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课题研究】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专项课题《上思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创新研究》(2012ZJK012)。
【摘要】高素质人才不仅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职业技能,更需要强健的体魄。而如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已经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体育教育也从“以发展运动技能为主的体育教育”向“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终身体育教育”转变,这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中职生而言,他们经过几年的学习,将走上工作岗位,所以对他们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显得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学校体育;终身体育;体育意识;体育教学
所谓终身体育意识,是指人一生都保持体育锻炼的习惯,能够自觉、自愿地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行为,使身体健康、身心愉悦,这是中职体育必须重视的一项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个领域的技术劳动力越来越缺乏,职业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与中初级专门人才的基地,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仅以学习为主,更要有强健的体魄。身体健康是每个人的最基本的要求和保障,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职体育课不仅可让学生在校期间打好身体基础,掌握体育的知识和技能,养成锻炼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
笔者调查部分学生,他们普遍的认为,体育课学的东西都是毕业以后根本用不到的或者是一辈子都不会用到的,学生对这些他们平时生活中用不到的东西根本不感兴趣,他们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那么如何充分利用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时间,让学生尽量多的学到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呢?
1 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学功能
体育课程和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任务不是将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为运动员,而是要促使所有的学生的身心健康。国家、社会和家庭都希望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国家教委体育司曲宗湖先生针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学校体育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学生在学校逗留的时间长,学校教育和同学之间营造的体育运动氛围是体育社会化的重要环节。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阶段,是终身体育的一环,使学生对学校体育认识层次上得到提高,最终成为自我锻炼的指导者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受益者。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认识、了解和初步掌握多种运动技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较好的掌握1~2项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也是有效的学习保证。学生有兴趣参与的活动,一定要给予热情的支持和指导;反之如果学生没有兴趣,任何活动都会让他们觉得乏味。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的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要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入手,尽量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建立平等、互助、合作、互动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由于传统的体育教材编写体制的影响,造成了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因为在传统的体育课上,学生被教师的严格要求以及枯燥乏味的练习搞得没有情绪和兴趣,自己喜欢的项目在体育课上没有机会学习。这些活泼好动的学生,只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宣泄和释放他们对某一体育项目的热爱,在他们的印象中,体育课就是死气沉沉的长跑课、跳远跳高课、投掷课,完全没有兴趣可言。要转变学生的观念,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乐趣,无论是讲解、示范和组织教学,都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运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运动才能,感到参加运动对自己体质增强的实效,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学生有了运动的兴趣,才会经常参与体育锻炼,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3 了解学生个体差异,改进教学方式
学生在体能、运动技能、爱好、个性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取决于后天的学习,而且往往与先天的因素有关,这是后天难以弥补的。学生个体差异可以分为三方面:遗传、环境、教育。我们没有能力改变学生的遗传因素,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教学环境和改进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增强身体素质。中职生在校期间主要是学习将来实际工作需要的理论知识、操作性强的技能。有较多的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使师生、学生之间关系和谐,互相信任、尊重;使教材教法符合学生的特点,生动有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中职生成人化的心理逐渐趋向成熟阶段,过去心目中的教师权威在逐渐消失,在他们之间会重新塑造自己心目中的威信人物。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以权威压制学生,老师教什么,学生必须学什么的强制的教学方式。因为那样只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造成学生不愿上、不想上、怕上体育课,对体育课失去兴趣,疏远体育课。因此,教师还要根据中职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增设适合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体育锻炼中找到自己喜爱的锻炼项目。一旦学生能够发展自我的能力,使其在感受到精神的满足后能找到表现自我个性的“闪光点”,才有可能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宜人的教育环境,体育教学不仅让学生有感到快乐、感到成功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 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培养体育意识
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是人类在体育方面所创造的精髓财富的一部分。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助于他们认识身体的意义,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并懂得如何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去锻炼身体,学会符合卫生要求的健康生活方式,学会欣赏体育比赛,丰富课余生活。中职生生对事物有着极大的好奇心和积极参与的兴趣,这使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在中职期间体育教育的内容更多的是以技术课为主,理论课甚少,这样一来就大大地影响了学生对体育本身的了解和认识,许多知识都不懂或是极为模糊,不知其所以然,也就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严重地妨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使他们对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漠不关心,失去对体育健身的兴趣,产生轻视体育健身的错误思想,逐渐地就会变成远离体育运动的一分子,进而形成不良的恶性循环,最终就会导致生命过早的夭折。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和加强体育基础知识、技术、技能的教学,并使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结合体育运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讲明引发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知道其因果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中明白道理,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通过他们自己的亲身体验,知晓体育运动的奥妙所在,,诱发和激起学生们的求知欲,明确体育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到体育教学中去学习知识、技术和技能,逐步提高体育学习的责任感和培养终身体育健身的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杜存锋,孙莉.《体育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
[2] 谢彬.《体育新课程教学设计》.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吴锦毅,李祥.《学校体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