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生入学心理压力的来源|某高校新生入学报到流程图
一陌生的生活环境 环境心理学认为,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均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唤起和心理反应,而压力则是由内、外环境的变化和机体内部状态所共同造成的心理和生理的波动。有心理学研究人员认为,压力是“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应付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内心紧张和压抑状态”。行为局限理论则认为压力和个体控制环境的效能有很大关系,当个体控制环境的能力和行为失败时,很容易引起负性的情绪体验,当个体在进行控制环境进行多次努力,均不能重新获得所期望的控制力时,个体便会认为自己对于环境是无能为力的,于是放弃控制环境的努力,产生习得的无助感,负性心理体验不断重复并被加重,很容易导致个体产生压抑、焦虑等心理疾病。大学新生初入校园,陌生的生活环境能够降低大学新生对环境的控制力,如果生活中的各种刺激逾越了大一新生所能承受的限度,则很容易让这些学生产生心理落差和心理负担。
2012级大一新生,大部分都是平生第一次离开父母和家乡,从自己生活了近二十年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中,步入陌生的城市和生活氛围中。从父母的百般呵护中,到独立承担自己的饮食起居,从父母包办的吃喝住用行,到独立承担内务卫生等,面对陌生环境中的种种应激源,不少学生大都会变得手忙脚乱、心如乱麻,不知何去何从。接踵而来的焦虑、烦躁、郁闷、情绪化等一系列负性心理症状,直接影响着大学新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高等学校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应当重视学生因陌生的生活环境所形成的心理压力,在采取新生入学教育的举措时,应选择各项具体举措着力提升生活环境的亲和力,最大限度地削弱陌生环境给大一新生带来的各种应激源,帮助大一新生构建温暖的心理环境,为大一新生未来的个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多元的人际关系
人不仅具备生物属性,同时具备社会属性,任何生命个体都不能离开社会环境而独立存在,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对于个体的发展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如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所说,“人伴随分娩所产生的基本焦虑,只有依靠他人才能得到缓解,在他人的轻轻拍打、安抚下,他方得到了拯救”。生命个体从一诞生,便成长在各种人际关系之中,这些人际关系,有的能在生命成长过程中给予生命动力,有的则在个体成长过程中,让生命个体产生压力。早在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就在其著名的五个需求层次理论中阐述了“归属需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马斯洛指出,人人都具有归属的需要,人人都需要归属于一定的社会团体,并且在这些团体中得到他人的爱与尊重,归属的需要是与吃饭、穿衣等基本的生理需要同等重要的,如果这种归属的“缺失性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生命个体将丧失主体的安全感,安全性的确是会直接影响心理健康。
心理学家沙赫特的著名的亲和动机实验,将女大学生作为被试对象,并将被试对象分为高焦虑组和低焦虑组:高焦虑组被告知将接受比较厉害的电击,尽管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低焦虑组被告知将接受很轻的电击,只会产生发痒或震颤的不舒服感。焦虑唤起后,休息10分钟,休息方式可选择独处或与他人集中一起等待。实验结果为:高焦虑组选择和他人一起等待的占62.5%,而低焦虑组和他人一起等待的仅占了33.5%。实验结果说明,亲和的倾向随焦虑的增加而增加。这一实验结果同时也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大一新生刚刚入学,环境控制能力较弱,容易产生焦虑等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人际关系的渴望更加强烈,亲和倾向更加明显。然而对于多为独生子女的“90后”大学新生来讲,他们来自不同的省份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家世背景和生活习惯,有着不同的性格爱好和气质类型,陌生的环境和多元的人际关系,加之环境控制力较弱,往往导致入学新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力不从心,“归属的需要”不能及时得到满足,孤独、恐惧、过分怀旧和自卑等负性情绪状况很容易潜入大学新生的内心。在此情况下,高等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新生入学教育时,应通过班主任组织的班会等形式加强大一新生人际交往的外驱力,以有效削弱大一新生的归属焦虑。
三崭新的学习体系
由于中国现行教育机制的影响,学生在高中阶段很难接受任何形式的专业教育,高等学校大一新生从高中升入大学,要在诸多方面跨越“断层”,适应学习内容、课程安排、授课方法、考核目标、学习主动性等变化。学习内容上,大学的课程内容,不再是从小学到高中步步衔接的史、地、外、政、数、物、生、化,专业课的学习内容往往与高中阶段所学知识存在一定跨度,需要学生自己适应和弥补。课程安排方式上,大多数课程不再是高中阶段每天两节课程的温故知新的分散式学习,而是每周一次的集中式学习,如果大学新生课下对所学内容缺少复习和巩固的环节,一定会出现“熊瞎子掰玉米,掰一个掉一个”的尴尬局面。大学课程的授课方法与高中阶段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很多大学课程尤其是人文学科,教师教学方法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大不如高中。课程考核目标也与中学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学生高中阶段的课程学习,主要以应试为主,大多情况下一道题目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掌握学习的知识点,并对试题给予标准的解答,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目标。而高等教育的课程考核则与高中阶段大相径庭,大学阶段的课程考核目标更多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创新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大一新生尤其是人文学科的大一新生在初入大学的第一学期期末阶段,往往会对这种差异表现出较强的不适。