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德育 现状分析_中学语文德育探讨
中学语文课是一门非常特殊的课程,它不仅应教给学生课本知识,更应借助语文的文学性给予学生更多人文精神的教育。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向学生进行语文教学中注入德育教育,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想品质和文化品味,注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一、语文德育渗透,把握道德教育
语文教育中德育的渗透性,指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语文教育之中,而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之外。也就是说,思想品德教育要寓于一字一词、一句一段、一篇之单元的教育之中,要寓于听、说、读、写的每一项训练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以文学艺术的精品娱学生耳目,以课文佳作中的真挚情感和学生心弦,以文章之精要启学生心智,以教材甲的榜样力量激学生奋进,从而把高尚情感的浸润和深刻理念的渗透融为一体,使语文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收到最佳效果。这里要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脱离课文的形式去单纯地分析内容,应抓课文关键性词语和语段进行分析、渗透。
二、善于发散,联系生活。注重体验
学习课文时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对课文所表现出来爱恨、憎恶、善恶、美丑产生共鸣,甚至得到心灵上的震撼,从而得到教益和启迪。教师以教材中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学生奋进,从而把高尚情感的浸润和深刻理念的渗透融为一体,使语文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收到最佳效果。这里要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脱离课文的形式去单纯地分析内容,应抓课文关键性词语和语段进行分析、渗透,并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发散。如:《纪念白求恩》的结尾句: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不仅使作者对白求恩大夫的赞颂跃然纸上,而且突出了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目标。把这个多层句和全文联系起来,使学生受到启示和教育,真正认识到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注重语文美育
在语文教学中不论是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还是课文的朗读和赏析,都饱含着许多美的因素。至于写诗、作文更是学生在运用语文工具进行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活动。可以说,在语文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无不包含着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如:语文知识的教学实际上渗透着人的审美体验;语文能力的培养实际上表现出人的审美倾向;语文智力的开发,实际上体现出人的审美创造。因此,我们一定要将美育融会在语文教学中,并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罗家集豫东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