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总结报告 女帝怀了李星云的孩子【杨炎与钱荒】(全文)

女帝怀了李星云的孩子【杨炎与钱荒】(全文)

女帝怀了李星云的孩子【杨炎与钱荒】  杨炎一生颇为传奇。出身道德名门世家,祖上功德盖世。本人则更甚于祖先,孝感天下,学识一流。致仕为官,也一路坦荡,后官至宰相。但志得意满的杨炎,最后却因谋害同僚刘宴,惹得众怒,不但被罢官免职,还被皇上赐死。

女帝怀了李星云的孩子【杨炎与钱荒】

  杨炎一生颇为传奇。出身道德名门世家,祖上功德盖世。本人则更甚于祖先,孝感天下,学识一流。致仕为官,也一路坦荡,后官至宰相。但志得意满的杨炎,最后却因谋害同僚刘宴,惹得众怒,不但被罢官免职,还被皇上赐死,不得善终。纵观杨炎一生,最轰轰烈烈之举,就是推行两税法,引发了钱荒,大唐帝国的商品经济由此从繁盛走向衰败。
  杨炎奏请实行两税法
  唐德宗即位后不足3个月,就破格提拔杨炎为宰相。杨炎一上任即奏请实行两税法。建中元年(公元980年)正月,唐德宗采纳了杨炎的建议,颁行两税法。从建中元年至建中二年杨炎被赐死,仅仅一年多,朝廷便几乎刮尽了民财,也将国家带入消藩的浩大战争中。
  其实,两税法的许多内容,如夏秋两税、据贫富征钱、按亩计税等,在德宗的父亲代宗时就已有之。而两税法的不同,一是改“量入为出”为“量出以制入”,二是改“以粮绢计税”为“以钱计税”。过去国家征税,由于在均田制的基础上,人均耕种面积一样,故只按人头收粮绢为税。国家再量入为出,根据税收数量,制定开支计划。杨炎会忽悠,一边高呼减少百姓负担,取消按人头征收粮绢税的定额,一边又让朝廷按实际需要向百姓征税。并且,过去百姓自己生产什么,就以什么代税,但现在统统要缴纳铜钱为税,百姓需先将产品出售,换得铜钱再纳税。
  大唐帝国,适逢乱世,用钱的地方太多。就在两税法实施当年,朝廷就量出为入,征得铜钱大约300亿文。相比于唐朝经济最鼎盛的玄宗天宝年间每年不过20亿文铜钱左右的税收,多出了14倍。天宝年间纳税户口约900万户,建中元年经过安史之乱后,纳税户口下降到300万户。折算下来,两税法令每户承担的赋税相当于天宝年间纳税户的45倍之重。两税法实是看不见的利器,将民间铜钱一扫而光,钱荒由此出现。百姓有钱也不敢花,留待明年纳税之用;朝廷积极备战,用铜钱从国内外市场收购军备物资,并发放粮饷。建中二年,战争爆发,朝廷的军队虽连战连捷,但耗资巨大。原先的300亿文铜钱杯水车薪,在备战初期就已用掉大半,仅十多个月之后,“量出以制入”便失效,百姓手里已分文皆无了。朝廷转而向商贾借贷。商贾不情愿,朝廷就用大棒伺候。打得商人们上了吊,终于筹得20亿文,也仅够两月军费。建中四年六月,朝廷终将商人的铜钱搜刮干净,便又采纳判度支赵赞的建议征收间架税,凡居于房内之人,每大间交2000文钱,中间交1000文钱,小间交500文钱,再次筹得大约30亿铜钱。自此,民间铜钱被搜刮殆尽,朝廷连军饷也发不出了,军队开始哗变,京师长安被攻占,德宗率群臣逃到咸阳。哗变的军队拥立朱在长安做大秦皇帝,德宗再逃至汉中。后来德宗不得不布告天下,承认错误,赦免叛乱,表扬勤王的军队,终于收住了逃跑的脚步。
  钱荒是唐朝历史上的重大灾难
  两税法的实施,带来了钱荒。钱荒的出现和持续,给唐朝繁荣的商品经济带来了毁灭性影响。
  钱荒即为铜钱之荒,民间无钱,物价自然暴跌。百姓出售产品,但无人有钱来买。致使农商破产,百姓生活潦倒不堪。不仅如此,由于百姓手头无钱,商品交换只好退回到以物易物的原始方式,这是货币经济的严重倒退,是对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经济的严重打击。德宗之后,继任皇帝虽多次下诏钱帛兼用,绫、罗、绢、布、米、粟皆为法定流通货币,但皆未能挽救商品经济的衰退,从德宗时期军队哗变开始,王朝慢慢失去中央集权的统治力量,地方藩镇势力又起,大唐帝国从此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钱荒还使社会财富流向特殊利益阶层,地方官吏借朝廷之名逼迫百姓纳税,社会豪强趁机发放***谋取暴利。相反,百姓手头无钱,政府只好再次改收粮绢为税,但由于物价暴跌,百姓缴纳的粮绢数倍甚至几十倍于钱荒出现前的数量,方能抵得上折算后的铜钱税赋。由此,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也在进一步激化。
