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总结报告 污水处理站计算书_污水处理(大全)

污水处理站计算书_污水处理(大全)

污水处理站计算书_污水处理1. 设计污水流量1.1城市每天的平均污水量Q =∑q 1⋅N 1+∑Q 工/d) Q ----城市每天的平均污水量(m³/(人·d )] q 1----各区的平均生活污水量定额[m³N 1----各区人口数(人)。

污水处理站计算书_污水处理

1. 设计污水流量

1.1城市每天的平均污水量

Q =∑q 1⋅N 1+∑Q 工

/d) Q ----城市每天的平均污水量(m³

/(人·d )] q 1----各区的平均生活污水量定额[m³

N 1----各区人口数(人)

/d) Q 工----工厂平均废水量(m³

0.08=250m³/d=2.89L/s Q =3125×

1.2设计秒流量

Q =K z ⋅Q 1+∑Q 工

Q ----设计秒流量(L/s)

Q 工----工业废水设计秒流量(L/s)

/s) Q 1----各区的平均生活污水量(m³

K z ----总变化系数

Q =2. 3⨯250⨯1000=6. 655L /s 24⨯60⨯60

总变化系数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K z =2.3

2. 污水的一级处理

2.1格栅计算

设计中选择二组格栅,N=2,每组格栅单独设置,每组格栅的设计流量为 0.0033m³/s

Q sin α0. 0033⨯sin 60o

n ==≈5Nbhv 2⨯0. 010⨯0. 05⨯0. 6

2.2.1栅条的间隙数

过栅流量Q=0.0033 m³/s

栅条间隙数

——考虑格栅倾角的经验系数

2.2.2栅槽宽度

B=S (n -1)+bn

S----栅条宽度

设计中取S=0.01m

0. 01⨯(5-1) +0. 01⨯5=0. 09≈0. 1m

2.2.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

l 1=B -B 10. 1-0. 06==0. 03m o 2tan 302⨯0. 577

设进水渠宽B 1=0.08m ,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1=30o

l 1----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m )

B 1----进水明渠宽度(取1.0m )

α1----渐宽处的角度(°),一般采用10°~30°

l 2=B -B 12tg α2

2.2.4栅槽与进水渠道连接处渐窄部分长度

l 2----出水渠道渐窄部分的长度(m )

α2----渐窄处角度,取30°。

l 2=0.5l 1=0.015m

2.2.5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 β=2.42

h 1----水头损失(m )

β----格栅条的阻力系数, 矩形断面为2.42.

k ----格栅受污物堵塞时的水头损失增大系数,一般采用3

⎛S ⎫h 1=k β ⎪⎝b ⎭

⎛S ⎫h 1=k β ⎪⎝b ⎭4/3v 2sin α2g v 2⎛0. 01⎫sin 60o =3⨯2. 42 ⎪2g 0. 01⎝⎭4/34/30. 62⨯⨯0. 866=0. 19. 8⨯2

2.2.6栅后槽总高度

设栅前渠道超高h 2=0.1m

H=h+h1+h2=0.05+0.1+0.1=0.25(m)

2.2.7栅槽总长度

L =l 1+l 2+0. 5+1. 0+H 11. 1=0. 03+0. 015+0. 5+1. 0+=2. 28tg αtg 600

L----格栅的总长度(m )

H 1——格栅明渠的深度(m )

W =86400Q W 186400⨯0. 007⨯0. 03==15. 6L /d 10001000

2.2.8每日栅渣量

应采用机械除渣及皮带输送机或无油输送机输送栅渣,采用机械栅渣机打包机将栅渣打包,汽车送走。

2.2.9进水与出水渠道

城市污水通过DN800mm 钢管送入进水渠道,设计中取进水渠道宽带B 1 =0.06m,进水水深h 1=h=0.05m,出水渠道B 2=2B1=0.12m,出水水深h 2=h1=0.05m

2.3 竖流式初沉池的设计计算

2.3.2中心管直径 :

d =4Q max 4⨯0. 007==0. 39m πv 12⨯3. 14⨯0. 03

取400mm

2.3.3池子直径:

取13m

2.3.4水流部分高度:h 2=v 2t =0. 0007⨯30⨯3600=3. 8m

2.3.5沉沙部分所需容积:

