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总结报告 立志共同富裕,,扎根城乡统筹:如何立志扎根军营(通用)

立志共同富裕,,扎根城乡统筹:如何立志扎根军营(通用)

立志共同富裕。扎根城乡统筹:如何立志扎根军营振兴新区位于长治市长治县东南,东临壶关,北靠雄山,古称上党。而今是山西首个“城乡统筹试验区”。  长治县城乡统筹振兴试验区(振兴新区)成立于2010年7月6日,振兴集团党委相应更名为振兴新区党委。

立志共同富裕,,扎根城乡统筹:如何立志扎根军营

  振兴新区位于长治市长治县东南,东临壶关,北靠雄山,古称上党。而今是山西首个“城乡统筹试验区”。  长治县城乡统筹振兴试验区(振兴新区)成立于2010年7月6日,振兴集团党委相应更名为振兴新区党委。
  共同富裕的坚定信念
  振兴新区党委书记牛扎根是山西省特级劳模,荣获2011“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上世纪80年代,牛扎根在西火镇关家村当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绿化荒山,改造农田,兴办企业,使关家村成为当时全省农业建设的一面旗帜。上世纪90年代,他担任西火镇振兴煤矿矿长后,大刀阔斧地进行企业改制,最终将一座年产量只有7万余吨,生产方式落后的镇办企业,发展成集原煤、洗煤、建材、运输、商贸、养殖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多元化企业集团。
  牛扎根当基层干部将近40年,童年的贫困打造出他实现共同富的理想:“我14岁时父亲去世,初中上了一年就失学,打过铁、放过羊、上过地、烧过砖、当过小工。我们这儿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得走很远去挑水。我找村里的老支书说:叔,咱得想办法打口水井,修修路,老这样下去,每天啥也别干,就耗在挑水上了。老支书说,等你将来当了干部再弄吧。人家笑我毛头孩子不知深浅,队里都不知道去哪里筹集这个钱。我当时暗暗下了决心,长大了一定要打口井,改变家乡的面貌。”
  1984年牛扎根“双喜临门”:3月,海选为村委主任。7月,入了党。那一年,他带领村民没日没夜修路、打井、建学校,解决了百姓的出行难;孩子们从四处透风漏雨的关帝庙,搬进了窗明几净的新学校;接通了当时全县第一家自来水……
  关家村原是贫困村,年人均收入不足千元。面对严峻的挑战,牛扎根依托资源优势,创办建材厂和商贸公司,兴建了养鹿场、养鸡场,引导村民搞特色养殖,率先走出了 “村企互动、和谐发展”的路子。昔日的贫困村成为长治县经济发展的示范村。
  牛扎根说,“我办企业成功后,把自己的上亿股份让出来,家人当时很不理解,现在他们都支持我,因为我干的是好事,积德的事情。每当我想起自己有能力让村里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感到活得有价值。这么多年,我始终没有离开过农村,根已经深扎在这儿了,遇到烦恼的时候,我在村里转一转,心情马上阴转晴。我的喜怒哀乐和生活的意义,都交在这片土地上。”
  城乡统筹的率先试验
  进入新世纪,牛扎根萌生了一种强烈的自问:在消除了贫富两极分化的危险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怎样持续发展;农村与农民的未来如果不作重大转变,还能不能快速做大做强,实现现代化?他感到从安徽小岗村肇始的农村初期改革能量已经充分释放,“三农”事业再次呼唤大刀阔斧和改革。他惦念着“路在何方”,直至“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机遇总会选择有准备的头脑。2007年3月,长治县响应中央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号召,对原关家村、郜则掌村实施整体搬迁、新建,划为振兴新区。2009年,牛扎根将关家村、郜则掌村、向阳村三个农村党支部并入振兴集团党委,成为长治县第一家村企共建党组织,组建了集办公、商业、居住、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于一体的城市化农村社区。
  振兴新区党委打破机制壁垒,破解发展瓶颈探索了“构建三大体系(产业支撑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破解两大瓶颈(通过置换、流转的方式——破解土地瓶颈;通过债权转让、成立基金组织的方式——破解资金瓶颈)、实现三个转变(通过迁村合并、拆旧建新的方式实现农村到城市的转变;通过就业均等、健全社会保障实现农民到市民的转变;通过合理流转、高效利用实现土地到产业的转变)、达到五化目标(就业均等化、环境生态化、居住城市化、服务功能化、生活保障化)的城乡统筹措施,走出 “以企带村、以工补农、村企互动、和谐共建”的发展之路。
  目前,长治县振兴新区已经是集原煤、洗煤、建材、商贸、运输、农业、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多元化非公有制企业。在牛扎根的带领下,实现了“以企带村、以工促农、村企互动、和谐共赢”的美好局面。
