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总结报告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意思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全文)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意思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全文)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意思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一诗中写道:“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如果我们的习作指导也能有这样的意境,在学生心灵中漫溯,满载着趣味和激情,在童真、童言里放歌,学生又何来“。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意思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一诗中写道:“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如果我们的习作指导也能有这样的意境,在学生心灵中漫溯,满载着趣味和激情,在童真、童言里放歌,学生又何来“怕”作文,我们又何来的作文“难”教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里的“贴近”就是要求习作引导要指向学生的心灵,将习作课上到学生的心坎上。对于小学生来说,习作就是学生用童眼去观察生活,以显特有的童趣;用童心去感受生活,以述特有的童思;用童言去表达生活,以抒发特有的情感。习作教学一旦引入到学生的心坎,那心灵智趣和激情被开掘,习作就将流成一条波光粼粼的小溪。这里以我引导四年级学生写“逗猫图”(下图)来谈如何把习作教学漫溯于学生心灵的一些做法。
  一、擦亮童眼,漫溯在童趣处
  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发生新事情,但学生还是觉得“没什么可写的”或“没这方面的体验”,从而咬着笔头。这种“心中无货”而无味的心理,造成对习作的无趣。要解决这种“无素材”的问题,就得擦亮他们的一双双童稚的眼睛,指导学生从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寻找“刺激”,感受生活的新奇。
  “逗猫图”画的是:一个小同学坐在椅子上,将猫倒立起来,猫的前面还有鱼骨头和带线的玩具车。在我没有指导前,学生观察到的只是“我家的猫很有趣,它天天和我玩倒立,我赏给它鱼骨头……”(张长福的《我家的猫》)怎么也凑不够四百字来。
  针对这一情况,我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儿童能够非常敏锐地感知那些鲜明的,富有色彩、色调和声音的形象,并把他们很深地保持在记忆里。”我提示学生:你们是否可以给这张图涂涂颜色?想一想逗猫时的声音?这一提示,学生来劲了,他们把图中的猫、人、车等涂成自己喜欢的颜色后,写起来就丰富多了。“黑色的软毛中夹着几条白色的条纹。”“黄黑相间的毛发……我家的猫的脸孔是一张京剧脸谱。”“绿宝石似的眼珠放出绿光,让人感到恐惧。”声音也联想得各有特色。“猫和我逗趣时‘喵喵’地叫得亲热,而遇到狗时又发出‘呜呜’的愤怒声……”涂色和拟声后的“逗猫图”,学生觉得具体可感,这之后的“逗猫文”显得童趣盎然,单写猫的外形就有二百多字。
  擦亮学生的慧眼后,让他们沿着自己的趣味想个明白再写作,学生提笔,童趣挥洒在纸上,文章是“斑斓多彩”的,这色声相映的文句流淌成的是趣味无穷而又毫无倦意的习作。习作在心坎上走着,学生自会敏感地感觉生活的变化,自会在“素材日记”上记下自己所观察到的一切,丰富了生活,趣味了习作。