D =4q max v 1+v 24⨯0. 0070. 3+0. 0007==12. 7m πv 1v 23. 14⨯0. 3⨯0. 0007

2.3.6每个沉沙斗容积:

2.3.7沉沙部分高度:设沉沙室锥底直径为0.4m

h 4=(R -r )tg 550=(0. 75-0. 2)tg 550=0. 64m

V =Q max XT ⨯864000. 007⨯30⨯30⨯86400==0. 24m 3(7)圆锥部分实际容积: 66K Z 102. 3⨯10(8)池总高度: H =h 1+h 2+h 3+h 4=0. 3+0. 21+0. 25+0. 64=1. 4m

V 0=0. 24=0. 12m 3

2

图3-1竖流式初沉池示意图

V 1=πh 4

3(R 2+Rr +r 2=)3. 14⨯0. 640. 752+0. 75⨯0. 2+0. 22=0. 50m 3>0. 27m 3

3()

2.4ABR 反应器

ABR 反应器即折流式水解反应器,是污水处理工艺中的一种污水处理反应器。 运用挡板构造在反应器内形成多个独立的反应器,实现了分相多阶段缺氧,其流态以推流为主,对冲击负荷及进水中的有毒物质具有很好的缓冲适应能力,还具有不短流,不堵塞,无需搅拌和易启动的特点。

2.4.1设计参数

设计条件:废水量250 m3/d,PH=4.5,水温15℃,COD=500mg/L,水力停留时间3h 。

1、反应器体积计算

按有机负荷计算V =QS 0/q

按停留时间计算 V =Q ⨯HRT

式中:V ——反应器有效容积,m3;

Q ——废水流量,m3/d;

S 0——进水有机物浓度,g COD/L 或g BOD5/L

q ——容积负荷,kg COD/m3.d;

HRT ——水力停留时间,d 。

已知进水浓度COD500mg/L,COD 去除率取80%

q=2.7~8.0kgCOD/m3d,取q=8.0 kg COD/m3.d。则

按有机负荷计算反应器有效容积

250⨯

V =QS 0/q =800⨯0. 820m 3 8

按水力停留时间计算反应器有效容积

V =Q ⋅HRT =250⨯2=32m 3 24

取反应器有效容积21m3校核容积负荷

250⨯

q =QS 0/V =800⨯0. 85. 0kgCOD /m 3⋅d 符合要求[1]P206 3 32

取反应器实际容积32 m。

2、反应器高度

采用矩形池体。一般经济的反应器高度(深度)为4~6m,本设计选择5m 。

3、反应器上下流室设计

进水系统兼有配水和水力搅拌功能,应满足设计原则:

①确保各单位面积的进水量基本相同,防止短路现象发生;

②尽可能满足水力搅拌需要,保证进水有机物与污泥迅速混合; ③很容易观察到进水管的堵塞;

④当堵塞被发现后,很容易被清除。

反应器上向反应隔室设计

虑施工维修方便,取下向流室水平宽度为0.8m ,选择上流和下流室的水平宽度比为4:1。

校核上向流速

250

u ==0. 42mm /s 3. 2⨯7. 7

基本满足设计要求,要求上向流速度0.55mm/s。(1.98m/h)

要求进水COD 大于3000mg/L时,上向流速度宜控制在0.1~0.5m/h;进水COD 小于3000mg/L时,上向流速度宜控制在0.6~3.0m/h。 要求上向流速度宜控制在0.1~0.9m/h。

下向流速

250

u ==0. 11mm /s 0. 8⨯7. 7

4、配水系统设计

选择折流口冲击流速1.10mm/s,以上求知反应器纵向宽度为

7.7:

250

Q u ==-3=0. 34m h ⋅B 1. 1⨯7. 7⨯10

选择h=300mm,校核折流口冲击流速

250

Q u ==-3=1. 25m h ⋅B 0. 3⨯7. 7⨯10

设一45斜板,使得平稳下流的水流速在斜板断面骤然流速加大,对

低部的污泥床形成冲击,使其浮动达到使水流均匀通过污泥层的目的

[5]。

2.4.1CASS 反应器

一、设计参数

一期设计进水量:Q=250T/d=10.4 m3/h;

