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何培养小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注重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潜能。”由此可见,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必须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前提。爱因斯坦也说:“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却可以遨游世界。”人们更是这样形容想象:“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由此想象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心理学是这样解释想象的: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
1. 在品读语言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中学课文多是经过精心选择的中外名篇,作品具有生动的人物形象、感人的情节和优美的意境,而且内容大多与学生的成长经历有关,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要求:“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新课标提倡通过品读,去开启学生的思维,而优美的语言品读,就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钥匙。在教学《孤独之旅》时,我让学生反复品读杜小康的心理活动: 1)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他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茫茫的水。我先让学生找到重点词“已不可能”和“茫茫”,然后再三去读,再让学生思考:“已不可能”能否换成“不能”? “茫茫”仅仅指的是水吗?想象杜小康坐在船头上的情形。通过比较朗读,想象杜小康杜小康独坐船头的情境,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杜小康的失学是无法更改的,而且必须要离开熟悉的环境和自己的亲人。因此,“茫茫”不仅仅指的是水,还指杜小康离开了熟悉的的生活环境和亲人的恐惧。2)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苇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我让学生通过品读“涌”、“围”这两个词语,去想象浩渺无边的、茂密的芦苇荡的情形,再思考:杜小康为什么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通过品味这些关键词语,学生自然就能理解:这是杜小康面对陌生的自然环境而产生的恐惧。3)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让学生品读“并不是悲哀”,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学生几乎是不约而同地说:坚强的,肯定的,自豪的……通过这样的品读,学生领悟了杜小康由最初的孤独恐惧到经受了磨难之后坚强的心路历程。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发挥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写写自己的类似经历”。好多学生特别有感触,这样写道:孤独,像一张网,网住了我的心,只有挣脱,挣脱才是我的新生。也有同学这样写:孤独,像风的叹息,像雨的哭泣,像无奈飘落的雪花……但我坚信:阳光,会将这一切带走。通过品读,学生尽情发挥想象,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的耳”去倾听作者的心声……在这个无形无声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同,但每个人的看法却又都是珍贵的,有鲜活生命力的,因为这不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而是植根于自己内心深处的。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思维活跃、情绪亢奋,他们会为自己想象的成功而欢悦,为自己的憋闷再作深思,自然能够高效率地接受知识,打开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2. 在质疑解惑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古希腊著名生物学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燃烧的火炬。”这“燃烧的火炬”的过程,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指导学生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过程。“怎样学”比“学什么”更重要,教学的根本就在于引导学生“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例如在教学《湖心亭看雪》一文中,我就引导学生对课文大胆质疑,作者说自己“独往湖心亭看雪”,可是下文中却写到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是否属于疏漏之处?当作者问两个在湖上赏雪的人姓名时,却回答“是金陵人。”这是否是答非所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同学们都大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有的说矛盾,有的说不矛盾。大家争论激烈,甚至争得面红耳赤。我在一旁,并不急于作出评价,任其争论,只是适时地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身世背景去思考。学生豁然开朗,想象、品味到了作者那种孤芳自赏的心理,得出一致的结论:在作者眼中,舟子、童子不是自己的同类人,这更能体现出作者遗世独立的情怀和人生渺茫的慨叹。更有甚者,甚至想象到了他在明朝时的奢华生活和他的交往朋友,与现在的处境对比,得出结论:抚今追昔,只能用一个“独”诠释。对于第二个问题,我只告诉学生金陵曾是明朝的国都。这样一点拨,大部分学生都理解了:这也是作者难解的一份故国之思啊,明王朝已亡,作者的思国之情犹如这一池寒冰,无以为解,只能在字里行间渗透。这种可贵的质疑声,培养了学生不唯师、不唯书、不轻信现成结论的求实精神;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定势的羁绊,摆脱条条框框的束缚,拥有了一片想象的天空;让学生把书读活,把问题想透,真正做到了温故而知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和想象能力。
3. 在补充课文“空白”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伊瑟尔提出的“空白”理论认为:文本给读者留下不确定性的“空白”,在阅读活动中等待读者用想象去填充。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部分都是古今中外名家的名篇,其中有很多内容含蓄、构思巧妙的作品,作者独具匠心地为读者留下耐人寻味的艺术“空白”,成为教材中最能激发学生想象的支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空白”,做到空中有虚,虚中含实,引导学生去联想、想象,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释放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都德的《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用自己真挚的爱国之情点燃了人们的感情,文章却在下课铃声中戛然而止,这样结尾为文章平添了无穷的神韵和魅力,达到了“言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同时也给读者提供了驰聘想象的余地。自然会使我们心生疑问:下课之后,阿尔萨斯的人民会怎样去做?韩麦尔先生会怎样生活?小弗朗士已经有了爱国感情的萌芽,他会怎样学德语呢?通过这些“空白”,引领学生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主旨。《台阶》中的父亲,让我们感动又心酸,想象父亲的心理活动,让我们体会到我们的父辈在面对困难时的坚强,心生敬意,还可以想象在新时代中,儿子会走怎样一条跟父亲截然不同之路……总之,通过“空白”填补,学生的思维不再局限于课堂之内,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赋予他们一对想象的翅膀,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开创出一片更广阔的天地。因此,教师应抓住与文本有密切联系的“空白”,重视“空白”,巧用“空白”,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