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总结报告 藏线针法 “四线二点”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116例(全文)

藏线针法 “四线二点”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116例(全文)

藏线针法 “四线二点”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116例摘要:目的:“四线二点”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  方法:将116例病人采用针刺“四线二点”的治疗。方法四线:阳白→鱼腰,太阳→颧髎,迎香→牵正,地仓→颊车。二点:翳风、合谷。  结果:治愈率82。

藏线针法 “四线二点”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116例

  摘要:目的:“四线二点”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  方法:将116例病人采用针刺“四线二点”的治疗。方法四线:阳白→鱼腰,太阳→颧髎,迎香→牵正,地仓→颊车。二点:翳风、合谷。
  结果:治愈率82.75%,总有效率96.55%。
  结论:“四线二点”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刺 透刺 周围性面瘫 “四线二点”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180-02
  周围性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又称为“口僻”,简称面瘫。患者常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鼓颊漏气等临床症状,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患者发病后对生活影响较大,对疗效要求比较急切,所以医生有较大压力。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上反复摸索,总结出针刺“四线二点”的方法,常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116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男性61例,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7岁,平均年龄为37岁。女性55例,年龄最大的68岁,最小12岁,平均年龄33岁,其中72例有耳后疼痛,16例舌前2/3味觉减退。急性期(发病1-7天)83例,静止期(8-15天)21例,恢复期(15天以上)12例,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45天。
  1.2 治疗方法。取穴:采用针刺“四线二点”的治疗方法。四线:阳白→鱼腰,太阳→颧髎,迎香→牵正,地仓→颊车。二点:翳风、合谷。
  操作:针刺“四线”腧穴,常规消毒,采用透刺法,急性期采用平补平泻针刺手法,静止期及恢复期采用较强烈的针刺手法。二点:取穴翳风、合谷,常规消毒,平补平泻手法。
  上述穴位10分钟行针一次,每针3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共2疗程,疗程间隔2天。
  1.3 疗效标准。痊愈:临床体征完全消失,患者眼睑闭合自如,口角、鼻唇沟额纹较完全对称,鼓颊不漏气及能吹口哨等,面肌功能正常。显效:患者眼睑尚不能完全闭合,鼻唇沟、口角不完全对称,面肌功能恢复不完全。无效:针刺2疗程症状体征无改善。
  2 结果
  116例患者经治疗2疗程后,痊愈96例,显效16例,无效4例,治愈率82.75%,总有效率96.55%。
  3 讨论
  本病发病多因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入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瘀阻,经筋失养,失于约束,出现口眼歪斜。周围性面瘫包括眼部和口颊部筋肉的症状,由于足太阳经筋为目上冈,足阳明经筋为目下冈,故眼睑不能闭合为足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所致,口颊部主要为手阳明和手足阳明经筋所主,口歪主要是由上述三条经筋功能失调所致。西医认为本病是由风寒引起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发生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和受压迫所致,同时也有的患者是感染了病毒而致的面瘫,如亨特面瘫。
  根据《灵枢?经筋》的记载制定,“足阳明之筋……其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池纵缓,不胜收故僻”及“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足太阳之筋为“目上冈”等记载,从经筋的特定分布和临床实际情况,本病归属于足太阳、足阳明、手阳明经筋证。
  根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选上述经络的相关穴位以及局部要穴采用透刺的方法调整经络之气,使经筋约束功能得以恢复。同时,由于面神经出脑由耳后散布面孔部,故选翳风穴治之,能起到总揽全局,起一当十之效。合谷为手阳明之合穴,又有“面口合谷收”之古训,刺之可通阳明经之气,从而使面瘫得复。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