本期共建设 2 座,每座每格进水量为:Qh=5.2 m3/h

设计周期为 N=6(1/d),每周期 T c =4h

每个周期设计

进水 T j =2h ,

反应时间 T F =2h

沉淀时间 T S =1h

滗水 T e =1h

则污泥实际沉淀时间为:T S 实=T S +T e -1/6=1. 833h

二、工艺计算 (以单座池计算)

1、主反应池容积计算

设计池水深:H =5m

安全水深:H f =0. 7m

反应泥龄:θCF =10d

污泥产率系数:Y =1KgSS/KgBOD

污泥指数:SVI=100mg/L

反应池污泥量:XF =Q d ⨯θCF ⨯Y (Sc -Se ) /1000=

总污泥量:XT= XF ×(TC

/TF)=59400 Kg

主反应池池容:

V=(Hf+(Hf

2

+(62400×Qh ×H ×TS 实)/(XT ×SVI ×N ))

-0.5

)×((X

T ×SVI)/1300 TS 实)

=(0.7+(0.7

2

+(62400×417×5×1.833)/ (59400×130×6))

-0.5

)×((59400×130)/1300

×1.833)= 9948m

3

≈10000 m

3

2、缺氧池池容计算:VP=0.1V=0.1×9948= 994.8m

3

≈1000 m

3

3、总池容计算:VT= V+ VP=10000+1000=10942 m

3

≈11000 m

3

2

4、排水深度计算:△H=24 Qh×H/( N ×VT )=24×417×5/ (6×11000)=0.76 m

5、污泥浓度计算:XH= XT

/V=59400/9948=5.97g/L

XL=(H/(H-△H)) ×XH=(5/(5-0.76))×5.97=7.04g/L

6、单格容积:Vi = XT/2=11000/2=5500 m3

7、单格面积:Fi= Vi /H=5500/5=1100 m2

7、单格贮水容积:△Vi= Fi×△H=1100×0.76=836 m

3

8、水力停留时间:T=24 VT

/ Qh=24×11000/10000=24×11000/10000=26.4h

9、污泥负荷:0.10KgBOD (KgMLSS.d)

10、需氧量、供气量计算(计算过程略)

实际需氧量:O2=4558KgO2/d

单位需氧量:1.69 KgO2/ KgBOD

修正系数 K0=1.26,则标准需氧量为:QS= K0×O2= 1.26×4558=5743 KgO2/d 设曝气器效率 E=20%,供气量为:GS= QS/0.28×0.2=102553N m

3

/d

曝气时间 TO

=1.8h/周期,则每格供气量为:

(GS )ih= GS/(N×M ×1.8) =4747 Nm

3

/(池.h)

三、Cass 池主要设备设计计算

1、曝气器数量计算:

设每个曝气器供气量为:4 Nm3/.h

则每格需曝气器数量:M=(GS )ih/4=4747/4=1187≈1200 只 每座池需曝气器数量:1200×2=2400 只

2、鼓风机选型计算: (一期设计 1 用 1 备)

每台风机风量: 4747 N m3/.h=79.1 N m3/min 风机风压 P=0.6 bar

3、滗水器

每格贮水量△Vi 即为滗水量,

6.1沉淀池表面积:设计中取表面负荷q =1.4m 3/m 2⋅h

F =Q i ⨯3600=0.585⨯3600/1.4=1504m 2 q

6.2

沉淀池直径:D ===44m 即半径r=22m。

6.3沉淀池的有效水深:设计中取沉淀时间t=3h。

h 2=q ⨯t =1.4⨯3=4.2m

6.4径深比:D /h 2=44/4.2=10.4(满足径深比6—12)

6.5污泥部分所需容积

V 1=

2(1+R ) Q 0X

(X +X r ) N 2

设计中取Q 0=1.79m³/s,R=50%

106106

⋅r =⨯1.2=12000mg /L X r =SVI 100

X=4000mg/L

V 1=

2(1+R ) Q 0X 2⨯(1+0.5) ⨯1.79⨯3600⨯4000

==2416m 3

10.5(4000+12000)4(X +X r ) N 2

6.6沉淀池总高度:设计中取沉淀池超高h 1=0. 3m ,沉淀池缓冲层高度h 3=0. 3m 池底坡度i =0. 06,沉淀池进水竖井半径r 1=2.0m,污泥区下部分半径r 2=1.0m。

