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花
上世纪七十年代,笔者前往滇南邱北县冲头区高寨考察林麝资源,往返于荒无人烟的清水江,独自步行两天一夜,饥饿难奈。暴雨过后,山体塌方的巨石不时朝脚下滚落,突然,惊动了一窝黄蜂,硕大的黄蜂一起向我袭来,无论怎样用雨伞扑打,终因寡不敌众,被毒蜂蛰得面部肿胀,疼痛难忍,如不及时医治,毒人血府,必死无疑。怎么办?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路上很难遇到行人,求生的欲望让我顾不得疼痛与饥饿,拼命地朝冲头区奔跑。苍天有眼,终于遇上一位救命恩人,他见我面目全非,十分震惊。当知晓是被黄蜂蛰伤,他让我在此等候,迅即攀上山岩,采撷一株菊科草药让我吃掉。我还未来得及说声感谢,惠药者已踪迹不见。困厄中奇迹终于出现了,疼痛锐减,红肿的面部渐渐消退,命已经保住了。
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以往经常罹患的风湿性关节炎从此消失,真是因祸得福,感冒头痛也很少感染了,这可能就是蜂毒所起的以毒攻毒、免疫调节之作用吧!
1978年秋,在邱北县召开的会议上,我有幸再次与那位救命恩人相遇。他姓罗,年届花甲之岁,于是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尊称他为罗老,有趣的是,罗老的名讳也是“老”。罗老是云南省文山州邱北县著名郎中,蜚声医坛的新药——灯盏花素,就是罗老发明的,这种新药不知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
笔者谢过罗老,便请教罗郎中:“救我黄蜂蛰伤的是什么中草药啊?”
罗老并不隐讳:——“灯盏花。”
原来如此,善哉,罗老!
灯盏花始载于《滇南本草》,又名灯盏细辛、灯盏草、东菊,系菊科短葶飞蓬属植物灯盏细辛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全草,为云南特有的野生天然药物,因花似灯盏,根似细辛而得名。灯盏花主要分布在滇南、滇西的山坡草地和林缘地带,株高20-30厘米,根茎粗壮,其上密生纤细的须根;叶为单叶,基生叶密集,匙形,两面有毛,边缘常皱波状,基部下延成柄,柄带红色,茎叶长圆形;头状花序顶生,常单个,边缘有2列紫色舌状花,中央为黄包管状花,花期在夏季;瘦果扁平,有柔软的冠毛。
灯盏花性寒,微苦、辛,具有通经活络、解毒消炎、祛风除湿、活血化瘀和消肿止痛的功效。其药理作用主要为:抗凝血、降血脂、抗血栓形成,调节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全血黏度,抗血小板聚集,提高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抗心肌缺血,提高肌体耐缺氧能力,增加营养性心肌血流量。
20世纪30年代以来,罗老行医于滇南民间,即将灯盏花主要用于治疗中风偏瘫、冠心病、心绞痛、外伤肿痛及风湿性疾病。40多年的临床经验证明,灯盏花用途广泛,疗效卓著。在滇南民间,说到灯盏花,人们就会想到罗老;提到罗老,人们又会想到灯盏花,灯盏花已成为罗老的“专利”。
至20世纪70年代,开发利用灯盏花资源并生产灯盏花系列药品方兴未艾。灯盏花迅被收载于《中国药典》1977年版。1995年4月,灯盏花注射液被国家定为全国中医院急诊科必备中成药。产品已由注射剂延伸到灯盏花剂型系列,如灯盏花素片、灯盏花素分散片、灯盏花口服液及灯盏花滴丸等剂型频频问世。其中,国内生产灯盏花素注射液的企业就有40余家。
以灯盏花为原料研制的灯盏花注射液,临床用于治疗脑血栓、脑出血及其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高黏血症、顽固性颈周综合征、缺血性卒中、风湿症、胃痛、牙痛、感冒、骨髓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其他缺血及伴有微循环障碍的疾病,成为临床心脑血管科常规处方用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颈性眩晕、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小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方面,也有明显的疗效。
灯盏花系列产品生产的崛起,使灯盏花野生资源匮乏,已无法满足中药生产制剂的需要。2002年,云南文山开展了灯盏花规范化引种研究,其中包括:灯盏花地方种源收集和种苗繁殖技术研究、提高出苗率和成活率试验、三七与灯盏花轮作及与玉米间作试验、与林果套种的种植模式研究等,探讨了灯盏花栽培的方法和技术以及灯盏花组织培养的条件筛选,为人工培育和发展灯盏花产业奠定了基础,对指导灯盏花的驯化种植及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