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三角函数图象变换的顺序:三角函数图像变换
一、图象变换的四种变换 我们把y=f(x)称为“基底”函数,y=Af(ωx+φ)+m称为“发展”函数,从“基底”函数到“发展”函数,其间经过4种变换:
1.纵向平移——m变换,
2.纵向伸缩——A变换,
3.横向平移——φ变换,
4.横向伸缩—ω变换。
其中1和2为纵向变换,3和4为横向变换;或者1和3为平移变换,2和4为伸缩变换。一般说来,这4种变换谁先谁后都没关系,都能达到目标,只是在不同的变换顺序中,“变换量”的值不尽相同,解题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
下面以f(x)=sinx到f(x)=Asin(ωx+φ)+m为例,探讨4种变换的顺序对平移量的影响问题。
二、正向变换
我们把由f(x)=sinx到f(x)=Asin(ωx+φ)+m的变换称作正向变换。即从“基底”函数到“发展”函数之间过程的变换。
例1f(x)=3sin(2x+π4)+1的图象可由f(x)=sinx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平移和伸缩变换而得到?
解法1:第1步:横向平移:将f(x)=sinx向左平移π4个单位,得f(x)=sin(x+π4);
第2步:横向伸缩:将f(x)=sin(x+π4)的横坐标缩短12倍,得f(x)=sin(2x+π4);
第3步:纵向伸缩:将f(x)=sin(2x+π4)的纵坐标扩大3倍,得f(x)=3sin(2x+π4);
第4步:纵向平移:将f(x)=3sin(2x+π4)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f(x)=3sin(2x+π4)+1。
解法2:第1步:横向伸缩:将f(x)=sinx的横坐标缩短12倍,得f(x)=sin2x;
第2步:横向平移:将f(x)=sin2x向左平移π8个单位,得f(x)=sin(2x+π4);
第3步:纵向平移:将f(x)=sin(2x+π4)向上平移13,得f(x)=sin(2x+π4)+13;
第4步:纵向伸缩:将f(x)=sin(2x+π4)+13的纵坐标扩大3倍,得f(x)=3sin(2x+π4)+1。
上述两种解法,共同的特点是“伸缩量”没有改变。解法1的“变换量”(如左移π4)与参数值(π4)对应,而解法2中的“变换量”(如左移π8)与参数值(π4)不对应。因此,解法1不易出错,而解法2的难度比较大。
思考:(1)在两种不同的变换顺序中,为什么“伸缩量”不变,而“平移量”却变了?
(2)在横向平移和纵向平移中,φ>0时的图象向左平移,mx>0时的图象向上平移,那么,当φ1时图象的横坐标缩短为1ω倍,而A>1时,图象的纵坐标扩大为A倍,那么,当ω0)的途中,采用如下顺序:
(1)横向平移:x→x+φ,(2)横向伸缩:x+φ→ωx+φ,(3)纵向伸缩:sin(ωx+φ)→Asin(ωx+φ),(4)纵向平移:Asin(ωx+φ)→Asin(ωx+φ)+mx。
由此可见,在不同的变换顺序中,“伸缩量不变”,而“平移量有变”的原因是在“一次”替代:x→ωx+φ中,平移是对x进行的。所以先平移(x→x+φ)对后伸缩(→ωx+φ)没有影响;而先收缩(x→ωx)对后平移(→ω(x+φ)=ωx+ωφ)却存在着“平移”相关。这就是(在例1的解法2中)后平移φ0=ωφ=π4时,有φ=φ0ω=π42=π8的原因。
三、逆向变换
由f(x)=Asin(ωx+φ)+mx到f(x)=sinx的变换称为逆向变换,也就是从“发展”函数到“基底”函数之间过程的变换。显然,逆向变换的“顺序”是正向变换的“逆”,即已知函数的变换结果,求“原函数”。我们考虑将“正向变换”的过程倒逆回去而得“逆向变换”的顺序。因为正向变换的一般顺序是:(1)横向平移,(2)横向伸缩,(3)纵向伸缩,(4)纵向平移,以逆向变换的一般顺序则是:(1)纵向平移,(2)纵向伸缩,(3)横向伸缩,(4)横向平移。
比如,将函数f(x)=2sin(2x-π3)-1的图象上移1个单位得f(x)=2sin(2x-π3),再将纵坐标缩小一半,得f(x)=sin(2x-π3),再将横坐标扩大2倍得f(x)=sin(x-π3),最后将图象左移π3得函数f(x)=sinx。
(作者单位:河南省汤阴县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