池底圆锥体高度为:h 4=(r -r 1)⨯i =(22-1)⨯0.05=1.05m 沉淀池污泥区高度:

π

V 2=⨯1.05⨯(222+22⨯1.0+12)=557m 3

3h 5=

V 1-V 22416-557

==1.23m F 1504

则 H =h 1+h 2+h 3+h 4+h 5=0.3+4.2+0.3+1.05+1.23=7.1m 6.7进水管计算

Q 1=Q +RQ 0

设计中取Q =1.17m ³/s,Q 0 =0.447 m³/s,R=50%

Q 1=Q +RQ 0=0.585+0.447⨯0.5=0.808m 3/s

进水管管径取DN1000mm 的钢管,设计流速1.04m/s 6.8进水竖井计算

进水竖井直径采用D 2 =2.0m

进水竖井采用多空配水,配水口尺寸a *b=0.5m*1.5m,共设6个沿井壁均匀分布 流速V=0.808/0.5*1.5*6=0.179m/s(0.15-0.20),符合要求

D π-a ⨯6

=0.55m 孔距l =2

66.9稳流筒计算

筒中流速:v=0.02-0.03m/s(设计中取0.025) 稳流筒过流面积f =

Q 10.808==32.32m 2

v 30.025

稳流筒直径D 3=

m 6.10 出水槽计算

设计中采用双侧 90°三角堰出水槽集水,出水槽沿池壁环形布置,环形槽中水流由左右两侧汇入出水口。 集水槽中流速v =0. 6m /s ,集水槽宽度

B =0. 8m 。

每侧流量:Q =Q i /2=0.585/2=0.293m 3/s

槽内终点水深:h 2=Q /vB =0.293/0.6⨯0.8=0.62m

槽内临界水深:h k ===0.38m ==0.75m

槽内起点水深:h 1=

设计中取出水堰后自由跌落0.1m ,集水槽高度:H =0.1+0.75=0.85m 集水槽断面尺寸:0.85m ⨯0.8m

6.11出水堰计算:设计中取三角堰单宽b=0.1m,水槽距池壁0.5m 6.12出水管:出水管管径采用DN1000mm 钢管。

6.13排泥装置:沉淀池采用周边传动刮泥机,周边传动刮泥机的线速度为2-3m/min,刮泥机底设有刮泥板和吸泥管,利用静水压力将污泥吸入污泥槽,沿进水竖井中的排泥管将污泥排除池外。 排泥管管径600mm ,回流污泥量223.7L/s。

6.14集配水井的设计计算:

设计中取中心管内污水流速V 2=0.8m /s ,集配水井的设计流量Q b =3.25m 3/s 。

配水井内污水流速V 3=0.3m /s ,集水井内污水流速V 1=0.3m /s 。 设置两座集配水井 (1)配水管中心管直径

D 2=

==5.17, 施工时取5.2m

===6.39, 施工时取6.40m

=7.39m, 取7.40m

(2

)配水井直径:D 3=

(3

)集水井直径:D 3=

(4)进水管管径

进入二沉池的管径DN1000mm ,设计流速1.02m/s (5)出水管直径

出水管直径的管径DN1000, 设计流速1.02m/s (6)总出水管

总出水管选管径管径DN1800, 设计流速1.2m/s 7. 消毒设置计算 7.1加氯量计算 q =

q 0Q ⨯864008⨯2.33⨯86400

==1617.4kg /L

10001000

二级处理出水采用液氯消毒,液氯的投加量q 0为8.0mg L 7.2加氯设备

液氯由真空转自加氯机加入,加氯机设计三台,采用二用一备。每小时的加氯量为:

