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包袱”为“财富”:中国传统道德是包袱还是财富
一直在农村初中教学,特别是担任初三的数学老师,总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想学总是学不好,课上不愿意举手,作业依赖抄袭,考试总是低分,久而久之,变成了老师的“包袱”。如何变“包袱”为“财富”,确实让我们伤透脑筋。转化他们,是我们一线教师面临的一道难题,我们不妨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去探究。
一、主动示爱。唤回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位学困生已经对数学产生了厌倦,他们在一次一次的失败中磨灭了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在老师的呵斥、责怪下对老师产生了敌意。正所谓“爱屋及乌”。此时,最需要老师来主动关心,消除隔阂。课堂上、生活中,给他们一个赞许的眼神,一次温暖的抚摸,一句表扬的话语,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以及殷切的期望,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带动其他学生也来关心、帮助学困生,让他们从内心深处体验到班级的温暖,体验到老师的热心与期待,从而主动融入学习的大家庭中来。另外,数学老师要进一步了解学困生心理上的阴影,帮助学生排除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重拾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改变教法,重构信心
教无定法,因人而异。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就要根据学困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组织教学。
1.安排座位时变“随意”为“有意”
到初三,好多时候总发现许多班级的座位总是不变,一直是开学初学生随意搭配而坐的,这样就让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聚在一起,他们相互之间总是对学习不感兴趣,长期坐在一起只会互相抄袭,厌恶学习。那就需要我们老师安排座位时有意为之:让学困生分开,把他们放到随时能关注的地方。比如,安排他们尽量靠近过道就座,方便自己随时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学困生的周围必有相对成绩较好的学生,这样可以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同时每个小组之间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比一比哪一小组整体水平高,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2.课堂教学时变“看客”为“影员”
在许多课堂中,老师们最喜欢提问一些优秀的学生,让优秀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一些学困生成了被遗忘的对象,他们只能呆呆地坐在教室一角,木然地注视着课堂发生的一切,甚至有的学困生趴在桌上呼呼大睡。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对他们加以关注,及时提问,适时引导。凡基础性的问题一律让学困生回答,能通过预习获得答案的让学困生板演。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哪怕学生回答得不是到位,也要肯定他们的进步。只有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有效的。
3.布置作业时变“统一”为“分层”
我们经常会发现老师在埋怨:某某学生又没有交作业或某某学生作业一塌糊涂或某某学生作业又是抄袭的等等。其实教师要反思我们布置的作业是否适量、适度、适合。与其布置的作业出现以上现状,不如因人而异布置作业,更有针对性,那就是变统一作业为分层作业。我们将作业的难度按星级区分,一星表示为基础性的题目,二星为中档题,三星为较难题。学困生只要求完成一星题,中等生完成一星、二星题。优等生除完成一星二星题外,还每天加一道三星题,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解题能力。
4.考试检测时变“保密”为“泄密”
我们以往的考试总是保密,有关考试的信息一点不向学生透露,让学生无从复习,不知道要如何应对考试。我们明确告诉学生,每周五举行45分钟的周周清检测,检测的内容就来源于本周的教学案或课后作业的题目。有的题目是原题再现,有的是只换数字,有的是变式出现。其中大部分是原题再现或只换数字。目的是让学生去及时巩固,消化。另外,每周的双休日作业仿照中考模式,按照基础题:中等题:较难题=7:2:1的分值从平时学生的易错题中产生,让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独立考试。星期一教师批阅并统计,星期二评讲。学生在有计划的复习中,逐渐跟上复习进度,并能重拾学好数学的信心。
5.辅导学生时变“大锅饭”为“自助餐”
好多时候,发现我们数学老师在辅导学生时,总喜欢找来许多学生一起讲解,也许他们犯错的题目是同一道题,但我想犯错的原因应该是不同的,我们要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对症辅导,不能同一而语,变吃“大锅饭”式为“自助餐”式辅导,并做好相应的记载,帮助学生建立错题档案。
三、贵在坚持。奉献爱心
学困生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他们有的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是没有自主学习的欲望,有的是特殊家庭原因等等。要想转化他们,还必须要有长期坚持的思想,需要给予学困生真切的关爱。当我们看到学生有一点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当我们发现学生又出现反复错误时,要压制自己的火气;当我们期待学生能考出满意成绩时,要留有余地;当我们发现学生不理解你的苦心时,要坦然相对。
总之,转化学困生,特别是转化初三数学学困生,应该是时间紧,任务重的一项工作。只要我们从起始年级开始重视,每个老师明确责任,奉献爱心,改变教法,因人而异,一定会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也一定能全面提升学校的及格率和合格率。当我们共同致力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素养”,尽心尽力“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才会彰显出教育的真善美。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焦荡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