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与教育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和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和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这一论断是强调教师是做人的工作的。对人的教育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他们各自的认识水平和情感特征等个性是各自不相同的。因而在教育教学过程活动中随时可能出现意外的情况,这包括道德情感及接受知识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如何及时处理这些意外的情况,使之不影响教育目的的实现,或者说如何把这些意外的情况及时引导到教育教学的艺术构思中去,就需要教师的一种随机应变的创造性劳动。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具体指的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当时的情境迅速而准确地做出判断,机智的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并能预测该措施的教育效果。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能使教师发挥他的课堂讲授技巧和艺术效果;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积极性,是沟通师生关系的一座理想之桥;同时有助于教师缓和教育工作中的紧张局面,使其更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处理矛盾,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对于这一点,可从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得到证明。
在许多青少年的心目中,教师往往是他们模仿的对象。新学期到来时,我们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上制订了许多管理细则,其中对学生仪表有一条要求:不准穿拖鞋进课堂。初一年级的新生来自不同的小学,进入中学后,对执行这一要求并不容易。有一名同学屡屡“犯规”,一次班主任见他又穿拖鞋,就问他为什么总改不过来呢?他说:“我习惯了,况且我们原先学校的教师都是经常穿拖鞋进教室。”他把原先的教师搬来做挡箭牌,班主任没有生气,而是说,“在我们学校,如果你什么时候看见老师穿拖鞋进教室,你也可以。”这个学生自然是没有机会穿拖鞋了。这位班主任处理这件事时,没有对学生加以训斥,而是表现出善于运用言传身教的教育原则,抓住学生喜欢模仿教师的心理特点,循循诱导,机智地做通了学生的思想工作,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取得了成效。
对于初次离家住校的学生来说,最难抑制的情感即是恋家。有位住校生三天两头就要回一次家,学习耽误了,还影响班里纪律。特别有一次,他先斩后奏,回了家后才打了一个电话,说病了,要休息几天。几天后他回校了,班主任正好在走廊上遇到,于是马上扶他进教室,并热情地对全班同学说:“你们看,谁来了?某某同学的病已经好了,让我们向他祝贺。”几句话,教室里气氛活跃起来,而那个学生则满脸通红,不知是羞愧还是感动。怎样斩断学生的恋家情绪而使他安心学习,一直是令人困扰的问题。该班主任及时抓住这一机会,运用多变灵活的教育策略,从而对该生起到了婉转批评的作用,又向他表达了教师和全班同学对他的关心爱护之情,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教师所应具备的热爱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感情,没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又缺乏灵活的教育策略,那么碰到此类事情时,可能就是另一副面孔:“你怎么不请假?功课落了这么多,看你怎么办?你还知道回来!”这样简单的训斥,必然给学生心里负担和压力,师生这间就难沟通,教育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对于教师来说,创造性劳动不仅表现在对学生出现偏激行为时的巧妙处理上,更重要的应该体现在如何解决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上。当教师处理这些问题时,由于对情况了解的局限性,学生也难免因此受点委屈,而学生受委屈后常藏在心里不与人言,暗地里则和教师较劲,师生之间的鸿沟就会加深。若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场合,倒倒苦水,学生心里豁然,教师也有个纠正自己工作偏差的机会。于是就有了让学生辩一辩“老实人真的吃亏吗”的想法。辩论会开始了,一位写过检讨的学生直言不讳地说:“我认为老实人就是吃亏,那次我和某某同学一起上了四楼顶层,我主动承认了错误,却被教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而另一位同学不承认,老师却没有追究……”该老师依稀记得有那么一回事,听了这位同学的诉说,深感不安和内疚,当即向全班同学检讨自己的失察并向该同学道歉。该学生此时有如释重负之感,长久压在心头的不平终于一吐为快,心情自然舒畅通达。此后他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积极性空前高涨。类似的情况我想许多老师都碰过,在处理时,能不拘泥于特定场合并采取迅速的措施,不能不说是创造性劳动的体现。当然,这需要教师具有豁达开朗的心胸,同时要有承认因自己教育过程中的疏忽或失误而造成学生心理不平衡这一错误的勇气。碰到此类情况,教师切勿文过饰非,敷衍了事。
学校教育自有它特有的复杂性:诸如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知识能力的发展上存在着极强的不平衡性;每个学生在他自身的学习过程中也总表现出发展的不稳定性;学生自身情感与个性的差异性等等。这些复杂的因素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应具有创造性,而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学科的知识,要训练自己对学生情况的敏锐的观察力和迅速而准确的判断力。有了这两个基础,才谈得上是创造性劳动。机敏的应变能力不可能通过传授获得,而应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而获得。
责任编辑 一 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