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正向迁移及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26个汉语拼音正确读法
摘 要 语言的迁移现象一直是二语习得领域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话题。受行为主义的影响,一些人还认为学习二语就是逐渐克服母语干扰的过程。事实上,母语在促进二语习得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负迁移以外,母语也会向二语进行正向迁移并且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进度。本文旨在让英语教学者对母语作用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将母语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
关键词 母语迁移 积极作用 英语教学
一、语言迁移
“迁移”是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在哲学中它指“将以前的知识扩展到新知识上,也就是说,我们之前学的知识对后续学的知识有影响力。”这也是语言迁移的哲学基础。(Ye,2006,p.9)语言迁移指说话者将母语知识扩展到二语中。在英语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人们经常会提到语言迁移。
二、母语对二语习得的促进作用
世界上有许多语言,它们分属于不同的语系但语言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规则”。 语言的共同特征与二语习得联系紧密。在学习过程中,无论学习者本身是否能意识到但他/她必然对语言共同特征有一定了解。这样他就用到了第一语言知识。因此,从本质上说学习者第一语言背景是二语习得的基础。Ellis(1994)指出,在第二语言习得早期母语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因此这时学习者还未能构建一个发展规则。语言共同性对二语习得有积极作用。当一语与二语较为相似时,学习者通过快速掌握共同特征从而加速了二语习得过程。本文从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这个问题。
(一)语音
查看汉语拼音和英语音标表,不难发现二者在不仅形式上相似,读音上也有不少相同点。先看英语元音与汉语韵母的分析。英语元音中单元音/i:/和/?/与汉语拼音i、u发音相似,只不过i的口型比/i:/大,而/?/的口型比u小,两个音的音长大致一致。双元音/??/、/e?/、/??/与拼音组合i+er、e+er和u+er相似。这些双元音的第二个元音发音与拼音er相似,发音时舌尖微卷向舌面,比拼音er舌位低。对比汉语声母表和英语辅音表发现,有11个汉语声母和英语韵母形式完全相同。如辅音/p/、/k/、/t/ 与拼音韵母p、k、t近似。二者口型相似、均送气、音轻,拼音音较重,辅音产生爆破。辅音:/b/、/d/、/g/与拼音b、d、g口型相似,发音也类似,均不送气。辅音音较重,产生爆破声。辅音/f/ 、/s/和拼音f 、si相似,音标音较短,较用力,有摩擦声。/v/与拼音w音似,辅音上齿位于下唇面上,有气流阻塞,拼音唇圆。/m/和m音似,辅音双唇紧闭后张开,不送气,音标较用力。基于这些相似点,教师在英语语音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比相似点及不同点促进学生学习。
(二)语法
任何一种语言的句子都有长有短,有简有繁,表面看来,变化不定;但若细加探究,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即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以功能为标准英汉句子都可分为四个句类: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和感叹句。就英语而言,可以根据相似性,把它们概括为 5 种基本句型。如:
1)S+V+C (主—动—补) She is in good health.
2)S+V(主—动)Prices are going down. .
3)S+V +O (主—动—宾)Nobody could answer me the question,.
4)S +V +O +O (主—动—间宾—直宾)David showed me the way.
5)S+V+O +C (主—动—宾—宾补)They elected him president.
汉语和英语在句型 1),2),3),4)中的基本结构是一致的。例如:
1)我爸爸是工程师。2)太阳出来了。3)他在看电视。4)王老师教我们英语。
正是由于英汉具有极为相似的语法结构才使得中国学生在用英语造句或写作时不需要进行语法层次转换,为学习创造了便利。
(三)词汇
在世界众多的语言中, 词的分类尽管项目不同, 粗细有别, 但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同一种语言里,词的分类通常是根据其句法功能来决定的。词汇学习是通过将新词与母语中词汇和概念联系起来加以语境化而实现的。英语和汉语的词类大致相当,根据词的句法特征,词可以分成两大类: 实词和虚词。许多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对应的表达。如:tea-茶叶,bread-面包,boy-小男孩。有些词如果单纯用二语解释则不如用母语解释更为直接,比如baby这个词,英文解释为a very young child or infant, especially one not yet able to walk. 为了弄清这个词的含义,教师还必须解释child和 infant的意思,那么就不如用汉语“婴儿”这个解释来的简单。通过母语将新词与概念之间建立联系对那些有对词汇学习有极大帮助作用。
三、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Douglas Brown (2002) 认为:“学习用另一种语言进行思维,需要以对该种语言相当程度的掌握为前提,但一般说来,学习第二种语言,不必重新学习如何进行思维,需要摒弃的只是起干扰作用的洗澡水,而不是起促进作用的婴儿。”(p.36) 学习外语的学生一般都具有相当的思维能力,已有相当的母语知识,排除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母语可用于语法教学中。一方面由于语法的教学很难用事物或其他语言手段加以辅助,另一方面,语法的讲解通常会涉及术语或其他元语言,而很多术语或元语言都超出了学生的词汇量,有时教师对相关术语的掌握也不充分。如果完全使用外语讲解语法,教师就会花很多时间解释一些语法现象,结果使得学生更加茫然。因此,完全使用外语讲解语法会造成学生的理解困难。当使用外语的成本过高时,教师就应该考虑使用母语。Cook (1994)曾建议在外语课上使用10%的母语。既然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那么就应客观看待母语的作用。学习英语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初级阶段,恰当地利用母语,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外语词汇和表达法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奠定坚实的英语基础,养成正确的英语学习习惯,使外语的教与学更有成效。
四、结论
二语习得本身是一个由本族语开始向目标语过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包括母语知识在内的一切知识来构建自己的中介语。也就是说,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Ellis(1985)说过:任何一个二语习得理论如果没有母语迁移都是不完整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即应看到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作用也应看到它的阻碍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的时候扬长避短,将母语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
参考文献:
[1]Brown, 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Ellis Rod.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85.
[3]Ellis Rod.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Cook, V..Internal and External Uses of a Second Language .Department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Essex, England,1994.
[5]孙晓青.外语思维和母语思维[J].外语界,2002,12(4):16-20.
[6]叶浩生.心理学通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