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传承和创新【语文教学的传承与创新】
就现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状况看,我县域内的总体情况存在种模式倾向,追求创新,一些好的传统教学的经验和原则被淡化。导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被一直沿用,本人结合听课调研和语文教学实践,就语文教学的传承与创新向语文教学同仁作两点反思。
一、新课改中教与学的传承
首先,教学理念的传承。语文学科因为其人文特点,历来更加重视教书育人。在教与学的双边,教师要爱岗敬业,学生要勤勉刻苦。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学习和工作是个孤独的事业,不是呼朋引伴和鹦鹉学舌能成就的。要投入时间精力,要专注,有时甚至要牺牲休息和娱乐时间。
其次,“教学相长”善于总结,也是我们需要传承的优良传统。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不仅学生能够学有所得,教师也可以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完善自我。所以要善于发掘学生的潜能,适时进行鼓励和点拨。
再次,在语文双基教学中,积累知识,培训基本技能更是我们应该传承的教学方法。这也是语文教学历来所强调的教学环节。我们可以利用早读和自习时间,落实学生对字词句和文学常识等的记诵。培训学生掌握积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单元检测,也是我们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语文单元检测既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也是对我们教学工作成效的鉴定,更是我们下段工作方向的依据。所以当然也要继续这个做法。总之,在语文教学的历程中,有许多我们应该传承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应该踏踏实实在工作中养成的优良职业品质。
二、新课改的创新之路
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首先承认学生差别,培养学生特长,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它与传统教学显著的差别是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学生与教师关系的改变。以学生评价方式的改变。而且这些变化。被称作对传统教学的颠覆性革命。
在教学方式上。学生居于完全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首席伙伴”,是参与者。教师在课堂上的一统天下“一言堂”已经不复存在。在我们的课文课堂上,教师预设语文课堂学习的内容和方式的状况。已经是渐行渐远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引领课堂学习的全过程。
在预习环节中,学生自主完成能够完成的预习任务。任务包括所学课文的有有相关知识以及听说读写训练题。在学生自主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只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不做任何指导。在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之后,教师应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组织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解决学生层面能够解决的学习问题。接下来,教师解决学生层面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中,落实了学生的预习。培养学生查找资料书,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还培养了学生在交流沟通中,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更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最终解决难题的习惯。
新课标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我们既然由关注知识变为关注人本身,那么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由单一的分数变为综合指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只要参与,只要和自己相比有进步,他就会受到关注和肯定。语文课堂的创新,还表现在作文课堂的创新。曾经的作文课,是学生厌烦,教师害怕的课堂。学生怕写,教师怕改。现在学生踊跃写作,教师精讲精评。只用两节课,写与评全部完成。
语文教学的创新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还有许多领域等着我们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