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海蒙古族生态环保文化意识]青海蒙古族
青海蒙古族是13世纪20年代进入青海这块神奇土地的。16世纪初踏入青海境内的顾实汗各部落是今天青海近十万蒙古族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主要是和硕特蒙古部。蒙古族是青海世居民族之一,在青藏高原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繁衍生息,用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创造出了独特的民族生态环保文化。生态环保文化是青海蒙古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含金量较高、“储量”较丰富的文化“宝藏”,独具特点,有较高研究价值。青海蒙古族的生态环保文化的形成是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所决定的,它不仅表现在语言、习俗、宗教、生活娱乐等方面,同时也包含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与大自然不断发生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生态经济之中。他们的生态伦理、文化习俗与生态经济原则和大自然发展规律密切吻合,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一、青海蒙古族生态环保文化源远流长
青海蒙古族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带,生态环境的脆弱、地理环境的恶劣,使他们在同大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形成了依赖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生态观念及行为,从而使善待大自然、回报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成为了蒙古族人民的基本生活理念和追求。早在16世纪以前,蒙古族信仰萨满教时期就有崇拜天地,祭祀苍天的习俗。作为游牧民族,认为长生不老的苍天——呼和腾格尔,就是蒙古族的上帝,天有多大,大自然就有多大,草原就有多大。认为“上界是我的腾格里父,下界是我的大地母”,宇宙万物生灵都是腾格里的,由腾格里安排世上万物生灵的生存、发展和命运。他们遵循天命、崇拜天地、服从天意的信念是坚不可摧,牢不可移。在这种习俗中客观地还存在着一些原始宗教的色彩,可实际上这无不体现着对天地、对自然界秩序的尊重。所以崇拜苍天是草原游牧民族出于对宇宙秩序、自然规律的一种由衷的赞叹和深深的敬畏,是领悟自然,觉悟自己,把自己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完全融入大自然的一种潜在意识的反映。事实上,自然崇尚是蒙古民族自下而上生存发展的力量源泉和远大目标,是与大自然的发展一起勇往直前,永远向上的民族精神的一种表现。保护自然、爱惜自然、珍惜自然、珍惜一切生物与生命是蒙古族生态环保文化意识的基本而重要特征之一。
蒙古族历来崇拜长生天——腾格尔,遵循天命,对大自然敬畏而顺从。在这种崇拜期盼中,表现出的恰恰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象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大自然,并树立适应自然环境的思想和尊重自然规律的理念。蒙古民族生于草原,融于草原,就是在死后,还是回归自然与大地共存。古代蒙古族汗王或贵族身染重病于宫廷之中,在临近逝世时,则要移至毡帐布营之中,而表示生前不居砖石宮室。《元史》中说:凡帝后有疾危殆,度不可愈,亦移居外毡帐房。有不讳,则就殡殓其中。若以土葬,葬后则用马踏平此地,不留痕迹。之后青草生长覆盖,葬地仍如原先草原,毫无损伤。