1617. 4

=33. 7kg /h 24⨯2

设计中采用ZJ -1型转子加氯机。

7.3设计计算

本设计采用2个3廊式平流式接触消毒池,单池设计计算如下: 7.3.1消毒接触池容积:设计中取接触消毒时间t =30min

7.3.2接触消毒池表面积:设计中取接触消毒池有效水深h 1=4. 0m

7.3.3消毒接触池廊道总长:设计中取接触消毒池廊道单宽B =5. 0m

V =Q ⨯t /2=2.33⨯30⨯60/2=2106m 3

F =V /h 1=2106/4. 0=526. 5m 2

L 1=F /B =526. 5/5. 0=105. 3m 2

7.3.4消毒接触池池长:设计中消毒接触池采用3廊道

L =L 1/3=105. 3/3=35. 1m 2,设计中取36m 。

7.3.5校核长宽比:L 1/B =105. 3/5=21. 06≥10,满足要求 7.3.6池高:设计中取超高h 2=0.3m ,H =h 1+h 2=4. 0+0. 3=4. 3m 7.3.7进水部分:每个接触消毒池的进水管管径DN 1200mm ,v =1.03s 。 7.3.8混合:采用管道混合的方式,加氯管线直接接入接触消毒池进水管,为增强混合效果,加氯点后接DN 1200mm 的静态混合器。

7.3.9出水计算:设计中采用非淹没式矩形薄壁堰出流 ,设计堰宽为b =5.0m ,接触消毒池个数n =2, 流量系数m =0. 42

堰上水头:

⎛Q H =

mnb 2g ⎝

8. 计量设备

⎫⎛2. 34⎫⎪= =0. 25m ⎪⎝2⨯0. 42⨯5. 0⨯2⨯9. 8⎪⎭⎭

23

23

污水厂中常用的计量设备有巴氏计量槽、薄壁堰、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等。污水测量装置的选择原则氏精度高、操作简单,水头损失小,不宜沉积杂物,其中以巴氏计量槽应用最为广泛。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水头损失小,不易发生沉淀。

本设计中选用巴氏计量槽,测量范围为:0.17~1.30m 3s 。

8.1设计参数

1、计量槽应设在渠道的直线上,直线段长度不宜小于渠道宽度的8—10倍,在计量槽的上游,直线段不小于渠宽的2—3倍,下游不小于4—5倍。当下游有跌水而无回水影响时,可适当缩短;

2、计量槽中心线应与中心重合,上下游渠道的坡度应保持均匀,但坡度可以不同;

3、当喉宽W=0.3—2.5m 时,H 2/H 1≤0. 7为自由流,大于此数时为潜没流; 4、当计量槽为自由流时,只需计上游水位,而当其为潜没流时,则需要同时记录下游水位,涉及计量槽时,应可能做到自由流;

5、设计计量槽时,除计算通过最大流量时的条件外尚需计算通过最小流量时的条件。

8.2计量槽主要尺寸计算:设计中取计量槽喉部宽度b =0.75m ,则

计量槽的渐缩部分的长度:A 1=0.5b +1.2=0.5⨯0.75+1.2=1.575m 计量槽的喉部长度:A 2=0.6m 计量槽的渐扩部分的长度:A 3=0.9m

计量槽的上游渠道长度:B 1=1.2b +0.48=1.2⨯0.75+0.48=1.38m 计量槽的下游渠道长度:B 2=b +0.3=0.75+0.3=1.05m 8.4计量槽总长度:

计量槽应设在渠道的直线段上,直线段的长度不应小于渠道宽度的8—10倍,在计算量槽上游,直线段不小于渠道宽度的2—3倍,下游不小于4—5倍。

则计量槽上游直线段长度为:L 1=3B 1=3⨯1.38=4.14m 计量槽下游直线段长度为:L 2=5B 2=5⨯1.05=5.25m 计量槽总长度为:

L =L 1+A 1+A 2+A 3+L 2=4.14+1.575+0.6+0.9+5.25=12.465m 8.5计量槽的水位:

当b =0.75m 时:Q =1.777⋅H 11.558

式中 H 1——上游水深,m 。 当b =0.3~2.5m 时,H 2H 1≤0.7时为自由流; H 2≤0.7⨯0.9=0.63m 取H 2=0.6m

H =1. Q 1. 528

=1. =0. 9m 1. 7771. 777

当b =0.3~2.5m 时,H 2H 1≤0.7时为自由流;

