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近的新闻_谁是美国中产俱乐部主力军
中产阶级家庭数量不断萎缩 美国40年来社会财富分配的最大后果就是造成中产阶级家庭数量的不断萎缩,而高收入和低收入家庭的数量都有所增加。1971年,美国中等收入家庭占全部家庭的比例为61%,高收入家庭所占比例为14%,低收入家庭比例为25%。尽管低收入家庭比例不低,但由于中等收入家庭比例较高,也形成了美国是中产阶级社会的美名和特色。但到了2011年,美国中等收入家庭的比例下降到51%,低收入家庭比例为29%,高收人家庭比例为20%。40年间,中等收入家庭的比例下降了10个百分点,低收入家庭比例上升了4个百分点,高收入家庭上升了6个百分点。一部分中等收入家庭进入高收入家庭是好事,但要沦落为低收入家庭则不美妙。
如果说过去10年最让中产阶级感到失落,那么都有哪些人在过去10年成为经济不振的牺牲品?又有哪些人可以从社会发展中得益呢?按照人口普查局的统计,从2000至2010年,美国65岁以上老人的收入增加了10.4%,是所有年龄段人群中收入增加最多的。寡妇的收入增加了5.7%,已婚人士的收入增加了3.6%。按人群来看,以上三种人是过去10年收入分配的最大受益者。而收入分配的最大牺牲者则为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2000至2010年,高中文化程度的人群收入下降了4.6%。接下来不幸的人群为从未结婚的人,他们的收入下降了4.5%。大专毕业的人群也是生不逢时,收入下降了3.9%。
年轻人步入中产行列难度加大
本来成为富人在美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现在要维持中产生活方式也变得艰难。那么什么人群构成了中产阶级的主体,什么人又最容易成为中产阶级俱乐部的一员呢?如果说30年前一个高中毕业生从事普通的工作就可以过上中产生活,那今天这样的机会就太少了,甚至一些大学毕业生也进入不了中产阶级的行列。
下面我们从美国人口普查局的调查数据对比看一下美国几十年来进入中产阶级人群的变化。首先从年龄结构看,1971年,美国中产阶级人群中18至29岁的人占30%,30至44岁的人占29%,45至64岁的人占31%,65岁以上的人占9%。2011年,中产阶级大家庭中有22%的人是18至29岁的年轻人,30至44岁的人占28%,45至64岁的人占34%,65岁以上的人占16%。
2011年18至29岁人群在中产阶级中的比例比1971年下降了8%,而65岁以上老人的比例却是上升了6%,这表明现在的年轻人进入中产阶级要比40年前困难许多。倒是老人家比较幸运,更容易成为中产阶级一员。总而言之,美国的成年人,不论是杀猪宰牛的,还是人民的服务员,只要进入社会都有机会过上中产生活,只不过年轻人的比例低一些,中年人比例高一点。美国中产阶级人群中,62%的人年龄在30至64岁之间,所以进入中产阶级行列年龄上的限制并不多。
美国虽然是一个移民社会,但本土出生者比外来移民更容易过上中产生活。美国中产阶级人群中有86%的人是美国本土出生,外国出生者占中产阶级人群的14%。美国本土出生者和外国出生者进入中产阶级的比例多年来变化不大,看起来美国也算一个机会均等之地。按照族裔划分,中产阶级人群中70%是白人、13%是西裔、11%是黑人、5%是亚裔、2%是其他族裔。2011年白人在中产阶级人群中的比例比1991年下降了10%,西裔比例上升了5%,这也反映了美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白人逐渐成为少数族裔,而西裔已成为美国第二大族裔。
高等教育成跨入中产的敲门砖
教育程度在高中以下还可以过着舒适的中产生活,这种情形在40年前的美国可谓司空见惯。1971年美国中产阶级人群中有35%的人是高中以下教育程度,高中教育程度的人占中产阶级人群的41%。那时中产阶级人群的主体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人,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占了75%。大专教育程度的人占中产阶级人群的比例为25%,大学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占中产阶级人群的比例只有10%,当然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可以进入高收入人群行列。
到了2011年,接受高等教育成了进入中产阶级行列的敲门砖。在美国中产阶级人群中,高中以下教育程度的人数比例为10%,比1971年的比例下降了25个百分点。高中教育程度的人数比例为32%,比1971年的比例下降了9个百分点。大专教育程度的人数比例为32%,比1971年的比例上升了18个百分点。大学以上教育程度的人数比例为26%,比1971年的比例上升了16个百分点。在2011年,中产阶级人群中有58%的人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高中以下教育的人所占比例从1971年的75%下降到42%。
从家庭结构上看,已婚并育有孩子的家庭现在进入中产阶级行列的难度要远远高于以前。在1971年中产阶级家庭中,已婚并育有孩子的家庭占51%,已婚但没有孩子的家庭占22%,未婚家庭的比例为27%。而在2011年中产阶级人群结构中,已婚并育有孩子的家庭占31%,比1971年的比例下降了20%;已婚但没有孩子的家庭占24%,比1971年的比例上升了2%;未婚家庭所占比例为45%,比1971年的比例上升了18%。
年轻人向中产阶级移动变难
在美国社会财富的分配中,年轻人属于最不幸的一代,而且进入中等和高收入家庭的难度越来越大。1971年,美国18至29岁年轻人中有22%的人属于低收入人群,66%的人属于中等收入人群,14%的人属于高收入人群。而在2011年,18至29岁年轻人当中,34%的人属于低收入人群,51%的人属于中等收入人群,15%的人属于高收入人群。从1971年至2011年,18至29岁年轻人中,中等收入人群下降了15%,而低收入人群增加了12%,高收入人群只是增加了3%。
与年轻人低收入人数增多的情形相反,65岁以上老人成为40年来美国社会发展的既得利益者。1971年,在65岁以上老人中有54%的人属于低收入人群,39%的人属于中等收入人群,7%的人属于高收入人群。经过40年的“扶老”,2011年,65岁以上老人中有39%的人属于低收入人群,47%属于中等收入人群,14%的人属于高收入人群。40年间65岁以上老人低收入人群比例下降了15%,中等收入人群增加了8%,高收入人群增加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