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科技、教育与人才协同推进等6则_2011协同创新中心取消
实现科技、教育与人才协同推进 中国人才研究会顾问王通讯在解读《遵循系统培养的人才开发规律》(《中国组织人事报》2012-06-25)中提到要实现科技、教育与人才协同推进。首先,要建立全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体系,构建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这三个体系都是人才开发合乎规律的系统工程。终身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是不是能够持续增长以及国家竞争力的高低,是当代世界各国都重视的问题。教育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有用之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科研与生产的结合,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国外学者埃兹科维兹提出“三螺旋模型”,认为政、学、企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相互信任、支持、协助的关系。显然,这需要提高社会的融合度,重视利用市场的力量,建立利益共享机制,让更多的人才、单位和部门从合作、协助、共享中实现共赢。其次,人才规划要与科技规划、教育规划衔接配套、协同推进,增强人才发展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科技、教育、人才三者之间是密切联系的,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人才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科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协同性强、关联度高。人才工作中的问题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能从教育和科技工作中得到印证;同样,教育和科技工作的成效,也会反映到人才工作中来。可以说,科技、教育、人才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链条。科技、教育、人才事业的发展必须衔接配套、协同推进,才能形成整体合力。再次,要注重人才开发的区域统筹问题。中国地域面积辽阔,发展又极不平衡,所以特别需要从系统优化思路出发,对各个不同区域之间的人才发展进行总体谋划。思路是,先进带后进,一起向前进。走在前面的区域,不但要做出示范,总结经验,而且要帮助后进,共同发展。另一个方面,后发地区要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用打优势牌的方法找到自己的增长点,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目前的问题是,越是经济不发达,越是不重视人才;越是不重视人才,越是经济不发达。这叫“负陀螺运转”。如何反过来,越是重视人才,越是经济发达;越是经济发达,越是重视人才,实现“正陀螺运转”,需要巨大的勇气与决断。
现代领导干部的思维创新和未来领导的发展走势
原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德贵在《领导艺术的十个基本问题》(《中国人才》2011年第22期)文章中提到了领导干部的思维创新和未来领导的发展走势。观念转化解决世界观问题,思维创新解决方法论问题。现代领导干部必须努力推动八个方面的思维创新:一是平面思维向立体思维变革;二是个体思维向群体思维变革;三是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变革;四是片面思维向辩证思维变革;五是顺向思维向逆向思维变革;六是逻辑思维向创新思维变革;七是黑暗思维向光明思维变革;八是战术思维向战略思维变革。未来领导的发展走势。我国著名的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席酉民先生曾提出,未来的领导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即头羊式的、空气式的、木匠式的、医生式的。前三类很好,第四类不好。头羊式的领导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能够发现草地,二是能够影响羊群。空气式的领导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看不见摸不着,来无影去无踪,二是人人都需要,而且须臾都不能离开。空气式领导高度概括就是无为而治,这是领导干部的最高境界。木匠式的领导有四个突出特征,一是有全局观念,二是有成本意识,三是有务实作风,四是方向感好。而医生式的领导有两个不好的方面,一是看谁都有病,二是整天开药方。领导干部不能看谁都有病,这样将无法用人。领导干部一定要善于发现每一个人的闪光点和优长处,进而用人之长比人之短。领导干部不能整天开药方,这是一种负面的领导方法。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最大限度地运用正面褒奖的办法去激励人,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员工人人都成为拼命三郎。领导艺术重在用人,用人艺术重在激励。领导艺术的真谛是:让下属忙得要死,让自己闲得发疯。
创新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关键在于培养目标的多样化
郭广生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因素》(《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第5期)文章中说“创新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关键在于培养目标的多样化”。《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些不同层次的人才都包含着创新人才,既包括一流的思想家、科学家、理论家和能够发明创造的研究型或学术型人才,也包括大量具有创新思维、推广新思路、扩散新技术的应用型人才,还包括规模庞大的能够应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技能型人才。换句话说,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分类型的。不管哪类创新人才,其核心要素都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无论是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都需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去武装,只不过不同行业、不同岗位所需要的创新人才的类型和培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也不管是哪类创新人才的培养,其本质特征均在于要着力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为其以后成为各行各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应该说,当前,我国已逐渐建立起培养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分类办学体制。对学术型人才培养来说,我们在精英教育阶段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能型人才则在积极的政策推动下也取得一定成果。唯独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方法还不够明确。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只有在造就了大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才能造就大量拔尖创新人才,这是“人才金字塔”定律。
员工培训新四大体系
吴少屏在《职业生涯管理与企业员工培训》(《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0期)中提出,根据现代“四大教育体系”的理论,职业生涯管理和培训工作应按照“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四方面的要求进行,从而确保职业生涯健康发展。(1)科学文化培训体系。目的不仅在于使员工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员工“学会认知”,学会运用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来学习,以便终生能从各类教育培训的机会中受益。鉴于情感、知觉等“自然选择”功能主要与右脑有关,这就需要在科学文化培训中加强右脑的开发,如开展指尖刺激练习、娱乐体育锻炼、多重语言学习、围棋技艺训练等。(2)专业技能培训体系。目的是使员工“学会做事”,通过专业和技能培训提高职业熟练程度和做事的技巧,提高交流协作和与他人共事的能力。国内外的学者研究表明,企业管理人员的能力,主要有三种类型:智商、情商和关系管理的智慧。人与人之间,智商的差异是不大的,但情商和关系管理的智慧的差别却很大。在专业技能的培训过程中,要加强情商和关系管理的智慧的培训及开发,更多地了解人际关系网络的各种用途,以及如何使用有限的时间最有效地建立利用关系网络。(3)社会人文培训体系。目的是使员工“学会生活”,了解人类的多样性,设身处地了理解他人的反应,避免、解决自身和个人间、群体间的冲突和紧张关系。当今时代,市场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学会情绪管理、心理压力管理、沟通管理、时间管理等知识是保持乐观情绪、心理健康、快乐工作、笑对人生的必修课。如加强个体情绪技能训练,学会自信就是重要内容之一。(4)思想政治培训体系。目的是使员工“学会做人”,使每个人在身心、智力及审美意识、责任感和精神面貌诸方面全面发展。思想政治培训过程中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要深入学习企业文化,把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战略结合起来,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