另外,大一新生在学习方法上还要完成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从高中阶段老师的监管引导,到大学阶段的自觉学习和主动学习。如果以上变化不能得到迅速地适应,则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除此之外,部分大学生的专业选择是由父母包办,学生对专业的了解知之甚少,容易在入学初产生迷茫情绪。另外有一部分同学,虽然是自己选择的专业,但在填报志愿时,对学校和专业的理解会与学校的实际培养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也容易产生挫败感和失望情绪。以上海大学对新生入学的心理测查结果为例,虽然94.7%的新生曾思考过自己的生涯规划,但这些学生中的35.6%,却因为对专业缺乏了解等原因,感觉“找不到努力方向,很迷茫”。这些迷茫的情绪如果不加以合理调适和引导,势必影响他们未来的学习,鉴于此,高等学校在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应当通过专业介绍会等各种方式,加强大一新生对学习体系的认知度,努力削弱和摒除他们对学业目标的迷茫。
四错位的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认识、理解和评价,它包括对自己的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也包括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自我判定和评估。自我认知的结果往往会影响主体对自身的认识,也影响着主体对环境的认识,同时也会影响个体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行为和互动方式,自我认知的合理性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社会容忍度。大一新生初入学校,对自我与新环境的预期和认知往往与现实情况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不仅影响着学生自我规划的合理性,也影响着学生与同学、师生等关系构建的和谐状况。
另外,个体性格、认知经验和认知惯性等元素,均能影响自我认知。入学前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文化习惯、生活经历等方面,在入学后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急促”的变化要求学生必须在短时间内进行认知调适,调整自我认识,确定自我与环境的关系。虽然不少大学新生在刚刚步入大学校园时,都会经历频繁的认知调适过程,但一部分大学生,尤其是名校的大学生,高中阶段无一例外都是同学当中的佼佼者,而步入大学后,曾经“鹤立鸡群”的感觉大都会突然消失,相伴而来的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新环境,很容易让这些大学生对曾经优越的自我悦纳意识体系受到损伤,自尊心容易受到挫伤,自信心下降,同时可能产生相应的自卑感,更有甚者可能会厌烦学业、意志消沉、逃避现实,对身心健康产生很大负面影响。也有一部分学生自信心过强,认为自己有能力很好地驾驭学业、生活和人际关系,由于过分自负,往往会影响这些学生对自我和环境的认知出现偏差,形成了自我认知失调,进而影响他与同学的关系、他与老师的关系等人际关系的构建,对其学习和生活也会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针对错误的自我认知给新生带来的心理压力,高等教育工作者应当防微杜渐,及时地采用合适的手段,对大一新生的自我认知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的科学性,避免他们行为模式的歪曲。
五复杂的过往经历等其他原因
众所周知,过往经历对个体未来的人格发展和气质形成均会形成较大的影响。有心理学研究者认为,一个人在未来的生活中是否具有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个人少儿时期是否得到了足够的关爱,更有研究者研究发现,一个大学生是否选择在学校自杀,往往决定于他七岁之前的成长经历。大一新生入学之后出现的诸多不适,除了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学习体系的突然变化和自我认知错位外,复杂的过往经历也是部分学生不能很好适应大学生活的重要的原因。“幸福都是相同的,不幸却各有各的不幸”,过往经历对个体心理造成的显性或隐性的负性影响,虽然在新生入学阶段不能彻底根除,但是不良的负性过往经历在新生入学期间造成的间接压力却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鉴于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新生入学后应敏感地捕捉学生个体的负性心理信号,并通过宿舍同学、“QQ”、“人人”等多种途径,构建丰富的心理信息沟通渠道,通过深度访谈、家访等科学的手段,对负性过往经历的信息进行了解,根据全面客观的信息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
心理压力与健康》志消沉、逃避现实,对身心健康产生很大负面影响。综上,高等学校新生心理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亟待高等教育工作者科学面对并正确解决的严峻现实问题。正如相关研究结果所说,心理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大学生休学、退学的第一位原因,高等学校学生因为心理或精神疾病而退学的,占高等学校退学学生总人数的54.4%。2012年9月,又一批大一新生即将步入高等学校的大门,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认真了解并分析容易让大一新生产生心理压力的各种来源,并根据这些压力的来源对症下药,策划并组织各项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弱化或消除这些压力来源,为大一新生未来四年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廖婷婷,林川,李玲,丁薇.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报告[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年第6卷第4期.
[2]樊未晨,庄郑悦,孙云晓.名牌大学新生为何有35个人想自杀?[J].中国青年报,??2011-4-6.
[3]耿兴永.心理压力与健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张桂珠.论心理引导在高校思想教育中的作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S3期
[5]俞少华,张亚林.我国大学生心理辅导状况[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2):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