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人安全度夏】 心脑血管是什么意思
炎炎夏日,外出回家,一身大汗,这时如果能洗个凉水澡,吹吹空调,喝喝冷饮,真是太“给力”了。不过,专家特别提醒,心脑血管病患友们祛暑时切勿“快速降温”。 入夏心脑血管病“发力”
不少心脑血管病患者都有一个认识误区,认为一年之中夏季血压最低,心脑血管事件相对较少,有些患者甚至因此擅自停药或自行换药。其实不然,有资料显示,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
夏季特别是天气持续闷热时,人体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明显加快,皮下血管扩张,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5倍,心脏负荷显著加重。其次,夏季人体出汗多,机体水分随汗液大量蒸发致血液黏稠,易导致心脑血管缺血甚至栓塞;另外,天热使人容易情绪“中暑”,引发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小动脉异常收缩,导致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增强,再加上昼长夜短,睡眠质量“打折”等因素,患者易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脑梗塞、心肌梗死等疾病,甚至发生猝死。
“快速降温”可致心血管调节紊乱
刚从炎热的室外回来,不可立刻洗冷水澡或对着空调机的冷风长时间直吹,也不可大量饮用冷饮。有心脑血管病史者,血管自我调节能力较差,遇到忽热忽冷刺激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迅速调节,“快速降温”易使心血管调节功能紊乱而发生意外。心功能不全者还要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家庭使用空调时,室内温度不宜过低,以26℃为宜;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控制在6℃~8℃为宜。睡眠时不要直接对着空调出风口或电扇吹,不要在空调房间里使用过凉的竹席,可使用草席、皮凉席,并在睡觉时盖好被褥,防止着凉。
别等渴了再喝水
心脑血管病人应及时补水,少量多次饮水,别等渴了再喝水。专家建议每次饮水200毫升左右,最好在睡前半小时、清晨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平时可选择绿豆汤、莲子汤、百合汤、菊花茶、荷叶茶等解渴降暑,尽量少喝含咖啡因的饮料。
晨练不如“溜晚”
临床资料显示,70%~80%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于早晨6~10时,因此,心脑血管病患者锻炼应避开这个高峰期。
夏季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人应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上午11点至下午3点,户外温度较高,不宜到户外活动。傍晚天气稍凉爽,可外出做些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也可以选择游泳等运动。运动量因人而异,一般每周锻炼累计3小时以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