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的开辟优秀教案4|新航路开辟优秀教案
《开辟新航路》五步教学案例
——一堂市级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研讨课
长沙市明德中学 熊建新
【说】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开辟新航路》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中的第一
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本单元从“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四个目介绍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过程。首先,人类社会在古代是几大文明区域的点状分布,相互间几乎处在隔绝状态。其次,到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几大文明区域连接起来,人类社会发生了横向交流,地域性分散发展的格局开始改变。第三,工业文明的兴起,使人类社会由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实现了重大的跨越,工业文明开始向全球扩张,西欧国家进行殖民扩张在客观上又推动了工业文明的进程。第四,19世纪末,随着科技革命深入,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形成了欧洲列强支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加强,世界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2、 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样的要求:在引导学生学习新航路开辟的
原因和过程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3、 考情分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从文科综合考试不回避热点、以
问题为中心的命题特点看,世界市场的形成将越来越成为文科综合考试命题的重点和亮点,成为世界史新的、最主要的学科主体知识。近两年考查过的主要知识点有:广东卷新航路开辟的原因、2009宁夏卷就考到了新航路的开辟;全国卷考查了工业革命的影响以及江苏卷英德的崛起。特别是2010年对这部分考查的知识点更多:如山东卷考到了新航路的开辟;上海单科考到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北京文综还考到了工业革命的影响等等。通过上述考情分析,全球化与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世界体系和世界市场、殖民扩张等知识点密切相关,这些知识都是命题的重点。
二、 说学情
由于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这部分历史比较熟悉,所以对本课的基础知识部分我将以学案
的形式让学生预习完成,在课堂上主要加以深化和突破。
三、 说教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方法上按照新课改精神和历史的高考要求,多在课堂上调
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质疑。让学生在学思中主动探求、获得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与参与,以课本为工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学会学习。
四、 说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用一张《地球和握手》的图片,提问学生看了后有何感受;引导学生追根溯源,全球化
趋势从什么时候就开始了呢?
2、 新课讲授环节
(1) 显示课文结构,让学生对照学案,同桌相互检查预习情况,老师抽查;
(2) 根据高考要求,本课教学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落实和基础检测
①显示基础落实部分的问题,让学生就其中的问题有不懂的地方提问,师生一起解决; ②通过几道选择题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第二部分:深度探究和知能冲关
①主要探究关于新航路的影响与原因相关的三个问题;
②落实知能冲关题目,检查教学效果。
第三部分:课堂深化
① 通过材料和题目让学生了解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的概念;
② 通过做高考题目,掌握如何用全新史观来分析世界历史。
第四部分:课外延伸
① 评价哥伦布和比较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区别
② 给出网址,让学生查询整理出答案。
【授】
新课导入
同学们,看到这幅图片(幻灯片)并结合第二单元的标题,你想到了什么?(合作与交
流,全球化)
非常好!那我们追根溯源的话,这种全球化趋势在什么时候就开始了?(新航路的开辟)
对!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复习《开辟新航路》(打出课题以及知识结构)
新课讲授
请前后左右六个同学相互交换学案,检查预习情况,由学习小组长汇报存在问题。大家
做的很好,预习得很认真,但是否用心了呢?请同学根据你的预习,就下面这几个基础性问题还有什么疑问,需要老师和同学一起解决的呢?
第一部分:基础落实
打出问题:
1、何谓新航路?旧航路是什么?
2、西欧人为什么热衷于新航路开辟?
3、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具备怎样的条件,你才可以远航?
4、新航路是如何开辟出来的?
5、新航路的开辟有何影响?
同学思考了一会,提出了以下问题:
同学1:旧航路就是我们古代的丝绸之路吗?
师:应该说我过古代丝绸之路是旧航路的其中一条。旧航路具体是指从印度和中国出发,途径中亚和西亚,到达欧洲的陆路和海陆的总称。
同学2:西欧人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
同学3:可以从经济根源、社会原因、直接原因和宗教因素几个方面来说。
师:回答的非常好,其实除此之外,还有思想原因,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齐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师:对极了!下面我们重点来探讨有关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几个问题。
第二部分:深度探究
探究1: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阅读课本25页和下列材料,理解“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
材料1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西
欧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
材料2 结束了世界相对孤立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商人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促进不同国家和贸易的发展,促进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材料3 航路开辟后,东方香料输入欧洲的总量较中古之时猛增30倍,而胡椒、丁香等在印度购入和在英国卖出的差价亦高达10至29倍,其他货物的获利同样惊人。这一时期,新的商品不断涌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美洲的特产——玉米、马铃薯、烟草、可可等——被传播到欧亚大陆。这时,世界性的对外贸易主要通过大西洋,地中海与意大利皆告衰落,而沿大洋的英、荷等渐居中心。到17世纪时,英国的伦敦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材料4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白银一半以上直接流入欧洲,16世纪,欧洲的黄金储量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公斤,白银从700万公斤增加到2140万公斤。大量贵金属源源涌入欧洲,造成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封建主势力衰落,劳动人民日益贫困。
师问:以上四则材料哪些是讲“商业革命”?哪些是讲“价格革命”?
