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工作总结优秀范文三篇
世界变成大花园,垃圾分类是关键。然而在现在社会,垃圾回收作为一种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你有为垃圾分类写过总结吗?下面是职场范文网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垃圾分类工作总结优秀范文三篇,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垃圾分类工作总结优秀范文
我是xx,爱护环境,做好垃圾分类相信大家一定是听到了很多这样的话了,垃圾问题我们不得不去关注,做好垃圾分类也是我们的一个行动的方向,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很多的东西也是从我们自身开始去建设的,为了我们学校的形象,我们每一个人去做好垃圾分类这才最棒的,现在垃圾的问题我们不去重视的话,总有一天它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很多同学不知道什么怎么去做好垃圾分类,其实我也跟大多数的哦同学一样,我不知道怎么去做垃圾分类,很多垃圾自己不知道怎么区分开来,但是我们学校是很用心的,针对垃圾问题,前段时间对我们开展单了一系列的垃圾分类活动拓展垃圾分类的知识,这真的是很好的一个活动,大家是不是很清楚怎么去做好垃圾分类,但是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一定会遇到很多垃圾分类的问题,通过上次的垃圾分类拓展知识,大家也学习到了相关的垃圾分类知识,利用好这些知识我们主动地积极的去做好垃圾分类知识。
可能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能够做的很少,但是我们学生是一个带头者的身份在做这么一件事情,尽管我们能够做的很少,但是我们大家一起能够做的就很多了,垃圾问题现在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我们只要带头去做这么一件事情,后面就一定会有人跟着我们一起,这就是群里影响个体,个体的作用是微小的,我们这么一个大群体的人能够起到的影响一定是巨大的,我们能够做的有限,但是我们大家一起做的就很多,做好垃圾分类我们从我们的校园开始做起,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的素质不能够落后了,我们在学校的时候一定要自觉地去做好垃圾分类这件事情,这一定是大家自觉后才能看到的效果。
很多时候我们也有这么一个意识,同时我们一定要做好表率,影响到身边的同学,其实我还是偶尔能够看到乱丢垃圾的现象,现在我站在这里我不得不说这件事情,我们想要去做好垃圾分类,我们自身一定要自觉起来,我们只有自己做到这一点,不要乱认垃圾,从这一点开始做起,尽管这样的现象很少但是并不是代表这样的事情没有,我还是看到了,我一定都不提倡这件事情,在接下来的垃圾分类中我们先从自身素质抓起,把自己的素质提高上去了,再来做垃圾分类的事情,总之垃圾分类我们还是要去做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班,我们大家从自己身边做起,现在学校的垃圾桶有各种垃圾标识,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吧。
垃圾分类工作总结优秀范文
我校在教育指导中心的领导下,师生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在“垃圾的分类”活动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将该活动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构制度,为创建垃圾分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垃圾分类是一个日常性的工作,必需有一个长期有效的组织机制保障,为此我校成立了由肖校长为组长的小组,长期指导督促我校的垃圾分类工作,具体小组名单如下:
垃圾分类领导小组
组长: ___
副组长:___
主要组员:各班主任、各班科任老师
领导小组实行两周一例会制度,学习先进的理论、经验,及时反馈相关工作的进度和实施情况,尽早调整垃圾分类的相关工作。为我们顺利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的过程中,我们还加强对该活动的监督管理,通过检查评比,进一步提高该项工作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通过常规性的活动进一步促进班级的建设和学校发展。
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为了让师生都能明白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意义,我校利用了一切可利用的渠道,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金山小学的举措是:
1、开展班级主题班队会。2、垃圾分类签名活动3、开展以垃圾分类
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4、垃圾分类知识问答比赛。5、学校少先队利用升旗仪式、宣传栏,深化宣传力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明白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6、开展校外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7、不定时进行班级回收工作检查,检查纳入文明班队评比,强化落实等。
三、立足课堂教学,扎实开展环保教育。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同时也是环保教育的好场所,结合我校实际,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宣传活动,营造人人爱护环境的氛围。结合家长会和《致家长的一封信》等,通过“小手牵大手”的活动形式,让孩子们把相关的信息带进家庭,邀请家长一同参与创建活动,大大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参与率、重视率,形成了良好的垃圾分类宣传氛围。
我们校园内坚持一日三扫,并做到卫生无角、无环境污染源,组织值日队干每日进行检查,一周小结,表扬鼓励。举行了多次的垃圾分类回收知识宣传活动,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举行关于垃圾分类的班会课活动与垃圾分类的手抄报比赛,全校每个班级都参加活动。活动受到全体师生的欢迎。
四、垃圾分类工作中推行的问题
