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课堂提问艺术,,有效引领学习思维】
摘 要: 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是教学活动的有效载体和首要阵地,而成功的课堂教学则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效结合。作者结合实践认为,无论就教学过程的重要性还是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来说,课堂提问既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又是极其重要的撬动环节,它在引领学生思维、激活学习状态、提升教学质效上能够充分发挥积极能动作用。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艺术是执教者应当重视并探究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课堂提问艺术 学习思维
在学校教育中,身为一位有责任有作为的教育工作者,既要注重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又要讲求教学活动的艺术与效率,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师生互悦、有效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愿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认真探讨学科自身规律外,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努力掌握一定的艺术和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才是课程教学活动的“优质、成功与高明”之处。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深刻感悟到,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是最重要的,在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在决定课堂教学的优劣成败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导向和定位作用。既然如此,良好的课堂提问艺术是怎样“炼”成的呢?本文试简要阐述。
一、化常规为反常,有效发挥先声夺人作用。
心理学研究和实验表明,人类既有常规惯性思维又有反转逆向思维,前者因为顺风顺向能使人产生水到渠成的思维认知与结论,后者则由于“逆水行舟”在形成心理冲突的同时能够冲击思维常态,从而更加有效地激活人的情感信念和精神毅力,由此形成的效果后者显得尤甚。在大多情况下,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并非从一开始就感兴趣,而是由于内容本身的趣味性或者执教者的艺术开发(包括语言和其他手段)才能得以体现出来。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在有效掌握教学内容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有效设置一定的“障碍性”抑或“反常性”形成心理“冲撞或冲突”,当学生在急于打开它们的过程中,这就意味着学习思维的真正开启,由此对教学内容的触摸、探究与理解就能攻坚破难、尽力化解。这就是有人曾经作出哲理性概述的丰富内涵:“学习的兴趣与否,关键在于执教者能否抓住教学突破口并把之转化为学生思维中的‘问’字。”如上海于漪老师在教学《孔乙己》一文课堂导入时,开篇即问“孔乙己姓甚名谁?”看似一句简单的课堂发问,却四两拨千斤地冲击了学生的惯常思维:“孔乙己难道不是姓孔名乙己吗?”“如果不是,那么真的姓甚名谁呢?”“学起于思,而思起于疑”。在这种“一浪激石”的思维驱动下,学生们不仅疑心大发而且兴趣大增,认真阅读课文。教师从旁引导、启而发之,于无形之中有效消化了重点内容。
二、化直问为曲问,有效激活学习思维。
由于初中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但责任意识不强,他们在学习中往往习惯于“兴趣使然”或者“被动式接受”,因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要求和认知特点,努力讲求一定的教学艺术,有效牵引学生的心理走向,达到激活学习思维的目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课堂提问方面要尽力避免直来直去,相反将之变为“曲问”而采取“曲线绕弯”的方式,使得学生在变化中自然“起疑”,在“起疑”中自觉思维,在思维中开发智慧。久而久之,不仅能有效挖掘初中生的思维潜力,而且能在教学中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力。如教学《老山界》一文时,笔者适时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大屏幕显示文中的一句话:“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红军战士)抢了一碗就吃。”体会“抢”字的用法和情感,他们一时难以理解而回答不出来。对此,可以变换一个角度:这个“抢”字能否说明红军战士在吃饭时的毫无纪律或不顾他人?学生作出了否定回答之后,接着显示以下两个句子:“(1)爷爷笑着望着小明从箩筐里抢了一个最大的苹果。(2)一觉醒来,天已大亮,小明抢了一碗稀饭喝了之后就急匆匆地离家出发。”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从中进行认知比较,学生终于对红军战士“抢”碗吃饭这一动作有了深度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富于技巧性的艺术提问能够打开学生的思维,有效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三、化先问为后问,有效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在学校教育中,组织一次课堂教学活动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教师的“问”要始终不断地穿插其中,这一些“问”就犹如提纲挈领一般,既是执教者驾驭课堂教学的“无形缰绳”,又是学生们课堂学习思维的“有力导向”。因此,要问得艺术、问得准确、问得有力。上文所说的两处“问”,是先后放在课堂教学的导入之处和中间环节,其实艺术性提问也可放在课堂教学的结束之前。笔者从实践中总结得出,如果通过这种“后问”引导学生把课文知识与课外知识联系思维,就能在放大课堂教学效应的同时,放大语文知识的利用价值,做到知行合一。如此,既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联想性思维和求异性思维,又可以充分发挥促进消化、增强理解、有助掌握和提炼效果的良好作用。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之后,教师可以发问:“学习本文之后,我们一方面要继承这种坚持不懈的执著精神,还可以深受启发从中挖掘什么样的‘新时代愚公精神’呢?”再如,在学习《邓稼先》一文之后,执教者可以发问促思:“除了邓稼先,我们还知道那些科学家也具备这种‘献身科学、为国为民’的伟大精神呢?”通过这样的“后发之问”,既能让学生对刚学课文内容进行不自觉的“反刍咀嚼”,又可以有效促发学生的思想在纵横方向发展之中想得广、思得深,从而获得“消化新学内容、善于提炼中心、突出主题教育、深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思维、放大教育效应”的综合收益,为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和素养奠基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