学生:材料一、二、三主要是讲“商业革命”;材料四是讲“价格革命”。
师问:那具体怎么理解它们的表现和影响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总结:
“商业革命”的表现和影响:世界由各地相对孤立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商路、贸易中心转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始了最初的原始积累;开阔了人类眼界,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国家阶级关系的变化。
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 衰落
城乡的雇佣工人——日益贫穷,提供了廉价的自由劳动力 商品生产的经营者——日渐壮大
价格革命有力地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进了英荷资本主义的发展。
[典例分析]
假如你生活在新航路开辟后的时代,你有可能看到的现象有
⑴亚洲开始种植玉米、烟草
⑵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⑶在欧洲市场上销售茶叶
⑷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据点遍布世界各地
⑸欧洲封建主的财富与日俱增
A、⑴⑵⑶⑷⑸ B、⑴⑵⑶⑷
C、⑴⑵⑶⑸ D、⑵⑶⑷⑸
学生4: 选B。因为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使欧洲封建主日渐衰落,所以排除(5)。
师:回答的非常精彩。我们接下来探讨第二个问题。
探究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的开辟与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关系。
解题思路:分析两者的关系大致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1、联系和区别的角度;2、相互依存的角度; 3、相互影响的角度等。
师:根据这个解题思路,你觉得这个问题要从哪个角度分析呢?
生稍作思考后,大部分同学是认为从相互影响的角度分析。
师:那么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该怎么表述呢?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总结:
资本主义的兴起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原因。
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开放性和扩张性
新航路的开辟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促使世界市场出现和发展;增加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瓦解了封建制度;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师:我们知道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极其深远,阅读下列两则材料,试分析其影响。
材料一 在相当长的漫长时间里,人类是不吸烟的。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因为他们还发现了当地印第安人吸烟。烟草就很快传大世界各地,猖狂全世界。在这里哥伦布等人首次尝到了白薯、玉米和木薯,这些作物后来都由欧洲商人传到了世界各地;令他们赞赏不已的还有印第安人奇特的睡铺——网络状吊床。这以后不久,欧洲的海员就采用了这种吊床。
材料二 1502年12月6日,海面上刮起了持续一个月之久的大风暴,雷电交加,暴风雨倾盆而下。大海像疯了一样翻腾着,这是哥伦布远航中遇到的最大风浪。船队除了任凭自然摆布外,根本毫无办法,船队没法前进,又找不到避风港,随时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湿热的天气又助长了蛆虫的生长,船上带的糕饼中生的满是蛆虫,人们只有等到天黑连蛆一起吃下;有些人吃习惯了也就懒得剔除蛆虫了。在这种情况下,50多岁浑身是病的哥伦布仍然率船队完成了第四次远航。正是这种勇于开拓、敢于冒险的精神激励人们去冲破天主教会的精神禁锢,开创一个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代。
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得出了两点结论:
1、新航路的开辟改变和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2、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对宗教改革的兴起和文艺复兴的深入开展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过渡:大家已经知道了高考不回避热点,而当今全球化趋势就是一个热点。那我们在分析和研究新航路开辟的时候就要用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等全新的视角。
第三部分:课堂深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研究世界历史„就如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是迥然不同。‟”
师问:这段话表明斯塔夫里阿诺斯主张用什么史学观点研究世界史?
生:全球史观
师:结合斯达夫里阿诺斯的这段话,你能给全球史观下个定义吗?
在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下,老师给出含义:“全球史观”就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整体史观”。 “全球史观”冲破了“西欧中心论”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当今整体世界的发展首先表现在经济的全球化。
[典例分析]
(2006上海卷)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学生选择答案D。
师:通过这则材料,我们发现不同的历史事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在全球化趋势下,我们主张用全球史观来分析世界历史。在这个选择题里,除了用全球史观来分析哥伦布到达美洲这一事件外,还用了什么史学观点分析?
学生齐答:文明史观。
师:对!那什么是文明史观呢?
