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些现象顺应或体现了求异心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每年都会出现一些新的流行话语。比如:“给力,伤不起,hold不住,****”等等。当然敬酒辞也在不断的翻新。它的主要使用群体是成年人。它有自己的特点,如时尚,新颖,幽默等特点。总体而言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新奇化,二是个性化。年轻人思想活跃,崇尚创新,喜欢追求新鲜事物,不愿过多地遵守现实生活中的条条框框、繁文缛节,因此他们在开怀畅饮之际喜欢使用一些新奇的语言。但事实上,成年人使用这些新奇,有趣的语言则更为广泛。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俗话说,“无节没有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席。”自古以来酒被文人墨客所称赞,翻开中国历代的文学作品,醇浓的“酒香”就会扑面而来。同时,日常生活中的贺喜、祝捷、感恩、谢师、遣忧、浇愁、解闷、压惊、赠别、团聚、访友、待客、迎宾等等,都离不开它,酒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我们结下了不解之源[1](24)。一说到敬酒,少不了的就是敬酒辞,如果你能说几句幽默,诙谐和新颖的敬酒辞,不但能够给在场的客人主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能促进交际。敬酒辞属于模因现象,它通过像基因那样的方式被复制从而得到传播,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台词。然而它传播的根本原因是它具有长寿性,多产性的特点和顺应了交际的需求。
一.基于模因论和顺应论视角
(一)模因论
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观点。模因论认为,模因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基因通过遗传繁衍,但模因通过模仿而传播[2](53)。1976年,牛津大学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 首次正式提出文化进化的单位“mene”。Dawkins把模因定义为:
文化遗传的单位,它通过一个过程从一个人的头脑跳到另一个人的头脑[3](53)。我国语用学家何自然教授给模因下的定义是:模因像是病毒,能感染人类的大脑,就像流感一样,改变人类的语言和行为,使人类对某些时尚的东西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复制和传播,甚至“炒作”,以至于达到“人云亦云”,“人为我为”的模仿现象。模因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要经过几个阶段,海利根(Francis Heyligen 1998)曾经探讨了模因复制的四个阶段:1同化(assimilation),记忆(retention),表达(expression),传播(transmission)。一种文化现象经过这四个阶段就变成了模因。Dawkins 总结了成功模因的三个特点:1长寿性(longevity),多产性(fecundity),复制的忠实性(copying-fiedelity)。成功模因正是因为具有这些特征才得到不断的复制和流传以至于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比如那些经典的歌曲,名言警句,歇后语,诗词歌赋等等。敬酒辞在成年人群体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也正是体现了这些特征。
(二)顺应论
语言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过程是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这种选择过程可能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它由语言内部或外部的动因所驱动,这些选择可以发生在语言形式的任何一个层面,说话人选择不只是形式,还有策略[4]55)。顺应论的理论基础是进化认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机制。作者认为,语用学应该研究语言的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指“所有的选择都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顺应性指“能够从可供选择的事项中作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5](291)。这是由于语言具有这个特征,我们才能阐释人们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语言从而达到不同的交际效果。Vershueren认为语言的使用可以从四个方面来阐述:语境关系的顺应,结构对象的顺应,动态顺应以及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简单地说,语言使用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对语言结构与语境相关成分之间相互顺应的过程。我们在交际中使用语言其实就是一个不断选择和顺应的过程。而敬酒辞的使用正是由于我们在交际中不断选择和顺应社会世界,心理世界和语言结构对象而产生的结果。
二.流行敬酒辞模因中的顺应性探讨
(一)敬酒辞模因对社交世界的顺应
社交世界是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交世界主要是指特定的社会场合,在不同的社会场合我们使用的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然而敬辞词模因使用的社会场合主要指比较喜庆的场合,在这些场合少不了的就是喝酒,谈到喝酒我们就需要使用敬酒辞,不然酒桌上就没有喜庆、愉悦的气氛。所以当我们在酒席这种特别的场合使用语言交际时就要顺应社交语境。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闹酒”常常成为民间一大风景。酒席上老少不分、吵吵嚷嚷、宾主忘形,人们早已“见怪不怪了”。惟有那不断翻新的“敬酒辞”,其措辞压韵、雅俗相间,为酒桌上增添了不少的乐趣[6](43)。敬酒辞大致分两类:一类为善饮者所用;一类为不太善饮者所用。前类多为劝人饮酒,后类多为凑兴助乐。两类虽目的不径相同,但都掺合着浓浓的情味。善饮者常用的敬酒辞有:
“男人不喝酒,交不到好朋友;酒逢知已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喝不了赶紧跑;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够;感情薄,喝不着;感情铁,喝出血;感情好,千杯少”……
这些敬酒辞话虽不多,听起来却是七分情三分理,这也使得对方盛情难为,但是对身体也有一定的危害。
罢饮者们常用的敬酒辞有:
“万水千山总是情,少喝一杯行不行?只要感情有,喝什么都是酒;只要情谊深,喝什么都是真;感情好,能喝多少是多少;能喝需尽兴,量小休逞能;善饮者领酒,无量者领情;只要感情到了位,不喝也会陶醉”……
这类敬酒辞的含情量也很浓,虽无前类刀光剑影般的激烈,但这类“敬酒辞”所体现的各适其量、各得其乐的风格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这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文明程度大大提高的重要标志[6](43)!这类敬酒辞模因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被复制然后被广泛地传播,正是因为这些模因具有长寿性、多产性等特征,还因为它们顺应了特殊社会交际场合这个语境而产生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