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县民族(寇准)文化公园】 巴东县寇准公园图片
巴东县民族(寇准)文化公园,以三峡文物考古为基础,以寇准文化为核心,按照原样搬迁和修旧如旧的原则,在三峡工程巴东淹没区发掘的65处文物点中,精心筛选了13处宋明清古建筑,在此集中复原展示。其中,按原地东南西北方位及其地势特点搬迁布局的有:土家族古民居、古驿道石拱桥、古宗教建筑王爷庙与地藏殿;按同一条中轴线由江岸向南延伸登高的古建筑有:北宋巴东青年知县寇准所修县衙、秋风亭及其寇公祠。另有3万余件考古文物与标本,集中陈列在博物馆展厅内,包含有传递古人类起源信息的古生物化石、旧石器石制品,有神秘的巴人遗物、寇公铁权、纤夫石等。同时,巴东民间世代相传的“撒叶儿嗬”、“巴东堂戏”、“峡江纤夫号子”、“三峡竹枝词”、“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巴人风情歌舞表演、游客参与活动等,也得到很好的弘扬和传承。
巴东县民族(寇准)文化公园,荟萃三峡水库淹没区内巴东文物考古之精华,再现了巴东乃至三峡地区远古的巴风楚韵、历史延今的发展沿革。特别是北宋太平兴国年间,一代名相寇准曾以弱冠之龄知任巴东,在此传播中原正音(语言)与农耕文明,将巴东县治由江北迁往江南巴山(金字山)脚下,从而将巴东引入千年文化视野;当代因三峡工程建设机遇,巴东县治再由江南老城西迁巫峡口,从而使巴东城市建设迈入历史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一入巴东境,河山放眼明”。
巴东县民族(寇准)文化公园的落成,将永远交响那难忘的滟滪滩声、纤夫号子、水磨樵唱、渔火猿啼、古栈烽烟、巴山夜雨、寇公遗韵、竹枝歌行……
“水到荆门阔,山连蜀国深”。
长江三峡,虽古谓“锁钥荆襄”、“楚蜀鸿沟”,而今已不再成为交通天堑,而是一道人杰地灵的风景线!
“大江流日夜,寥廓响秋风”。
三峡巴东,昔日诗歌传唱巴山夜雨、野水孤舟,而今已不再贫穷荒凉,而是大巴山、巫山与武陵山脉之间一方物华天宝的锦绣风光!
1 民族文化公园古建筑县衙仪门。 2 巴东县博物馆馆藏文物铜镜。
3 巴东县博物馆馆藏文物铜洗。 4 民族文化公园演艺活动。
5 z形的王宗科老屋。 6 三峡最长的单拱古石桥 向勇摄。
7 民族文化公园古建筑寇公祠 向勇摄。 8 民族文化公园开园 向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