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度_社交性网络如何放大人的单向度
内容摘要:工业社会中的科学技术通过为人们提供各种便利而奠定了其合理性,继而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控制形式。社交性网络的迅猛发展反映了社会归属需要到社会资本需要的需求上升,并催生了一种沉溺于网络空间的新的“使用与满足”形式。本文以马尔库塞的技术批判理论为视角,反思社交网络对人的单向度的加剧。
关键词:SNS 新媒体 单向度 马尔库塞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其著作《单向度的人》不仅注意到了发达工业社会科学技术功能的负面效应, 而且将理论焦点集中在剖析科学技术成为社会控制新形式的机制上, 从政治、经济、生活、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全面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单向度”特征及其在技术进步、物质发达、福利制度与民主形式下日益深化的异化现象。这种研究无疑是深刻且具有极强现实关照的,虽然不免科学悲观主义的色彩, 但他的批判精神和技术批判理论值得我们借鉴。
马尔库塞没有亲眼目睹网络在当代社会占据的无上地位,但是他的理论却可以为我们提供理解网络社会的一种范式。工业社会中的科学技术通过为人们提供各种便利而奠定了其合理性,继而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控制形式。网络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平台,它所编织的巨大虚拟空间,为主体与机制的重构提供了新的可能,并催生了一种沉溺于网络空间的新的“使用与满足”形式。
年轻一代汲取信息的能力大大超过前辈人,SNS、微博为信息的传递和扩散增添了更加广阔的来源,而网络提供的海量信息, 每天通过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抵达用户。我们需要反思, 人们被动地接受了大量的冗杂信息,逐渐疲于对信息审慎的思考,对既定的事实不加批判地接受,这是否意味着人们在某种程度上否定性和批判性的丧失?信息的爆炸带来了自由的幻想、思想的枯竭,后工业时代的人们还拥有足够能力去区分虚拟生存和实际生存的边界吗? 是否能够驾驭技术, 而不沉溺于其中进而为其所役?
一.社交性网络的迅猛发展
社交网站Facebook被视为谷歌最有力的挑战者,许多人相信它会终结谷歌在互联网领域的领先地位,就像谷歌当年终结微软、雅虎的领先地位一样。《时代》周刊评价说,如果将“Facebook”联系起来的5亿人聚集在一起,人口数量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相当于世界第三大国。此外,“这个国家的国民”更有优势,因为他们掌握了最多的信息。
互联网技术中的社会网络带来了难以匹及的好处。首先,SNS使得个体在网络交流中处于更积极主动的位置。在规模上,它突破了时空限制,超越传统的生活范围;从交流的活跃度上看,各种交流工具与手段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人们之间的交流频率和深度,带来了更丰富的交往体验和报偿;另外,社会网络具有显性化特点,能直接提示分类,便于以不同方式来经营不同的社会关系。
在互联网研究中,关于人与人的关系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研究重点,当互联网的应用形式越来越丰富时,人们在网络中的活动方式也在发生一些变化。面对SNS等新兴社区,将社会心理学中的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引入互联网的新兴研究中,不仅有助于视野的拓展,也有助于一些新的研究方法的引入。
二.新的信息的使用与满足形式
虚拟社区依赖于网络这样一种虚拟空间,地域上的共同性已不再成为其主要特征,意识,行为以及利益的共同性才是它的主要特点。今天的新兴社区如SNS,豆瓣,并没有明确的边界,人们的互动往往并不需要话题讨论,而只需要通过“标签”功能、“好友”功能等各种方式所形成的关系链条。这是一种动态的、不断扩展的,呈现出多变状态的关系。每个人都可以以自我为中心来解释社区的边界,换一个角度说,每个人都可以以自我为中心来构建自己的关系圈子。
网民活动从封闭社区向开放式社会网络的拓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民从社会归属需要到社会资本需要的需求上升。从“更通俗的角度来说,社会资本是期望在市场中获得回报的社会关系投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当社会归属感获得,个体的安全感形成后,那么,寻求社会资本以求更好地实现自我成为个体更高的需求。人们进入网络,除了获得信息的满足外,人际交往也是一个重要的诉求。在互联网的发展阶段,社区是人们获得这种满足的一种重要手段。
三.SNS放大了人的单向度
《乌合之众》中提到群体的首要特征是自觉的个性的消失,以及情感和思想转向一个不同的地方。在社交网络中,分散的用户会在受到刺激之后迅速形成一个具有群体特征的组织形式,他们会对事件产生持续的一致性立场。此外,他们的情绪也呈现一定的夸张和单纯特征。不管什么感情,一旦它表现出来,通过暗示和传染而进行迅速传播。比如SNS中常常出现的大规模抵制某个商家的产品、封杀某个娱乐明星等现象。SNS用户的心理会受到其他用户的影响,尽管他们在地域、职业等维度上并无密切的关联性。
SNS的信息传播中,大规模用户的无意识行为代替了个人的有意识行为。对于文章的分享、信息的转载,实际上多数用户接受信息时并未进行批判性的检验。另一方面,网络时代的信息量激增也使得用户在接受信息时缺乏时间去甄别和思考。SNS的运营商对海量的信息进行了一定的整合,但多半是在类别的层面上。对于大部分的信息并未进行质的分类及对真伪的评价。
处于传统社会情境中的人们,大多是通过与社会结构的互动来消解认知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我们现在得到的大部分知识不是来自个人直接经验,而是通过传播这样的社会互动方式,来影响彼此的思考。网络意见领袖的力量在社交网络这个虚拟社会网络的平台上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现实生活中充当意见领袖的精英不同,社交网络上的领袖门槛较低,这样低门槛的意见领袖的产生带来的恶果就是社交网络上谣言的兴起。
网络谣言的传播渠道有很多种,多样的网络终端更是为其扩散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优势。谣言的沉渣泛起促使诚信与欺骗问题已散布到网络社会的各个职业群体,导致互联网上“阴谋论”与“怀疑论”盛行,比如723动车事故之瞒报死亡人数的谣言,就是利用了很多人不了解动车载客人数和事故具体情况的漏洞,煽动群众愤怒。我国受众对主流媒介对于突发性事件的报道表现为信赖与排斥并存、信任与怀疑交织、肯定与否定混杂的心理状态。公众选择通过新媒体如SNS,自主去了解和传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