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总结报告 常用的教学策略有哪些_浅谈农村初中“绿色作文”的教学策略(大全)

常用的教学策略有哪些_浅谈农村初中“绿色作文”的教学策略(大全)

常用的教学策略有哪些_浅谈农村初中“绿色作文”的教学策略摘 要 成功的作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倡导以写真情实感为主的“绿色作文”教学新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

常用的教学策略有哪些_浅谈农村初中“绿色作文”的教学策略

  摘 要 成功的作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倡导以写真情实感为主的“绿色作文”教学新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农村初中 绿色作文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0089-02
  农村学生知识面窄,害怕写作文,作文教学容易陷入一种高耗低效的恶性循环之中。富于幻想的青少年在传统作文教学中被束缚住手脚,畏首畏尾。题材仓库空空如也,想象天地逼仄狭小,语言内容呆板贫乏,学生的作文怎么不会是空话、假话、大话连篇,缺乏真切有见地的思想呢?
  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利于大面积提高写作技能(对农村学生而言),不利于学生“情动于衷而发于外”,不利于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因此,必须加以改革。
  在作文教学中,笔者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作文课堂教学,倡导以写真情实感为主的“绿色作文”教学新模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起他们的主动性,学会用眼睛观察人、事、景、物,用心灵感悟人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倾注字里行间,从而全面提高了农村学校作文教学质量。下面笔者谈谈“绿色作文”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培养用心体验生活,收集丰富的写作素材
  刘勰说:“物色之动,心亦授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写作的动机是生活激发的。热爱生活善于思考,体验生活,感悟人生,设身处地,懂事明理,知人论世,追求个性发展和生活情趣,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作文应有的能力。我们引导学生进行专题体验,以此来增加他们生活积淀。鲁迅先生说:“水管里面流出来的是水,血管里面流出来的是血。”如果有了生活的真情实感,还怕写不出文情并茂的好文章吗?我们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一是勤记日记积累直接材料,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记录下来。仔细体会,用心品味,一旦灵感迸发,就会流于笔端;二是刻苦读书,勤做笔记,积累间接材料,注重针对性阅读。三是引导学生体验,将生活的感性积累和品味鉴赏的理性积累进行整合,互相促进,勤思考,多训练,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由于亲身体验,学生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诉诸笔端。
  二、课外设置写作场景
  (一)参加生产劳动系列
  农村学生家里大多有田地,可发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自家的田地参加生产劳动。如种菜、割稻、摘水果等。可以想象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体验其中的乐趣,酷爱劳动的辛酸和收获的甜蜜,或许也会有感而发写出可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相媲美的佳句。而此时,布置学生写介绍某一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的说明文,或记述一次劳动经过的记叙文,那还不是信手拈来的活儿?此外,农村学生可以帮助父母喂猪、喂鸡、挑水、洗衣,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生得到的是宝贵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以这些活动为材料写文章、写日记,还真不用担心材料用完。
  (二)游览农村景色系列
  在广大农村,“伸手即是水,抬脚便是山”,“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般美好的意境,完全可让学生在浏览中体验到。除了自然环境,广大农村的社会环境也是积累生活经验的宝库。改革开放,使广大农村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个家庭工厂、农场、渔场应运而生,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而这些变化就在教室外,柴米油盐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观察这些变化、体验这些变化、领悟这些变化,又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的宝藏。
  (三)考察风土人情系列
  几千年历史文化发展的积淀,使得不同区域的农村形成不同的风土人情,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每逢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许多地方都要举行庆典活动,而活动的内容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农村的学生有幸亲临现场,参加这些活动,以这些活生生的东西作为写作材料,写出来的作品总会给人清新自然之感。组织学生对农村的风土人情进行考察,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接受文化的熏陶,这于人于文都是一笔财富。这个寒假,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收集春联,赏品美句;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贴对联,做家务活,利用登门或电话等方式给长辈拜年,学会做客,待客礼仪,收看春节联欢晚会等,然后选取感受最深的一件事,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这样使学生能感受民族文化,体验浓浓亲情,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也使学生积累了写作经验。
  (四)组织游戏活动系列
  农村学生可开展有别于城市学生的游戏活动。如钓鱼、采花、登山、野炊等,好动好玩是初中生这一年龄段的特点,充分发挥农村在开展这些方面游戏活动的优越条件。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去参加这些游戏活动,让学生暂时放下一切思想负担,尽情地玩耍。玩得尽兴,才能感受得真切。而真实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农村学生的文章中总是出现溜冰、上网、泡吧等洋玩意,也该是农村语文老师的悲哀。开展这些学生十分乐意参加的活动,可让学生在极度兴奋的状态下体验生活,自觉地获取生活经验。
  教师在创设以上这些场景时,可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起来的方式,体验生活应以课外为主,教师要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生活经验。围绕着孩子们积累生活经验兴趣点展开的。由于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与事物,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会有目的地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把兴趣的焦点逐步由“乐于做”转向“乐于写”,进而激发强烈的写作动机,促使兴趣“迁移”,利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去影响新知识学习的知识迁移。
  三、布置绿色作文的题目
  教师命题作文制约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写作态度以及写作能力的发挥。在布置作文题目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写作水平等因素,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发掘题目,多布置一些学生喜欢写、不限题材、不限文体的颇受学生的喜爱的题材,甚至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选择立意,选择题材、选择文体,自由展现、自由写作,同时一定要求学生限时完成,一开始学生可能会拖拖拉拉难完成,教师可以不必管它。铃声一响,到下面将完成的作文收上来,未完成的不收,几次下来,学生就会有一个紧迫感,四五次以后,就会充分利用时间力争在规定的时间完成。
  四、倾吐自己的心灵话语
  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情到笔至,妙笔生花,用自己的笔把自己亲眼看到的人、事、物、景以及对这些人事物景的独特感受和体会真切地“说”出来,说出自己想说的,要说的,非说不可的,真正属于自己个性化话语,将假话拒之门外。发真正从自己心里所生的“感”,把套话拒之门外;阐真正从自己心里悟出的理,将大话拒之门外。抒真正感动着,感动了自己而又非抒不可的真实的情。将空话的虚情假意,无病呻吟拒之门外。
  五、构建“六步”作文修改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的能力。教师该引导和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学生自改作文过程是生活经验在知识中“迁移”的一种途径。以学生自我修改作文为目的,以学生互助作文,共同提高为归宿,以发挥学生的“教师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为出发点,构建了“自改——互改——小组改——自修——师检”六步骤修改模式。逐渐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及互评互改作文的能力。
  六、及时点评、表扬
  固定利用每周一节语文课作为作文讲评课,及时予以讲评,表扬写得好的作品,并将优秀的作文朗读给同学听。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是很喜欢自己的作品为同学所欣赏的,也非常喜欢教师的表扬,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同时每学期可举行几期班级优秀习作展给同学们欣赏、学习,定期举办几次“现场作文比赛”,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是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据农村学生实际情况,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性、积极性是关键问题,有待于教师共同出谋划策。培养学生写真情实感的“绿色”作文仍需进一步探索,特别是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
  (责任编辑 文 思)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