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在求变中前行]独自前行的古诗文言文
语文课程每次变革都对前沿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可以说大至教学思想,小至教学手段都有了不小的变化,不难发现,所有的改革都强调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但实践中发现,教师对文言文教学还是抱着老观念不放,不能与时俱进,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过分强调字词句的落实,而忽视教学手段的变革;另外一种情形则把新课程标准作为“圣旨”,在文言文教学中放得过了头,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忽视教师的引领作用,不假思索地抛弃文言文传统教学手段之精髓,使得学生常常游离于文本之外。笔者曾也常常徘徊于两者之间,无所适从,切身体会到不能明确科学的教学观念,对课堂、对学生、对自己都是一种伤害。近几年,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爬滚打,渐渐认识到对文言文教学变革深刻意义。文言文教学要在求变中才能前行。
一、变“文本统领”为“重视教材处理”
(一)精选与整合
语文教学“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语文学科不具有教学具体内容的同一性和固定性,一切教学内容是相对宽泛和模糊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精选合适的教学内容是成功教学的前提。选人文本的文言文数量众多,倘若还像老的方式从头至尾教下去,既累学生,也累了自己,在有限课时内,只能蜻蜓点水式的粗放教学必然影响教学成效。因此,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精选篇目作为教学内容,精讲细练,重点突出,教学效果才会明显;也可以把相似类型或有关联的篇目加以整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如把《陈情表》与《祭十二郎文》以比较的方式加以整合,会起到意外的教学效果。对教材进行恰当的取舍与整合,是一种提高文言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二)单篇艺术处理
对教材的处理还表现在对单篇篇目的艺术处理上。难文浅教、短文细教、浅文趣教,都是我们可选择的手段。实践中遇到的最大的困惑是对长篇文本的处理上,过去总是不惜体力对文本从头至尾的解读,哪怕少讲一段都感到可惜。其实,教学与写文章一样,都是讲究对材料取舍的,可以选择重点语段精讲。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重点可放在“负荆请罪”这个章节上,通过有效设问,把其他章节串联起来;也可以明确探究目标来处理。例如教学《项羽本纪》,可把探究项羽失败的原因作为教学的目标与主线,学生在探究中深入文本,感受文本之妙。
二、变“教师有所为”为“师生有所为”
弗兰肯海姆认为:“最好的学习发生在教师停lE讲授的时候。”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下,教师滔滔不绝,不厌其烦地讲授,学生学得无精打采,课堂沉闷,至今这一模式还在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文言文教学更加需要学生的参与,才能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要变“教师有所为”为“师生都有所为”,教师要找到让教师少讲精讲,学生多参与、多探究的方法和手段。
(一)变化教学手段
要让学生长期保持对文言文的兴趣,教师要在教学手段上变“戏法”,以吸引学生参与到和文本的对话中来。我的做法是:
1.直观化
文言文年代久远,它所反映的人文内涵和社会途径与今天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化抽象为直观,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再现课文展示的画面,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如在教学《六国论》时,可以运用图示法,以便学生了解当时六国的地理位置、战斗形势。教学《游褒禅山记》,则让学生根据课文的介绍在黑板上划出对作者行踪;教学《鸿门宴》,又可选择演示法,让学生扮演文本人物,让学生在演出中了解“座位”所体现的文化及项羽孤傲与盲从,刘邦的机智与深谋远虑。
2.加插与课文或与作者有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也可以让学生完成)
3.巧设问
课堂教学中,一个有思想价值的问题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学生思维的创新欲望,开启学生智力的大门,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教师的课堂发问一定要精要有用。例如,我在教《项脊轩志》时,不只是让学生仅弄懂“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体现,还要对文中的每个细节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品味,我向学生发问:“为什么选择墙的变迁这个细节?”“为什么大母说‘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这些问题都是学生“读不到的”,学生在设问下,深入品味,进一步理解了对特殊背景下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悲悯,学生在毫不经意之中,实现了心灵的交流、沟通与碰撞。这样的发问对学生的思维是一种锻炼。
(二)变化学习方式
除了上文提到的在教师的引领下参与学习外,还要让学生变化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发现疑难
文言文词义丰富,有多义性的特点,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善于提出问题,这是有效文言教学的前奏。因此,教师要改变过去简单布置预习作业的习惯,而要设计好预习作业。作业设计要重点落实在学生对字词句和上下文关系的有疑而问上。
2.合作学习,自我评价
课堂上合作学习主要是合作解决问题和合作提出更高层次的问题,文言文教学这一环节显得格外重要,因为学生可以通过这一环节解决许多因教师照顾不周而未能解决的问题。合作探究并非是简单地以小组为单位的商量讨论,应该先个体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再合作探讨,避免合作学习变成班级几个主要人物的言语场,这样的合作学习照顾到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直接与文本对话,避免了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在一次次的合作学习中既有了自主意识,也有了合作意识。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时教师不应急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评价,以免抑制打击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相互评价,学生往往会在“比一比”中有了竞争意识和荣誉意识,这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这几年,我在教文言文时,常常运用这种方法收到好的效果,学生的手动起来了,同学之间有了谈话的主题,课堂气氛变得热闹起来,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有了期待。
(三)变化作业形式
过去作业常常以模式化的练习为主,千篇一律,这种作业不利于吸引学生,笔者尝试了以下几种作业方式:
1.与作者对话
可要求学生在学完一篇文言文写一篇文章,可以采用书信的形式与作者交流,如作业以“给作者写一封信”“以作者的身份给他人写一封信”等形式呈现,有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也让学生进一步走进作者的心灵。
2.用文言按指定内容写随笔
可以记人记事,也可以用文言给同学写信,譬如随笔中一定要用到的规定的实词、虚词和句式。这样有利于把所学内容与生活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文言的掌握,学生刚开始,虽好奇,但不能适应;时间长了,就很乐于写这样的作业。他们在兴奋中努力表现自己,展示才华,课堂常常因朗读他们的习作而充满欢声笑语。
三、变“重言轻文”为“强调文言并重”
基于“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这一教学目的考量,在课堂教学中要恰当分配“言”与“文”两者的权重。适度重视“言”的教学是毋庸置疑的。可是过去做法特别重视“言”的教学,导致教学手段固化,学生学习文言兴趣的淡化。笔者认为“言”与“文”应当并重,“言”是“文”的载体,“文”是从“言”体现出来的。经典的文言文每一个文言字词都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文字都包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思,每一段文字都是作家思维的再现。“文”与“言”分离,就很难体会到古人在特殊背景下丰富的感情,很难学到表达情感的方式,也很难学到作家借助语言表达的思维。“言”与“文”并重,而且是相融相生的,从两个角度理解就是“因言释文”和“因文悟言”。
所谓“因言释文”就是通过“言”来促进理解文本的内容。譬如教学《项脊轩志》,其中作者淡淡一笔:“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句中的“手”与“已”值得品味,两个不起眼的字,却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真情与眷恋;如果简单地把词句一带而过,学生领会不到作者的对项脊轩寄予深情的原因。所谓“因文悟言”,即以文所蕴含的情思来揣摩“言”。譬如教学《鸿门宴》,其中有一句令学生费解:“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有的学生翻译令人啼笑皆非:“刘邦第二天跟着一百个骑兵去见项王。”学生如果从“文”角度,多了解一下刘邦的身份,就不难理解“从”的意思。有些“言”的含义不要教师一字一句地翻译给他们听,可以“授之以渔”,教会他们“因文悟言”的方法,日积月累,学生也就增强了“悟言”的能力。
(作者单位 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