1、师生垃圾分类的总体参与度还有待提高。2、来校垃圾回收的人员经常不到位,影响正常的回收安排。3、师生垃圾分类回收的品种还是比较单一,有待对师生课回收分类物的更多认识。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金山小学将再接再厉,努力使这项活动更加富有成效。
垃圾分类工作总结优秀范文
村垃圾分类工作于今年7月份启动,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围绕“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率先在全县开展试点。试点工作已经初显成效,群众分类意识明显提高,全村的垃圾分类工作在10月底全面启动,现将__村开展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__乡乡村治理工作,7月中旬,县委书记苟乙权亲临__村向群众做垃圾分类处理动员工作。主要领导多次亲临__村指导工作开展,根据__村工作实际,总结出__村垃圾分类处理“1231”模式。
“1”是党建引领,突出组织领导,强化高位推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指导制定了《__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__村垃圾分类处理激励方案》《__村垃圾分类处理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和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任务与目标,将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目标考核评价体系。乡党委、乡政府成立以党委书记赵刚、乡长马敏同志为督导组组长和副组长的工作督导组,开展11次督查、指导工作开展。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亲临__村督导工作,形成了高位推进的态势。
“2”是村组干部、党员示范带动和群众主动。7月底,__村全体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率先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培训,开展工作培训会1次,首先解决党员、干部思想认识问题;党员、干部入户开展垃圾分类现场指导,“手把手”教会群众正确开展垃圾分类处置,开展入户指导垃圾分类指导190余人次,做到户户覆盖,一户也不掉队。__村民风淳朴,干群关系融洽,群众对党员、干部信任感强烈。__村充分发挥农民夜校作用,4次开展环境保护、乡村治理和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培训,群众环保意识增强,主动性显著提高。截至11月底全村投入经费2万余元,全村发放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筐280个,全覆盖实际居住__村居民户。
“3”是建专业化团队,确保工作联动。一是组一支管理团队。成立以__村第一书记王宁为组长的垃圾分类处理领导小组,指导全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二是建一支专业服务队伍。由乡级垃圾清运员陈朝阳负责全村垃圾汇总清运,陈朝阳每周五负责安排人员入户收集不可回收垃圾,并对各户垃圾分类处理情况进行考核评分,收集群众对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建一套完善的管理标准。__村根据试点工作实际,制定了《垃圾清运员工作制度》《垃圾分类评分细则》《垃圾清运工作制度》,从源头到末端,规范垃圾分类处理和不可回收垃圾清运工作。村民随意丢弃生活垃圾的现象得到明显好转乡村垃圾呈逐月减少态势,截至11月底,垃圾相比6月底减量3/5左右。
“1”是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工作良性循环。一是建立完整的垃圾分类处理激励机制。建立《洁美家庭评比奖励制度》,通过农户环境卫生评比、垃圾分类情况建立积分制,实行每月考评,达到奖励分值,在积分兑换站兑换生活用品,激励群众家家比洁净,户户爱卫生。二是积极探索可回收垃圾的回收销售,解决经费来源。农户分类回收垃圾,交予清运员可换取积分,若可回收垃圾量大,可以抵充每月垃圾清运费。可回收垃圾产生的销售收入计入村集体经济,作为垃圾分类处理专项经费,用作奖励物品采购,垃圾分类人工经费补助开支等。三是全村垃圾筐均由建档立卡户和竹艺老匠人手工制作,全部使用本地自产的竹木,解决部分群众创收问题。四是不断总结工作,及时改进工作。在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时,村组干部积极入户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完善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__村生活垃圾处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垃圾量较之以前下降一半多,农村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但对比县委、县政府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少数群众环保意识还不高,还存在垃圾乱扔、随地吐痰、东西乱堆的现象;二是个别村组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日常监管还不到位;三是部分群众垃圾分类还不够清楚,分类不清;四是工作经费不足,许多项目需要耗费较大人力和财力(比如微型垃圾清运车采购等项目),尚无法开展。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持续开展提升整治。按照提升整治方案,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查漏补缺,消除卫生死角,重点整治村辖区主干道、机耕道、沟渠、鱼塘区,群众聚居区周边、果园区周边等区域,建立卫生标准,环境清理参照标准开展。
二是探索垃圾分类处理新运作模式。探索市场化运作,利用现有经费和可回收垃圾处理收益,将垃圾分类处理运行工作进行外包,村委负责对承包方进行监督、考核,减轻村委工作负担。
三是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运用农民夜校、微信群、入户指导等形式宣传发动群众主动、自觉参与农村垃圾整治行动;加大“洁美家庭”评比推进力度,并针对农村陈规陋习,完善村规民约,开展移风易俗,提高村民文明素养。
四是严格督查工作成效。进一步完善督查工作机制,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及时调度,严格考核,定期通报,对工作推进不力的进行重点指导和限期整改,促进工作常态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