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总结报告 根据课文特征设问,“牵一问而动全文”:课文以设问开头的好处(通用)

根据课文特征设问,“牵一问而动全文”:课文以设问开头的好处(通用)

根据课文特征设问,“牵一问而动全文”:课文以设问开头的好处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武器,问题的设计对于课堂教学效益至关重要。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能达到启发思维的作用;一个过难的问题,会使师生陷入两难的境地;一次富有艺术性的提问,能激起学生探求知识。

根据课文特征设问,“牵一问而动全文”:课文以设问开头的好处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武器,问题的设计对于课堂教学效益至关重要。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能达到启发思维的作用;一个过难的问题,会使师生陷入两难的境地;一次富有艺术性的提问,能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而一次“牵一问而动全文”的发问,更能促使学生对全文的思考,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为此,笔者近几年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出发,努力探索了根据课文特征设问,牵一问而动全文的提问方法。
  一、根据课文的语言特征,抓课文的中心句进行设问
  在我们的教材中,多数课文在语言的表达中都含有中心句,有的在课文的开篇,称之为总起句;有的在课文的结尾,称之为总结句;有的在课文中间,称之为承上启下句。如果我们紧抓这些中心句进行设问,便能使学生一下子就能抓住全文的脉络,准确地把握中心内容。如《送东阳马生序》一课,这是一篇文言文且篇幅较长,如果按照从前至后的顺序传授给学生,不仅耗时长,令学生兴趣索然,而且无法开拓学生的思维。故而,笔者在引导学生共同借助工具书、注释等弄清字、句及课文大意后,即直问学生,谁能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在笔者的激发下,学生急切地找到了中心句:“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进而笔者又质疑学生:为什么说它是课文的中心句,你能从全文中找出相应的依据吗?学生为了能证明自己,所以快速地阅读课文,圈划相关的语句,开展同学间的相互交流,然后逐步阐述:要“业精”,“德有成”,就必须像“余之专”,要像“余之专”,就要做到“余之勤且艰”。“余之勤且艰”表现在“无从致书以观”则“假借”;为“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这样不仅有效地调动学生快速阅读全文,积极思维、主动探究,而且激发了学生勇于克服各种困难,勤奋学习的精神。
  二、根据课文的结构特征,抓课文的关联词进行设问
  每一篇文章,总有它的开头、结尾和中间三部分。这三部分的连接方式,就是课文的结构方式。倘若我们教者能巧妙地抓住特征性较强的课文结构进行精心设问,就能使学生掌握课文的写作特色。如教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课,这是一篇消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是消息的基本结构。对于这五部分的位置及其内容学生易于掌握与找到,然而对于这些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却难以把握。为此,笔者紧抓课文主体部分的关联词进行一系列的设问,引发学生对全文的思考:“20日夜”、“21日下午五时”、“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这些词能否去掉?不能,这是时间上的衔接;“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这些词能否去掉?不能,这是渡江部队的衔接,且与导语部分和标题中的“百万大军”相照应……这样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了主体部分结构的严谨,主体部分与标题、导语之间的照应,而且进一步体会到主体部分是对标题和导语的具体描述的写作方法。
  三、根据课文的情感特征,抓课文的关键词进行设问
  课文多表达作者一定的情感,且许多课文还以作者的情感线索来结构课文。如果我们抓住课文情感线索的关键词进行设问,就能使学生抓住全文的灵魂。如《我的母亲》一课,作者主要写自己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然而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如何才能让学生体会出这种情感呢?笔者引导学生抓住结尾句这一关键句来串读全文。笔者问学生:从题目看,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学生说,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那么笔者又接问,为什么要感激?学生径直找出了结尾句:“受到了母亲极大的影响”笔者又追问:受到哪些影响,学生很快在最后部分找出:“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笔者又反问: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从前文哪些事例看出?学生经过合作交流,归纳出:在除夕之夜静对败家子大哥的债主,她不骂不怒……最后笔者归纳后再问:这些其实都是母亲对我的身教,还有言教呢?学生再次讨论归纳出:学习上的督促,叫我早起……至此,学生不仅通读了全文,深化了理解,而且深切地体会到了作者对母亲的爱戴和感激之情。
  四、根据课文的写作特征,抓课文的表现手法进行设问
  我们教材选择的课文在写法上可以说是精彩各异。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课文的写作特色进行设问,也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如笔者在编写《口技》一课的教案时就发现口技这一课,作者为了让读者体会到口技的精湛技艺。作者在描摹口技者口技表演的三个场景中多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方法,即口技表演的内容与观众的反映。因而在教学时,笔者围绕这一写作特征,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觉得口技表演者的技艺精湛吗?从课文哪几个场景可以看出?每个场景都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其作用各是什么?能不能把描写听众情绪变化的部分删去?这样的设问与讨论,使学生不仅从整体把握了课文所表演的三个场景,而且深深体会到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相结合的作用——有力地呼应与突出了课文开篇的“京中有善口技者”一句中的“善”。
  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每篇课文的特征,精心设计问题,就一定会提高设问的有效性,从而带动整个课堂教学效益再提高的。
  (朱庆国 江苏省运河中学初中部 221300)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