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总结报告 2021年防城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全文)

2021年防城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全文)

2021年防城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2021年防城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审议修改稿)2021年度防城港市科技计划项目,重点围绕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战略,聚焦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

2021年防城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

2021年防城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

项目申报指南

(审议修改稿)

2021年度防城港市科技计划项目重点围绕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战略,聚焦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老新特”三篇文章,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构建“海边山”现代产业体系。深入贯彻落实《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广西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防城港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等文件精神,全面对接科技发展规划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不断提高全市科学技术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防城港高质量发展。

重大专项计划

项目方向1(2021A01):生物医药、医疗保健重大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重点推进医学开放试验区产业链布局,加速形成新动能,着力培育“蛙跳”产业,引领试验区实验室经济发展。支持开展生物大分子临床药物关键技术研究、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人类重大疾病模型研发和应用,支持干细胞、基因检测、细胞制剂等生物技术产品研发。支持海洋生物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海洋生物制品、药物、特殊医疗食品、健康食品、化妆品等产品开发。支持合作开展智能便携式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制造。

相关要求:(1)申报单位应具有开展相关技术研究的资质等证明,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2)项目在实施期内完成临床前研究,应获得临床研究批件;或完成关键的临床研究,获得具有临床价值的阶段性成果(完成Ⅱ期或Ⅲ期临床试验),为药物后续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或完成临床研究,申请获得新药证书、生产批件等成果。项目成果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3)高端仿制药及高端制剂类项目,在项目执行期内完成处方工艺研究、中试放大生产及质量研究等;或完成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研究,并获得药品批准文号。项目成果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4)项目单位要按不低于申报支持额度 3 倍的比例配套自筹经费,规上企业须完成研发投入统计工作。(5)每个课题要求引进或开发新技术、新产品1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完成新增产值500万元以上。

项目方向2(2021A02):高性能钢铁、铜、铝材料的新产品、新工艺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重点支持钢铁工业智能制造的集成优化技术和高性能钢铁新材料制造技术等方面的技术攻关,支持开展钢铁产业链下游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发先进海洋工程用钢、低成本高品质不锈钢、冷轧汽车钢板等产品。重点支持铜冶炼智能化循环利用技术、先进铜合金制备技术、先进高性能铜材制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支持开展铜材精深加工技术产业化。重点支持氧化铝制备技术优化、铝精深加工技术、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制备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相关要求:(1)申报单位团队应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实力、相关的研究基础及有关研究经历,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2)每个课题要求引进或开发新技术、新产品1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完成新增产值1000万元以上。(3)项目单位要按不低于申报支持额度 3 倍的比例配套自筹经费。(4)项目牵头单位上一年度研发投入不低于营业收入的3%,规上企业须完成研发投入统计工作。

项目方向3(2021A03):特色民族医药资源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重点支持特色道地药材的种质基因库建设,开展良种选育、无公害种苗栽培试验以及标准化产业示范。支持肉桂等高品质活性成分功能作用机理研究,开展健康产品开发及产品工艺优化。支持中医药壮瑶京医药领域企业、医疗机构、高校院所建立科研基地和临床研究中心,在药材种植加工、质量管控、药理论证、诊疗技术传承与融合创新等方面开展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打造具有现代化、国际化特点的民族医药产业。

相关要求:(1)申报单位团队应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实力、相关的研究基础及有关研究经历,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2)每个课题要求引进或开发新技术1项以上,中药民族药特色健康产品1个以上,企业牵头完成新增产值500万元以上,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2-3篇论文。(3)企业牵头要按不低于申报支持额度 3 倍的比例配套自筹经费,规上企业须完成研发投入统计工作。

重点研发计划

项目方向4(2021B01):生态环保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

课题方向①:支持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支持开发适应绿色建筑发展需要的绿色建材新产品,环保涂料、生态治理材料、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成套处理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示范。支持城市餐饮和厨余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开展城市垃圾分类过程环境卫生风险防控、可循环可降解材料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

课题方向②:支持水污染源的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究和示范。开展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和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与资源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开展城市内河及农村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技术研究、装备开发与示范;开展海水养殖尾水(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开展水环境污染物监测技术开发及示范研究。

