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总结报告 日漫和美漫画风对比【浅谈吕纪画风中的对比美】(集锦)

日漫和美漫画风对比【浅谈吕纪画风中的对比美】(集锦)

日漫和美漫画风对比【浅谈吕纪画风中的对比美】吕纪是明朝宫廷花鸟画的代表画家,他的画最大的特点就是工写相兼。清朝徐沁《明画录》评他的花鸟“初学边景昭,后模仿唐宋诸家,始臻其妙。”他的作品风格显著,有“粗”“细”两种风貌,而工笔设色法较为著名。

日漫和美漫画风对比【浅谈吕纪画风中的对比美】

  吕纪是明朝宫廷花鸟画的代表画家,他的画最大的特点就是工写相兼。清朝徐沁《明画录》评他的花鸟“初学边景昭,后模仿唐宋诸家,始臻其妙。”他的作品风格显著,有“粗”“细”两种风貌,而工笔设色法较为著名,他的画面中充分利用了各种形式的对比,展现出了特有的美感。
  一、构图中的冲突美
  吕纪擅长刻画一些色泽斑斓的珍禽,如凤、鹤、孔雀、锦鸡、鸳鸯、鹭鸶等,常用的技法多为先精细勾勒,运用艳色晕染、细腻逼真,然后用雄健洒脱、水墨淋漓的笔法为画面配上古树巨石、流水滩渚,坡岸悬崖等一些壮阔的背景加以衬托。例如《新春双雉图》中:色泽斑斓、细致刻画的锦鸡,盎然怒放的山茶花,几从繁密的竹叶,静谧开放的水仙,傲然清幽的白梅,配上苍劲盘旋的老树,起伏松动的坡土,粗简坚硬的山石。清雅之韵与野逸之趣相交相融,使整幅画面在工谨妍丽中传达出朴实浑厚的气质。
  二、“粗”“细”中的对比美
  所谓“粗”“细”,可以从很多个角度来看待:我们时常将酣畅淋漓的写意画称之为“粗”,因为它不拘小节,肆意抒情,在偶然之中体现变化;当然,精细臻丽的工笔画则称为“细”,从构思到分染,从大格局渗透到每个细节,层层递进,精致的呈现。或是在线条之中,线有粗细之分,亦或是在刻画中,塑造形象有粗狂和细致之分……看似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极致,其实只要把握好分寸,“粗”中有“细”,“细”中有“粗”,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衬托,形成对比,“粗”和“细”在同一幅画面中可以十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传达出别样的美感。
  由于在行笔过程中力度的轻重,墨色的浓淡,水分的干湿,速度的快慢,线条的长短,运笔的急缓,笔锋的侧逆,行笔的苍润,加之抑扬顿挫、快慢虚实的变幻等等,会得到效果各异的线条:有的庄重典雅,有的洒脱飘逸,有的苍劲沉着,有的质朴天真,有的自由灵动,有的活泼轻松,有的如烟云舒卷,遒劲流畅……有了这些丰富变化的线条,充满了对比,自然就给画面提供了多样的表现力。
  在《新春双雉图中》,花叶、禽鸟的刻画,我们就可以称之为“细”。严谨的造型结构,动态的精准协调,细致的色彩搭配,丰富的层次变化……而树干、石头、土坡等配景,则可称之为“粗”,运用山水写意等一些皴法,笔力遒劲,色度浑厚,线条枯拙,粗重有力。正是因为有了画面中的石、树、坡土,因为用了粗笔皴擦的画法,才衬托出了花的娇艳,禽鸟的精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丰富了画面形式美的传达,可谓是“工而不呆板,随意中见法度”。
  三、“动”“静”中的对比美
  虽然画面中的每一个物体都是静止不动的,但画者却能通过各种技法使形象生动起来,通过形式美感的表现来刻画形象,这也离不开对比和衬托。在《新春双雉图》中,“动”“静”的衬托和呼应比比皆是。画面当中精细刻画的锦鸡,一只静立在树干上,闭起眼睛假寐,似乎周围是那么的安静平和;而树下却又突然蹿出一只,似乎在觅食,又似乎提高了警惕,尖锐的眼神盯住了前方。梅花枝头那几只欢呼雀跃的麻雀,有的张开翅膀,有的左顾右盼,有的注目远望,仿佛都在诉说着春的来到。本应静止的树干,在突兀转折的长势中,在层次繁密的穿插中,也显得生意盎然,充满生机……我并不是在给这幅画配以怎样动听的故事,只是在中国画当中,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想象力的参与都是最吸引人的地方,画者应在有意无意中,就给欣赏者留有这样美好想象的空间。在选择临摹范本之初,我便是因为想到了这样的场景。
  细品吕纪的画作,总有着一些共同特征,绚丽与清雅、华贵与野逸有机地融为一体,工笔和写意、色彩和水墨和谐地结合,使作品在精丽之中别具雄阔气势,创立了新的体格,有“独步当代”之誉。
  《桂菊山禽图》轴,是吕纪的工笔设色花鸟代表作。山禽、花卉造型严谨,勾勒精细,施以鲜亮的颜色,古石、树干用笔遒劲,重墨浓色的粗犷皴染。粗细结合,“笔工而闻,色缛而雅”,是他典型的作画特征。
  吕纪的另一风格——水墨写意画,虽然简练奔放,但也不乏精细的勾勒和严谨的造型,放逸而不离法度,形与神、质与势兼备。《残荷鹰鹭图》轴,就是一幅充分体现了对比美的佳作。泼墨点染的方法归纳荷叶,用几条淡柔的线条细细勾出叶筋和轮廓,看似随意的用笔中也体现了规整细腻,粗笔浓墨挥洒的芦苇丛中,以白描的细线画出惊逃的鹭鸶,“粗”“细”对比强烈;眼眸犀利的猎鹰,倏然间的掉头,收起利爪,吓得白鹭张惶逃窜,匆忙跑入河池丛中,高处的芦苇,似乎像是被呼啸的风吹的摇曳,增加了画面中的紧张气氛,在静止的画面中传达了生动的景象,形成了“动”“静”的强烈对比。这是在写意中融工整的画法,类似风格还有《鹰鹊图》轴,《寒雪山鸡图》轴等。
  “对比”丰富了形式美的传达,任何物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一定的环境中肯定就会有对比,大小的对比,前后的对比,色度的对比,静动的对比,粗细的对比……把握好分寸,合理的利用这些对比,通过主观意象和对画面的锻造提炼,让它们和谐的融会在画面当中,作品的生动性就一定会不言而喻。以少胜多,以虚代实,计白当黑,远近虚实,大小有别,含蓄奔放,遮挡曲藏,高下相倾,聚散相宜,前后相遇,稀可跑马、密不透风等等都是有关于对比美的呈现,可以说在一幅成功的画面中,对比美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单国强著.明代绘画史[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2]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编.中国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韩玮 著.中国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
  (作者简介:刘萌萌,四川大学艺术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美术学(国画)。)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