H 2≤0.7⨯0.9=0.63m 取H 2=0.6m

8.6渠道水力计算:设计中取粗糙度为0.013

上游渠道计算:

过水断面面积:A 1=B 1H 1=1.38⨯0.9=1.24m 2 湿周:f 1=B 1+2H 1=1.38+2⨯0.9=3.18m

水利半径:R 1=

A 11.24==0.39m f 13.18

2-⎫⎛⎫3⎪1. 23⨯0. 013⨯0. 39=0. 09% ⎪= ⎪⎭⎝⎭2

2

流速:v 1=Q /A 1=1. 528/1. 24=1. 23m /s

水利坡度: i 1= v 1nR 1

⎝下游渠道计算:

2-3

过水断面面积:A 2=B 2H 2=1.05⨯0.6=0.63m 2 湿周:f 2=B 2+2H 2=1.05+2⨯0.6=2.25m

A 0.63

水利半径:R 2=2==0.28m

f 22.25 流速:v 2=Q /A 2=1. 528/0. 63=2. 43m /s

2-⎫⎛⎛⎫3⎪2. 43⨯0. 013⨯0. 28=0. 54% 水利坡度:i 2= v 2nR 2⎪= ⎪⎝⎭⎝⎭

8.7水厂出水管:采用重力流铸铁管,流量为Q =1. 528m 3/s ,管径为1300mm ,

2-3

2

2

流速为v =1. 54m /s ,坡度为1.66‰。 9. 污泥处理构筑物计算 9.1剩余污泥量计算

9.1.1曝气池内每日增加的污泥量:

∆X =Y (S a -S e )Q -K d VX V

=0.6(300-20) ⨯179142/1000-0.1⨯106072⨯2000/1000,

=7754.1kg /d 式中 X V —— 挥发性污泥浓度MLVSS(mg/L),本设计中取2000mg/L K d —— 污泥自身氧化率,一般采用0.04—0.1,本设计采用0.1 9.1.2曝气池每日排出的剩余污泥量: Q 2=

∆X 7754.1

==861.6m 3/d =0.0099m 3/s fX r 0.75⨯12000/1000

9.2辐流浓缩池 9.2.1单池流量

33

Q =0.0099/2=0.005m /s =18m /h

9.2.3沉淀部分有效面积 F =

QC 18⨯10

==180m 2 G 1

式中 C—— 流入浓缩池的剩余污泥浓度,一般采用10kg /m 3

G—— 固体通量,一般采用0. 8—1. 2kg /(m 2∙h ) ,本设计中取1kg /(m 2∙h )

9.2.4浓缩池直径

D =

=

=15.2m

9.2.5浓缩池容积

V =QT =0.005⨯13⨯3600=234m 3 i

式中 T—— 浓缩池浓缩时间(h ),一般采用10-16h ,本设计中采用13h 9.2.6浓缩池有效水深

V 234

==1.3m F 180

9.2.7浓缩后剩余污泥量

h 2=

Q 1=Q

100-P 100-99

=0.005⨯=0.00166m 3/s =143m 3/d

100-P 100-971

式中 P—— 浓缩前污泥含水率,一般采用99% P 0—— 浓缩后污泥含水率,一般采用97% 9.2.8池底高度 h 4=

D 15.2i =⨯0.01=0.076m 22

式中 i——池底坡度,一般采用0.01 9.2.9污泥斗容积

h 5=(a -b )⨯tan ∂=tan 55(1. 25-0. 25) =1. 43(m ) 式中 a——污泥斗上口半径,设计中取1.25m b——污泥斗下口半径,设计中取0.25m

∂——污泥斗倾角,圆形污泥斗倾角一般采用55

11

V 1=πh 5(a 2+b 2+ab ) =π⨯1. 43⨯(1. 252+0. 252+1. 25⨯0. 25) =2. 9m 3

33

9.2.10污泥斗中污泥停留时间 T =

V 2. 9

==0. 97h

3600Q 13600⨯0. 00083

9.2.11浓缩池总高度

H =h 1+h 2+h 3+h 4+h 5=0.3+1.3+0.3+0.076+1.43=3.41m 式中 h 1——超高,一般采用0.3m

h 3——缓冲层高度,一般采用0.3—0.5m ,本设计采用0.3m 9.2.12浓缩后分离出的污泥量

q =Q i

P -P 099-97

=0.005⨯=0.0034m 3/s =292m 3/d

100-P 0100-97

9.2.13溢流堰

浓缩池溢流出水经过溢流堰进入出水槽,然后汇入出水管排出。出水槽流量

q =0. 0017m 3s ,设出水槽宽b =0.5m ,水深为0. 05m ,则水流速为0. 17m s 。 溢流堰周长:C =π(D -2b )=π⨯(15.2-2⨯0.5)=32.4m