课题方向③:支持大气污染源的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究和示范。开展大气主要污染物、污染源协同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大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与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协同减排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大气污染物监控技术及产品开发。

课题方向④:支持土壤污染源的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究和示范。开展典型区域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控技术研究和示范;开展污染土壤重金属高效原位移出与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开展核与辐射环境监控技术研究。

课题方向⑤:支持尾矿、赤泥、冶炼渣等重点工业行业、农业和林业大宗固体废物(含危废)和城镇固体废物无害化及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集成和应用示范;开展秸秆、竹木纤维、蔗渣等农林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

相关要求:每个课题要求引进或开发新产品、新工艺1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2件以上,规上企业须完成研发投入统计工作。企业项目实现产业化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量化指标在申报书及立项合同中约定)。

项目方向5(2021B02):先进装备制造技术攻关及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应用

重大成套设备(海洋工程装备、海运设施、大型钢结构等)的配套技术及新产品;服务于钢铁、有色、化工、核电等行业生产制造的各类专用机器人开发与产业化示范;支持开发移动机器人工作系统以及工业、农业、特种、救援和服务机器人应用示范;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及产品开发。

相关要求:每个课题要求引进或开发新技术、新产品1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规上企业须完成研发投入统计工作。企业项目实现产业化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量化指标在申报书及立项合同中约定)。

项目方向6(2021B03):新材料、新能源关键技术及新产品研发

支持金属功能材料,金属氧化物功能材料,新型能源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先进防腐材料、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纳米无机粘土材料、碳酸钙精深加工高附加值新材料等关键技术开发及新产品研发。节能环保新材料及器件、高品质绿色建筑、低能耗建筑、绿色建材等的开发与产业化;太阳能、核能、风能新材料开发利用技术研究;精细化工新材料产品研究开发;应用于推进其他产业产品升级的新材料技术产品研发。

相关要求:每个课题要求引进或开发新技术、新产品1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规上企业须完成研发投入统计工作。企业项目实现产业化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量化指标在申报书及立项合同中约定)。

项目方向7(2021B04):数字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重点支持5G技术集成创新,利用“互联网+”深度融合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支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北斗导航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等重点产业和智慧城市领域开展研发与应用示范。支持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便民惠民智能设备软件系统研发和服务。

相关要求:每个课题要求引进或开发新技术、新产品1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规上企业须完成研发投入统计工作。企业项目实现产业化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量化指标在申报书及立项合同中约定)。

项目方向8(2021B05):科技服务业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重点支持大数据信息与智能服务、高性能组合导航、边境旅游综合服务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支持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工业制造原料检测、跨境/农村电子商务领域应用示范。支持创业咨询、专业培训辅导、孵化信息共享、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服务、现代文化传媒等行业新兴技术开发与应用。

相关要求:申报单位须已实质性开展前期工作,规上企业须完成研发投入统计工作。企业项目实现产业化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量化指标在申报书及立项合同中约定)。

项目方向9(2021B06):制糖、粮油、林木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

支持糖料蔗优良品种选育、蔗糖精深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产业链延伸等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支持粮油食品加工新工艺新技术研究,产品深加工新技术开发,节能降耗、综合利用等拓展产业链的新产品、新工艺研发,智能化生产控制及质量追溯体系构建与示范;支持木材材性改良、木材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及应用研究;支持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关键技术装备产业化应用示范等。

相关要求:每个课题要求引进或开发新技术、新产品1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完成新增产值1000万元以上。规上企业须完成研发投入统计工作。

项目方向10(2021B07):特色优势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

重点支持海水稻、再生稻、蔬菜、薯类、食用菌、肉桂、八角、香精香料、茶类、中草药、特种水果等本地特色优势农业经济作物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支持引进东盟特色经济作物的选育、示范和推广。加强优异种质资源创新与良种研发,突破加工检测、疾病防控、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业污染防治、储运保鲜等新技术,提高特色农产品精细加工、高附加值和综合利用水平。支持主粮、糖料蔗、油茶等智能化机械装备种植技术应用示范与推广。支持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富硒农产品、有机循环农业、数字农业等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相关要求:每个课题要求引进或开发新技术、新产品1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1项以上,规上企业须完成研发投入统计工作。企业项目实现产业化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量化指标在申报书及立项合同中约定)。

