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生活与数学的关系】 数学的产生 发展与前景略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我认为,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应该重视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应用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去完成,并且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主动地去探索、研究,努力寻找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同时,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我常用“身边的生活”来展示数学的魅力。创设接近生活的情境,不仅能使学生感知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可摸、可及、可感的,让他们萌发学习数学的求知欲,这样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到了调动,用数学去简单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还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多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不但能使教师当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且在兴趣的推动下,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更好地实施新课程。
二、利用生活积累。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由于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经常会出现学生在课前对某些数学知识已有所了解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揣摩而有所感悟。因此,我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中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主动探索与互相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例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中经过时间的计算中,我就充分运用了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在学习时间段计算之前,借助生活经验,很多学生实际上已经能够理解并解决这样的问题。比如:在要求学生计算从上午8时30分到上午9时20分所经过的时间时,我在一开始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这一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方法多样:
1.从上午8时30分到上午9时,经过了30分钟;从上午9时到上午9时20分,经过了20分钟;那么总共经过了50分。
2.从上午8时30分到上午9时30分,经过了1小时,也就是60分钟,那么到上午9时20分就是经过了50分。
3.通过画钟面,或者直接观察钟,就可以得出从上午8时30分到上午9时20分经过了50分。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的正确答案,但实际上是分别运用了加法、减法以及直接的观察来解决这一问题的。
通过教师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通过自身的经验、感受等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行的方法。我觉得,这种教学方式,比单纯做几道计算题,更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应用数学的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方面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足见数学课程对小学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视。
在课堂教学中,我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积极性。这种实践活动应尽可能反映现实的需要,使其成为日常生活中具体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的一种尝试或模拟。
例如,在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后,课本上有这样一道题:老师和学生一起去公园划船,总共有42个人,小船每条能乘3人,需要5元;大船每条能乘4人,需要6元,如果你是班级中的一员,你准备怎样租船?
这道题目具有开放性,答案不唯一,学生在思考时一般认为只要每一个人都上船就可以了,既可以全租大船,或者全租小船,也可以大船和小船都租。在学生提出完成各种方案后,我又提出了一个要求:如果你是班级的小会计,那么你会怎么安排,在租金最省的前提下保证每个人都上船。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不仅要使租的船上都坐满人,而且所用船只必须最少。在原有解题的基础上,学生必须通过比较找到最优的租船方案。
这一条件的提出,让这道题目更具有实际的意义,也更符合日常生活的需要。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
数学课堂是常被人认为比较枯燥、乏味和缺乏激情的,但从学生实际出发,让生活融入数学,让数学服务于生活,必将使数学迸发出迷人的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