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1年德保县艾滋病疫情分析_艾滋病疫情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2006~2011年德保县艾滋病(AIDS)的流行现状及趋势,为制订预防控制策略和实施预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医疗卫生单位艾滋病疫情报告资料和艾滋病专报系统监测的结果,对德保县艾滋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11年德保县累计报告艾滋病毒(HIV)抗体阳性110例,确诊AIDS患者37例,死亡24例;HIV感染年龄最大82岁,最小年龄2岁,20~49岁年龄组占83.64%;男女比例1.16:1;职业以农民(农民工)为主,占66.36%;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86.36%。结论:德保县AIDS呈流行状况,性传播成为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明显上升趋势,也是今后预防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艾滋病;疫情;监测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409(2012)03-0317-03
德保县自2006年在外出务工人群中首次检出HIV阳性感染者以来,截止2011年12月共检出HIV/AIDS 110例,总人群感染率2.99/万,属广西低流行县份之一。自2006年以来,按照《广西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的工作要求,积极开展了艾滋病防控工作。开展德保县艾滋病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将有利于德保县艾滋病预防策略制定。现将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德保县辖区内的各医疗卫生单位艾滋病疫情报告资料和艾滋病专报系统监测统计资料。
2 结果
2.1病例报告及死亡情况
2006~2011年德保县累计报告HIV/AIDS共110例,其中确认AIDS患者37例,死亡24例,见图1。
2.2病例报告来源情况
2006~2011年共报告的HIV/AIDS 110例中,来源于自愿咨询检测报告35例(31.81%),性病门诊9例(8.18%),术前检测8例(7.27%),孕产期检查7例(6.36%),婚前检查6例(5.45%),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6例(5.45%),羁押场所监测3例(2.73%),哨点监测1例(0.91%),采供血机构2例(1.82%),其他33例(30.00%)。
2.3地区分布
德保县12个乡镇均有HIV/AIDS报告,以城关镇、马隘镇、足荣镇、巴头乡、燕峒乡病例数依次排在前5名,6年共报告72例(65.46%),见表1。
2.4人群分布
2.4.1年龄分布 在报告的110例HIV感染者中,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2岁。其中,20~49岁92例,占83.64%,0~19岁4例,占3.64%,50岁以上14例,占12.73%。
2.4.2性别分布 110例HIV感染中,男性59例,女性51例,男女比例为1.16:1。
2.4.3职业分布 报告的110例HIV感染者中,以农民(农民工)最高,占66.36%,其次是家务待业人员,占6.36%,见表2。
2.4.4婚姻状况 在110例HIV感染者中,已婚70例(63.64%),未婚27例(24.55%),离异9例(8.18%),不详4例(3.64%)。
2.5感染途径
110例HIV感染者中,以异性传播为主,占86.36%。其次,母婴传播、静脉**传播和同性传播各占1.82%,经性传播AIDS呈逐年上升趋势,见表3。
3 讨论
广西百色市德保县2006~2011年HIV/AIDS疫情结果表明,该地区艾滋病疫情与全区一样,呈低流行状态,HIV/AIDS患者2006~2007年共报告7例,占6.36%,增长趋势缓慢;2008~2011年共报告103例,占93.64%,呈快速上升的趋势,疫情分布广泛。感染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86.36%。结果显示,性传播呈现高流行势态,异性传播仍是该县艾滋病流行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
该县近3年来工业发展迅速,流动人口增多,经性传播艾滋病有逐年上升趋势。由于不安全的性行为,使一些宾馆(旅店)、酒店、美容美发店、桑拿等娱乐场所成为性病、艾滋病传播的温床,暗娼是该县性病、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高危人群,也是传播到普通人群的重要桥梁。2009~2011年在对暗娼人群的监测结果显示,梅毒阳性率高达14.76%。因此,性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是艾滋病流行的又一危险因素。
艾滋病的传播与人们自身的行为密切相关,其本质是一种行为性疾病。德保县2006~2011年报告HIV/AIDS共110例,其中20~49岁年龄组92例,占83.64%,职业为农民(农民工)73例,占66.36%,说明该县的艾滋病疫情以青壮年的农民(农民工)为主要发病人群。该人群长期单身外出打工,正是性行为活跃的群体之一。由于性行为中性伴侣的不确定性、性伴侣感染情况的不可知性等因素的存在,当性本能与冲动时,对艾滋病的预防知识缺乏和意识淡薄而采取不安全性行为概率增加,使这一人群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危险性相对增加。此外,该人群流动性大,故加强对该人群的防治艾滋病、性病知识宣传教育,通过有效的教育传动,提倡安全性行为是当前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最有效手段和最有力措施。
德保县2006~2011年在艾滋病感染的110例中,发病37例,死亡24例,病死率为64.86%,与百色市右江区报告相似。提示:德保县已面临艾滋病发病和死亡高峰时期,应加强对艾滋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工作。德保县艾滋病的流行特点与各地报告的流行情况相似,近年来性传播方式逐年迅速递增。2011年在对本县低档暗娼人群健康调查问卷137份中,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每次使用为49.64%,有时使用为47.45%,最近一次使用为81.75%。结果显示,低档暗娼不安全性行为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向农村老年男性传播艾滋病毒的主要桥梁。
嫖娼行为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强对娱乐场所从事性服务工作者及嫖客人员进行宣传教育,推广安全套的使用,有效控制艾滋病流行。根据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的工作要求,积极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对高危人群大力宣传防治艾滋病知识和免费提供安全套,尤其是对待业青年及外出务工青壮年人群加强教育,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我防范意识,从而控制艾滋病经性途径向一般人群传播。
综上所述,德保县艾滋病流行现状分析结果显示,未来该县艾滋病流行以异性传播途径为主。因此,必须加强对娱乐场所性服务工作者,特别是农民(农民工)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干预,在娱乐场所100%推广使用安全套,积极开展自愿咨询检测,母婴阻断,抗病毒治疗,加强患者随防和配偶(性伴)检测等项目工作,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
[责任编辑: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