项目方向11(2021B08):规模化畜禽养殖关键技术研究

支持特色畜禽新品种引进改良及提高繁殖率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标准化高效生态养殖、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新型农作物饲料开发、重要疫病防控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相关要求:引进或开发新产品(新品种)、新工艺1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1件以上,规上企业须完成研发投入统计工作。企业项目实现产业化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量化指标在申报书及立项合同中约定)。

项目方向12(2021B09):海水生态高效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支持开展重要海水经济养殖种类的种质资源评价,制定相关种质资源管理策略,建立相关种类苗种质量评价技术体系。开展工厂化苗种繁育及生态高效养殖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建立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并进行示范推广。支持北部湾重要经济养殖鱼虾类新品种高产养殖试验或示范,如长毛对虾、卵形鲳鲹、石斑鱼、尖吻鲈、鲷科鱼类、大珠母贝、花蛤王、牡蛎类等的设施化、本地化育苗繁育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支持新型筏式养殖扇贝、牡蛎等新品种,开展规模化养殖关键技术研究,实现养殖模式与示范推广。

相关要求:引进或开发新产品(新品种)、新工艺1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1件以上,规上企业须完成研发投入统计工作。企业项目实现产业化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量化指标在申报书及立项合同中约定)。

项目方向13(2021B10):海产品绿色加工流通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支持研究集成适合大宗特色海产品(对虾、养殖鱼、牡蛎等)的网络物流技术、食品加工及风味完善技术,冷链运输及方便菜肴生产技术、新型杀菌及清洁生产技术及产品质量监测和控制技术,建立相应的质量标准体系,并形成产业化示范。开展海产品高价值加工、储存及物流等过程的新装备及高新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建立生鲜海产品物流关键技术体系。建立海产品加工示范生产线、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及行业标准。

相关要求:引进或开发新产品(新品种)、新工艺1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1件以上,规上企业须完成研发投入统计工作。企业项目实现产业化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量化指标在申报书及立项合同中约定)。

项目方向14(2021B11):渔业资源开发与新技术的应用

支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在防城港市重要渔业水域开展渔业生物种质资源调查、保存及优良种类的筛选、培育繁育技术的应用研究,建立对重要渔业水域中关键渔业资源的生态友好型监测模式。支持海水池塘生态养殖水质控制、尾水治理和循环水养殖模式等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和设备开发。

相关要求:引进或开发新技术1项以上,优先支持已获得相关授权专利或已发表学术论文的申报课题。

项目方向15(2021B12)大健康与医疗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相关要求:每个课题要求在核心期刊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篇;优先支持有专利及以获得发明专利为考核指标的申报课题,优先支持医疗机构重点专科与特色专科培育建设,重点支持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之间的联合攻关或合作项目。三级公共医疗机构同一专科领域最多只能报1个课题(市级及以上重点专科、特色专科除外),三级以下医疗机构限报1项。

课题方向①:支持开展职业病及常见多发病防治新技术、新方法规范化研究,选择社区乡镇或重点企业集团为试点,开展疾病早期筛查、风险评估、预警预报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支持对学龄人群实施保健防护,开展儿童、青少年低视力高危因素的精准诊断及早期干预的研究。

课题方向②:支持开展肝癌、鼻咽癌、地中海贫血等区域性高发疾病防治,艾滋病、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病、新发病、重点季节病防治,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病研究等重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新技术研发创新,建立重点病种规范优化的预防、防治、诊治方案,遏制我市重大疾病发病率,提高治愈率,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课题方向③:支持重点病种的诊疗技术开发及规范化研究。针对恶性肿瘤、妇儿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寄生虫病和传染性疾病等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支持老龄化健康、养生养老长寿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课题方向④:支持传统医学特色疗法防治技术规范化研究;围绕我市特色京族医药体系,针对常见病及难治病的防治,重点支持京族医药特色诊疗新技术、新方法规范化与应用推广研究,形成京族医学防治常见病、难治病的规范化特色诊疗技术体系;开发京族医药特色院内制剂;加强京药药膳食疗(药食同源)文化研究及应用。

