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地区水环境监测的技术标准与评价研究_水环境监测
摘 要:水环境的质量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息息相关,因此对水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与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吉林地区水环境较为复杂,流经该区域的江河有图们江、鸭绿江、辽河、松花江等等水系,监测范围较广,所以充分并实时了解并掌握这些江河水系的技术标准与评价体系对于保证吉林地区水环境的质量是非常迫切的。
关键词:吉林地区 水环境监测 技术标准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X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c)-0152-01
水环境的监测标准与评价体系会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而产生改变,吉林地区又以其相对较为复杂的水环境系统,对监测标准与评价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通过对流经吉林地区的第一大水系流域:松花江的监测技术标准以及吉林地区整体水环境的评价体系作简单介绍。
1 吉林地区松花江水质监测
吉林地区内最大的水系流域:松花江,其在吉林地区的流经面积达13.45×104km2,有超过1059条支流的流域面积超过20km2,它的主要支流包括有拉林河、牡丹江、嫩江以及第二松花江等。其流域范围内的主要城市有松原市、吉林市以及长春市等,覆盖人口占到吉林省73%的人口,即1993万人左右。松花江虽然为吉林地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储量巨大的水电资源,但是由于其流经范围广,水体污染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目前在吉林地区的松花江流域水体主要污染指标是氨氮与高锰酸盐。以下通过对松花江水环境监测的一系列指数图表进一步分析。
1.1 数据统计
根据统计水环境监测范围包括松林、西大嘴子、畜牧场、镇江口、松花江村、白旗、哨口、九站、龙潭桥、丰满、临江以及白山大桥,共计12个监测断面,其中丰满、临江以及白山大桥属于二类水质控制目标,而其余的断面则为三类水质控制目标。
1.2 监测分析
从上述图表的分析结果能够看出,吉林地区内的松花江水系水质呈总体向好转趋势,而高锰酸钾与氨氮则不同程度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分析其原因可以得知,高锰酸钾主要是由于松原市、长春市以及吉林市的工业污水排放造成的,高锰酸钾的三个峰值明显表现出三市的污染程度由小到大排列为松原市、长春市、吉林市。而氨氮的污染情况则表现为下游污染值最高,中游次之,上游最小,明显反映出沿江排放的特点。
其中氨氮于2006年至2008年间,在下游的污染指标呈明显上升态势,表明下游氨氮污染已经成为近年松花江主要污染表征。而高锰酸钾的上游排放污染则是该类水质污染的主要来源,但从2006年至2008年的同期监测中可以看出,该污染指标明显有所好转,水质整体高锰酸钾污染指标基本上能够达到国家所规定的参数标准。
1.3 监测结果
虽然对吉林地区松花江进行水质处理的效果较为明显,但是其中占较大比重的仍是四类水质,沿江氨氮排放是松花江主要污染源。应对这种情况,应在松花江落实防治污染的规划与措施,加强污染排放源治理的同时提高城市污水的处理效率。
2 吉林地区水环境评价
吉林地区总体水环境评价标准,同时利用地图叠加法对吉林地区主要江河水系12条,共设监测断面45处进行评价。
嘎呀河。对其205km长的河段设置监测点2个,其中石岘造纸厂对三道沟段的污染影响较大,表现为超五类,水质溶解氧范围在0.2~4.2mg/L之间,天桥岭段水质表现为四类,高锰酸钾与化学需氧量0.1倍超标。整段水质挥发酚超标18倍,总铁超标3.6倍,生化需氧量超标17.7倍,高锰酸钾超标24倍,化学需氧量超标20.6倍。
图们江。对其391km长的河段设置监测点5个,从上游到下游分别表现出不同的水质,其中源头到崇善段为一类水质,崇善到南坪段的总铁年平均量1.9mg/L,最大值2.66mg/L,超标倍,为超五类水质,南坪到开山屯段总铁超标0.4倍,为五类水质,开山屯到圈河段为超五类水质。整段水质挥发酚超标0.4倍,总铁超标1.4倍,生化需氧量超标0.6倍,高锰酸钾超标2.9倍,化学需氧量超标2.3倍。
浑江。对其226km长的河段设置监测点3个,均属超五类水质,其中氨氮超标1.8倍,悬浮物超标0.1倍,总铁超标0.1倍,挥发酚超标3.4倍,高锰酸钾超标1倍,生化需氧量超标1.5倍,化学需氧量超标5倍,亚硝酸盐氮超标3.4倍。
鸭绿江。对其587km长的河段设置监测点4个,其中源头到长白段为三类水质,长白到十四道沟为四类水质,化学需氧量0.2倍超标,十四道沟到临江段为三类水质。
辽河。对其372km长的河段设置监测点6个,其中从源头到泉太段受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包括溶解氧、氨氮、悬浮物、总铁等指数超标严重。总体水质评价在四至超五类范围之间。
嫩江。对其270km长的河段设置监测点2个,总体表现为超五类水质,悬浮物超标严重,达10.1倍。
牡丹江。对其235km长的河段设置监测点2个,其中敦化点受城市居民污水以及工业废水影响严重,表现为超五类水质,下游段则表现为五类水质。
伊通河。对其343km长的河段设置监测点4个,同样受到工业废水污染的影响,呈现出超五类水质。但经新立城水库的降解自净后,水质得到改善,在该区域段呈四类水质,但在水库下游,仍因农安、长春等城市的污染物汇入,水质再次呈超五类。
饮马河。对其387km长的河段设置监测点4个,表现为四类水质,石头口门水库段富营养化程度较重,又受到伊通河支流污染影响,水质下降为五类。
辉发河。对其263km长的河段设置监测点3个,其中海龙水库区域至辉发城区因其汇入了多个市镇的污水,所以均表现为超五类水质,直至五道沟附近,水质上升为五类水质。
从上述水体水质评价可以看出,悬浮物、氨氮等污染物在各河段区域都有着共同性,它们都来自于沿河市镇的工业、生活污水排放以及因降雨汇入河流的腐殖质物质。
参考文献
[1] 翟影.松花江吉林省段水环境变化趋势分析[J].科技信息,2009(31).
[2] 骆术斌.吉林省江河水质评价[R].中国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2005.
[3] 王剑影.水环境监测参数与选用标准对照表[J].水利技术监督,200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