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总结报告 如何做好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衔接【如何做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精选)

如何做好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衔接【如何做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精选)

如何做好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衔接【如何做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摘 要 现行的小学与初中独立建校和教学的做法,不利于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存在着多方面的障碍,分析其产生障碍的某些原因,与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有。

如何做好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衔接【如何做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

  摘 要 现行的小学与初中独立建校和教学的做法,不利于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存在着多方面的障碍,分析其产生障碍的某些原因,与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应采取有效的策略加以应对,才能做好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差异 链接 策略
  笔者以为,首先教师的思想要意识到小学数学与中学数学必须要衔接,在备课前要仔细了解所教学的内容,与小学知识的联系有哪些,哪些小学已经学过了,学到什么程度?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会怎样思考现在面对的问题?中学固然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放手是应该的。但是应该缓缓放,决不能忽视这种过渡与衔接。教材在这些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这些很值得我们深入地展开研究。本人根据教学经验简单介绍如下:
  一、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必胜信念
  在新课程倡导下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得出一个道理:新生的第一节课教师必须要更精心的准备,正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笔者起始课是这样上的:简单自我介绍后,开始数学兴趣题的探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培养教与学的默契。
  例如,速算999998×999992得多少?由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引出“头同尾补速算法”:83×87,45×45,91×99……,通过学生运算与老师的速算对比,学生个个兴趣盎然。再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总结、验证的过程,得到一般规律;再如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二进制编制的“神算年龄”的游戏,学生只要对每张卡片说“有”或“没有”,最后老师就能一口报出学生心中想的年龄数……通过这样一些活动既让学生对老师由衷地敬佩,也让师据生关系得到升华,又为今后的进一步的学习作好有力的铺垫。
  二、吃透差异之处,转变解题习惯
  (一)算术数与有理数
  小学数学是在算术数中研究问题的,而中学数学一开始就有有理数,因此,从算术数过渡到有理数是一大转折,为此,须抓住以下几点:
  1.讲清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引入负数的关键。这里,可以通过多举些学生熟悉的实际例子,使学生了解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及负数的意义。例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等等,在教学中可以多举一些例子,让学生了解为了区别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必须引入一种新的数——负数。
  2.逐步加深对有理数的认识。首先,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有理数与算术数的根本区别,有理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符号部分和数字部分(即算术数)。这样,对有理数的概念的理解,运算的掌握就简便多了。其次,让学生清楚有理数的分类与小学的算术数相比只是多了负整数和负分数。
  3.有理数的运算,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小学学习过的运算加上中学学习过的“符号”确定,只要特别注意符号的确定,那么有理数的运算就不成为难点了。
  (二)数与代数式
  从小学数学的特殊的、具体的数到中学的一般的、抽象的代数式,这是数学思维上的一次飞跃,因此,在教学时,要逐步引导学生过好这一关。
  1.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以学生在小学学过的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如:加法交换律a+b=b+a;乘法交换律ab=ba及一些公式如速度公式v=s/t。正方形周长、面积公式l=4a,s=a2等,说明由字母表示数能简明、扼要地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更方便地研究和解决问题。
  2.加深对字母a的认识。许多学生由于对字母a表示数的意义理解不透,经常错误地认为-a一定是负数,因此,在教学上必须帮助学生理解a的含义,知道a可能是负数,而-a不一定是负数等问题。首先让学生弄清楚符号“-”的三种作用。①运算符号,如5-3表示5减3,2-4表示2减4;②性质符号,如-1表示负1,5+(-3)表示5加上负3;③在某个数前面加上“-”号,表示该数的相反数,如-3表示3的相反数,-(-3)表示-3的相反数,-a表示a的相反数。
  然后再说明a表示有理数,可以是正数,可以是负数,亦可以是零。即包括符号和数字,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a,-a所包含的意义。
  3.加强数学语言的训练及列代数式的训练。
  (三)算术解法与代数解法
  在小学,解应用题采用算术解法,而中学需用代数解法(列方程)。算术解法是把未知量放在特殊地位,设法通过已知量求出未知量;而代数解法是把所求的量与已知量放在平等的地位,找出各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而求出未知量。另外,算术解法较强调套类型,而代数解法则重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思维方法上的一大转折。但学生开始往往习惯于用算术解法,而对用代数解法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找相等关系。
  三、更新教学方法,做好小、初链接
  结合现阶段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学生进入初一后,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认识结构和认识规律出发,有效地改进教法,搞好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一)循序渐进
  学生进入中学后,需逐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但初一新生在小学听惯了详尽、细致、形象的讲解,如果刚一进入中学就遇到“急转弯”往往很不适应。因此,教学过程中,不能一下子讲得过多、过快、过于抽象、过于概括,而仍要尽量地采用一些实物教具,让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逐步向图形的直观、语言的直观和文字的直观过渡,最后向抽象思维过渡。
  (二)前后对比
  在初一代数的教学过程,恰当地运用对比,能使学生加快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三)开拓思路
  初一学生考虑问题较单纯,不善于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对一个问题的认识,往往注意了这一面,忽视了另一面,只看到现象,看不到本质。这种思维上的不成熟给科目成倍增加、知识内容明显加深的初中阶段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细心捉摸其思考问题的方法,分析其产生错误的原因,启发学生遇到问题要认真分析,不要轻易下结论。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