项目方向16(2021B13):科技支撑平安防城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

支持开展公安数据融合治理、警务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支持开展维护国家安全关键技术研究;支持开展数字技术与法治政府建设融合应用、支撑司法行政业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加强社会基础信息共享利用、城乡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社会组织、流动人口、贫困人群和特殊人群监测、就业创业和流动人才管理服务一体化集成等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强化社会安全基础信息综合应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数据共享交换、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新型犯罪侦查等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构建社会安全立体防控技术体系。

相关要求:引进或开发新技术1项以上,在核心期刊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篇;优先支持有专利及以获得发明专利为考核指标的申报课题。规上企业须完成研发投入统计工作。企业项目实现产业化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量化指标在申报书及立项合同中约定)。

项目方向17(2021B14):安全生产事故防治、防灾减灾技术研究与示范

支持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重大事故快速抢险与应急处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支持气象灾害精准预报预测和风险预警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示范;支持地震机理与监测预报技术、地震成灾机理与减灾技术、地震灾害评估与应急处置技术研究;支持开展消防安全监管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示范,火灾预防、灭火救援关键技术和装备及消防科技成果转化研究;支持开展海洋灾害(台风暴潮、赤潮)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江河水库大坝安全预警及预报决策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灾害救援与灾后重建新技术、新装备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

相关要求:引进或开发新技术1项以上,在核心期刊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篇;优先支持有专利及以获得发明专利为考核指标的申报课题。规上企业须完成研发投入统计工作。企业项目实现产业化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量化指标在申报书及立项合同中约定)。

项目方向18(2021B15):食品药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支持开展农药残留、抗生素和激素类等方便快捷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开展食品添加剂、有害重金属、非法添加物的快速检测,或者实现食品快速检测方法研究;开展食品中内源性有害物质及无害化等技术研究;开展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大数据监管等信息化支撑技术研究;开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真伪识别技术、及量值溯源方法研究与检测试剂盒开发。

相关要求:引进或开发新技术1项以上,在核心期刊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篇;优先支持有专利及以获得发明专利为考核指标的申报课题。规上企业须完成研发投入统计工作。企业项目实现产业化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量化指标在申报书及立项合同中约定)。

项目方向19(2021B16):国家安全、军民融合创新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

支持企事业单位参与国家安全防范措施的对策研究;支持“军转民”、“民参军”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支持军工高新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支持无线宽带通信与信号处理技术,工程结构和水利工程安全与防灾技术,海洋装备全天候试验平台及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支持企事业单位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生物及交叉、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和信息安全等技术领域,建设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开展军民科技协同研发、资源融合共享、成果转移转化和综合示范。

相关要求:本方向不接受涉密项目申报,所有上报项目及相关申报材料要求不涉密或已做脱密处理。引进或开发新技术1项以上;优先支持有专利及以获得发明专利为考核指标的申报课题。规上企业须完成研发投入统计工作。企业项目实现产业化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量化指标在申报书及立项合同中约定)。

项目方向20(2021B17):文化旅游体育与科技融合创新研发与应用

支持开展新闻出版、数字印刷、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创意设计、文物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系统集成应用技术开发;开展旅游信息系统安全及信息服务产品的技术研发与示范;开展适合大众和特殊人群(老年、儿童少年,残障或特殊行业)体质监测、姿势动作、健身状况、运动健康、损伤康复、慢性病、体重控制、治疗养生等健康促进和体医融合技术研究。

相关要求:引进或开发新技术1项以上,在核心期刊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篇,规上企业须完成研发投入统计工作。企业项目实现产业化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量化指标在申报书及立项合同中约定)。

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

项目方向21(2021C01):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创新平台建设

优先支持引进高层次生物医药研发团队创建高水平医学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支持建立灵长类实验动物研究基地,开展种群资源扩繁、高效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支持开展引智合作,联合高校院所共建药食同源和传统道地中医药研发应用示范基地;依托防城港市特色京族医药和优势学科/专科,重点支持中医药科技创新中心、平台、基地建设,开展中医药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培养高端专科技术人才,打造特色人才小高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临床医疗技术或药物的起效机制研究水平,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

项目方向22(2021C02):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建设

围绕北斗导航、智慧城市、检验检测、海洋生物、清洁能源、粮油加工、金属新材料等产业创新需求,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办联办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模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管理制度现代化,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独立法人组织。解决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孵化和育成科技型企业,吸引培养高水平科技和创业人才,并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诊断和技术培训等服务。

