福祉,打造美丽幸福新垦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快推进总投资25.6亿元的9项23件民生实事工程。认真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稳妥做好退役军人安置服务和就业扶持,年内新增就业25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实施第三实验小学扩建、中小学维修改造等教育工程,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职业中专新校建设,打造职业教育发展新样板。抓好区人民医院新院建设和区精神卫生医院建设,加快推进盛世康养·东营胜利颐养中心二期项目建设,打造医养健康垦利品牌。健全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医保支付政策,持续提高全区群众养老保险待遇和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扩大城乡低保保障面。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不断完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垦利群众文化品牌。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全区经济社会安全稳定,打造平安垦利。统筹推进法治垦利、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争创山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统筹做好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关心支持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事业和工会发展,积极推进人口计生、疾病预防控制、民族宗教、扫黑除恶、防震减灾、基本农田保护、水环境保护、森林防火、广播电视、气象、体育、禁毒、消防、档案、史志、志愿服务等工作。
抄送:区委各部门,区人大办,区政协办,区人武部,区法院,区检察院。
垦利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3月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