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策略】创新思维的例子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符合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塑造学生个性的前提,是中学生终身学习、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更新观念与方法,加强对学生思考自觉性的培养,褒奖学生思维的新颖性,倡导探究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形成善思多问、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思维风格。
[关键词]创新思维;中学语文;教学;个性
法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言,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让学生张扬个性,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个性被称为人类心理行为的动力来源。在学习上,它能促使学生朝着某个目标积极进取,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尽快转化为实际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包括否定、大胆怀疑批判的精神,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冒险精神。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应该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个性,张扬学生人格力量。
2.帮学生确立目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成功者必须具有克服种种困难与障碍的勇气,具有坚定的信念。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文的有关材料,让学生认识到创新精神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鼓励他们勇于付诸实践。
3.调节学生心理状态,培养学生创新热情。人的不同情绪,对其发挥创造力有很大影响。中学生情绪起伏波动大,且情绪表现不像小学生那样容易外露,因此他们对各种压力的反应更为敏感,也不易为人所觉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适当的压力,又要帮学生调整好学习情绪,可以借助课文中丰富的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和热爱祖国语言的热情,培养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热情。
二、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语文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能转化为创新能力。
1.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学生的思维往往容易陷入狭隘、单一的模式,局限在旧的思维方框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多向诱导,多解设问,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变通性与灵活性。
2.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方能创新,创新必先有疑。”教师要转变观念,引导学生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问难,冷静考虑问题,不迷信权威,不拘泥于前人或现成的结论,敢于提出问题。
三、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1.创设情境。教学中的设疑是很重要的一环,这是在课堂上有意营造、渲染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特定气氛,挖掘课堂中内涵丰富的部分,为学生设置可以发挥想象的情景,并通过“设问”,让学生凭借已知去探索未知,利用已知去解除疑惑。
2.丰富表象。没有丰富的表象,就难有形象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直观教具、现代化教学手段、外出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丰富的表象,从而激发其形象思维。
3.调动表象。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地、充分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即表象储备,对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发展形象思维,也十分重要。以《失街亭》为例,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形象已深入人心,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有关民间故事,谈谈对人物的看法,促使这些经验介入教学过程,学生学习的热情自然会高涨。
4.激发情感。情感是文学的本质所在,是阅读文学作品时极其重要的心理因素。有些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把文质兼美的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没有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对抽象空洞的语文课肯定是感觉味同嚼蜡、兴味索然。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
创新思维不仅受个体认知因素的影响,而且受个性的巨大影响。譬如,独立性、冲动性、幻想性、自制性等都是创造性人才的共同人格倾向。教师应设计一些能启迪智慧并带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对问题推测和猜想,引导学生自主探讨和研究,特别是要要求学生有主见、有观点,从而形成善思多问、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思维风格。
参考文献
【1】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2】叶平.“创新教育”解析[J].教育研究,1999(12).
【3】陈绶祥、董立君.素质教育在中国[M].羊城晚报出版社,2000.
【4】王伟娟.创新思维 [J].中文自修,2002(5).
【5】贺同立.大语文与创新思维[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王 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