项目方向23(2021C03):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基地)建设

支持中科院所属机构、各级高校院所在我市建立科技服务平台,开展科技创新服务试点建设,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支持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中试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和工程化、产业化应用,支持自治区级公共技术研发机构、公共技术测试平台、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等创新平台建设。

项目方向24(2021C04):创新创业载体建设

对获得国家、自治区、市本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的双创载体优先给予奖励性资助, 具体申报事项另行通知。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开展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创业孵化功能,改善孵化条件,鼓励创新创业。项目要求创新创业平台开展以下工作:进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在孵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检验检测、科技金融、知识产权、企业管理、人力资源、法律、财税、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建立创业导师制度,组建固定的创业导师队伍,且正常开展创业辅导服务;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创造、研发管理规范等服务;开展企业上市孵化,为企业上市提供辅导、融资、改制等多方面服务。

项目方向25(2021C05):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能力提升示范

(一)研究内容

围绕“强基础、建机制、育人才、出成效”四个维度,开展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以及其他科技成果服务机构的能力提升建设,完善服务场所及相关配套设施设备,构建网络服务平台,培训人才队伍,提升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考核指标

①每年组织10家以上的企业开展2次以上的行业项目推介对接活动(或投融资推介活动);

②开展不少于2次的转移专员(技术经纪人、技术合同登记员)的专业培训,培训人员60人以上;

③征集企业的技术需求,每年在网上技术市场平台上发布60条以上技术对接(需求)信息,发布20条以上工作动态信息;

④每年促成10项以上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完成5项以上企业用户服务典型案例的编制工作。

⑤搭建一个集技术供需信息推介、人员培训交流等多种功能的线上线下服务媒介平台,通过集成信息化系统延伸示范机构服务终端,提升全市各区县技术转移服务能力。

(三)申报要求:优先支持自治区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单独申报。

项目方向26(2021C06):广西院士工作站创新及示范

(一)研究内容

支持院士工作站依托单位引进院士及其团队,围绕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型能源、金属新材料、海洋产业、特色优势农业等重要产业领域,在“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创新链中选择一环精准发力,开展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引育和平台建设等工作。

(二)考核指标

①建设或完善一个500m2以上的固定科研工作场所;

②制定或完善一套工作站管理、财务、绩效等制度;

③培养一支团队,课题实施期间团队成员另外参与自治区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项以上、新增培养博士生2名;

④研发或转化一批科研成果,课题实施期间获得发明专利受理2项以上,或转化科技成果新增销售收入500万元/年。

(三)申报要求:支持广西院士工作站申报(院士在本工作站全职工作时间每年不少于3个月)。

项目方向27(2021C07):市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示范

重点支持防城港市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扶农,振兴乡村经济,以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与推广为主要内容的科技特派员技术服务示范,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示范效应的扶农产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示范基地,支持围绕乡村产业振兴需求,开展“一村一品”的专项行动,解决乡村产业关键技术问题。

相关要求:①限由各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所辖事业单位牵头申报,每个县(市、区)申报一个项目,科技特派员作为项目子课题的主要实施人员。每个县(市、区)根据具体乡村的产业基础,筛选符合条件的防城港市科技特派员技术服务示范子课题(10个以内)联合申报项目;②申报项目名称:**县(市、区)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示范;③申报时免交项目可行性报告、查新报告等;④每个县(市、区)可申请支持的经费额度不超过50万元,每个子课题3-5万元。

项目方向28(2021C08):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择优支持已批准的自治区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技示范。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推广、技术示范、农村创新创业和高素质农民培训等科技工作,提升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成果转化与辐射带动能力。

相关要求:不支持农业科技园区相同建设内容重复申报。

项目方向29(2021C09):国际、粤港澳大湾区、桂台创新合作研究与开发

围绕我市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优势特色农业、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台湾地区开展产业链创新合作,支持联合攻关、人才联合培养、成果转化示范推广、技术转移、技术交流培训等,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示范基地等创新平台。

相关要求:在我市注册成立的企事业单位牵头申报,必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台湾地区的大学、科研机构、企业联合开展研究,建成各类创新平台、示范基地1个以上,开展人员培训或者相关交流活动,参与各方必须签订法人机构间的合作协议或合同, 有明确的经济效益目标和社会效益目标。