  振兴新区新建别墅式住宅136套、标准化村民新居95套。区内实现了道路硬化、院内绿化、村中亮化;农户实现了统一供热、供气、供水、供电;接通网络宽带、数字电视、程控电话。新区依山就势,进行生态绿化改造,将办公、商业、居住、文娱、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合并在一起,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和“中心村”示范区的特色,彻底改变了旧日的村容。新区为老百姓办理了医疗、养老、意外伤害“三险”,开通了免费公交车,解决了群众就业、养老、子女入学、医疗等问题。
  振兴集团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上马了快消食品和农产品加工项目,以及葵花油加工项目,启动了煤矸石再利用项目,把园区打造成乡村旅游胜地。
  牛扎根说,城乡统筹试验,比“大包干”更上一层楼的地方,在于它是以产业化带动农民致富:“农民要增加收入,必须跳出‘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民论农民’的思维定式,要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振兴新区又注册了振兴鑫源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以每亩土地每年1000元的价格从农民手中租赁过来,统一规划、统一经营。失地农民加入到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成为产业工人。
  上上下下都关注的“三农”难题,在振兴新区得到不少的解答。新区拓展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平台,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工人化。农民工人化。新区把骨干企业、龙头企业的优势注入农业,使农业成为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
  深化改革的不倦探索
  牛扎根对新区建设充满着自豪:这里的“城市化”,不是让农民进市、进县、进中心镇,而是在群山环绕中,让企业集团带动新农村建设,小村并大村,撤村并区,从而实现党建、土地、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资源共享,农民就地实现成为城里人的梦想。
  振兴新区的城乡统筹试验,促进了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牛扎根努力让新区做成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头人、创新发展的领跑者、城乡一体化的开路先锋,实现村庄与都市的优势融合。振兴新区面临两大瓶颈:一是要通过置换、流转,破解土地瓶颈;二是要通过债权转让、成立基金组,破解资金瓶颈。作为新事物,试验区,许多本应随之跟进的制度规则,往往滞后,使改革的先行者苦于孤军深入。牛扎根在新区居民的户籍与征地上,感到新区亟需新政的支撑。他同时也认为,探索中出现的问题,只能靠更深入的探索来加以解决。
  振兴新区是山西唯一以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农村城镇化之路的试验区,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探路者。城乡统筹是关系转变发展方式,决定“三农”和中国经济前景的一项要务。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经历过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农村居民变成城市居民,城乡发展差距变小的发展阶段。城乡统筹的含义就是以城市和农村一体发展思维为指导,以打破历史和制度设计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为出发点,最终实现城乡差距最小化、达到城市和农村共同富裕文明的目的。
  城乡统筹的道路绝不止一条,牛扎根和他的振兴新区,提供的应该是榜样,而不是模式。当下,改革进入“深水区”,碰上的多是“硬骨头”,尤其需要“舍我其谁”的气概。
  牛扎根说:“40多年来,我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很多。家人抱怨陪他们的时间太少,给别人的照顾太多。老母亲去世时,我也没能及时赶回,成为我一生的遗憾。但我总在想,如果时光倒回40年,让我把所有路重走一遍,那么,俯首甘为孺子牛,扎根热土写春秋,仍会是我无悔的选择!”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