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歌舞凤凰腾飞 [畲族歌舞在旅游休闲中的传承与运用]
【内容摘要】随着21世纪国人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呈现出急剧上升的趋势,在工作压力以外普遍追求一种休闲状态,而旅游就成了大多数人休闲的方式。在全球经济、文化大融合的今天,畲族的民歌和语言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如果不以实际行动抢救,畲族的语言和歌舞将被边缘化,甚至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找到一个畲族民歌和舞蹈传承发展的切入点,将会对畲族的歌舞以及文化艺术传承和创新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畲族歌舞 传承 休闲
畲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由于其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因此早期畲族人民在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和手段只能靠口传心授。新中国成立以前,畲族人民长期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以小集居、大分散为主要的居住特点,长期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因此历代以来,畲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很少被同化,他们所传承的歌舞中呈现原生态的居多。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畲族歌舞的传承提升吹来了春风。目前,浙江省在原建设文化大省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丽水,作为中国生态第一市以及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所在地,适时提出了“秀山丽水,养生福地”的口号,未来的丽水必将是休闲养生的好地方。那么,如何将畲族歌舞这一得天独厚的民族艺术资源有效地融入到休闲旅游中去呢?笔者作为地方高校的一位畲族教师,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畲族歌舞的基本特征
畲族是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勤劳朴实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如今全国畲族总人口约80万,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其中分布最多的是福建和浙江,两省畲族人口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80%以上。按祖辈相传,畲族的发祥地是在广东潮州凤凰山,但畲族族源在何处,目前学界尚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这有待于专家学者的进一步研究。畲族由于大多居住在山腰或半山腰,历史上与外界接触不多,信息较为闭塞。也正是基于这种原因,畲族人民的各种礼仪风俗习惯、民族民间歌曲和舞蹈才较为原始地保存至今。畲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有全国相同的本民族语言,隶属汉藏语系。随着中国社会的逐步开放,文化的大融合,如今会讲畲族语言、会唱畲族民歌的人越来越少,畲族民歌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
我们把畲族民歌作为非遗进行保护,那么,应该如何保护,保护畲族民歌的核心是什么?为此,我们首先要了解畲族民歌和舞蹈的民族色彩及特点。唱山歌是畲族人民文化生活中一种主要的活动方式,是人们传授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各种社会知识以及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手段和工具。男女相恋,以歌为媒;喜庆节日,以歌相贺;生活劳动,以歌传言;丧葬祭祀,以歌当哭。每每长夜盘歌,通宵达旦,历尽数日而不衰。从而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民族歌俗。闽东、浙江南部地区是畲族的主要聚住区,民族风格鲜明,题材丰富,很少受当地汉族的影响,能代表畲族民歌和舞蹈的特点。这一区域的畲族民歌大致分两大类,一种是日常生活所唱的山歌调,在山歌调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八种形态:
1.福宁调(五声商调式)
(佚名唱 叶作楠、黄迪瑞记词 刘春曙记谱)
2.福鼎调(五声商调式)
例如《古人名》
(雷利龙唱 胡琳记)
3.霞浦调(五声商调式)
例如《新时节歌》
(蓝伏田唱 郑小瑛记)
4.罗连调(五声宫调式)
例如《字歌》
5.丽水调(五声商调式)
例如《奉茶歌》
6.景宁调(五声角调式)
例如《高皇歌》
7.龙泉调(三声羽调式)
例如《采茶歌》
8.文成调(五声徵调式)
例如《背巾歌》
福建宁德北部还有带轮唱性质的二声部,俗称“双音”。畲族民歌的基本调式为五声商调式,畲族山歌调的主要特点是传统五声音阶,散板为主,在旋律的进行上,常以宫音为中心,先向上方作五、六、七度大跳,然后迂回下行至调式主音。这种旋法的民歌色彩最能体现畲族山歌的风格特征。这就是畲族人民自己所说的山歌的“味”。笔者认为这种山歌的“味”其实就是畲族山歌的音乐色彩,就如我们听到信天游就会想到黄土高坡;听到带有野性十足且豪放不羁的↑5——3特性音程的《刘海砍樵》,就会想到三湘四水,听到长调就会想到草原。笔者从小目睹畲族人民昼夜不眠地唱山歌,以及不同村落畲族不分男女老少进行山歌擂台赛,熟悉畲族民歌的“山哈”味。畲族山歌的音程关系及旋法固然重要,但如果节奏组合被忽略了,那肯定就走“味”了。对畲族民歌的保护,笔者认为随时代变化题材内容自然也在变化,在演唱的方式上也会产生某些变化,而真正需要保护的是畲族民歌的“味道”。按音乐美学来说,就是保护畲族民歌的音乐色彩,而不是将畲族民歌中所用音程关系加以简单的组合。另一种是祭祀用的师公调。畲族民歌中的师公调是指师公们在祭祀仪式中所唱的调子,如《请师爷》,在演唱时手拿铃刀、牛角,伴有简单的祭祀性舞蹈动作,曲调节拍比较规整。
在传统的民间舞蹈方面,畲族舞蹈主要的元素来源于结婚喜庆的闹洞房和祭祀做功德的动作以及平时体育活动游戏。畲族没有本民族的乐器,因此在畲族原生态的祭祀和做功德中是没有乐器伴奏的,只是手拿铃刀、牛角,所谓的音乐其实就是唱祭祀歌、功德歌,再配以铃刀、牛角声,完成了最原始的歌舞场面。而这方面的原生态的舞蹈动作,为近年来畲族舞蹈的创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畲族人民在结婚时还有“闹洞房”的习俗,平阳、苍南一带还有汉族同胞来到新婚房唱“唐诗”。综合这一喜庆的节日以及新婚过程中的仪式,也为如今的畲族舞蹈和景区的地方特色表演及创作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出现了相当有水平的畲族舞蹈,如浙江丽水的《瓯江谣》《畲山风》,丽水学院艺术学院的《铃刀舞》《祈福》《选种》等一批优秀的反映畲族人民日常生活和历史进程的舞蹈。
这些充满畲族韵味的歌与舞,成为畲族独特的文化景观和对外展示的金字招牌,为地方的休闲提升提供了环境基础条件。作为地方高校以及地方高校的音乐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将当地的畲族歌舞融入到地方的休闲旅游业中去,让人们在休闲中品味畲族的歌舞韵味,在畲族的歌舞提升休闲的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