技术创新引导专项

项目方向30(2021D01):高新技术企业提质上规发展

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扩大研发投入,开展研发创新活动,包括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主营产品知识产权创造、科技成果转化、研发能力提升、产学研项目合作等。

申报要求:仅限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申报的项目必须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生命医药科学)、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术服务、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等高新技术领域。

项目方向31(2021D02):高新技术企业入库培育

支持入库培育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产学研合作、专利技术引进与转化应用、研发平台搭建、创新人才引进等。

申报要求:仅限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企业申报。申报的项目必须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生命医药科学)、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术服务、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等高新技术领域。

项目方向32(2021D03):创新创业载体在孵企业培育

加快广西科技创新券推广应用,配套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内的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活动。优先支持注册地在国家级、自治区级(包括已为自治区级培育对象的)创新创业载体内的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项目时须附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出具的推荐函、场地租赁合同、入孵协议等。

申报要求:仅限已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的在孵企业申报。

项目方向33(2021D04):创新创业大赛引导专项
支持获得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暨2020年广西创新创业大赛行业复赛优胜项目及更高等次奖项的企业开展参赛项目相关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

申报要求:企业应在获奖后一年内申报,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后予以支持。

项目方向34(2021D05):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高价值专利成果转化培育示范

围绕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产业布局,实施国家专利转化专项计划,促进沉睡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组织管理体系,强化研发过程专利管理,建立研发管理标准体系。开展专利布局,加快专利信息利用,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加强高价值专利的转移转化运用,发挥示范效应。推动国际医学成果转移转化技术交易平台建设,探索标准化先进医学技术对接公共服务机制,激发试验区医药医疗产业发展关键驱动要素市场活力。

考核指标:①新增高价值专利 10 件以上;②新增专利转让许可收益达 300万元以上;③新增专利质押融资额达 1000 万元以上;④专利成果转化完成新增产值500万元以上。

申报要求:已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优先支持企业与防城港知识产权智库单位联合申报。

项目方向35(2021D06):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与能力提升示范

重点支持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及提升能力,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面向市内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维权咨询、业务研讨和宣传培训等服务。提供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授权确权程序与法律状态、纠纷解决方案等服务。

考核指标:①提供防城港市内各类专利案件案源20件以上(包括假冒专利、专利纠纷,不含电商案件);②以专利为重点,面向市内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纠纷解决方案、取证方法等咨询指导服务,总次数不少于50次,服务企业不少于10家。

申报要求:优先支持企业与在防城港备案的专利代理机构、知识产权智库单位联合申报。

项目方向36(2021D07):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

围绕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优势、知识产权运用优势及知识产权保护优势三方面开展优势企业培育工作。推动企业围绕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等方面优化专利布局,形成具有数量规模、质量优势的知识产权资源储备,促进企业知识产权创造提质增效。

考核指标:①生产经营符合国家及自治区相关法律法规,具备知识产权工作基础,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工作团队;②通过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或培育单位评价;③新增有效高价值专利10件以上。

申报要求:优先支持企业与在防城港备案的专利代理机构、知识产权智库单位联合申报。

项目方向37(2021D08):防城港市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区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及全市创新发展新动能新产业大会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市产业科技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支持开展生物医药、金属新材料、海洋产业、智能制造、民族特色中医药等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学习借鉴区内外先进地区产业升级发展典型经验,科学编制我市十四五相关专项规划、高新技术产业规划、医学试验区实验室产业规划等战略蓝图,为我市科技创新、医疗卫生、生态环保等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供参考建议、对策及决策依据。

项目方向38(2021D09):县(市、区)领导联系推动创新驱动乡村产业振兴试点建设、县(市、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支持县(市、区)建立“副市长+副县长+一县一业”科技创新制度,制定产业振兴发展科技支撑计划,组建独立的县级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推动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支持基层提高科技队伍的管理水平,跟踪项目实施情况,监督项目资金的使用,按时完成项目结题。

相关要求:仅限县(市、区)教科主管部门所辖机构申报,提升县域科技队伍服务能力;需提供自治区科技厅对试点建设方案、试点产业技术创新规划方案现场评估评审的意见。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