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险恶的外交安全环境_伊朗美国外交关系
当前,伊朗外交安全环境险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策动轮番对伊制裁,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动武的调门升高,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阿拉伯国家加强对伊战略防范,美、欧、沙特、土耳其等国企图更迭叙利亚巴沙尔政权、肢解伊叙战略同盟。综合分析各种因素,今年内美国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似可排除,但绝不意味美伊博弈的降温。中东-海湾地区仍将持续紧张。
外围:结构性矛盾,难以调和
美伊矛盾是结构性矛盾,其实质是美国独控中东的战略企图与伊朗宏大的地区构思产生利益冲撞。中东-海湾地区拥有巨大的油气储量、产量和出口量,而且是全球陆路、海运、空中交通枢纽,战略作用显著。同时,当今世界各类基本矛盾在该地区充分释放,直接牵动欧亚非三大洲的和平、发展与稳定。基于此,中东-海湾成为美国必争、必保、必须独控的地区。而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奉行强硬的反美、反以政策,对外输出“伊斯兰革命”,企图“改造”整个中东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霍梅尼去世后,以继任宗教领袖哈梅内伊为代表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决策层,继续推行旨在“挫败美国中东战略”的地区政策,大力推进核计划,积极扩充军备,准备与西方展开对决。
因此,美国将伊朗视为推行中东战略的最大障碍,以色列将伊朗视为最大的安全威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在中东拼凑遏制伊朗的地区联盟,海合会积极配合,构成这一联盟的主干。埃及、土耳其等国在一定程度上变相加入了这一联盟。以色列一直对伊朗保持高度警觉,并做好了空袭伊朗核设施及相关军事设施的准备。以色列空军常年进行相关演练。今年2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美,要求与美联手空袭伊朗核设施,甚至要挟奥巴马:美若不愿,以色列将“单干”。
欧盟核心国家因价值观与美国相同,在中东的主要利益与美一致,故在一定程度上配合美对伊朗的封杀打压。但是包括法德英在内的一些欧盟国家在伊朗有一定的经济利益,包括油气领域内的投资或合资,部分欧盟国家还进口一定数量的伊朗油气。因此当美国决意要采取最严厉制裁措施时,部分欧盟国家多少有些顾忌。
周边:两类国家,错综复杂
伊朗周边国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伊朗有经济(含能源)、政治、安全需求的国家,奉行与伊朗开展合作的政策。如阿富汗需要遏制塔利班,鉴于伊朗与塔利班有矛盾,故须结好伊朗。巴基斯坦对塔利班既借重又防范,也须与伊朗结好。印度、土耳其对伊朗有能源需求,需要与伊朗合作,不能不加选择地加入美国领导的对伊制裁。当然,土耳其对伊朗恢复输出“伊斯兰革命”高度警觉,并因自身为北约成员国而不得不承担部署反导预警系统的义务,但土耳其反复向伊朗解释“没有恶意”。印度外交与国防政策的独立性较强,与伊朗深化经贸合作的胆子较大,顾虑较少,且敢于顶住美欧压力。土库曼斯坦在油气出口通道方面有求于伊朗,并以奉行“永久中立政策”为应对美欧的挡箭牌,对伊奉行友好合作政策。亚美尼亚因与阿塞拜疆存在纳卡争端,需要伊朗支持,故成为伊朗的“准盟友”(没有签军事互助条约)。俄罗斯为在欧亚大陆反制美国,对伊朗有战略借重,除与伊朗在里海划界上有分歧外,俄伊关系总体良好。从这些情况看,伊朗在周边地带尚有较大回旋空间。
另一类是对伊朗怀有敌意或警觉的国家,包括沙特、阿联酋、卡塔尔、阿曼、巴林、科威特、也门、约旦、伊拉克、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它们的敌意或警觉除源于伊斯兰教逊尼、什叶两派间的深刻矛盾外,还源于对伊朗咄咄逼人的地区战略的恐惧。沙特自诩代表伊斯兰教“正宗”,指责什叶派教理教法“离经叛道”。而伊朗标榜什叶派教理教法是“正道”,代表伊斯兰教的“发展方向”,认为伊斯兰世界一切亲西方或世俗政权都是“伊斯兰圣战”的对象,号召全世界穆斯林通过“圣战”推翻叛徒政权。除约旦、伊拉克、黎巴嫩对伊朗有所顾忌外,其余阿拉伯国家都铁心希望美国能更迭伊朗政权。面对伊朗相对强大的军事实力,以沙特为首的海合会寝食不安,除了“邀请”美国第五舰队常年驻扎巴林外,每年还斥资几百亿甚至近千亿美元购置美欧先进武器装备。尽管这样,它们仍然对伊朗万分惧怕,担忧伊朗随时会以真主的名义来惩罚它们。
核谈判:南辕北辙,或将长期化
伊朗核能开发活动始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得到美国的支持。但美伊断交后,美国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推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多个制裁伊朗的决议。对此,伊朗以软硬两手进行周旋。一方面,伊朗有条件地同意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国五常加德国进行谈判,彰显伊朗愿意以和平谈判方式解决核计划争端的姿态,以确保不丧失道义高地,并希望唤起部分穆斯林和发展中国家的同情。另一方面,伊朗则坚定不移地推进核计划,不断增建地下核设施(60米以上的深度),不断提高铀的浓缩度。同时,伊朗加快强军步伐,逐年增加军费,研制大量**、舰艇、飞机和远程火炮,频繁在波斯湾举行军演。
今年年初以来,联合国五常和德国已经与伊朗展开了多轮谈判,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美、英、法、德以“部分解除”对伊制裁为诱饵,要求伊朗停止20%浓度的铀浓缩活动,敦促伊朗将纳坦兹铀浓缩工厂生产的铀浓度从20%降低至3.5%或者5%,并关闭福尔多铀浓缩工厂。西方的立场是:伊朗可以进行20%浓度以下的核医学研究并生产与其配套的核燃料棒,但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全天候监督,在此基础上,美欧可考虑解除对伊制裁。
而伊朗提出,接受国际监督的前提须包括:欧盟向伊朗无偿提供浓度为20%的“科学研究用铀”,伊朗需要多少,欧盟就须提供多少;美欧取消所有对伊朗的“无理制裁”;取消联合国安理会对伊制裁和所有涉伊决议;美国停止对以色列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并担保巴勒斯坦人民收复所有失地,建立独立国家;美国必须撤走驻扎在中东和海湾地区的所有军事力量。
由此可见,美欧与伊朗的立场及要求南辕北辙,几乎没有可能达成实质性妥协。但是,双方都需要抢占道义高地,故需要谈判与接触的平台。展望未来,6+1会谈将时断时续,可能长期化,就如同伊朗核问题将长期化一样。其实,伊朗核问题的实质是美国企图借此推翻伊朗伊斯兰什叶派原教旨主义政权。假如不出现伊朗核问题,美国也会找到其他“问题”对伊朗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