溢流堰采用单侧90°三角形出水堰,三角形顶宽0.16m ,深0.08m ,每个浓缩池有三角堰:n =

C 32. 4

==203个 0. 160. 16

每个三角堰的流量:q 0=

q n

25

=

0. 0017

=0. 0000084m 3/s 203

25

三角堰堰水深:h "=0. 7q 0=0. 7⨯0. 0000084=0. 007m 三角堰后自由跌落0. 10m ,则出水堰水头损失为0. 10+0. 007=0. 107m 9.2.14溢流管:

溢流管选用:DN300 的钢管,流速为:0.31m/s。溢流管接入厂区污水管, 分离出的污水回到进水闸井。 9.2.15进泥管:

进泥量为 0. 0189m 3/s ,进泥量很小,采用污泥管道最小管径DN300mm ,管 道中流速为0.58m/s。 9.2.16排泥管:

剩余污泥量 0. 0056m 3/s ,泥量很小,采用污泥管道最小管径DN300mm ,间 歇将污泥排入脱水机房的储泥池里,排泥时间为8h 。 10. 储泥池

贮泥池用来贮存来自浓缩池的污泥,设置两个贮泥池,每日贮泥池流量

Q =328. 3⨯2=656. 6m 3/d 。

10.1贮泥池容积:设计中取贮泥时间t =10h

Qt 656. 6⨯10

==136. 8m 3 V =

24N 24⨯2

10.2贮泥池设计容积:设计中取污泥斗倾角α=45︒,污泥贮池边长a =8. 0m ,污泥斗底边长b =5. 0m ,贮泥池有效水深h 2=3. 0m

(8. 0-5. 0)=1. 5m

10.3污泥斗高度:h 3=tan 45︒⨯

2

11

V =a 2h 2+h 3(a 2+ab +b 2)=82⨯3. 0+⨯1. 5⨯(82+8⨯5+52)=256. 5m 3

3310.4贮泥池高度计算:设计中取贮泥池超高h 1=0. 3m

H =h 1+h 2+h 3=0. 3+3. 0+1. 5=4. 8m 10.5管道部分设计:

贮泥池中设的DN =300mm 吸泥管两根

11. 污泥加药调理池 12污泥机械脱水

12.1脱水后污泥量:设计中取脱水后污泥含水率P 1=75%

100-P 0100-97. 5q =Q =656. 6⨯=65. 66m 3/d

100-P 1100-7512.2脱水后干污泥重量为:

M =q (1-P 1-75%)⨯1000=16415kg d =684kg h 1)⨯1000=65. 66⨯(12.3脱水机型号的选择:

选择三台DYQ-1000A 压榨过滤机, 两用一备。

13厂区高程设计

13.1高程布置注意事项

1) 选择一条距离最长,水头损失最大的流程进行水力计算,并留有适当余

地,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处理系统能正常运行。

2) 污水尽量经一次提升后就能依靠重力通过净化构筑物,中间不需要加压提升。

3) 计算水头损失时,一般应以近期最大流量作为处理构筑物和管渠的设计计算流量。

4) 污水处理后污水应能自流排入下水道或水体,包括洪水季节(一般按25年一遇防洪标准考虑)。

5) 高程布置时应考虑某些处理构筑物(如沉砂池、调节池、沉淀池等)的排空,但构筑物的挖土深度不宜过大,以免土建投资过大和增加施工困难。

6) 高程布置时应注意污水流程和污泥流程的配合,尽量减少需抽升的污泥量。

7) 进行构筑物高程布置时,应与厂区的地形、地质条件相联系。当地形有自然坡度时,有利于高程布置;当地形平坦时,既要避免二沉池埋入地下过深,又要避免沉砂池在地面上架得太高,这样会导致构筑物造价的增加,尤其是地质条件较差,地下水位较高时。 13.2高程布置原则