  二、激发童心,漫溯在童思处
  童心是不可违的,儿童有着儿童的思考,我们平时的习作指导总是“循循善诱”,要学生写些“典型的”事例、“高尚的”语言,却不知这种违背童心的“构思”,让学生怎么也憋不出老师要求的“精彩”和“深刻”,这样远离学生心灵而“拔高”的习作,只能把学生推向“悬崖”边,让他们看到“峡谷”下的万丈深渊,他们怎能不害怕习作呢?我们要激发其童心,让学生大胆去写自己想写的习作,使学生心灵自由地向着内心憧憬的“彩霞”走去,一路在自己的风景中放歌,那样“愉快地倾吐”才是漫溯在童思的绿草原上,才是真正的“我手写我心”。
  “逗猫图”展示的是儿童逗猫的有趣场面,如果你一定要限制学生写“猫给人带来好处”,有些学生只能去编造,这样的文句是没有灵性的。我在指导学生给图上色,联想自己与猫之间发生的故事后,有个学生就问:“老师,能写我讨厌这只猫的事吗?”我点头很肯定地答道:“怎么不能,只要是心里想表达的都可以写!”陆颖同学写的《那该死的猫》就有儿童思考的特性:
  ……我的小花猫有时也是令人讨厌的。那天,我心情不快地回到家,小花猫好像很饥饿似的朝我“喵喵”叫,还把装猫粮的盘子踢了踢。我才不管呢!这次语文测试我没有考好,还不知怎么向严厉的妈妈交待呢!我瘫软地坐在沙发上,拉起地上那黄色玩具车的绳子,猫好像要讨好我,也跟随车玩起来,一跳一跳的。我把车拉快些,它也跑得快,我气愤了,用力一拉,车蹦高了,猫跃了起来,向车扑来,“啪”地一声,把绳子抓断了。也许是小花猫太想表演吧!它冲得太猛,后爪碰到我的手背上,把我的手划出两条血印。我抓起鸡毛掸子,狠狠打过去,猫吓跑了……这该死的猫,玩什么玩,害我手痛了几天……
  这就是儿童的思考,它显得多么独特,心情不好时,猫想与他逗着玩,他却无心和它玩,偏偏猫想讨好主人以求赐食,又弄巧成拙抓伤主人的手,搞得主人讨厌它,说它“该死”。这样鲜活的描写是我们大人所想不到的。激发学生的童心,让其童思漫溯开去,浸染出的习作一定是绿意融融呀!
  三、开掘童言,漫溯在童情处
  童言无忌,童稚的言语是充满童真的,怪不得有人说:“儿童可以做成年人的老师。”学生以儿童特有的情感抒发出的语言被开掘后,流淌出的心灵之语一定会馥郁习作这条溪流的两岸。我们只能去“疏”导这样独特的情感,绝不能以“堵”来压抑学生如露珠滚动般晶莹的情趣,应让其情感漫溯开去,并要让它随太阳的升起化为有形有色的云朵一样的言语,闪烁为斑斓的习作彩虹。
  李雯同学的《有趣的小猫》写道:
  ……我家的那只猫除了和我逗趣外,还有个秘密——爱交女朋友。有一天,我丢下一条鱼骨头,它开心地闻了闻,正想品味时,邻居家的母猫“喵喵”叫了两声,它就叼起鱼骨出去了。我好奇地想看个究竟,悄悄地跟在它后面,一直到了院外。为了不让它发现,我用叔叔给我的望远镜站在院外角落的一个隐蔽处看着。我家的花猫见到邻居家的那只黑母猫后,把骨头放在地上,两只猫你一口我一口地品尝起来。吃完了,两只猫还互相打闹了一阵。接着黑母猫伏在地上,我家的猫骑在黑猫的身上,这一定是在亲嘴吧!真是不怕羞呀,花猫在谈恋爱了……
  这就是孩子的语言,这就是童思特有的灵性。我读着简直如在欣赏电影的特写镜头,这是我们大人所难以想象的,一个孩子竟能“侦探”到如此生动的细节。这样的细节是学生“好奇”捕捉到的,并没有什么不纯洁,我在这段的旁边批注:“精彩的细节,让人读了有身临其境之感,细致观察,捕捉到的是意想不到的激动。”
  无忌的童言,描述的是儿童的情感,多开掘引导这样的童言,儿童的情感漫溯开去,点缀在习作天空中的是那闪烁光芒的斑斓的繁星。如此,学生的心灵细腻了,就会带来习作的星光灿烂。
  “撑一支长篙,在儿童的心灵里漫溯,满载儿童的趣味,泛舟童真、童思的星河中,领略那童情独特,是多么惬意。”我读完了学生观察“逗猫图”后的习作,在“批阅习作杂感”本上写下这些话。将习作引到学生心坎上,漫溯在习作的青草处,学生就会“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样做也会实现“为学生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