  在唐代钱荒的诸多历史影响中,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即此后,中国货币法制的重点出现了划时代的转变。过去的1000年中,中国历代王朝货币法制的重点都是限制百姓盗铸铜钱,抑制由于铜钱过多引发通货膨胀。唐代的钱荒却将货币法制的重点推向相反方向,限制百姓销毁铜钱,抑制铜钱过少引发通货紧缩。为此,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法律措施。例如,开放民间采矿冶铜,以供朝廷铸造铜钱,增加铜钱的供给。再如,禁止百姓销毁铜钱铸造铜器,禁止百姓蓄钱和挟钱出境,以限制铜钱流失。唐朝货币法制重点的转变,影响到后世的各个王朝的货币立法。到了宋代,宋王朝将抑制铜钱减少的法律进一步制度化,形成了一整套保护铜钱流通总量的法律法规。
  “以钱计税”终被废黜
  德宗去世后,其子顺宗即位,但因风疾不能说话,只做了6个月的哑巴皇帝就再次传位给太子,即宪宗。宪宗很得太宗遗风,将老爸奉为太上皇,自己集中力量消灭藩镇,并且很有一些建树,开创了类似“贞观之治”的“元和中兴”的业绩。藩镇势力不敌朝廷,只好拱手称臣。宪宗打仗同样需要钱,“以钱计税”的办法也被继续延用,以便从百姓手里搜刮钱财物资。后来,宪宗因重用宦官,在宫廷斗争中被宦官刺死,唐朝迎来了下一位皇帝,是为穆宗。
  穆宗时期,已是赐死杨炎40年之后了。这时战争已经平息,穆宗正专心于舞蹈和杂耍,此时又有一个姓杨的人,名叫杨于陵的户部尚书出来说话,他选择的时机较好,成功地废黜了“以钱计税”的办法,解决了百姓税赋过重的问题。自此,为患民间40年的钱荒问题终于得到了初步的缓解。
  现代学者对唐代的钱荒,大致保持一致的看法,即承认钱荒对经济发展的巨大破坏作用。但是对两税法的评价却截然相反,大都持赞扬的态度,认为两税法是税收制度的一大进步。
  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学者认为,两税法的进步意义,在于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研究税赋史的学者认为,两税法“量出以制入”,意在限制滥征,减轻人民负担;研究货币史的学者认为,两税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与货币关系的发展。然而,古代学者对于两税法却多持否定态度,认为两税法是唐德宗为了准备战争的无奈之举,并使百姓陷入了长期的苦难之中。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经历了两税法导致钱荒爆发的过程,曾赋诗诉说两税法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在说明两税法产生的原因时,诗中说:“兵兴一变法,兵息遂不还。”至于两税法存在的问题,诗中说:“私家无钱炉,平地无铜山。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关于百姓承受的苦难,诗中说:“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贱粜粟与麦,贱贸丝与棉。岁暮衣食尽,恶得无饥寒?”
  两税法“以钱计税”,确实是我国古代税收制度上的一个伟大的进步。但是,如果它没有立即引起钱荒,没有导致商品经济走向衰败,它确实是成功的税收制度。不幸的是,事实恰恰相反。试想,民间市场的铜钱,一部分流出境外换得马匹和军械,一部分储藏在朝廷库府,准备战争军饷及赏赐将士,百姓手头仅余的一点也被藏起留待来年纳税之用,正常的商品经济无论如何不可能再在没有货币的情况下发展,货币经济也绝对不可能在没有货币的情况下进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两税法注定要失败。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