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三大效益 植物资源与林业生产效益浅析
摘要:植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我国植物种类较多,但是分布不均匀,贮量也有限。合理的利用和开发植物资源,可以有效的维持自然生态平衡,提高林业生产效益、社会效益。
关键词:植物资源开发 利用
中图分类号:J5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地域辽阔,号称资源丰富,但植物资源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由于缺乏的科学规划和保护,过分的采集和掠夺性的滥用造成许多植物濒临灭绝。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植物资源,可以保护植物资源的再生能力,保护植物资源的多样性,有效的维持生态平衡,可以使植物资源保持优势,永续使用。
一、植物资源的含义和我国植物资源的基本现状
1、植物资源的含义。植物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一切直接或间接对人类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我国植物资源是指在中国土地上的一切植物总和。
2、我国植物资源的基本现状。
(1)我国植物资源种类丰富、类型多样,但贮藏量不足。我国植物的种类繁多,仅高等植物就有三万种左右,仅次于巴西,居世界第二位。很多原始的物种也保存下来,甚至有些物种在其它国家已经灭绝,可是,在我国还有分布,并在生产实践中起重要作用。
(2)植物资源过度采集,缺少有效的保护。我国对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是相当广泛的,过去由于缺少全面的科学规划,不熟悉植物种群的生长情况,过度的采集成为引起植物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3)缺乏对植物资源的研究,利用潜力较大。任何植物都有其一定的用途,只是有些人们熟悉,有些人们不了解。1973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确定了2万种药用植物,但其中只有200种作过较详尽的研究,有些植物可能已广泛被利用,但对其实际利用价值研究也很少。
(4)利用植物的经脸丰富,但推广欠缺。我国不但对野生植物广泛利用,而且凡是经济价值较大、利用较广的植物,大多进行人工栽培,并建立有栽培基地,但对于及时总结经验,进一步推广研究的力度还远远不能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有待加强。
二、我国林业生产的现状
林业的发展以资源为基础。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共进行了五次森林资源清查。第五次森林清查结果表明,我国现有林业用地39.5亿亩,森林面积23.8亿亩,活立木蓄积量124.9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6.55%。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森林覆盖率为8.6%,增加了近8个百分点。
但目前来看,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29.6%)的56%,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只有世界水平的20%和12%。
如果对我国的林业现状进行评估,我们可以这样来概括:成就巨大,问题严重。总的来说,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人工造林速度快,面积广。全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达7亿多亩,约占世界人工林面积的26%。面积居世界首位。
二是林业产业发展迅猛,实力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国相继建立了135个国有大中型森工企业,以满足国民经济对木材的需求。
三是林业科技水平明显提高,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建国以后经过50多年的努力,我国逐步健全了林业法律体系,为林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并取得林业科技成果5000余项。
三、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1、林业的生态效益的重要性
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在这三种效益中,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实质上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林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有时一致的。
2、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依存、互相矛盾、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在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时期,尽管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但后期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增长环境恶化的巨大报复,使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或萎缩。在既重视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的时期,不仅当期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当然,我们应注意,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注重,并非消极的注重,而是积极的注重。如果采取消极的注重,即单纯注重生态环境而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长,那么,终究会因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而导致经济效益滑坡,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支撑会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失去现实意义或物质基础。
四、实现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应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我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
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有人提出了“数字林业”的概念,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3、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
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林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
4、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
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保证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五、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要大力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六、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实践中的对策
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造林规模化。
从提高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经济效益出发,成片造林力度明显加大,。片林建设以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果林、速生丰产林等经济型林地为主。
2、造林多样化。
采用多样化的以林养林方式,有的以发展苗木养林,有的以发展林木加工养林,有的以发展经济果林养林。农民还采取林苗结合、林禽结合、林菜结合、林果结合等方式,提高林地产出和经济收益。《森林法》的立法目的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其宗旨是: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储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在这一立法宗旨中,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的。运用法律体系保护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
七、结语:综上所述,在发展林业中充分利用现有植物资源和林地资源进行多种项目经营方式,不但能提高生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而且对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丰富的植物资源是满足林业生产效益的基础与保证。
参考文献:
[1] 周晓明,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及生产措施.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J].2009. 04.
[2] 任燕,浅析森林资源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J]. 辽宁林业科技.2000. 06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