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欣赏教学中“听、讲、动”的关系] 小学音乐欣赏课试讲稿
欣赏是音乐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最有效的途径。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欣赏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那么,在欣赏教学中,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发展学生的欣赏能力呢?我认为,摆正欣赏教学中“听、讲、动”的关系很重要。
美国当代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科普兰在其著作《怎样欣赏音乐》的扉页上这样写道:“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这是因为音乐是听的艺术,是以声音反映社会现实的,所以对音乐的欣赏必须建立在多听的基础上。有的老师在上欣赏课时,也作了精心准备,对作品也有相当深刻的理解,但整堂课只听到老师在讲、在分析,学生只是忙于记笔记,真正听音乐的机会很少。试问:“这种缺乏听的欣赏,即使学生背熟了教师对作品的分析,对学生来说,他对音乐作品又有多少自己的感悟呢?”学生甚至还不熟悉主旋律,即使有机会再听到,他也未必能辨别出作品的名称。还有的老师在学生聆听的过程中,总是担心学生听不懂,不时地提醒、解说。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干扰学生的听,让学生难以静心聆听,而且教师的解说还会束缚学生的想象,起到消极作用,所以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必须以听为先,以听为主。对学生来说,“听”是接触、认识和熟悉音乐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积累音乐语言的过程。只有通过“听”,学生才能接近音乐的本质,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感知音律之美。
但听音乐不是一种僵死的训练,聆听音乐从根本上说与聆听语言是不同的。不同点在于聆听音乐是一个听觉——运动过程,而聆听语言是一个听觉——逻辑思维过程。聆听音乐必须把听觉转化为情感情绪的体验,并产生符合这一情绪状态的肌体运动,产生发自内心的动作反应,尽管有时这种动作反应不明显,因此聆听音乐必须与音乐动觉能力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达尔克罗兹正是意识到动觉能力在音乐能力发展中与听觉紧密结合的重要性,才创造出了“体态律动”的节奏教学法。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一点尤为突出。通过在他们听赏音乐时没有相应的动作,就很难,甚至根本无法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去。而在我们的欣赏课中,往往是让学生整堂课呆坐着听音乐,不引导学生体会音乐的情绪运动,而让学生去猜音乐的中心思想,这样的课往往收效甚微。原因就在于把音乐的情感当做是一种知性认识了。当然,这个动作绝不是一种机械运动,它必须与学生自然真实的情绪体验结合在一起,起伏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强弱有序的力度、缓急交错的速度以及不同的情感变换都能激起形体动作的反应,让学生自然动起来。从更广义来说,这个运动还不仅仅是体态的动,还包括动口、动脑、动手、动情,不同的乐曲引导学生不同的动。例如,在欣赏《狮王进行曲》时,可以让学生模仿狮王走一走,还可以把狮王走步、吼叫画一画;欣赏《在钟表店里》可以模仿钟表动一动,更可以用小乐器模仿钟表走动声,根据主旋律即兴敲一敲、奏一奏。通过动,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鉴赏。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如果在欣赏时没有教师的“讲”,缺乏老师恰当的引导,光让学生毫无目的一遍又一遍地听,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能从音乐中听到的东西很有限,这样的欣赏只是低层次的,所以教师必须在学生听的过程中适时做好“讲”的工作。通过老师的“讲”,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音乐。那么,教师应该在什么时候讲呢?首先,在学生每次听赏前,老师都要“讲”具体要求,这个要求要明确,要逐步深入,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给学生指名听的方向。如一般来说,第一遍听,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第二遍听,让学生给乐曲划分乐段;第三遍听重点乐段,分析其节奏、力度、旋律等。这样学生的欣赏才能从浅层次的感知上升到理性的鉴赏。其二,因为有些作品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遥远,学生对音乐的创作背景以及作曲家的生平经历不甚了解,那么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就不会深入,这时就需要老师的“讲”。如小学音乐第十二册上有一课是欣赏《小白菜》,这首歌曲以缓慢的速度、逐级下行的旋律反映出小白菜的凄苦生活。学生在听过之后都能感受到歌曲这种悲痛的情感,这时老师再用深情的语言介绍歌曲的内容,学生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去听,这时的听就不再是无目的的了,学生顿时就加深了感受,与音乐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有许多孩子甚至在听时流下了眼泪。抓准时机“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又该如何“讲”呢?我觉得作为老师,一要讲得准确精练,二要讲得重点突出,三要讲得生动幽默,四要讲得富有情感,如果做到以上四点,那么这个“讲”就讲得好。
总之,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必须以学生的“听”为主,以“听”为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听。在听的过程中,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由感而“动”,实现从“聆听感受”到“表现创造”的欣赏能力的提高。我们教师则要会“讲”,要增强导的意识,在引导上下工夫,做好学生听前设计、听时点拨、听后总结。只有摆正“听、讲、动”的关系,才能在欣赏教学中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和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