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总结报告 【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通用)

【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通用)

【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改实施以来,我校积极尝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进行课堂改革实验,取得了一定成绩。现结合几年来的实践与思考,浅谈一些认识。  一、合。

【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改实施以来,我校积极尝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进行课堂改革实验,取得了一定成绩。现结合几年来的实践与思考,浅谈一些认识。
  一、合理分组,规范程序
  优化组合学习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及班级实际情况等进行合理调配,优化组合。通常以4~6人为一组,好、中、差,男、女生搭配、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小组成员要做好合理分工,确定组长,组长轮流担任,每个小组成员编成1~6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组长要确定资料员、记录员、报告员、时间控制员、噪音控制员等,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资料员负责资料收集、归类;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记录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报告小组学习情况。时间和噪音控制员则分别控制发言时间和声音大小。组合应是动态的,要定期轮换角色,让每个组员都有机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和代表集体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
  合作学习时,要有规范的合作学习程序。首先,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要明确地告诉学生讨论的议题、范围、方向。合作学习时应该要求学生做到,独立学习在前,合作交流在后。学生应根据学习目标,自己先认真看一看、想一想、算一算、然后再让小组议一议、辩一辩、问一问。当然,与同学的合作要诚心,不说题外话,不议浅显明了的问题,着重商讨有广度、深度、难度的问题,做到各抒己见,博采众长。
  二、精选学习内容,把握合作契机
  “小组合作学习”相对于班集体教学是一种突破和补充,但不是唯一的方式。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实际等因素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有利的时机以适当的次数组织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内容要进行精心选择,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的。我们提供给学生学习的内容必须依据学生的数学元认知把那些具有思考性、开放性、趣味性、学生个人暂时难以解决、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如,在学习相遇问题应用题时,可设计开放题: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行54米,乙每分钟行46米,两人走了12分钟,两地相距多少米?让学生解答,许多学生可能会说“不知两人走的结果,无法解答”。教师引导思考:运动的结果会出现几种情况?在学生画图、分析、合作研讨后会得出:或未相遇,或正好相遇,或相遇后又相距一段路这三种情况。有了合理的运动结果,题目就能正确解答。这样的训练,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严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疑难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就能有效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互助、互补和共进。
  适时合作研讨、探究,各小组齐头并进,面向全体主动参与,这是攻克“教师满堂灌”等顽症的妙方良药。要在学生自学、思考、探究之后,或小有收获,或跃跃欲试,有较强的心理需求时展开合作。如,执教“我长高了”的数学活动课,我给每个小组提供了一根长绳、一把米尺、一卷皮尺,要求小组合作,量出每个同学的身高,并作好记录卡贴在黑板上,然后全班合作交流制成一张全班同学的身高统计图。最后,我又提出一个开放性的有价值的问题:“能用这些工具测出你喜欢的人或物的高度吗?”教室里顿时沸腾了:有的两人合作测教室门高、黑板长、宽,有的请同桌合作,测同桌的身高,两臂伸展的长度等,学生在整个活动中,都运用了合作,且情绪高涨,配合默契。
  三、强化指导,科学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听、被动吸收向主动探索、合作互动方式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情境创设,培养学生强烈的探索兴趣和合作欲望。活动中,教师要走进学生,参与其中,掌握情况,适时点拨,保证小组活动有效进行,关注个体资源的显现,促群体认知深入发展。同时,还要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指导学生学会收集资料,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指导学生学会讨论,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之关键,组员出现想法不一致之处,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进而形成方案。学会在互相信任中合作学习,学会倾听他人发言,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通过合作学习,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合作中探索,在合作中提高,从而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习惯,为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提供保证。
  恰当、有效的评价,能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快乐,能激起学生参与合作的愿望和兴趣。老师可以课下找同学谈心,鼓励他们勇敢地到课堂上展示自己;组长也要捕捉信息,善于发现组员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表扬鼓励,增强组员的自信心,激发组员的表现欲,使学生逐渐敢于表达,善于表达,做课堂的主人。常见的评价方式分三类:
  1. 课堂评价。如,“试一试你能行,拼一拼你能赢”,“你的想法真了不起”,“这个小组办法多,合作好”。许多教师能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闪光点、成功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有的教师用“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先完成任务,就可夺得红旗”来激励;有的教师在黑板右边画一个统计表,对讨论交流积极、独立思考用心、汇报正确有代表性等,采取记红星、记对号来评价和鼓励。
  2. 定期评价。在两周或一个单元教学后进行“个人与小组”评价活动。先在小组内评价个人,后组间互评,最后教师综合评价。如,“爱动脑筋的学生、乐于助人的同学;红星最多小组、进步最快小组、最团结小组”等均会产生出来。
  3. 改变成绩计算方法。学生平时单元成绩,用个人测验分,加上小组人员本次平均分,然后除以2来计算。目的是促进小组成员间“先会帮后会”的学风形成。上述几种评价、激励的综合运用,能增强小组合作的荣誉感受,能调动学生参与合作互助的积极性。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挖掘合作学习的潜能,合理安排,精心设计,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并加以正确指导、评价,从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养成合作的习惯,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