为了使污水和污泥能在各处理构筑物之间通畅流动,以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必须进行高程布置,以确保各处理构筑物、泵房以及各连接管渠的高程;同时计算确定个部分水面标高。水力计算常以接受处理后污水水体的最高水位作为起点,逆污水流程向上倒推计算,以使处理后的污水在洪水季节也能直流排出,而水泵需要的扬程则较小,运行费用也较低。但是同时应考虑土方平衡,并考虑有利排水。

污水处理厂污水的水头损失主要包括:水流经过各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水流经过连接前后两构筑物的管渠的水头损失,包括沿程损失与局部损失;水流经过量水设备的损失。高程计算分污水高程与污泥高程。 13.3污水处理构筑物高程布置

因河流的最高水位为35.00m ,故计算高程时令出水口的管底标高为35.00m 起算点。

1)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估计值见表2.1。

表2.1 构筑物水头损失值表

2)沿程水头损失计算:

v 2

h f =2∙L (2.80)

C R

式中 h f —沿程水头损失,m ;

L —管段长,m ;

R —水力半径,m ;(过水断面面积除以润湿周边) v —管内流速,m/s; C —谢才系数。 C 值一般按曼宁公式来计算:

⎛1⎫

C = ⎪∙R 1/6 (2.81)

⎝n ⎭

式中 n —管壁粗糙系数。 局部水头损失计算:

v 2

h f =ξ (2.82)

2g

式中 h f —局部水头损失,m ;

ξ—局部阻力系数可参考《给排水设计手册》取值; v —管内流速,m/s; g —重力加速度,m/s2。

污水高程及水力计算表见下表2.2,污水处理构筑物高程计算表见下表2.3。

表2.2 污水高程及水力计算

21

13.4污泥处理构筑物高程布置 1)污泥管道的水头损失

⎛L

a) 管道沿程损失按下式计算:h f =2. 49 1. 17

⎝D

⎫⎛v ⎪ ⎭⎝C H ⎫⎪⎪⎭

1. 85

(2.83)

v 2

b) 管道局部损失计算:h i =ξ (2.84)

2g

式中 C H —污泥浓度系数; D —污泥管管径,m ; v —管内流速,m s ;

L —管道长度,m ; ξ—局部阻力系数。

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可知:当污泥含水率为97%时,污泥浓度系数C H =71,污泥含水率为95%时,污泥浓度系数为C H =53。

各连接管道的水头损失表见表2.4。

22

2)污泥处理构筑物水头损失

当污泥以重力流排出池体时,污泥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以各构筑物的出流水头计算,浓缩池一般取1.5m ,二沉池一般取1.2m 。 3)污泥高程布置

考虑土方平衡,设脱水机房的污泥的泥面标高为38.300m ,采用倒推法从脱水机房倒推至污泥泵房,计算结果见表2.5,污泥高程布置图见附图2。

表2.5 污泥处理构筑物及管渠水面标高计算

14. 提升泵房

由高层计算结果得出需提升的高度是40.558-34.440=6.118m,即选的泵的扬程要≥6.118m 。

参考文献

1、李圭白,张杰主编,《水质工程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3、严煦世、范瑾初,《给水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 1 册,常用资料,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所,《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 11 册,常用设备,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崔玉川,员建,陈宏平,城市污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算,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2003

7、尹士君,李亚峰,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3

8、韩洪军,杜茂安,水处理工程设计计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9、唐受印,《水处理工程师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全册

10、化学工业出版社,水处理工程典型设计实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4

污水处理站计算书_污水处理(大全) 总结报告 第1张
污水处理站计算书_污水处理(大全).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污水处理站计算书_污水处理(大全) 总结报告 第2张 污水处理站计算书_污水处理(大全) 总结报告 第2张 污水处理站计算书_污水处理(大全) 总结报告 第2张 污水处理站计算书_污水处理(大全) 总结报告 第2张 污水处理站计算书_污水处理(大全) 总结报告 第2张
污水处理站计算书_污水处理(大全) 总结报告 第7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