师:“文明史观”就是以“文明”为单位来看待整个人类历史,通过不同文明类型的演进过程探讨人类社会的进步。
师:到底怎样用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来研究世界历史,我们用今年山东的一道题目来进行讲解。
阅读下列材料
(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27题节选)(25分)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围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7分)
问题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世界市场 历史机遇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0分)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问题二:让学生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答案,然后抽几个学生回答,并给出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给学生打出分数。
问题三:给出三个学生的答案和评分的标准,让学生分学习小组讨论,并分别打出分数,然后抽查三位同学说出该组的评分情况,并说明其评分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老师再对各组
同学甲: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而明清时期的中国,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
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
同学乙:15世纪前后,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历史的机遇似乎同时出现在东西方。英国人抓住了机遇,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但明清时期的中国封建势力日渐腐朽,东西方在这个时期就出现了差距。对西方人来讲,哥伦布是西方人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的功臣之一,我认为他不是给西方人积累钱财的伟人,也不是给美非两洲带来灾难的恶棍,而是促进世界走向汇合,形成世界市场的缔造者。
同学丙: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结束了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而此时,正处于明清时期的中国却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与世界隔绝,错过了与西方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和发展的历史机遇,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是导致中国后来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
第四部分:课后延伸
1、对新航路的开辟者之一哥伦布,有不同认识:他是“第一位横渡大西洋的远洋航海家”,“决不亚于当代人类登月计划和行动”,是“第一个走向世界的人”;他是“拜金狂”、“虚伪的基督徒”、“殖民主义海盗”、“殖民主义先驱”;他是“新旧交替的人物”,“集光荣与罪恶一身的人物”;他“有功有过,但功大于过”。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认识?你怎么评价哥伦布? 搜索网站:.html
2、新航路开辟与明朝郑和下西洋在动机和结果方面有什么不同?
搜索网站:.asp?id=1919
/201002/198443.html两者的区别 课堂小结:
【测】
(基础检测)
1、下列航海家远航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是①达.伽马到达印度 ②迪亚士到过好望角 ③哥伦布到达美洲 ④麦哲伦环球航行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②③①④
2、16世纪后,从美洲传到欧洲、亚洲的特有产品是
A、玉米、烟草 B、丝绸、瓷器 C、黄金、白银 D、象牙、枪支
3、 某历史网站上进行了新航路开辟决定性因素的讨论,下面是四个网民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 B、大批航海冒险家涌现
C、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天文地理学的进步
(知能冲关)
4、(北京文综20.)新航路开辟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就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以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造成上述对世界认识局限的原因是
A、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 B、世界各地大体处于隔绝闭塞的状态
C、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D、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
5、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
A.航路中心的改变 B.商品种类的增加 C.商业资本的发展 D.贸易范围的扩大
6、新航路开辟是正值中国明朝时期,新航路开辟对当时中国影响是
A、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贸易联系 B、西方国家开始从中国大量掠夺白银
C、西方殖民者开始骚扰东南沿海地区 D、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遭受严重打
【评】
这节课是长沙市高三研讨课,上完后听课的高三教师和专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使我获益匪浅,现整理如下。
优点:
1、张弛有度。整堂课线索明朗,结构清晰。授课者把整堂课分为四个部分,并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把课堂教学与高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并让学生在轻松中学习,学生积极性非常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效果良好!
2、主体凸显。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而授课者在这节课上,充分把课堂交给学生,从基础落实以学案的方式大胆的交给学生去预习和处理,到合作探究中的讨论,再到课堂深化部分的学生当老师评分,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的参与面广,特别是最后让学生当老师评分的环节,体现了授课者良好的新课程意识、高考意识和教育素养。
3、内外结合。这节课不只局限于课堂,还让学生把学习延伸到了课外,把两个富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问题交给学生,并附带有网址,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自觉学习的习惯,这是符合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发展观念的。
4、富有新意。这节课摆脱一些传统的史学观点,而是采用了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分析世界历史事件,符合教育的新时代理念。而且还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挖掘,结合现实,寻找学生感兴趣和生活化的话题,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深度。
5、大胆取舍。这节课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思路,对学生所熟知的知识点大胆的舍弃,而对一些富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知识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并补充了适量的材料,这充分说明授课者对教材的处理和研究、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的研究都有着独到的认识。
6、注重方法。授课者在课堂上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历史素养。
总之,这节课可以说解决了我们在新课程高考下如何上高三复习课的问题,可以说我们是带着疑惑而来,带着收获而归啊!
不足:
1、授课者如果能在用多媒体的同时,适当板书这节课的课堂结构或思路,可能更有利于学生对这节课的整体把握。
2、授课者在落实基础知识之时,可以用小组相互检查预习情况并向老师汇报的形式,检查学生预习的落实情况。并且在落实基础知识的时候,要告诉学生抓住关键词,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效果可能会更好。
【结】
本课内容不多,又都为学生所熟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大胆的取舍,否则会让人感觉到枯燥乏味,而且很难在学生的思维上进行突破。为此我认真研读了课标要求,课标要求来看:只要学生掌握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但根据考纲要求以及最近两年的新课程高考的出题方向,我们还必须挖掘与新航路开辟有关的许多知识。按这一思路,我把本课的教学思路设计为四个部分。实践证明这种设计是很成功的,学生感觉线索清晰,结构明朗,培养了思维,课堂效果非常好。本课涉及到的课外知识比较多,学生很容易产生思维的混乱,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一个基本前提是让他们愉快学习,激起他们的兴趣。为此我采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
主动性,整节课学生都显得比较活泼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