青海蒙古民族在森林、草原、高原的独特环境中生存,主要靠的是狩猎和游牧。狩猎、游牧活动在天地之间,是天性,是与自然同存共荣的基本生存方式。蒙古族对整个大草原,整个大自然,甚至整个宇宙,都表现出虔诚的敬畏和爱恋之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于自身的生存,对畜牧业的发展,对大自然的保护等方面采取了很多积极有效的措施,并有法律手段加以保护。1640年9月,以卫拉特蒙古巴图尔洪台吉和喀尔喀蒙古扎萨克图汗为首的东、西蒙古29位首领,在塔尔巴哈台山会盟,制定了著名的《蒙古-卫拉特法典》。这部法典的法律条款把信仰习俗、民间禁忌升华为一种制度,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保证人们生活不断完善和发展,对蒙古社会基本生产生活资料牲畜、草场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难看出,此《法典》中包含了如何处理好人与畜、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法制思想和法制观念。
青海蒙古民族根据所处的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地形外貌状况和不同地区差别,创造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生态环保文化适应方式。他们将人、畜、草、水这四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基本要素科学地协调起来,当做一种生产生活方式。并且在游牧社会经济与草原生态系统的互动关系中,从未打破过生态平衡,能使游牧经济自身的自然规律长期生存发展,也就使草原生态系统以自身正常状态维持下去。
青海蒙古族在长期的生存发展实践中,创造出了适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自然环境、可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自然资源的一整套生产生活方式和技能。这就是高原游牧方式。他们首先保持、维护一定区域面积的草场,使之持续承载各类动物包括野生动物的生存需要;很巧妙利用草原生态系统发展规律和平衡规律,确定划分四季草场,并控制一定程度上整个草原的载畜量;根据不同牲畜选择不同的草场和放牧方式,以赶牧、领牧、天牧、瞭牧为主的放牧方式,合理搭配,轮换放牧,使之既不超出不同季节草场牧草生产力的总量限度,又避免与草原生态环境中其它生物争食纠纷,同时对各类草场采取休牧、禁牧、轮牧、活牧的不同放牧方式,以缓解草场压力,实现了天时、地利、人和、草兴、畜繁的最佳结合。在草原上,人畜和其它动物一年的排泄物、各种残留物给草原土壤添加了一层宝贵的腐殖质、有机质和钙磷质等肥料。这些上等的有机肥料撒到草原上,确保了来年牧草茂盛、草原兴旺。人们还利用牲畜的粪便作为燃料,根据热力学定律,牲畜粪便这种物质经过燃烧利用后变咸了草木灰,这种对草木生长极为有利的肥料返回草场后,作为一种新的能量又参与到下一轮的能量循环之中,这中间既没有污染,又没有浪费,可以说是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一能量守恒定律在草原游牧生态系统中比较典型的体现。
二、青海蒙古族生态环保文化的表现形态
(一)生产生活方面
1 蒙古包的造型
蒙古包是圆形结构,拆搭方便,便于搬迁。大小尺寸比例对称,长短有度,造型美观,协调均匀。蒙古包制造材料全部直接取之于自然植物和牲畜。它的墙壁叫铁日木,以柳木条用皮绳(牛皮)缝编成菱形网眼的网片,可伸缩、可折叠。蒙古包的天窗叫俄日克,圆形透光、通风透气、调节室温。白天将俄日克的盖毡打开,烟气可自此对流,保持室内良好光线、清新空气,雨、雪天和夜间用顶毡盖住,达到保温的效果。蒙古包光滑溜圆的外形,有利于抵挡草原上的白灾(暴风雪)、黑灾(沙尘暴)、地灾(地震)的袭击,当白灾、黑灾袭击时,流线型的蒙古包对其具有缓冲作用。当地震时,本来很轻的铁日木很有伸缩性,弹力又好,几乎不存在任何危险。蒙古包没有棱角,包顶也是拱形的,形成一个坚固的整体,承受外力性能最强,抗御风暴有很大的柔韧性,可承受住冬春季节十级大风的袭击。在雨雪季节,只要将蒙古包的顶毡盖上,它就形成了一个圆球状的封闭体,雨雪很难侵入。圆形的包顶存不住雨水,再大的雨也能直接从顶毡顺壁泻流到地面散去。蒙古包的围毡具有极强的隔风保暖性能,并且可以按气候冷暖进行增减,冬季天冷可增加覆盖层,无论包外有多大的风暴、雨雪,只要包内有火,即温暖如春。蒙古包所需用的材料和费用很少,对自然环境没有影响。蒙古包的铁日莫、乌尼(承天窗的支杆)、哈拉兹(天窗架)的材料都是自然森林灌木中较为细小的柳木条制成,然后用剪下的羊毛擀成毡子,进行裁缝,蒙古包的内外盖毡、围毡便齐备了。再用剪下的羊毛、马鬃、马尾、牛毛,可以搓成围绳和围带子。所以一切材料都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无须多少成本。蒙古包的这些特点,完全是物竞天择,适应生态环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